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九下古诗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九下古诗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九下古诗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基础自测九下古诗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新人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

(时间:15分钟满分:31分)

一、(2018安顺节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各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4)略无

..慕艳意( )

答案:(1)热水(2)被,同“披”(3)破(4)毫无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答案: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答案: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2分)

答案: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我在读书时获得的巨大乐趣。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13分)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3)左佩刀,右备容臭.( )

答案:(1)跑(2)等待(3)气味,这里指香气

5.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文:

答案: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答案: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6.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答案:博览群书、尊师好学、勤奋刻苦。

7.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分)

答案:(示例)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是使人成功的关键,关键看努力的程度。就像宋濂一样,物质条件那样艰苦,但他却毫不在意,把读书看作自己最快乐的事,读书的意志从未动摇,最终成为饱学之士。今天的学生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应该充分利用,刻苦读书,学有所成。(言之成理即可)

三、名句默写。(8分)

8.(2018安徽)《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9.(2018德州)《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

”。

10.(2018乐山)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时,自己“,, ”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11.(2018杭州采荷实验中学模拟)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用“, ,计日以还”的方法解决了无书之难。

答案:8.略无慕艳意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1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 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 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 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 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 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 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 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 哉? 1.【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 阅读课文第一段段,完成1~3题。(1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3分)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4.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自己的粗袍破衣 作对比,将今日大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艰苦的学习对比,说明业要精,德要成,必须刻苦专一的道理。(2分) 5.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 答(3分)余幼时即嗜学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 6.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3分) 答.(3分)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 勤奋学习。 7、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 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 9、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D )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10.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B )(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2分) A.烨然若神人 B.腰白玉之环 C 右备容臭D.主人日再食判若两人腰缠万贯臭气相投再接再厉 13.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4.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②(2分) 答示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 15.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16.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 答(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 17.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 答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1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B )(2分) 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 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1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A )(2分)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复习》专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河北省中考语文专题含答案 (古诗文默写复习) 1.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伤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后人常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讴歌奉献精神。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两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浄沙?秋思》) 9.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诗人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海南实施“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的发展规划以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别壮行。 15.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1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17.陶渊明的《饮酒》中,最能展现作者热爱自然、心胸旷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019年广西中考古诗文默写真题

2017—2019年广西中 考古诗文默写真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7年广西中考古诗文默写真题 (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和崇左市(缺解析)、来宾市、贺州市、百色市、河池市(缺解析)、贵港市,缺梧州市) (2017·北部湾经济区)古诗文默写 按要求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蒹葭》) (2)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也在《过零丁洋》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他的生死观。 (6)完整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露为霜(2)择其善者而从之(3)但使愿无违(4)塞下秋来风景异(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17·柳州市)按原文默写。 ①,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八百里分麾下 炙,。(辛弃疾《破阵子》) ⑤“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⑧天行健,。(《周易》) 参考答案:①人生古自故谁无死②一览众山小③何当共剪西窗烛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思而不学则殆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⑦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⑧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7·桂林市)默写 ①,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40篇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40篇 (1)《观沧海》(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观沧海】 (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诗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诗人)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木兰诗》(《乐府诗集》)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2018年中考语段阅读真题 1.《送东阳马生序》《忠雅堂集》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佩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硯冰坚,手指不可届伸,弗之忽。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的。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 侍左右,拨疑质理,俯身领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佘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铨九龄,母授以《札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 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木尝寝;少痊,辄指壁间 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侠 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息,即怒而数日不及 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巳,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 以严。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10.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从致. 书以观(致使) B. 录毕,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奔走) C.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规避) D.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 解(稍微)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教儿低吟之. 以为戏 A.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怠 B. 从乡之. 先达执经叩问 C. 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 D.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

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策略

河北省2019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 策略 内容预览: 2019 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之古诗文阅读回顾展望与备考策 略 一、回顾: 1、河北2019 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试题分析:古诗文阅读部分共8 题5 分,考查了文学常识知识,诗句的朗读节奏,律诗的基本知识,名句的赏析理解。近十年来,我省中考对古诗词一直以默写的形式考查,没有以阅读的形式进行过深层次的考查。2019 年关于文学常识、朗读技巧、蕴涵哲理的考查,有利于考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既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也与高考相接轨,这一导向无疑是积极的。 文言文阅读共5 个题14 分。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和人物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及对关键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在重点考查《曹刿论战》的基础上,涉及了课外文言语段以及《醉翁亭记》、《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马说》

课内五篇古文,考查范围广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省近几年的《语文学科说明》在考试范围中也明确了文言文阅读材料“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小段”。虽然2019、2009 年中考语文试卷中也有课外文言句子的相关链接题,但没有真正落实考查课外文言小段的要求。今年选取的一篇课外文言小段,节选自《公羊传· 僖公二十二年》中的“泓之战”,与所选课内文言文《曹刿论战》作比较阅读,并且对课外小段中的疑难词语作了注释,降低了阅读的难度。针对课外文言小段,共设大小题三个:一是解释实词“鼓”,这是考查迁移能力;二是把“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译成现代汉语,这是考查翻译能力;三是“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考查通过课内外比较,理解文段内容的能力。今年的课外相关文言小段的考查,体现了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可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给文言文教学带来蓬勃生机。 诗词赏析第7 题将作者与涉及到的名家结合在一起命题, 新颖别致;以选择题对文言虚词进行考查, 是新形式;首次对课外语句的翻译进行考查; 课内和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在今年正式登场,但是,今 第 2 页

2015年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3)

2015年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3)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5)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6)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7)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杜甫《望岳》) (11) ,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2) , ,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1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1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1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 (1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9)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0)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2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4)夫战,勇气也。,再而衰,。(《左传·曹刿论战》)(25)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 “,”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26)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7)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28)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秋思》)(29)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30)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和为国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

【2013年丰台一模】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2-14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略无慕艳.意艳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翻译: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乡里的前辈问难请教。15.宋濂从师学习时遇到过哪些障碍?(3分) 老师严厉,路途艰难,衣食不足 【2009年昌平一模】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A.手自笔.录 B.寓.逆旅主人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腰.白玉之环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⑴以.衾拥覆用⑵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披着⑶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可以相互交往。 ⑵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 15.概括出作者成年后为求学所经历的困难。(3分) 老师严厉,路途艰难,衣食不足 【09怀柔一模】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录毕,走.送之走:跑 (2)尝.趋百里外尝:曾经 (3)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②尝趋百里外奔赴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香袋子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 (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跑着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答案)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6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但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以人间生活 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 聚的惆怅。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少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选自清·张英《聪训斋语》,有删节)【注释】迥异:相差根远。开:开导,启发。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倍蓰(x):数倍。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华:花。诡辩:荒谬邪僻。《左》《国》:《左传》《国

中考古诗文默写 含答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 1.瀚海阑干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3.《<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 “,”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 6.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7.《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 8.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 . 9.《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 10.《岳阳楼记》中直接表达作者宏伟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11.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 1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 1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15.《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描写琅琊山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_______。 18.《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 是, 。 19.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原句) 20.<<陋室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 2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原句) 2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塞奇特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25.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示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语句“___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6.《爱莲说》中“______,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2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复习专题含答案

古诗文默写复习专题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别壮行。 5.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7.陶渊明的《饮酒》中,最能展现作者热爱自然、心胸旷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11.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伤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复习

中考古诗文默写 (一)课标古诗词曲36首(常考名句) 1.《关雎》《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广西贵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2015· (3)《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关雎》中,描写对伊人追求不得,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的语句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蒹葭》《诗经》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南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2015·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广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5)(2015· (6)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诗中记叙作者逆流追寻伊人时的困境的句子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3.《观沧海》曹操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歌中表现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的一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饮酒》陶渊明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描写诗人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无法用“真意”表达出来的语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送东阳马生序》.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送东 阳马生序》-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 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俟其欣悦( ) (3)于是遂就书( ) (4)吾徒相教( )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7、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8、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3分)

2015年广西中考古诗文默写(真题)

2015年广西古诗文填空 南宁 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州 7、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8、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1、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13、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14、“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现这种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15、德不孤,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桂林 16、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1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18、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19、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0、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21、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2、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4、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贵港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2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8、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9、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0、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示词人和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池 3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4、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5、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3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37、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品味无穷;登泰山,你领略杜甫“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雄 心壮志;到边塞,你会体会岑参对归京友人“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的难舍之意;过汴京(开封),你会感叹亡国之君李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6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但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以人间生活的 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 聚的惆怅。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少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

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选自清·张英《聪训斋语》,有删节)【注释】①迥异:相差根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⑦华: 花。⑧诡辩: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曹:辈。?拱璧:大壁,泛指珍宝。?义蕴:内在的意义。?发越:散播。?举:举出。?去:距。?枵腹:腹中空虚。?极:通“亟”,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时文固.不可不读固: (2)若.朝华夕落若: (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尽: (4)然后思通.其义蕴通: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 (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9.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诞古奥。必须幼年读”,其理由是什么?(3分) 10.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