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 格式:pptx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29
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2.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3.联系实际分析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教学难点: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身边有人在考村官,那村官到底指的是什么?教师: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职务的工作者。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愿意去当村官吗?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国家公务员吗?村委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讲授】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1.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及其必要性⑴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主要是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⑵必要性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请同学们看教材探究与共享,以年代表注解的方式,勾勒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教师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两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一次是“包产到户”,另一次就是“村民自治”,其中村民自治的重点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从合寨村开始萌芽的民主制度,如选举方法、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年终报告制度等等,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当中的重要内容。
2.村民自治在农村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什么?对,是村民委员会。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材分析: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材承上启下,既说明民主管理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关系,又点明基层民主自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民主管理这个知识点虽然没有理论难度容易理解,但它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学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政治参与路径。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阅历浅,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不成熟,实践方面比较欠缺他们在学习方面的需求是:第一,不喜空洞说教,喜欢形象生动;第二,不喜抽象遥远,喜欢关注身边的事;第三,不喜被动灌输,喜欢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引题:幸福是什么?幸福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也有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人翁的满足感。
介绍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见课件)问:(1)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机构是什么?(2)扩大基层民主有什么意义?意义: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第二环节:阅读感知意图:对于城市的中学生来说,村民委员会是陌生的事物,采取阅读法和对比法。
对比:城市居民自治与村民自治分析:村民自治的性质: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内容: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决策—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管理—借助村民自治章程或民约等形式,通过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日常事务;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形式,监督村干部的行为。
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内容:A选举—居委会成员;<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决策—社区大事居民定;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
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