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汉字概说
- 格式:ppt
- 大小:6.33 MB
- 文档页数:58
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二汉字产生的途径汉字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图画和契刻。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
”指事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是其主要渊源,象形系统即图画系统。
(一)源于图画:象形文字1、图画与汉字的本质区别:1)目的不同:图画属于艺术形象,先民描绘图画是为了表现美、按照美的规矩创造,或是为了表达某种宗教观念等目的;文字属于书写符号,是为了记录语言;2)与语言的关系不同:图画表达的意义并不固定,不能与词建议一对一的联系,而且没有读音;只有当图画与语言中的词之间产生了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一个图画联系上一定的声音单位(词的发音)并代表了该声音单位所表示的意义(词的含义)时,才变成了文字。
所以,图画到文字有一个质变的过程。
3)抽象程度不同:象形文字抽象程度高,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或大体轮廓来“据义绘形”;图画要求真实的表现具体事物,抽象程度低。
2、图画演变为文字:自发产生阶段,自觉创造阶段(二)源于契刻1、概念:契刻就是在竹木等物体上刻画记号。
其作用主要用来计数或提示事件。
2、契刻演变成汉字:一部分契刻符号由于直接表示语词而成为汉字,一部分契刻符号经过改造整理后用来表示语词而成为汉字还有些契刻符号没有发展成为汉字。
总之,契刻不是文字,契刻成为文字的条件是表示语词。
三汉字产生的时代和汉字体系的形成1、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2、汉字体系形成于夏代(距今已有4000年),原因:1)夏王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
迫切需要文字比较完整的记录语言,方便统治;2)夏代有文献,说明文字体系已经形成;3)夏末,夏朝已建有图书档案,说明至迟在夏朝中期或更早,汉字体系已经形成。
第二节汉字形体的演变(字体的演变和字形的演变)字体的演变就是汉字的总体系和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主要体现在书写风格和笔势的发展确定文字的条件:1、有比较固定的音义,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音义;2、线条化、图画化——形;3、约定俗成,社会公认,有一定传承性——社会性一汉字字体的演变1、汉字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书写材料或书写工具的改良或替换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