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
- 格式:pptx
- 大小:717.70 KB
- 文档页数:28
解决问题九大步骤一、发掘问题(一)范围:问题的范围包括:品质、成本、交期、安全、工作士气等等。
(二)使用的工具:脑力激荡法、检查表(调查表)(三)问题的发掘:1、工作场所是问题所在2、打破习惯3、不时要有问题意识(1)树立处理问题的基本想法(2)提高问题意识4、发现问题并层别问题二、选定题目(一)工具:评估法/优选法(二)确定选定题目的对象(三)确定题目选定基准(四)注重选题须注意的事项(五)确定选题的方法1、收集数据(基础情报收集)2、语言情报(六)选定的理由是什么?(七)拟定活动计划表(甘特图、进度图)例:活动计划预定表实际完成线——预定计划线……二、追查原因(一)使用的工具:脑力激荡法、特性要因图、检查表(二)方法:1、决定资料的可能来源2、分工负责收集资料3、找出可能的原因Brain Storming实例作法:题目:老张30岁了,高中毕业,身高168mm(中等身材)。
至今未成家,挑来挑去,他心中理想的太太是怎样的呢?细心的朋友们帮他作如下参谋:(1)美(外在美,像花瓶)(2)丑(无后顾之忧)(3)中国文化(三从四德)√(4)会煮饭(料理)(1)有主见(会争吵)(2)会生孩子(3)撒娇(4)双眼皮√(9)有依赖性(10)健美√(11)有共同语言(12)说话声音悦耳√(13)内在美(气质)(14)温柔(15)有钱(汽车、洋房)(16)学历要差一级或相同(高中)(17)标准身材(身高与体重)150-165mm中等身材(18)皮肤白√(19)清秀、笑容(20)懂得体贴(21)出外像贵妇,在家像主妇(22)有背景,某公司董事长的千金(23)年龄恰当(22-28岁)四、分析资料(一)工具:检查表、柏拉图、直方图、散布图(二)展示资料并做分析(三)让全体都能达成共识,如表决。
(四)设定活动的目标。
续上例:1、以上有“√”为老张在与朋友们相互评价后之项目。
2、择偶期望(根据上例资料)。
朋友们集中来对“目标人物:小美、小冬、小乔”进行“行动可行性”的评估。
解决问题九大步骤在日常生产中,经常会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所困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为此,特向大家介绍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发掘问题对产品品质,制程运作,顾客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将调查的结果与组织目标或标准,及顾客和社会的要求、期望对比找出差距与不足,确定需作改善的方面,即发掘问题.二、选定题目将发掘的问题列入正式课题,并选定适当题目,确定具体改进的目标,制定改进日程表等.三、追查原因通过数据的收集,确认和分析找出导致问题点产生的所有原因,然后对各种原因进行调查,确认,列出,对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中重要的原因.(对原因的确认,分析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四、分析资料通过追查而确认的原因只是可能的原因,还不能肯定它们都是导致品质问题的真正原因,所以,必须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这些可能的原因与问题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是怎样的因果关系,对所确定的似乎与数据保持高度一致性的因果关系,需加以验证和确认.验证后被证明的正确的即为真实因果关系.验证方法有:统计验证、过程(工艺)验证、试验验证等.五、提出办法确定因果关系后应针对相应的原因制订预防或纠正措施的方案.改进措施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改进措施,局限於其个体的过程或活动范围内,如几个设备的改进,几个测量仪器的变更;另一类是综合的改进措施,涉及到多个阶段,多种过程或活动.如:产品的设计改进,采用新的原材料等.六、选择对策提出的方案可能有多种,应对各方案作出全面的评价.如:对达到改进目标的程序,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综合效果最好的方案.七、草拟行动将所选定的方案付诸实施,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在实施过程中为取得全体有关人员的合作,应强化对品质改善活动有意义的意识,动员吸收有关人员参与改进措施方案的制订,尊重并听取有关人员的合理意见,耐心作好培训和指导工作等.八、成果比较收集适当的数据并加以分析,确认改进取得的结果,为确保结果正确性,需强调在实施改善同时,要保持其他因素或条件与比前调查和确定因果关系时完全一样,改善后的结果与预期结果相比,好的要予以确认,保持,不好的要予以分析.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如严重不利结果又无法予以消除或减少的,需将对实施前后多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以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其方案.九、标准化改善方案经确认后,应对改善进程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把改善成果纳入标准,规范和程序之中,并对过去的规范或作业或管理程序及方法进行相应更改,以保持改善结果.。
问题解决型课题制定巩固措施这一步骤与创新型课题标准化步骤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是:第一步骤:发掘问题;第二步骤:选定题目;第三步骤:追查原因;第四步骤:分析资料;第五步骤:提出办法;第六步骤:选择对策;第七步骤:草拟行动;第八步骤:成果比较;第九步骤:标准化。
四个阶段发现问题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时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当某些矛盾反映到意识中时,个体才发现它是个问题,并要求设法解决它。
这就是发现问题的阶段。
从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看,这是第一阶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发现问题不论对学习、生活、创造发明都十分重要,是思维积极主动性的表现,在促进心理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问题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也就是弄清有哪些矛盾、哪些矛盾方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结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间的关系和已具有哪些条件,从而找出重要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
提出假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假设,即可采用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采取什么原则和具体的途径、方法。
但所有这些往往不是简单现成的,而且有多种多样的可能。
但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正确不恰当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岐途。
检验假设假设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还不能保证问题必定能获得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检验。
通常有两种检验方法:一是通过实践检验,即按假定方案实施,如果成功就证明假设正确,同时问题也得到解决;二是通过心智活动进行推理,即在思维中按假设进行推论,如果能合乎逻辑地论证预期成果,就算问题初步解决。
特别是在假设方案一时还不能立即实施时,必须采用后一种检验。
但必须指出,即使后一种检验证明假设正确,问题的真正解决仍有待实践结果才能证实。
不论哪种检验如果未能获得预期结果,必须重新另提假设再行检验,直至获得正确结果,问题才算解决。
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一. 基本概述:1-1.问题处理,并不再复发的流程;1-2.解决问题遵循的思略:1-3.P →D →C →A 是一个工作思略,要产生效用必须做有效的可操作步骤展开,从而起到预期的改善功能.常见的展开步骤如公司〈群力小组研讨〉提到的九大步骤.NOTE:凡依据PDCA 展开,又能环环相扣,未必是九个步骤,亦可起到改善之功效!!(活用)二. 基本步骤(总述)分析解决问题依循改善原则PLAN(计划)DO(做)CHECK(确认检讨)ACTION(处切实了解上流程图关系,依以上步骤运做,使能环环相扣,有系统的进行改善,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如果缺失其中部份环节,极可能造成分析,分析过程不够完整,影响活动效果.2〉基本活动的程序(分述):〈结合团队改善活动〉1.发掘问题1-1.在选定主题之前,必须先发掘问题,参与者要充分利用脑力激荡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去发掘,然后再深入了解,对问题本质不良,不顺利的情况,加以汇总,使真正必要的解决的问题显露,确定主题,发掘问题建议依以下基准来激发掘问题的出现.1-1-1.依公司目标管理方向1-1-2.主管的方针,上司的指示及指引1-1-3.关系到成本.浪费的问题1-1-4.提高效率.质量,降低成本方面1-1-5.和工作有关且有一定影响2.选定题目(在确定参与者要行动的主题的过程中,宜以下列原则进行)2-1.配合公司政策2-2.较易见效果且时间段不宜过长(4-10周为宜)2-3.自行可解决的问题2-4.与本职工作极其相关,且改善后极易见成效2-5.不会花费大额成本.人力等才有望完成者依上列基准,可再利用评价法,图表法等确定主题,如:注:评分方式极合乎要求:○=5分可以: ◎=3分差: △=1分3.目标设定3-1.任何的主题选定后,必须研订活动的目标,目标值与改善项目的多寡及活动的效益有密切关系,则选定目标的方法有:3-1-1.根据公司或部门的方针及计划,再考虑目前的水准,由全体圈员自主设立目标值3-1-2.检讨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是否能力所及,是否有共同的方向?是否在预定期能完成?以作定案3-1-3.目标尽可能数据化,具体明确化,考虑活动结束后能够评价,能够被肯定3-1-4.尽量能活用的统计方法来确定目标,如柏拉图、推移图、查检表、直方图等,以使目标具有挑战性.3-1-5.若不能收集数据,可以以文字来表达欲达成目标3-2.计划拟定活动计划在目标设定后要随之制定要拟定的要点有:3-2-1.依活动步骤拟定管制项目3-2-2.决定活动期限(尽量以周等定期为单位)3-2-3.依活动步骤(虚线)表示预定进度,以实线表示实际进度,必须将实际进度表示在计划表上,活动进行时,应尽可能依进度进行,若进行与进度有差异,宜设法赶上进度或加以说明,4.分析资料:根据活动主题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现有的实际情形,在工作场所收集有关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去了解其差距,变化情形,彻底寻找出不对的地方,以便作明确分析,比较使数据的分类更明了,这样才能抓住主题的方位,要点要客观的掌握状态,不能只赁经验与感觉,要亲临现场,看到现物,掌握现况,将事实的基本资料加以客观性分析,以确定问题的重点所在.对于所收集到的数据,尽量以5W2H(When.Where,Who.Why.What.How to do.How Much)方式汇整,对收集到的数据,可利QC手法绘成图表加以分析5.追查原因:鱼骨图(特性要因图)与脑力激荡法是分析问题起因的有效工具,其解析方式可从两方面入手5-1.列出可能的要因(例图)5-1-1.清理出会影响结果的所有要因.5-1-2.用5W反复深入分析,直到能找到源头5-1-3.以各个要因为主,利用三现(现场+现物+现况)=原则,加以整理,以图形层别5-2.从要因中寻主要原因(例图)5-2-1.辨清影响度高的要因5-2-2.能实验的尽可能过实验来确认要因影响度5-2-3.不能或难以实验的,由此后活动的结果确认5-2-4.仔细调查并验证因果关系,找出主要原因找出主原因,全体圈员才可针对这些要因去观察,分析.思考,以求解决对策制品变异来源6.拟定对策:6-1.拟定对策要有步骤:6-1-1.说明思考解决的问题6-1-2.决定思考完成的时间6-1-3提出改善的构想a.想到时立即记录b.构思愈多愈好c-1.从各角度,各观战共识c-2.用5W2H的方法c-3.应用脑力激荡法c-4.落实检讨4M〔material(材料)machine(机器)method(方法)man(人)〕6-1-4.整理,过滤,汇总,建立共识以决定最后方案6-1-5.最后方案执行落实到人及排定进度6-1-6.既定对策,呈报主管核准后实施6-2.提出对策应注意6-2-1.要全员共同参与,共同思考6-2-2.对策要考虑,具体,可行,避免抽象笼统6-2-3.要考虑成本的允许度6-2-4.要以圈员能力解决的为范围6-2-5.要考虑到执行都能否接受及时效性7.对策实施及检讨每项对策的实施完美都是一个P-D-C-A的过程,效果不佳时,则要修正再执行,整个实施过程大致可依下列方式展开:7-1.掌握改善动态(最好有数据图监控)7-2.对策要及时检讨7-3.对策实施可与提案改善制度结合在一起,以收相辅相成之效果7-4.注意事项7-4-1.改善结果用数据表示出来,若效果不佳,可再对策实施,或修正对策,务必求其效果产为止7-4-2.掌握实施变化(对策→实施→确认→对策→实施→确认)7-4-3.让主管都或辅导员了解对策实施情形7-4-4.若遭遇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的难题,则需考虑修正改善案及实际完成日期,对策必须考虑是否长久有效,并且可以持续效果.7-5.对策实施完成后,其实施过程等相关项目应包含以下项目:7-5-1.要有改善案名称7-5-2.现况问题点及作法7-5-3.具体改善方法说明7-5-4.效果显示8.成果比较:对策行动实施的效果有两种,即有形与无形效果,表示如下:8-1.有形效果(可直量化,有图表示的成果)以推移图表示以柏拉图表示8-1-1.改善前后比较方法以管制图表示以雷达图表示要柱状图表示等8-2.无形效果以文字叙述改善后产生的效果,如士气,学习志愿,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手法技术的变化以及管理绩效等,产生无形成果,对策如下:8-2-1.加强不同组织层次人员的内外沟通,增加人际关系8-2-2.加强向心力的互动,使团队减少冲突与磨擦8-2-3.建立更合乎人性而有朝气的工作环境8-2-4.对知识日增的人力作更佳的运用8-2-5.减少员工流动,缺席与怠情8-2-6.要让员工们对工作更有安全感8-2-7.对企业组织之目标与产品有更大的认同8-3.改善效果要管理8-3-1.改善效果之维持至少要观察三个月以上8-3-2.决定以何种数据来观察改善效果之变化趋势8-3-3.尽量以图表作业做房善效果之管理工具,以便于衡量比较9.标准化其要点是将改善对策实施后,制定各项作业基准,使以后相关作业予以固定化并拟定防止再发之方法,同时达到时技术累积及扩大成效之作用,将技术标准化,规范基本标准基本管理(A) (B)9-1.拟订标准作业方法应注意事项:9-1-1.内容一定要可达成目标9-1-2.要针对消除问题之对策9-1-3.具体化表达,不可抽象,不可有适当,加强,注意,随时,大约等模糊字眼来表达9-1-4.2具体的要领:d-1.以数据表示d-2.用限度样品表示d-3.用图面,图表方式表示9-1-5.作业方法一定以实施之对策为主题9-1-6.不要以文章形式,尽可能以条文形式书写9-1-7.必须是有效益的改善方法,才可列入标准化9-2.标准化书写方式:9-2-1.若过去没有标准时,则要有a.目的b.适用范围c.作业程序:作业流程图作业要项说明d.附由:年.月日制定9-2-2.若过去有标准时,则可依下者项目制定(例)9-2-3-1:有标准→实施9-2-3-4:不遵守→指正.再教育9-2-3-2:无标准→制定9-2-3-5:不熟悉→训练三.9-2-3-3:标准不合理→修订(完)。
处理问题的九个流程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处理问题的九个流程。
1. 定义问题定义问题是指将一个模糊的问题明确化,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解决。
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 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包括数据和事实。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3.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指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这有助于我们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4. 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指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5. 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是指将制定的计划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资源,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
6. 监控和评估监控和评估是指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有助于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7. 调整计划调整计划是指在监控和评估过程中,发现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问题的顺利解决。
8.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指通过以上步骤,最终将问题解决,达到预期目标。
在解决问题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9. 总结经验教训在解决问题后,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
这有助于我们在未来遇到类似问题时更好地应对。
以上是处理问题的九个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流程可能并不是严格按顺序进行的,有时需要反复进行,以适应不同问题的解决需求。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流程,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