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67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诗词赏析等。
2.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词语解释和搭配。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要点。
3.诗词赏析。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复习
•复习课文《牧童词》内容,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情节和要点。
•教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进行拼音操练。
2. 词语解释和搭配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并要求学生造句练习。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词语的搭配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诗词赏析
•解释诵读诗词《山行》中的难点词语,并引导学生朗读。
•分析诗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复习《牧童词》课文,进行问答和小组讨论。
2.授词语解释和搭配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造句。
3.诗词赏析环节,指导学生朗读诗词并进行讨论。
4.总结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堂练习
1.课文填空题。
2.生字词造句练习。
3.综合性阅读理解题目。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理解较为深刻,但在词语搭配和诗词赏析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下次教学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水平。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字词的音、形、义。
-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 课文内容复习-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 教师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复习-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4. 写作技巧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写作要求。
-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步骤1. 生字词复习-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字词的音、形、义。
-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 课文内容复习-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 教师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复习-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4. 写作技巧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写作要求。
-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生字词书写、课文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五、教学资源- 课文文本- 生字词卡片- 阅读理解练习题- 写作练习纸张六、教学时间40分钟七、教学反馈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生字词书写、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复习,提炼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系统图表。
2、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联想,归纳求长方体表面积的特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每个同学将书和草稿本准备好。
拿出一支笔放在笔盒外面。
2、自己安静地趴在桌上,边休息边回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
一、回顾相关知识点1.直接揭示课题:2.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学生自主整理1.学生分小组整理,完成表格:(提示:1.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2.组内分工;3.整理归纳知识。
)2.小组展示汇报:如果长方体的棱不是相对的相等,而是都相等会怎样呢?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正方体都具有,即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有关表面积的知识你知道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它们的表面积怎样计算?所以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一般需要知道?正方体需要知道?字母公式?(S 长=( ab+bh+ah) ×2,为什么乘2?S 正= a 2×6为什么乘6?)看,我们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就是根据它们自身的特征。
4.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谁来直接说字母公式?(V 长=abh , V 正=a 3)(2)二者的体积计算方法有没有联系?都可以用哪一个公式来计算?(板书:V=Sh ,s 表示底面积,h 表示高)(3)复习常用的单位长度单位及进率面积单位及进率体积单位及进率5.什么是容积?怎样计算容器的容积呢?(1)怎样计算物容器的容积?(正方体、长方体)V 长=abh , V 正=a 3(2)容积的单位是什么?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关系?容积单位: L ml1L=1000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四、当堂训练:相关知识都复习了,觉得这一章掌握得怎么样?能经得起考验吗?一起来看。
部编新改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向别人推荐一个还地方,能写清楚理由。
【核心素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2.向别人推荐一个还地方,能写清楚理由。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观潮》A.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B.按时间的顺序写的:潮来之前(江面宽阔、薄雾笼罩)潮来之时(万马齐奔、山崩地裂)潮去之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2)《繁星》本文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依次写了“我”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3)《现代诗二首》A.《秋晚的江上》诗意内容: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这宁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花牛歌》诗意内容:用简单明朗、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地里的花牛坐、眠、走和做梦的情形巧妙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由的追求。
(4)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写清楚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你的推荐理由。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阅读《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完成课后题。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世界。
草原上的天空,碧蓝碧蓝,无边无际。
一直看开去,远处那座高山的顶峰正碰着了天,又见广袤草地的尽头也与天相连。
当地人说,那山多高,天就多高;这草地多远,天就多远。
草原上的云,真好看。
仰头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大白马跟无数小山羊在辽阔的碧空中嬉戏。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复习。
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和《繁星》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到了自然、家庭和诗歌等主题,通过复习这些课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巩固第一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重点知识点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3. 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篇复习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讲解。
4. 互动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一单元复习课》2. 板书内容:- 第一单元课文回顾- 重点知识点梳理-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生分享和交流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
文
目标
- 复习第一单元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 巩固学生在阅读、听说、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复习:
- 通过课文朗读巩固基础词汇和句型
- 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问答练习
2. 词语学习:
- 复习第一单元所学的生字词汇,并进行拼音和意思的默写
3. 句子练习:
- 练习造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4. 阅读理解:
-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5. 听力练习:
- 播放录音,让学生听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6. 写作练习:
-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写一篇短文进行练习
教学步骤
1. 复习:
- 让学生回忆第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并提问相关问题
2. 课文复习:
-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进行朗读练习
- 进行简单的问题回答,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词语学习:
- 默写生字词汇的拼音和意思
4. 句子练习:
- 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造句,鼓励创造性思维
5. 阅读理解:
- 学生独立阅读练习册中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6. 听力练习:
- 播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7. 写作练习:
- 学生选择一个话题,写一篇短文进行练习
8. 总结: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学资源
- 课本
- 练习册
- 录音机/电脑播放器
教学评价
- 课堂表现
-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 听力理解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生词意思等。
2.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默写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理解。
2.难点: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本和课外绘本。
2.黑板或白板,粉笔或马克笔。
3.幻灯片或图片。
4.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相互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老师点评学生的答案,纠正错误。
4.老师适时补充课文知识点。
第二步:生词教学1.教师将生字词在黑板上进行拼音和释义讲解。
2.学生跟读生字词,掌握词义。
第三步:朗读练习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注意情感表达。
2.老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第四步:古诗词欣赏1.介绍本单元所学古诗词背景和意义。
2.学生跟读古诗词,感受其中的情感。
第五步:默写训练1.老师逐句带读,学生跟读。
2.学生进行课文的默写。
第六步:课外拓展1.分组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然后分享自己的心得。
2.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创作的古诗词或故事。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课的教学,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针对性加强练习和训练。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文的默写练习。
2.背诵本单元所学古诗词。
本次课程结束。
感谢学生的认真听讲和积极参与,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提高语文能力。
《第一单元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懂得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阅读、写作真题演练。
【核心素养】懂得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重难点】掌握生字词;懂得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这节课,老师邀请大家一起通过复习第一单元来走进边疆的校园,走进花的学校,去感受童年的美好。
二、复习闯关老师给大家设置了几个闯关活动,你们想通关吗?从你们的回答声中老师听到了你们的信心。
快来进入第一关吧!1.生字认读关(1)学生认读易错词语。
(2)抢答、趣味选人交替指读。
(3)学习三个多音字。
过渡:生字光会读可不行,我们还要会写,接下来进入第二关词语书写关,请同学们准备好练习本。
2.词语书写关(1)学生进行看拼音写易错词语。
(2)学生拍照上传自己书写的词语,教师对错误较多的字词利用优教学生字进行简单讲解。
(3)生齐读词语。
词语掌握住了,老师相信这些句子也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让我们进入句子运用关。
3.句子运用关(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仿写句子。
(3)练习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倒计时2分钟,同桌两人合作互相练习说句子。
4.课文理解关(1)整体感知课文,回顾课文主旨。
(2)重点内容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3)《花的学校》的作者是谁?从“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找一找本单元中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并说明理由。
5.口语交际(1)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新鲜事”,注意分享要求。
(2)小组之间根据要求和评价表,互相打分。
三、迁移运用课内重难点复习完毕,往年考试真题你敢来挑战吗?(1)词句积累。
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春天到了,金桂飘香,人们纷纷到郊外踏青。
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一单
元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
2. 理解第一单元中的课文内容,并能够简单复述。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的学习。
2. 对课文的理解和复述。
三、教学准备
1.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课文中的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内容。
2. 词汇和句型学习(15分钟)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跟读,学习第一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
3. 课文理解和复述(25分钟)
分组让学生互相讨论课文内容,并进行复述。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阅读理解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流答案。
5.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反馈。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练习册中与第一单元相关的习题。
2. 复述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教案的方式对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一单元进行了复习。
教师通过导入、词汇和句型学习、课文理解和复述、阅读理解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巩固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并提高了语文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的教材内容包括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重点句子、语法点以及课外阅读篇文章。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本单元的生字词、句子和语法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难写字、难理解的字词和句子仍需加强练习。
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点,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重点句子和语法点的理解与应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本单元的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认读和复习。
2.准备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点的相关练习题。
3.准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回顾所学知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点,引导学生复习。
例如,通过例句展示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让学生回忆一般过去时的构成和标志。
3.操练(10分钟)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对话。
5.拓展(10分钟)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单元复习
本文是关于第一单元复习,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复习
共几课时
1
课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会背诵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
3.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
学会正确使用句号和问号。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2.准确默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记住基本笔画。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词语,能结合韵文看图说一句话。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指导
(一)《识字1》
1.背诵韵文。
2.将词语连成一段话。
3.给生字找朋友。
4.辨析同音字、形近字。
5.巩固偏旁,并说出带有偏旁的字。
(二)《识字2》
1.背诵词串。
2.拓展说说还知道的体育运动。
3.说话训练。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足、走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6.词语搭配练习。
(三)《识字3》
1.背诵儿歌。
2.把甲骨文翻写出现代汉字。
3.给生字找朋友。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四)《识字4》
1.背诵儿歌。
2.给“也”加偏旁。
3.给生字找朋友。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五)《练习一》
1.书空笔顺。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
3.背诵四个成语
4.背诵《村居》。
二、完成巩固练习
一、复习指导
(一)《识字1》
1.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2.多美的春景呀!你能选择识字1中的几个词语,说说你看到的春天吗?3.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牙、芽跳、桃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巾、艹、木、日
(二)《识字2》
1.背诵词串
2.你还知道哪些体育运动项目。
3.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4.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5.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足、走
6.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凵辶氵、亠立足
7.词语搭配练习,如:
打足球
踢篮球
(三)《识字3》
1.指名背诵儿歌。
2.这些甲骨文你还认识吗?
3.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石、右笔、比、画、话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门灬
(四)《识字4》
1.指名背诵儿歌。
2.你能给“也“字加哪些偏旁?
3.出示本课的生字
你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
4.指导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池、驰
千、干
5.下面的偏旁你还认识吗?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土彳广马大虫
(五)《练习一》
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跳、舟、黑、燕”等。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逗号、句号、问号的简单应用。
3.背诵四个成语,能填空;背诵《村居》,会填空。
二、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生字词:
春雨、发芽、布谷、梨花、杏花、桃树、竞走、标枪、冲击、跳高、跳远、知足、小舟、画笔、问答、什么、燕子、石川、竹林、奔驰、池塘、行动、村庄、养虾、地方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梨花杏花柳树蜜蜂登山铁饼篮球竹子行走奔驰
(三)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巾:布、帆、常、帮、
艹:艺、节、花、苞
木:树、森、林、村
日:明、春、星、旧、是
凵:凶、出、击
辶:边、达、过、运、近、进、远、送
氵:沙、洗、洋、流、清
亠:立、交、充、亮、夜、京
立:竞、站、亲、童、章
足:趴、跃、跑、跟、踢
亻:伙、们、他、休、但、体、位
门:闪、闭、问、闲、雪、雷
:笑、笋、笫、第
灬:点、黑、燕、然、照
土:在、坏、坐、地、坡
彳:往、待、得
广:庄、庆、床、应、度、座
马:驰、骆、驼、驾、骂、
大:奔、奇、夸
虫:蚁、蚂、蛙、蝈、虾
(四)背诵课文,并填空。
1、()()来了,()()吹绿了()(),吹开了梨花、()()、()()。
()()从南方飞回来了,()()也快乐地唱起了歌。
2、你还知道的体育项目有: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长跑
3、绿蜡(),()()(),蓝蜡(),()()(),()蜡(),()石头,()蜡(),()()()。
要()()()()()()?()()祖国()()()。
4、有马能()()(),有土能种庄稼,有人()()()(),有水能()()()。
5、()()雷()()()辉煌
6、()()莺()二月天,拂堤杨柳醉()烟。
儿童()()归()(),忙趁()()()纸鸢。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1、春天来了,。
2、你还知道哪些体项目:。
3、我用蜡笔画。
4、马儿在草原上,鱼儿在,我们在。
(六)把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今天的天气真热啊
2、你知道我的铅笔放哪儿了吗
3、妈妈我给你倒杯水
4、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作业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