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初级知识(ppt57主要内容张)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58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一、资本市场概述1.1基本概念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是指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包括一年以上的证券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
在我国一般认为资本市场就是指证券市场,包含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投资基金市场等三个部分。
1.2 类似名词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
一般来说,货币市场包括短期国债、短期地方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和短期大额可转让存单,但不包括某些存续期在一年以下的商品期货以及金融衍生工具。
衍生市场:金融衍生市场是一种以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为基础派生出来的金融市场,它是利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以利率、汇率、股价的趋势为对象设计出大量的金融商品进行交易,以支付少量保证金及签订远期合同进行互换、掉期等的金融派生商品的交易市场。
其交易对象是各类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四种基本类型),交易目的是为了转移基础金融资产的风险,或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
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沿革详细介绍见证监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后伴随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第二阶段:1993——1998年,以中国证监会的成立为标志,资本市场纳入统一监管,由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以《证券法》《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和规范,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并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和多样化产品结构不断完善。
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多层次股票市场3.1 多层次股票市场概述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理解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当能够同时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股份交易服务,在市场规模上,则体现为“金字塔”结构。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相关知识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中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意义在于:(1)有利于满足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多层次化的要求。
(2)有利于提供优化准入机制和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3)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
二、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构想1.建立以深沪交易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将现有的沪深两市定位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精品市场”。
由于该市场发展历史较长,成熟度也较好,可以结合二板、三板市场输送来的优质公司进入和现有不良公司的退出(可以退市,也可以转向二板、三板进行交易),逐渐建立起我国的证券精品市场。
该市场主要面向规模大、业绩佳的成熟知名大企业,其公司来源应主要来自二、三板市场,在满足特定情况的条件下,也可以在主板市场上进行增发和再融资,但未达到这些指标的公司,不能通过主板市场再融资,特别是不能通过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圈钱”,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主板市场公司的质量,降低该市场的风险。
2.建立以中小科技创业企业为核心的二板市场目前,国际上的创业板市场主要有三种典型的模式:(1)一所二板平行模式。
一所二板平行模式即在现有证券交易所中设立一个二板,作为主板的补充,与主板一起运作,两者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甚至相同的监管标准,不同的只是上市标准的高低,两者不存在主、二板转换关系。
(2)一所二板升级式。
该模式即在现有证券交易所内设立一个独立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交易市场,上市公司除须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及会计、法律、券商顾问和经纪人保荐外,并无其他限制性标准,主板和二板之间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提升关系。
(3)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即二板市场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证券交易系统,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报价交易系统和监管体系,上市门槛低,能最大限度地为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上市条件。
3.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区域性交易市场的建设我国三板市场体系的建立应采取“条块结合”的模式,既有集中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又有区域性的股权、产权交易市场。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介绍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都有不同的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存在着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
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系。
我国资本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资本市场已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部分构成。
其中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见图示)。
一、主板市场。
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
中国大陆主板市场的公司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市场上市。
主板市场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状况。
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经营场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二、中小板市场。
是为那些达不到在主板上市要求的中小型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筹集资本的证券市场。
这些中小型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发展潜力较大但是经营风险也比较大。
国内的中小板设置在深圳。
三、创业板市场。
指专门协助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的市场。
是一个前瞻性市场,注重于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
其上市标准要低于成熟的主板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因此更加注重公司的信息披露。
创业板需要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营业能力自行判断,坚持买者自负原则,对保荐人的专业资格和相关工作经验提出更高要求。
以“披露为本”作为监管方式,对信息披露提出全面、及时、准确的严格要求。
四、科创板市场。
在上交所新设的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导语:资本市场通常形式是金钱或者实物财产。
资本市场上主要有两类人:寻找资本的人,以及提供资本的人。
寻找资本的人通常是工商企业和政府;提供资本的人则是希望通过借出或者购买资产进而牟利的人。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1.主板市场主板市场也称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
2.二板市场二板市场又称为创业板市场,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
3.三板市场三板市场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
4.四板市场四板市场即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区域股权市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份、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
中国多层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构想中国多层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构想如下:(1)建立以深沪交易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2)建立以中小科技创业企业为核心的二板市场(3)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区域性交易市场建设。
场内交易市场的特点场内交易市场又称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的特点如下(1)集中交易。
(2)公开竞价。
(3)经济制度。
(4)市场监管严密。
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场外交易市场即业界所称的OTC市场,又称柜台交易市场或店头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它主要由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组成。
场外市场的特点如下;(1)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
(2)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