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钉墙基坑支护设计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2
基坑支护设计土钉墙及挂网喷浆施工要点基坑支护是指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撑和保护基坑的周边土体。
其中,土钉墙和挂网喷浆施工是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土钉墙和挂网喷浆施工的要点。
土钉墙是一种利用预埋在土体中的钢筋筋材,连接土体和混凝土面板来支撑基坑的结构体系。
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基坑开挖和土钉的预埋: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工作,并确保开挖面平整。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检查土体质量,如果发现土体松软或者不稳定,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
然后,在土体中预埋土钉,以确保土钉与土体的良好粘结。
2.土钉的挡墙施工:在土钉的预埋后,进行土钉墙的施工。
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土钉墙的桩基,然后安装土钉墙的方形支架。
再根据设计要求,将土钉固定在支架上,并连接土钉与支架。
最后,将土钉周围的土体进行夯实。
3.混凝土面板的施工:在土钉墙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面板的浇筑工作。
首先要对基坑进行表面处理,然后进行钢筋的布置。
接着,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最后,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养护,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挂网喷浆是一种利用布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加固和保护基坑周边土体的方法。
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1.基坑开挖和喷网前的处理:同土钉墙的施工类似,首先进行基坑的开挖工作,并确保开挖面平整。
然后,在基坑周边土体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以保证喷网的附着性。
2.喷网的施工: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挂网的铺设,确保挂网的平直和紧密。
然后,在网面上进行喷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密性。
喷网的工艺要求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挂网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3.表面处理和养护:喷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和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的时间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抗渗性。
土钉墙和挂网喷浆施工的要点主要涉及基坑的开挖和处理、土钉或喷网的施工过程,以及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养护。
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法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工程建设越来越常见。
在这些地下工程中,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法的原理、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法原理基坑土钉墙支护是一种结构抗滑墙体,主要由土钉和墙体组成。
土钉通过固定在地下的土层上,提供水平支撑力,并将土体限制在墙体的受力范围内。
这种支护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土体塌方,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进行。
三、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步骤1. 基坑准备工作:清理基坑边缘的垃圾和杂物,确保基坑边缘的平整度,便于施工。
2. 土钉布置:根据土壤的特性和工程要求,确定土钉的布置密度和排列方式。
然后,在基坑边缘预先布置好土钉,将土钉埋入地下一定深度。
3.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边缘的土钉上安装主筋,在土钉之间铺设横向的钢筋网,并用钢筋焊接连接。
4. 模板安装:在土钉和钢筋布置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墙体的模板。
模板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保证墙体的整齐和垂直度。
5.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并确保浇筑均匀、密实。
6. 墙体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墙体的养护。
养护时间和方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四、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法的注意事项1. 施工前,需进行必要的土层勘察和土钉的力学设计,确保土钉和墙体的稳定性。
2. 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3. 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土钉和墙体的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
4. 如若遇到地下水位高或土层湿度大的地段,需采取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5. 混凝土浇筑前,需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整齐度,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六、结论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法是一种有效的基坑支护结构,能够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进行。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法的原理、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章基坑边坡计算一、工程概况(一)土质分布情况①1杂填土(Q4ml):由粉质粘土混较多的碎砖、碎石子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层厚0。
50~4.80米.①2素填土(Q4ml):主要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夹少量小碎石子、碎砖组成。
层厚0.40~2。
90米.①3淤泥质填土(Q4ml):。
主要为原场地塘沟底部的淤泥,后经翻填。
分布无规律,局部分布。
层厚0。
80~2.30米。
②1粉质粘土(Q4al):可塑,局部偏软塑,中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该层分布不均,局部缺失。
层顶标高5。
00~13.85米,层厚0。
50~8。
20米。
②2粉土夹粉砂(Q4al):中压缩性,干强度及韧性低。
夹薄层粉砂,具水平状沉积层理,单层厚1。
0~5.0cm,局部富集.该层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层顶标高1。
30~10。
93米,层厚0。
80~4.50米。
②3含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软~流塑,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
局部夹少量薄层状粉土及粉砂,层顶标高1.87~10.03米,层厚1。
00~13。
50米。
②4粉质粘土(Q4al):饱和,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层顶标高-8.30~7.27米,层厚1.10~14.60米。
③1粉质粘土(Q3al):可~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高,韧性高。
含少量铁质浸染斑点及较多的铁锰质结核。
该层顶标高—11.83~13。
23米,层厚1.40~14。
00米。
③2粉质粘土(Q3al)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该层顶标高—18。
83~6。
83米,层厚2。
20~23.70米。
④粉质粘土混砂砾石(Q3al):可塑,局部软塑,中偏低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顶标高—26。
73~—10。
64米,层厚0.50~6。
50米.(二)支护方案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基坑各部位确定采取如下支护措施1、3#楼与4#楼地下室相邻处,地下室间距4。
8m,基坑底高差5.0m,土质分布为○,21、○,22、错误!1土层,采取土钉墙支护的方式.2、2#楼与C型地下坡道相邻处距离为4。
岩土知识: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之土钉墙支护[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大于大于大于1、土钉墙支护施工应配合土石方开挖和降水工程施工等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层开挖厚度应与土钉竖向间距协调同步,逐层开挖并施工土钉,严禁超挖;(2)开挖后应及时封闭临空面,完成土钉墙支护;在易产生局部失稳的土层中,土钉上下排距较大时,宜将开挖分为二层并应控制开挖分层厚度,及时喷射混凝土底层;(3)上一层土钉墙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或间隔不小于48h后开挖下一层土方;(4)施工期间坡顶应按超载值设计要求控制施工荷载;(5)严禁土方开挖设备碰撞上部已施工土钉,严禁振动源振动土钉侧壁;(6)对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基坑侧壁地下管线存在渗漏或存在地表水补给的工程,应反馈修改设计,提高土钉墙设计安全度,必要时应调整支护结构方案。
2、土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作业法施工时,应先降低地下水位,严禁在地下水位以下成孔施工;(2)当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或成孔困难需调整孔位及土钉长度时,应对土钉承载力及支护结构安全度进行复核计算,根据复核计算结果调整设计;(3)对灵敏度较高的粉土、粉质黏土及可能产生液化的土体,严禁采用振动法施工土钉;(4)设有水泥土截水帷幕的土钉支护结构,土钉成孔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土体流失;(5)土钉应采用孔底注浆施工,严禁采用孔口重力式注浆。
对空隙较大的土层,应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并应采取二次注浆方法;(6)膨胀土土钉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砂浆,并应采用水泥浆二次注浆技术。
3、喷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应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2)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检查输料管、接头的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脱时应及时处理;(3)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投料、送水和供风。
3.2 基坑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原则主体基坑土石方均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弃土;开挖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区内分段、先支后挖”的原则进行。
竖向分层: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直接装车卸土的倒运方式;分层开挖结合支撑的标高。
开挖至末端后,剩余的三角形土体台阶法不能施工的,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汽车式起重机垂直出土、自卸车运至临时存碴场再集中外运的方式。
2、整体开挖方法土方开挖应和土钉施工密切配合,施工时应在平面上分段、竖向分层进行流水作业,每段开挖长度原则上不超过20m 竖向分层深度即为每层土钉的竖向间距。
根据基坑开挖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场地情况,综合考虑工期要求、施工总体安排等各种因素,确定施工方法,并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主体基坑土石方采用台阶法开挖和最后部分垂直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
采用台阶法不能满足挖掘机臂长的部分,采用接力法进行开挖,土方出基坑后用自卸汽车运至临时屯土场,集中后运至指定地点。
(1)土方开挖及出土方法。
土方采用长臂挖掘机开挖、出土,自卸车运输,当长臂挖掘机不能满足开挖深度时,需要另外增加挖掘机采取接力法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2)土石方由自卸汽车运输至临时弃土场。
(3)开挖纵向刷坡,随挖随刷坡,刷坡坡度在基坑允许开挖边坡坡率以内。
(4)为确保基坑稳定,开挖至基底,并做好下翻梁沟槽后,迅速施工接地网工程,并在垫层施工完后及时地将钢筋砼底板浇筑完毕。
(5) 开挖过程中设专人及时绘制地质素描图,当基底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处理。
当开挖有文物出现时,立即停 止开挖,保护好现场,及时通知监理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6) 分段开挖两段设截水沟和排水沟,渗水及雨水及时泵抽排(7) 开挖过程中,按既定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以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331锚杆支护施工方案施工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图 3.3.1)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图 3.3.2操作步骤及方法钻孔测, 3.3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图331 )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图3.3.2 )爆破出渣后,将钻孔台架移至施工面,通过放样定出拱顶位置,一次定出锚杆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
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一、土钉墙基坑支护概述土钉墙基坑支护是指在基坑工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土钉和挡土板进行临时支撑,以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土壤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
二、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设计1.土钉墙的设计根据基坑边界的大小和土壤情况,确定土钉墙的尺寸和排布方式。
一般来说,土钉墙的深度应大于基坑挖掘的深度,以提供足够的支护力。
土钉墙的排列密度和深度应根据土壤承载力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2.土钉的选择和布置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基坑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土钉类型(如钢筋混凝土土钉、纤维增强土钉等)和规格。
土钉的布置应均匀分布,并且与挡土板的连接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3.挡土板的选择和安装挡土板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的深度、土壤情况和预计的土压力来确定。
常见的挡土板有钢板桩、预制混凝土板桩等。
挡土板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其与土钉墙的连接牢固。
4.排水和防护措施基坑支护中的排水和防护是十分重要的。
在土钉墙基坑支护中,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基坑内没有积水,以减小基坑土压力。
同时,应加强对基坑边沿的防护,以防止土体塌方和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5.施工监测和检查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和检查。
监测主要包括土钉的安装质量、挡土板的连接情况、基坑边界的变形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证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三、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实施1.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土钉墙的位置和尺寸,并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到达现场。
同时,对于挖掘基坑前,应先测量和标记出基坑边界,并清理基坑周围的障碍物。
2.土钉和挡土板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土钉和挡土板的安装。
土钉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土钉的嵌入深度和倾斜角度,以及与挡土板的连接牢固。
挡土板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其稳定性和连接性。
3.排水和防护设置排水系统,保证基坑内没有积水。
土钉墙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基坑支护是一个关键环节。
土钉墙支护作为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土钉墙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二、土钉墙支护设计概述2.1 设计原则•根据基坑深度和周围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土钉墙的设计参数•土钉墙的选取应满足工程荷载的要求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应考虑土钉墙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2.2 设计内容•土钉墙的尺寸和布置设计•土钉墙加固材料的选择•土钉墙的锚固方案设计三、施工方案3.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土钉墙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确保安全施工3.2 施工步骤1.完成基坑开挖和地基处理后,进行土钉墙的位置标注和布置2.钻孔施工,安装土钉和预埋管道3.进行土钉的喷浆灌注和锚固4.完成土钉墙的面板浇筑和加固5.检查土钉墙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进行加固处理3.3 施工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土钉墙的施工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对土钉墙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四、后期维护•对土钉墙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针对季节性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做好土钉墙的防护工作五、总结土钉墙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将得到有效的保障,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以上为土钉墙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土钉墙基坑支护设计《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基坑土钉支护四川建院土木系地质教研室二0一四年六月目录1.土钉墙支护设计理论2.基坑土钉墙支护设计任务书3.基坑土钉墙支护设计指导书4.本次设计的相关资料1.土钉墙支护设计理论1.1概述1.1.1 基坑支护的作用基坑开挖后,形成临空面,在基坑土体自身重量、地表荷载、地下水渗透作用下,可能产生破坏或过大变形,危及基础施工或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因此,须对基坑侧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支护。
1.1.2 土钉墙及土钉的定义、支护原理土钉墙:由土钉、被加固的土体、面层组成的支护结构。
土钉墙支护在某些施工企业也称为喷锚支护。
其组成如图1.1.2-1所示:图1.1.2-1 土钉墙剖面示意图土钉:用来加固、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通常采用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
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直接击入土中,并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面层:在土钉端部沿水平方向及竖向焊接加强钢筋,在加强钢筋上焊接分布钢筋,再喷射混凝土制作而成。
加固原理:基坑临空面形成后,侧壁土体有向临空面位移的趋势,及沿某一潜在破坏面破坏的趋势,置入土钉后,土钉承受了由周围土体及面层传递过来的土压力,把土压力传递至稳定的土层中去,从而阻止了侧壁土体向基坑方向的位移;土钉加固土体使土体强度提高,并由于土钉的拉力,使潜在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增大,因而摩擦力增大,阻止基坑侧壁沿某一潜在破坏面破坏。
1.1.3 土钉墙的适用条件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根据侧壁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2.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3.当地下水位高于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当土质较差,且基坑边坡靠近重要建筑设施,需要严格控制支护变形时,宜开挖前先沿基坑边缘设置密排的竖向微型桩(见图1.1.3-1),其间距不宜大于1m,深入基坑底部1~3m。
微型桩可用无缝钢管或焊管,直径48~150m,管壁上应设置出浆孔。
小直径的钢管可分段在不同挖深处用击打方法置入并注浆;较大直径(大于100mm)的钢管宜采用钻孔置入并注浆,在距孔底1/3孔深范围内的管壁上设置注浆孔,注浆孔直径10~15mm,间距400~500mm。
图1.1.3-1 超前设置微形桩的土钉支护当支护变形需要严格限制在不良土体中施工时,宜联合使用其他支护技术,将土钉支护扩展为土钉——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土钉——桩联合支护、土钉——防渗墙联合支护等,并参照相应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1.1.4 与锚杆支护相比,土钉与土钉墙支护的特点1.土钉的作用之一是加固周围土体,使周围土体的强度增加,保证其稳定性,并和被加固的土体一起作为挡土结构,支护基坑。
锚杆常与桩、墙联合使用,作为桩墙等挡土结构的支点,与桩墙一起作为支护结构,此时,锚杆周围的土体不再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
2.土钉在基坑侧壁上的排列较密,锚杆的排列间距较大。
3.土钉在土体发生变形后才被动受拉,土钉对土体的约束需要土体变形作为补偿,锚杆一般在设置时预加拉应力,给土体以主动约束。
4.土钉沿孔全长注浆、锚杆应考虑自由段e长度不应小于5m。
1.1.5 土钉及土钉墙的受力状态和破坏形式1.土钉墙在自身重量等荷载作用下,可能沿内部或外部破裂面产生整体破坏,如图1.1.4-1所示。
图1.1.4-1 土钉墙沿内部或外部破裂面2.土钉墙沿墙底产生滑移,或沿墙趾产生倾覆。
3.单根土钉在拉力作用下被拔出。
土体在自身重量等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 作用土压力于面层,面层传递给土钉,土钉承受了由面层及周围土体传递过来的拉力,有向基坑方向拔出的驱势;同时破裂面以外稳定土体与土钉的粘结力对土钉产生抗拔力,阻止土钉向外拔出。
当拉力大于抗拔力时,土钉被拔出。
4.土钉墙墙底承载力不够,产生破坏。
1.2 土钉墙的构造要求1.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2.土钉和面层必须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连接;3.土钉的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间距宜为1~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ο~20ο;4.土钉钢筋宜采用HPB235、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32mm,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5.注浆材料宜为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10;6.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6~10mm,间距宜为150~3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厚度不宜小于80mm;7.坡面上下段钢筋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8.排水系统参照如下规定:基坑四周支护范围内的地表应加修整,构筑排水沟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地面,防止地表降水向地下渗透,靠近基坑坡顶宽2~4m的地面应适当垫高,并且里高外低,便于径流远离边坡。
为了排除积聚在基坑内的渗水和雨水,应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
排水沟应离开边壁0.5~1m,排水沟及集水坑宜用砖砌并用砂浆抹面以防止渗漏,坑中积水应及时抽出。
在支护面层背部应插入长度为400~600mm ,直径不小于40mm水平排水管,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间距可为1.5~2m ,以便将喷射混凝土面层后积水排出。
1.3设计1.3.1一般规定1.根据构造要求和工程经验,初选支护各部件的尺寸和材料参数;2.进行计算分析,主要有:(1)土钉的设计计算(抗拉承载力验算、土钉长度验算等);(2)支护的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与外部整体稳定性分析; (3)喷射混凝土面层的设计计算及土钉与面层的连接计算。
通过上述计算对各部件的初选参数做出修改,给出施工图。
3.根据施工过程中的量测监控数据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设计。
1.3.2单根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 1.3.2.1土钉的设计计算遵循下列原则:1.只考虑土钉的受拉作用;2.土钉的设计内力按1.3.3.2条规定的侧压力图形算出;3.土钉的尺寸应满足设计内力(受拉荷载)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1.3.2.2土钉设计内力N(受拉荷载)计算每一个土钉所受的最大拉力或设计内力:h v S pS N θcos 1=其中: θ:土钉的倾角;v S :计算土钉在水平方向与相邻土钉中点的间距。
h S :计算土钉在竖直方向与相邻土钉中点的间距。
p :土钉长度中点所处深度位置上的侧压力,q p p p +=1;1p :土钉长度中点所处深度位置上由支护土体自重引起的侧压力,据图1.3.2.2-1求出。
q p :地表均布荷载引起的侧压力。
1p 及q p 沿基坑深度分布图如下:图1.3.2.2-1 1p 及q p 沿基坑深度分布图m p :基坑深度方向土体自重产生的侧压力p 1的最大值,其求解方法如下:对于H c γ≤0.05的砂土和粉土:H K P a m γ55.0=对于H c γ>0.05的一般粘性土:H k H KarH c k p a a m γγ55.0)21(≤-=粘性土m p 的取值应不小于0.2H γ。
图中地表均布荷载引起的侧压力取为:q k p a q =其中:q :地表荷载,最小取为15KPa ;)245(tan 2ϕ-=οa K ;γ为土的重度,H为基坑深度;上式中的ϕ、γ和c 值可取各层土按其厚度加权的平均值求出。
1.3.2.3土钉设计内力验算各层土钉的设计内力应满足:yk d s f d N F 41.12,π≤其中: d s F ,:土钉的局部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2~1.4,基坑深度较大时,取大值;N :土钉设计内力;d :土钉钢筋直径;yk f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取用。
各层土钉极限抗拉承载力R 需满足:R l d N F i i d s =≤∑20,τπ图1.3.2.3-1 支护内潜在破裂面其中:i l 2:土钉在破坏面以外稳定土体第i 层土中的长度;0d :土钉孔径;τ:土钉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按表1.3.2.4-1选取。
表1.3.2.4-1界面粘结强度标准值土类 粘性土 砂土 素填土状态 软塑 可塑 硬塑 坚塑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τ(kpa )15~3030~5050~7070~9070~9090~120120~160160~20030~601.3.2.4各层土钉长度验算各层土钉的长度l应满足下列条件:τπ,1dNFll d s+≥1.3.3土钉支护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土钉支护的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是指边坡土体中可能出现的破坏面发生在支护内部并穿过全部或部分土钉。
破坏模式如图1.3.3-1所示,破坏面为一圆弧面,并考虑土钉的拉力,采用普通圆弧条分法对支护作整体稳定性分析。
图1.3.3-1 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安全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如下:()()cos tan(/)sin tan(/cos)(/)ssini i i j k hk k j j i i k hk ksi i iw Q R S c R S coFw Qαφβφαβα⎡⎤+⋅+⋅+∆+⎣⎦=+⎡⎤⎣⎦∑∑iw、iQ:分别为作用于土条的自重和地面荷载;iα: 土条i圆弧破坏面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i∆:土条i的宽度;jφ:土条i圆弧破坏面所处的第j层土的内摩擦角;jc:土条i圆弧破坏面所处的第j层土的粘聚力;kR:破坏面上第K排土钉的最大抗力,按1.3.3.3条确定;kβ:第k排土钉轴线与该处破坏面之间的夹角;hkS:第k排土钉的水平间距。
需要收索所有可能破坏的圆弧面,并计算其安全稳定性系数(此工作量较大,一般由计算机完成),安全稳定性系数最小值所对应的圆弧面为最可能破坏的圆弧面,该安全稳定性系数最小值要求大于表1.3.3-1中的值。
表1.3.3-1 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基坑深度(m)≤66~12 ≥12安全系数最小值 1.2 1.3 1.4分析是指整个土钉沿底面水平滑动、绕基坑底角倾覆、沿深部的圆弧破坏面失稳。
土钉支护的外部稳定性分析与重力式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相同,可将由土钉加固的整个土体视为重力式挡土墙,分别验算其底面抗水平滑动验算、基坑底角抗倾覆验算和整体稳定性验算。
1.3.3.4混凝土面层:按构造要求设计。
1.4 施工与检测土钉墙施工之前先确定基坑开挖线、轴线定位点、水准基点、变形观测点等,并妥善保护;编制好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周密安排支护施工与基坑土方开挖、出土等工作的关系,使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密切配合;准备土钉等有关材料和施工机具。
1.4.1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文件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土钉墙支护结构施工图;3.降水系统施工图,以及需要工程降水时的降水方案设计;4.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基坑分层、分段开挖的深度和长度,边坡开挖面的裸露时间限制等;5.支护整体稳定性分析计算书;6.现场测试监控方案和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