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112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医学影像学是一门运用各种成像技术和设备,对人体进行无创式检查,进而提供诊断、治疗和监测的学科。
它通过图像技术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二、常见成像技术和设备1. X线摄影:X线是医学影像学中最早应用的一种成像技术,适用于检查骨骼、胸部、腹部等部位。
常见的设备有X线机、CR(数字胶片)和DR(数字影像)系统。
2. CT(计算机断层摄影):CT是一种通过多次X线扫描构建三维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适用于检查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旋转扫描体部来获得大量影像切片,并通过计算机重建成三维图像。
3. MRI(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磁共振原理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的技术,适用于检查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引入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信号,并通过计算机重建成图像。
4. 超声波成像:超声波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与回声生成图像的技术,适用于检查肝脏、心脏、肾脏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超声波的传递和接收来获取组织的回声信号,并通过声波传感器转化为图像。
5. 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检查的成像技术,适用于检查器官功能、血流和代谢情况。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有放射性核素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6.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利用正电子发射进行成像的技术,适用于检查脑部、心脏、肿瘤等部位。
其设备通过引入放射性示踪剂来观察组织的代谢活性,并通过重建图像显示病变的分布。
三、影像学常见病变及表现1. 骨科影像学:- 骨折:常见的骨折类型有完全骨折、骨折脱位和颈椎骨折等。
影像学表现为骨头断裂、骨块错位或脱位。
-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疏松和骨骼变形,可通过骨密度测量和骨质疏松评估进行诊断。
- 关节炎: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影像学上可见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
【一、病史临床】男 21岁,反复吞咽困难2年。
【二、影像图片】【三、问题】Ture OR False(1)这是普通的胸片对:错(2)病灶位于食管上段对:错(3)病灶表现为明显的占位效应对:错(4)病灶下端呈漏斗状或圆锥状狭窄对:错(5)食道管壁柔软对:错正确答案:1:×(这是食道钡餐图像) 2:×(病灶主要位于食管下段) 3:×4:√5:√最可能的诊断A.食管癌B.食管炎C.贲门失弛缓症D.Barrett食管E.食道静脉曲张F.正常食道表现正确答案:C【四、影像表现】食管中度扩张,下端呈漏斗状狭窄或圆锥状狭窄,仅少量钡剂间歇通过,呈条或线状。
管壁柔软,粘膜正常,未见粘膜皱襞破坏、中断征象。
【五、诊断】贲门失弛缓症【六、鉴别诊断】1.食管下段贲门癌 2.食管裂孔疝 3.食管静脉曲张【七、讨论】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一种神经肌肉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
按其发展程度分早、中、晚三期。
本病是产生食管慢性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病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缓慢,病程长,症状与精神情绪及刺激性食物有关,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甚至癌变等。
影像学诊断要点:1.普遍X线及钡餐:(1)胸片:表现为纵隔增厚,有时纵隔阴影内可见气液平。
(2)钡餐:早期:食管轻度扩张,以下半部明显,蠕动减弱,下段狭窄段长约2~5cm,管壁柔软,粘膜正常,钡剂可少量通过。
中期:食管中度扩张,内有较多潴留物,下端呈漏斗状或圆锥状狭窄,狭窄对称,边缘光滑,仅少量钡剂间歇通过,呈条或线状。
晚期:食管高度扩张迂曲扩张,可呈“S”型位于横膈上,也可呈囊袋状扩张,内有较多钡剂潴留,下端呈“鸟嘴样”变细,造影剂几乎无法通过,胃泡极小。
CT:可表现为纵隔内食管不同程度扩张。
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可见狭窄上方食管明显扩张,其内积气积液,并可见食物残渣。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影像学技术检查来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肝脏、胆囊和胰腺等器官,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作用。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消化系统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提供治疗方案。
常见的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造影、超声波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内窥镜检查等。
不同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检查需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X线造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X线检查过程中,患者饮用含有造影剂的药物或饮料,然后医生使用X射线通过体外成像来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X线造影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食道、胃、小肠和结肠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帮助医生诊断食管炎、胃溃疡、肠梗阻等疾病。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医生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患者腹部进行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胆囊结石、肝脂肪变性等疾病,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的特点。
CT扫描是一种以X射线为基础的高级影像学检查技术。
通过CT扫描可以获取消化系统器官的横断面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检查结果。
CT扫描适用于肿瘤病灶、腹部创伤、腹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有助于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辐射、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
通过MRI可以清晰显示消化系统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MRI适用于诊断胰腺炎、胆囊结石、肿瘤等疾病,具有无创伤、多角度观察的优势。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消化系统内部病变的检查方法。
通过内窥镜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食道、胃、结肠等器官的黏膜表面,帮助医生诊断肠息肉、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同时可以进行活检和治疗操作。
大四下影像诊断第七章消化系统与腹膜腔b消化道首选检查方法:顿剂造影2、右前斜位观察食筈得常规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从上至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3、胃一般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小弯与胃大弯。
胃得形态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牛角型②钩型③瀑布型④长钩型4、胃服顿后排空时间2-4h:服领后2Th领得先端可达盲肠.7-9h小肠排空;服顿后6h 可达肝曲• 12h可达脾曲,24-48h排空。
5、食管壁厚度3mm.胃壁得厚度正常在2—5mm,小肠壁厚度约3nim,回肠末端肠壁厚可达5mm. 正常结肠壁厚3-5nin6、龛影:就是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烂.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顿剂填充.当X线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于腔外得领剂影像。
7、憩室:就是由于顿剂经过胃肠道管壁得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得龚袋状影像,或就是由于管腔外邻近组织病变得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全层向外突出得羹袋状影像,其内及附近得黏膜皱裳形态正常,称之为憩室8、充盈缺损:就是指充顿胃肠道轮廓得局部向腔内突入而未被顿剂充盈得影像9、胃肠道粘膜皱袈得改变:①黏膜皱袈破坏②黏膜皱裳平坦③黏膜皱裳增宽与迂曲④黏膜皱婪纠集⑤胃微皱袈改变10、食管贲门失迟缓症X线表现:①食管下端自上而下逐渐狭窄呈漏斗或鸟嘴状.狭窄段长短不一.边缘光滑.质地柔软,粘膜皱裳正常,呈光滑得细条影状②顿剂通过贲门受阻,呈间隙性流入胃内,呼气时比吸气时容易进入胃内③狭窄段以上食管不同程度扩张,扩张程度与贲门狭窄程度相关④食管孀动减弱或消失•代替原发嫦动得就是同步低频幅收缩.遍及食管全长,此外.尚有第三收缩波频繁出现⑤并发炎症及溃疡时,则粘膜皱裳紊乱.出现溃疡龛影11>环形征:食管平滑肌瘤造影时.当领剂大部分通过后.肿瘤得上、下方食管收缩.肿瘤处食管似被撑开,肿瘤周围顿剂环绕涂布.其上、下缘呈弓状或环形.称为环形征12、早期、进展期食管癌病理分型及影像表现答:早期食管癌:癌浸润至食管粘膜•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统称为浅表食管癌. 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为早期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