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
- 格式:pptx
- 大小:527.60 KB
- 文档页数:26
红霉素的提取与制备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红霉素的提取与制备流程1. 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红霉素菌丝体或者红霉素发酵液作为原料。
处方分析:一.栓剂莪术油82g 莪术油和冰片为主药冰片75g聚山梨酯-80 75g 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吸收促进)②增塑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 水溶性基质制法:①莪术油与聚山梨酯-80混匀②冰片用乙醇溶解③将②与①混匀④将基质水浴融化⑤将药液加入基质混匀,注模、冷却、成粒。
二.胶囊1.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300g 主药维生素C 100g 主药胆汁粉100g 主药咖啡因3g 主药氯苯那敏3g 主药10﹪淀粉浆适量黏合剂食用色素适量着色剂制法:①取上述各药粉碎过80目筛②将10﹪淀粉浆分为A.B.C三份,A加入红色食用,B 加入黄色食用,C不加为白。
③将对乙酰氨基酚平均分为三份,一份与维C、胆汁粉混匀加入A,一份与咖啡因混匀加入B,一份与氯苯那敏混匀加入C.分别制软材,过14目筛,于70℃干燥④将上述三种颜色颗粒混匀装入空囊即得。
2.软胶囊牡荆油100g 主药明胶100份、甘油55-56份、蒸馏水120份为软胶囊囊材精炼食用植物油适量为溶剂制法:①明胶液的制备明胶:甘油:水(1 : 0.3: 0.7-1.4)将甘油水加热至70-80℃,加入明胶,搅拌熔化,保温1-2h,静置,使泡沫上浮,以洁净白布滤过,保温待用。
②油液制备:取牡荆油、食用油混合,搅匀。
③制丸:加入滴丸机,保温滴制,以液状石蜡为冷却液。
④整丸与干燥:收集冷凝胶丸,拭去黏附冷却液,低温冷风20h以上,取出,用有机剂洗去胶丸表面油层,除去废丸,95﹪乙醇洗涤,40-50℃烘干。
三.片剂1.复方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水杨酸268g 对乙酰氨基酚136g 咖啡因33.4g 为主药淀粉226g 稀释剂淀粉糊(15﹪)85g 黏合剂酒石酸2.7g 稳定剂滑石粉25g 润滑剂轻质液状石蜡2.5g 增强滑石粉黏附于颗粒表面制法:①将咖啡因与对乙酰氨基酚及1/5量淀粉加淀粉浆制软材过16目筛,干燥。
②将上颗粒与乙酰水杨酸混合均匀,加淀粉与吸附有淀粉石蜡的滑石粉。
红霉素的提取与制备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提取原料准备1.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红霉素原料,通常为红霉素碱性盐,如红霉素磷酸盐或红霉素琥珀酸盐。
核准日期:****年**月**日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红霉素肠溶片英文名称: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汉语拼音:Hongmeisu Changrong Pian【成份】主要成份:红霉素。
化学名称:(3R*,4S*,5S*,6R*,7R*,9R*,11R*,12R*,13S*,14R*)-4-((2,6-脱氧基-3-碳-甲基-3-氧-甲基-α-L-核-己吡喃糖基)-氧)-14-乙基-7,12,13-三羟基-3,5,7,9,11,13-六甲基-6-((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己吡喃糖基)-氧)氧杂环十四烷-2,10-二酮。
化学结构式:HHH3分子式:C37H67NO13分子量:733.94【性状】本品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淋病奈瑟菌感染。
(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9)空肠弯曲菌肠炎。
(10)百日咳。
【规格】0.125g(12.5万单位)。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2g,分3~4次服用。
军团菌病患者,一日2~4g,分4次服用。
小儿按体重一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
(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室温: 相对湿度:【性状】为 片,除去包衣后显 色。
(规定:应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规定【鉴别】(2)薄层色谱(详见页 附图) 天平使用见释放度项下取细粉 mg (相当于红霉素 mg )加甲醇ml 2.5mg/ml 的溶液, 滤过,续滤液为供试品液;另取红霉素标准品 mg 加甲醇 ml 2.5mg/ml 的标准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 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85:1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乙醇—对甲氨基苯甲醛—硫酸(90:5:5)的混合溶液,置100℃加热 分钟,即出现 斑点。
供试品溶液所显示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与标准品溶液主斑点位置和颜色 。
(规定: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标准品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规定【检查】 释放度:供试品溶液: 介质1取T 6片,每片900ml ,每片 取样,滤过ml对照品溶液:乙醇 介质2取 T 1000ml ml ml ml硫酸溶液(75→100)5ml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l 摇匀,放置40min ,照分光光度法试 验,见 第 页 AT ×900× T 含量% = ×100% = ×1000×( 规定:限度为80%) 规定 红霉素组分: 系统适用性溶液:甲 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S 红霉素( ) g ml ,放置40min PH3.5标准品溶液:甲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 C 标准 (mg/ml) S 红霉素( )g ml ( 15:1)供试品溶液:甲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 C 样品(mg/ml) T g mlA 对 A 样计算公式: RF= 含量(%)= ×100% C 标 RF × C 样平均装量结果= 含量% × = = 见 页 标示量(规定:按标示量计算,红霉素A 含量不得少于83.5%) 规定 重量差异取本品20片,精称 g 平均片重 gW 平均片重 ×(1± %)= ggggg超限片 规定【含量测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标准液:( )乙醇 ml 灭菌水取红霉素标准品 mg溶解 ml供试液:乙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8)取本品4片,研细 溶解 ml ,静置ml 取标准液、供试液各 mlml 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见 第 页。
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方案一、片剂基础1.概论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均匀,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现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
2.特点片剂给药途径广泛,能适应医疗预防的多种要求。
剂量准确,只要处方设计、工艺合理,片剂的药物含量差异较小。
片剂为固体制剂,经过压制,片面孔隙小,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影响小,质量稳定。
口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
口运输、携带、贮存、使用方便。
片面上可压出药物的名称或使具有不同颜色,便于识别。
辅料较多,压制成型,生物利用率低。
口婴儿、昏迷者不易服用。
挥发性药物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可能下降。
口缓释、控释片剂不能分开服用,剂量不易控制。
3.片剂的制备(1)概论物料压片通常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片剂的制法:直接压片法和制粒压片法(2)湿法制粒目的:①改善物料流动性,减少片重差异②改善物料的可压性,便于成型,减少裂片现象③对小剂量药物,制粒可达到含量准确、分散良好、色泽均匀④防止由于粒度、密度差异而引起的分离现象:避免粉尘飞扬和细粉粘冲现象二、工艺流程1.片芯制备1)原辅料预处理:先将红毒素、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硬脂酸镁过80目筛;羟丙甲纤维素以水溶解,制成1.5%的溶液,备用。
2)制粒:按处方称取红霉素、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
加入适量1.5%HPMC溶液,制软材,20目筛制粒。
3)烘干:将所制颗粒摊成薄层,40C烘干。
4)整粒:将已烘干的颗粒以16目筛整粒。
5)中间品检测: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加入到上述颗粒中,混合均匀取样,检验颗入中主药含量及水分,根据结果,计算理论片重。
6)压片:以Ф11mm的深四冲压片,检验:外观及脆碎度。
三、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地板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距离片剂30cm,用肉眼观察30s。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红霉素肠溶片英文名称: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汉语拼音:Honɡmeisu Chɑnɡronɡ Piɑ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红霉素。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37H67NO13分子量:733.94【性状】本品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淋病奈瑟菌感染。
(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9)空肠弯曲菌肠炎。
(10)百日咳。
【规格】0.125g(12.5万单位)【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2g(8~16片),分3~4次服用。
军团菌病患者,一日2~4g(16~24片),分4次服用。
小儿按体重一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
(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禁忌】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及释放度考察罗红霉素肠溶片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膀胱炎等。
该药物能够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但是,研究表明,罗红霉素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其口服后的吸收率仅为35%左右。
为了提高罗红霉素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我们研制了罗红霉素肠溶片,并对其制备及释放度进行了考察。
一、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1. 原料的准备:罗红霉素、羟丙甲纤维素(HPMC)、麦芽糊精(Maltodextrin)、柠檬酸、葡聚糖、爱迪生红、微晶纤维素等。
2. 制备方法(1)罗红霉素肠溶片的核心药物罗红霉素需要进行增溶处理,即通过加入胰酶等酶类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核心药物可通过常规的湿法制备或干法制备进行,不过需要注意使用的溶剂及制备条件的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
(2)制备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外包衣需选用酸不溶解素材质。
在罗红霉素肠溶片的配方中,通常采用羟丙甲纤维素和麦芽糊精作为外包衣材料。
羟丙甲纤维素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和水相质量,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麦芽糊精则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流变学性能,可使药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罗红霉素肠溶片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湿法制备和干法制备相结合的方法。
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颗粒化、涂膜及干燥等程序,由此得到包衣完好、外观美观、溶解时间和溶解度适宜的罗红霉素肠溶片。
二、罗红霉素肠溶片的释放度考察1. 药物释放度的影响因素罗红霉素肠溶片的释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外包衣材料、药物种类、药物颗粒大小、涂膜及干燥的工艺条件、溶解介质等。
其中,药物颗粒大小和外包衣材料是影响药物释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颗粒大小越小、外包衣质量越好,罗红霉素的释放度就越高。
2. 药物释放度的测定方法药物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体外溶出法和体外仿生法。
体外溶出法即将罗红霉素肠溶片放入模拟胃肠道的溶解介质中,在一定时间内取出一定量的液体进行测定,以确定罗红霉素的溶出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988302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21)申请号CN201310005136.7(22)申请日2013.01.07(71)申请人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地址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高新中一道万和医药园(72)发明人衷期群;曾德文;谢华;姚向红;杨松林(74)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51)Int.CI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地,涉及一种红霉素肠溶微丸,其包括丸芯和包裹在该丸芯表面的肠溶包衣材料,所述丸芯包括活性成分红霉素以及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该红霉素肠溶微丸可以填充在硬胶囊壳得到的红霉素肠溶胶囊剂,该肠溶微丸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包含红霉素的颗粒或小丸,干燥至水分在一定范围内,为素丸;(2)将步骤(1)所得颗粒或小丸包裹肠溶衣材料,干燥至水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肠溶微丸;和任选的(3)将步骤(1)所得肠溶微丸填充到硬胶囊壳中,得到肠溶胶囊。
本发明红霉素肠溶胶囊具有良好的药学性质。
法律状态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2013-03-27公开公开2013-03-27公开公开2013-04-24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13-04-24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15-04-29授权授权2015-04-29授权授权2017-02-0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2017-02-0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2019-10-11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权利要求说明书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说明书红霉素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文件编号:06-STP-2014-01红霉素肠溶片工艺验证上海惠仁(焦作)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方案审批表方案制定:方案审核:方案批准:目录1. 引言1.1 概述1.2 工艺过程简述1.3 工艺流程图2. 验证正文2.1 目的2.2 验证小组2.3 验证前确认2.4 验证内容2.4.1 混合制粒验证2.4.2 干燥验证2.4.3 总混验证2.4.4 压片验证2.4.5 包衣验证2.4.6 铝塑包装验证2.5 验证后确认2.6 成品测试结果3. 修订与补充4. 评价与结论5. 验证最终批准表6. 附录附录1混合制粒结果统计表附录2干燥结果统计表附录3总混结果统计表附录4压片结果统计表附录5包衣结果统计表附录6铝塑包装结果统计表特别适1. 引言 1.1概述红霉素肠溶片为抗生素类药,主要用于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和过敏性的病例, 用于耐青霉素的严重金葡萄感染,如肺炎、败血病等。
1.2工艺过程简述红霉素肠溶片的主要工艺过程是将红霉素原料药和辅料进行混合、湿法制粒、 整粒、总混、压片、包衣、内包装和外包装而成为成品。
1.3工艺流程图原料药辅料混合10%淀粉浆制粒干燥整粒总混1 r压片V包衣铝塑包装卄 --------------- 取样检验 外包装1 r装箱 入库2. 验证正文2.1目的通过本次验证证明红霉素肠溶片的工艺是可控制的,即关键工艺及参数范围均已被验证,此工艺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
2.2验证小组2.2.1验证人员组长:组员:2.2.2验证小组职责组长: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验证的协调和验证方案的起草协调和实施。
组员:质量保证部成员,负责制定验证计划,起草验证方案,验证样品取样送样,结果评价和验证文件管理;确定验证的工艺条件、中间体和成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制定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程序。
组员:总化验室成员,负责验证样品的检验和完成检验报告。
组员:生产部成员,负责参与验证方案的制订,实施验证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收集验证资料数据并审核验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