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使用培训共4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67 MB
- 文档页数:48
食品添加剂使用培训课件一、引言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加食品色、香、味等特性的一类化学物质。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加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不仅会影响食品安全,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培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有意添加的、除了营养强化剂和食品用香料以外的任何物质。
2.分类:食品添加剂按照功能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甜味剂、酸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等。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1.合法性原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适量原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当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过量使用。
3.必要性原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当具有科学依据,确有改善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便于加工和储存等作用的,方可使用。
4.安全性原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得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不得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1.选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选用食品添加剂时,应当根据食品的品种、工艺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食品添加剂,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使用。
2.使用记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号、使用量、使用日期等内容。
3.标签标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在食品标签上如实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并按照国家规定标注使用量。
4.储存与运输:食品添加剂的储存与运输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防止食品添加剂受到污染或变质。
五、食品添加剂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1.过量使用: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应当熟悉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食品添加剂知识培训提纲1 概念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能不用尽量不用,并进行讲解:为什么?)食品产品中添加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生产的需要,对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供应,繁荣食品市场,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以及色、香、味的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举例说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糕点、面包、饮料、小食品等。
现代食品工业已经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注意: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非食用物质。
)据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食品添加剂产量在71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产品销售额约720亿元,同比增长12.5%,出口创汇约32亿美元。
2 应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规定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定义、范畴、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原则等。
(详细讲一下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原则(强调):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搀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类别: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
GB2760包括2400个食品添加剂品种,其中加工助剂158种,食品用香料1853种,胶姆糖基础剂物质55种,其他类别的食品添加剂334种。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定义、使用范围、用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约200种。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也不能是随意性的)3 现状滥用、超量、超范围使用。
在餐饮业中主要是色素、亚硝酸盐等。
添加非食用物质。
这应该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如孔雀石绿、苏丹红、甲醛、吊白块、瘦肉精等。
卫生部共公布了五批共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这47种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要加以识别。
(具体讲一下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物和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