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7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非耕地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非耕地设施农业是指不占用耕地,在砂石地、盐碱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非耕地上,以温室大棚为载体发展设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
经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初步掌握了全市非耕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期对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从2003年开始,我市率先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和研究开发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发展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产业。
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开发出适合本地气候、地势特点的盐碱、砂石地类型日光温室新结构和种植新技术,规划了三处集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食用菌、特色林果、休闲观光、循环农业等为一体的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园,带动该区发展非耕地日光温室15000亩,搭建温棚4883座,建成集约化育苗中心3处,育苗面积达6200平方米,年育苗能力达1000万株。
其它县(市)也借鉴XX区发展非耕地设施农业的模式、技术和办法,尝试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设施种植,至目前,全市共发展非耕地日光温室2.79万亩,建成非耕地设施蔬菜产业园39个,其中千亩非耕地设施蔬菜产业园8个,500亩以上非耕地设施蔬菜产业园4个,300亩以上非耕地设施蔬菜产业园8个,非耕地日光温室面积正在以每年3000亩的速度递增。
作为全国率先研究发展非耕地设施农业的地区之一,先后承接“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总结交流会议、全国大宗蔬菜产业体系非耕地设施蔬菜无土栽培会议、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工作会议。
二、非耕地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1.占地情况:从土地利用性质看,在全市开发使用的2.79万亩非耕地中,国有土地2.1万亩,集体土地0.69万亩,全部采用划拨方式供地,印发了设施农业用地划拨土地使用权通知,且非耕地设施温棚全部建设在闲置的、生态环境恶劣的砂石滩和盐碱地上,没有挤占耕地的情况。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调查报告引言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种植、环境、设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报告通过对该专业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有意向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参考。
专业概况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基于设施条件(例如温室、大棚等)下的农业生产技术。
该专业涉及植物生理、土壤学、作物栽培技术、农业环境控制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在设施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和创新研发的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下列能力和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掌握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理解设施农业的原理和技术; 2. 能够使用设施农业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3. 具备农业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设施农业相关问题;4.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5.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伦理意识。
课程设置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农业生物学基础 - 设施农业概论 - 设施农业设备与技术 - 农业环境控制与调节 - 设施农业管理与经济 - 农业工程设计与实施 - 设施农业创新与创业就业前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就业。
目前,设施农业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该专业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毕业生可以从事设施农业技术员、设施农业设备维修员、农业科研助理等职业。
此外,部分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结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学科,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选择该专业可以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并且就业前景乐观。
但是,学生在选择该专业之前应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切实考虑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园艺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我们于2023年6月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设施园艺实习调查。
本次实习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情况,为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习调查内容1. 设施园艺发展现状(1)设施园艺产业规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我国设施园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超过1亿亩,产值超过5000亿元。
(2)设施园艺区域分布我国设施园艺产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南方地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
2. 设施园艺存在问题(1)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在技术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部分设施园艺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
(2)产业体系不完善设施园艺产业链条不完整,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不足。
部分地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市场饱和。
(3)人才培养不足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但目前我国设施园艺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
3. 设施园艺发展趋势(1)技术装备升级未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将加大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2)产业链条延伸设施园艺产业链条将不断延伸,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我国将加大对设施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三、实习调查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对山东、河北等地的设施园艺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技术装备水平及产业规模。
2. 访谈我们与设施园艺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种植户等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3.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调查问卷,对种植户、企业、政府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农田水利设施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包括渠道、灌溉设备和蓄水设备等,以便于制定科学的水利管理方案和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
本次调查对象为XX县的农田水利设施。
二、调查方法和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范围涵盖了XX县的农田水利设施的主要区域,并从不同地点随机选取样本。
三、调查结果1.渠道调查结果显示,目前XX县的农田水利渠道主要分为两类,即人工渠道和自然渠道。
人工渠道主要是通过挖掘和修筑沟渠来引水灌溉,其中部分沟渠存在淤泥和渗漏的问题,需要及时清淤和修补。
自然渠道主要是通过引导和利用附近河流和水源,供应灌溉水源,但受季节性干旱和水源枯竭的影响较大。
2.灌溉设备在灌溉设备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XX县的农田水利灌溉设备以喷灌和滴灌为主。
在样本中,约90%的农田使用喷灌设备,而约10%的农田使用滴灌设备。
但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农田仍在使用传统的冲洗灌溉方法,效率较低且浪费水资源。
因此,需要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喷灌和滴灌设备,以提高灌溉效率和节约用水。
3.蓄水设备调查结果显示,XX县的农田蓄水设施主要包括水塘、水库和水坝等。
其中,水塘较为普遍,约有60%的农田有水塘,而水库和水坝则分布较少,仅约占10%左右。
此外,有部分农田蓄水设施老化严重,存在渗漏和崩塌等问题,需要进行修缮和升级。
四、问题和建议通过调查可发现,目前XX县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以下问题:1.渠道存在淤泥和渗漏问题;2.自然渠道受季节性干旱和水源枯竭的影响大;3.仍有一部分农田使用传统冲洗灌溉方法;4.部分农田蓄水设施老化严重。
为了改善水利设施的状况和提高利用率,特提出以下建议:1.对渠道进行清淤和修补,确保渠道的疏通和防渗;2.加强自然渠道的水源补充和调度,尽量减少干旱季节的影响;3.宣传和推广现代化的喷灌和滴灌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4.对老化严重的蓄水设施进行修缮和升级,确保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设施农业调查报告设施农业调查报告1. 引言设施农业是指通过利用设施设备,在封闭式的环境中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农业逐渐成为解决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设施农业的调查结果。
2.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设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我们走访了多个设施农业园区,对设施设备、种植方式、作物种类、农药使用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观察和录入数据。
-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设施农业从业者的问卷,通过网络和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收集了大量的样本数据。
- 文献研究:我们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3. 调查结果3.1 设施设备根据我们的调查,设施农业中常见的设施设备包括温室大棚、垂直种植系统、水培设备等。
其中,温室大棚是最常见的设施农业设备,占据了设施农业面积的绝大部分。
垂直种植系统和水培设备在城市中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3.2 种植方式设施农业中常见的种植方式有土壤栽培、水培栽培和无土栽培。
土壤栽培是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种植方式,但由于土壤污染和使用难题,水培和无土栽培越来越受到种植者的关注。
3.3 作物种类设施农业可以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和花卉。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设施农业主要以蔬菜类作物为主,如番茄、黄瓜、生菜等。
而水果类作物如草莓、蓝莓等也有相当比例的种植。
花卉则主要应用于园林绿化和观赏。
3.4 农药使用情况在设施农业中,为了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农药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大部分设施农业从业者在农药使用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注重环保和食品安全。
4. 发展趋势设施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我们对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些预测和建议:-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设施农业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 环保可持续:设施农业应注重节能减排、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设施调查报告1. 引言此次调查报告旨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为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和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主要针对农民和相关水利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农田灌溉系统、水库和水利管网等设施的实际情况。
3. 农田水利设施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田水利设施的总体状况呈现一定的滞后性。
其中,农田灌溉系统的建设相对较好,但存在一些问题,如管道老化、渠道堵塞等。
水库的建设相对薄弱,多数地区缺乏储水设施。
水利管网的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管道漏水等问题。
4. 存在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4.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由于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存在漏水和渗漏等问题,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4.2 水质污染严重一些水利管网和水库的建设不合理,没有考虑到水质保护,导致水质污染严重。
这对农田灌溉和农产品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3 储水设施不足由于水库建设的不足,农田缺乏储水设施,导致灌溉水资源不稳定。
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5. 建议与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5.1 加强设施维护和更新对于老化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应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修复漏水和渗漏问题,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5.2 加强水质保护措施在水利管网和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水质保护措施,确保农田灌溉的水源安全。
5.3 建设储水设施加大水库的建设力度,为农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
鼓励农民建设小型水库,提高农田的自给自足能力。
6.通过本次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相对滞后,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质污染严重和储水设施不足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需要加强设施维护和更新,加强水质保护措施,建设储水设施等。
2023-11-11CATALOGUE目录•引言•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预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策略和建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背景和目的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业科技、农村电力、农村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以收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还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得出更深入的结论和建议。
调查范围和方法02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由于缺乏维护和更新,许多农村水利设施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影响灌溉和防洪能力。
农村水利设施老化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污染在一些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农田无法得到充足的灌溉。
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对部分农村水源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和农田灌溉。
03水利设施情况0201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机装备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农机装备落后部分地区的农机与农艺不匹配,导致农机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农机与农艺不匹配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电力设施建设不足,存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电力和能源设施状况电力供应不足农村能源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生物质能源,缺乏现代化的能源设施。
能源结构单一部分农业设施的能耗较高,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能耗高交通和运输设施状况农村道路建设不足部分农村地区道路建设不足,影响农产品运输和农业物资的供应。
农产品运输困难由于道路状况和交通设施不完善,农产品的运输较为困难,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
设施农业调查报告设施农业调查报告1. 引言设施农业是指利用各种设施和技术手段,在室内或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设施农业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并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向设施农业生产企业发放问卷,并邀请专家学者和农业大户进行实地访谈。
共计收集了150份问卷和进行了20次走访。
3. 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3.1 设施农业的种类和范围根据调查结果,设施农业主要包括温室农业、垂直农业、城市农业等。
其中,温室农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3.2 设施农业的发展地区调查显示,设施农业的发展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中国等。
这些地区具备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支持,能够更好地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
4. 设施农业的优势4.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设施农业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对环境条件进行精确控制,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2 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设施农业能够有效避免气候变化、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并能够实现全年无休的生产。
4.3 节约资源和环保设施农业通过高效的用水和施肥管理,减少了水资源和化肥的浪费,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设施农业的挑战5.1 技术和设备成本高昂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投资于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中小农户而言可能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5.2 需要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设施农业的种植和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农民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农业生产方式。
5.3 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设施农业的农产品常常定位于高端市场,对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较为敏感,农户需要高度关注市场动态并做出相应调整。
6.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设施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风险和节约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高昂的成本和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导读:本文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对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意见,我们于2004年3至4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听取有关部门情况介绍,深入青杠、大兴、健龙等地实地调查了解等方式,对我县农村公路、水利设施、供电、通讯和卫生、教育设施等情况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村公路得到较大改观。
现有县道154公里、乡镇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
1997年至2003年,硬化改造乡镇主干道80余公里、新修水泥公路220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路和“半小时”交通。
农村村村通公路率100%,社社通公路率94.1%。
水利农机事业取得较好成绩。
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170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69座、石河堰229道、引用地下水74处、山平塘2402口、机井15处、机电提灌站363处,此外还有微型水利9525口,总蓄水引水能力10597万立方米,有效水量为7616万立方米。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建成盐井河水库1座,整治病险水库21座,治理河道、建设护城河堤15公里,改扩建水厂12座,改造电灌站20余处,推广农机新具2800多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3.9平方公里。
农村供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2002年底,全县已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目前,已建成35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座,主变总容量为35.9万KVA,形成了以220KV 田家变电站为中心、相对独立的璧山电网。
202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据调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泛。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许多领域找到稳定的工作机会。
首先,毕业生可以在设施农业公司或研究机构中从事设计、分析和实现设施农业方案的岗位。
他们可以使用新技术和科学知识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率,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这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在此领域工作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机会。
其次,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或环境组织中找到就业机会。
这些组织通常需要专业人员来评估和监督设施农业项目的环境影响,确保这些项目遵循相关的环境法规。
毕业生可以在这些组织中获得从事优质环保工作的机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另外,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创业,设立自己的设施农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天然食品需求的增加,市场对高品质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创业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种植优质的农作物,并开展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的“农家乐”旅游项目。
虽然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广泛,但竞争仍然很激烈,因此毕业生需要拥有附加技能和知识以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
例如,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等技能都将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优势。
总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找到稳定和有趣的工作。
同时,毕业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获得在这个行业中卓越的表现。
设施农业调查报告设施农业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文档是关于设施农业调查的报告。
设施农业是通过人工手段创造一定的生长环境,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进而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二、调查背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和食品安全问题,设施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形式逐渐得到应用并发展。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涵盖了全国各地的设施农业基地和企业。
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多种调查方法,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设施农业基础设施调查⑴设施类型及覆盖面积调查结果显示,主要设施类型包括温室、大棚和光棚等。
其中,温室是最常见的设施类型,覆盖面积最大。
⑵设施农业技术设备调查发现,设施农业技术设备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先进的设施农业基地采用了自动化灌溉、智能温控和环境监测等先进技术设备,而另一些基地仍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
⑶水、电和能源供应调查显示,水、电和能源供应是设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一些地区供应不足,导致设施农业发展受限。
五、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本次调查还对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采用设施农业的产量、成本和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发现设施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具有更高的产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设施农业的环境影响设施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也是调查的重点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发现设施农业在节约水资源、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七、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⒈加大对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⒉完善设施农业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和普及。
⒊加强水、电和能源供应保障,提高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饶县农业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1年2月13日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调查报告内容: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佳渠道。
它既可以推动种植业,又可以带动加工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了全面了解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促进我区设施农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近日,区农技中心深入全区就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由于我区地处内陆,全年日照时间长,冬季光照条件好,光质好,阴雪天气少,是全市乃至全省设施农业发展最佳适宜地区之一,竞争优势明显。
近年来,全区上下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抓,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区设施农业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栽培模式。
一是日光温室发展现状。
日光温室是1992年发展蔬菜反季节生产综合技术以来引进、示范推广的,当年发展一代日光温室6座,到2001年日光温室发展达到顶峰,但近年来随着原有一代日光温室设施老化、病虫害发生严重、经济效益降低等众多因素,一部分日光温室被闲置、废弃或撂荒,另一部分的日光温室经营户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进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如日光温室葡萄、油桃、樱桃、食用菌(香菇、花菇等)。
截止2010年年底,全区仍在使用的日光温室556座,闲置341座,拆除或废弃1381座。
2009年,金川区农牧局在宁远堡镇新华村建造新华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一批西北型高保温节能日光温室,引进无支柱双层椼架结构建造技术、配套使用保温被、卷帘机、卷膜器、防虫网、滴灌等一系列先进温室辅助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冬季日光温室需要加热及温室环境无法有效调控的难题,以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反季节设施农业的发展。
农田水利设施调查报告农田水利设施指的是以农田灌溉、排水、防旱、防涝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设施。
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设施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
因此,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农田水利设施调查报告的内容。
一、调查目的与背景本次农田水利设施调查的目的是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农田水利设施的存在问题和改进需要,为农村水利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调查的背景是为了解决当前农田水利设施缺乏和陈旧化以及建设过于分散的问题,通过全面调查现状,制定相应的规划,为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案设计。
二、调查方法和流程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和建设情况,实地调研则是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数据。
调查流程如下:1、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制定调查计划。
2、组织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数据。
3、派出专业人员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并编制农田水利地图。
4、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制定出改善计划和方案。
三、调查结果调查结果主要涵盖了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现有水利设施的状况和存在问题、改善建议等方面。
具体如下:1、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水源的问题,需要增加水源保障面积和开发水源,从而满足农作物灌溉的需要。
第二,灌溉设备和排水系统的完善,需要加强对灌溉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重新规划排水系统。
第三,建立防旱防涝机制,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的涝灾或旱灾。
2、现有水利设施的状况和存在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设施老化和日常维护不到位,给灌溉和排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分散的建设和缺乏资源统筹,造成水利设施建设的无序性和低效性。
2024年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2024年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1街道位于市西北,总面积26平方公里,有农田10273亩、耕地4767亩、林业用地13650亩、茶园4445亩。
目前,总人口5099人,基本上都属于农业人口,农业收入在家庭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他们迫切希望农业能增效,收入能增加。
一、农业发展现状目前,农业经济主要为粮食、茶叶等传统农作物种植,辅以苗木、烟叶种植及牲畜养殖,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农业大户的生产经营上。
1、粮食种植。
主要为双季水稻和小麦,其中,双季稻毛收入约2200元/亩,纯收入约1000元/亩,小麦亩产可达1000斤/亩,纯收入约600元/亩。
种粮大户有:村熊旺生150亩、钱村杨有全280亩,汤村李永彬150亩。
2、茶叶种植。
茶叶正常情况每年机采三季,茶农不生产干茶,只买鲜叶,产量约600斤/亩/季,鲜叶价格约0.6元/斤,正常情况下毛收入1000元/亩,纯收入200元/亩。
种茶大户有村曾浩110亩,郎能信100亩,洪义文350亩,李五四、郎能进合伙280亩。
3、烟叶种植。
度,共种植烟叶900多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亩。
种烟大户有村李水生15亩,钱村李春水380亩,汤村徐造国60亩。
4、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主要是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到1000余亩,年产值约60万元。
5、牲畜养殖:主要是村养羊专业合作社,每年养羊170只左右,养羊纯收入12万元。
二、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小农意识强。
此次调研,我们选择参与座谈的对象均为各村农业生产大户,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但在实际调研座谈的过程中,他们最关注的还是眼前的利益,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非常严重,缺少长期谋划和创新的想法。
2、土地流转难。
目前,种田大户承包政府国有水田和普通农户的散田,绝大部分签订的是只有一年期限的承包合同,这大大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今年是你种,明年就可能是别人种,所以种田大户们都不敢在承包田块上投入过多,每年都是维持现状、得过且过,土质得不到改良,产量提高难,长期规划实施难度大,从而限制了农业种植的扩大发展和提质增效。
调查报告--------关于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的调查学号074040234姓名周艳琼院系历史与行政专业行政管理指导老师王俊程关于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的调查报告现在全国都在发展设施农业,通过设施农业建设将广大农村发展起来,提升农村技术含量,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对设施农业建设很关心,就选取了家乡所在县——泸西县,对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起因科技迅猛发展,高新产业使城市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广大农村还未实现科技的普及运用。
近年来,为提高农村生产力,提出并已正在进行设施农业建设。
作为家住西南的一名农村孩子,为了解家乡设施农业建设情况,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我所在县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进行调查。
通过观察家乡发展以及各方面收集材料分析,从中了解家乡设施农业建设情况,通过自己的分析,对家乡设施农业建设建言献策。
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县,泸西有云南独有的喀斯特地形,多为山地,同时泸西县又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因为多山所以泸西设施农业建设不能照搬照抄平原地区的方法,因为经济困难所以泸西设施农业建设又要和同省其它县有所区别。
泸西设施农业建设要针对自身情况,招商引资,利用大棚、喷灌等措施克服山地、气候因素种植高产高价农作物。
二、基本状况简介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设施农业的代表是智能化温室,现代化温室是实现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设施。
完整的现代化温室由温室框架结构、温室材料、通风系统、灌溉施肥系统等组成。
泸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8万人,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山区、丘陵面积占65.3%;不良地形、地貌占了全县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大部分。
泸西县主要种植烟草与小麦两季,经济作物单一,同时采用牛耕种植,机械种植很少,科技含量低。
泸西人要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必由之路。
三、县政府设施农业建设举措分析为了很好的把握泸西设施农业建设脉搏,我决定首先从政府设施农业建设举措方面入手。
通过了解政府的设施农业建设牵引措施,对泸西现状有个基本的了解,进而再深入田间地头现地勘察分析。
通过在县工会实习的间隙,我查看了《泸西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方案》,这是泸西于2008年4月19日制定的,是迄今泸西农业建设的指导性纲领。
该规划以县城为核心向边缘村镇星形辐射,其中涉及蔬菜、浅水藕种植,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引进资金,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的方法发展农业。
从此举措来看,政府并未涉及设施农业建设的举措,仍然按照之前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并未把现代科技种植引入农业发展。
我所查看到得泸西的关于设施农业建设的发展举措应该是今年县政府制定的“实施整村推进片区开发暨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与设施农业关联的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发展现县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抓住国家设施农业装备补贴的惠农政策机遇,引进推广适合县农业生产条件的温室大棚、喷滴灌两项设施农业装备。
从这一规划看,泸西开始有了设施农业发展的概念,引进科技。
另外有一则2009年11月24日的“泸西县农业局关于请求划拨现代农业设施示范项目资金的请示”,这是农业局向县政府进行设施农业建设的请示,其中2009年,农业局已别在中枢镇建设蔬菜大棚700亩,小棚3000亩;在金马镇建设蔬菜大棚300亩,小棚1067亩;在永宁乡建设小棚500亩。
目前,已完成单拱水泥桩蔬菜大棚110亩、钢架大棚50亩,其余蔬菜大棚正按照计划组织建设,预计2010年3月底完工。
按照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每建设蔬菜大棚1亩县级配套1000元,现需补助资金100万元。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请县人民政府拨款。
紧接着2009年11月27日,农业局再度作了“泸西县农业局关于请求给予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经费补助的请示”,农业局已经展开了设施农业建设。
通过分析这个经费补助请示,可以看到全县立项的现代设施农业1000亩大棚建设正紧张有序推进,预计2010年3月底全部建设完成,截止目前,共建大棚4850亩,其中:已建成钢架、水泥桩大棚310亩,简易竹子大棚3650亩,正在建造钢架、水泥桩大棚890 亩,可以看到设施农业建设有一定进展。
另外再看该请示中的补助费用,但由于设施农业投入较大,维修、更换成本较高,为使该项目更好地发挥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现计划加大投入力度,特提出以下经费补助申请:(一)补助内容1、全县现代设施农业大棚4850亩给予棚膜补助。
2、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费补助。
3、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经费补助。
(二)补助金额总补助金额:100万元(三)补助资金使用概算:1、对部分钢架、水泥桩大棚给予棚膜补助,计划每亩补助2000元,计划补助面积150亩,合计30万元;对部分简易大棚给予棚膜补助,计划每亩补助1000元,计划补助面积200亩,合计20万元;两项共需经费补助50万元。
2、对蔬菜新优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给予补助,计划每亩补助1000元(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计划补助面积15亩,三季共需经费补助4.5万元。
3、对设施农业新品种推广给予种子补助,计划每亩补助62元,计划补助面积2500亩,共需经费补助15.5万元。
4、对基地设施农业无公害蔬菜生产给予农药补助,计划每亩补助60元,计划补助面积2500亩,共需经费补助15万元。
5、科技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以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高档精细菜栽培技术等主要内容的农业实用科技培训56期,3652户,19385(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0000份。
共需经费补助15万元。
以上共需资金补助100万元。
综合以上泸西政府对设施农业的政策举措分析,可以看到泸西县农业局已经开始进行设施农业的规划并着手实施,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从而农业局在资金,技术各方面都受到限制,泸西设施农业仍很薄弱。
这是从政府举措分析所看到的,为深入了解泸西具体情况,我于实习之后深入村镇现地勘察分析。
四、现地勘察分析我挑选了泸西县中枢镇和舞街镇两个地方进行现地勘察,进而更深层次地把握泸西设施农业的建设状况。
我走到中枢镇田间地头,那里道路经过了一番整修,把以前的老路土路改为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兴修的水渠内侧都用水泥使表面光滑,这样水从渠内流过九不会渗透流失。
可以看到整个镇的交通水利都有了质的提高,对农作物灌溉,粮食收获运输起到了根本保障。
通过走访当地村的几乎农家,我进一步了解到,近两年来,村里道路进行整修,同时有外地老板到这里向农户推广经济作物,收购农民种植的除虫菊、亚麻、灯盏花等经过深加工后远销外地。
就今年,在逸圃和金马两个村,就有一老板租购了农户上千亩农田实现优良品种大棚西瓜的种植,从而在冬季生产出香甜的西瓜,实现反季节种植。
单从中枢镇的情况看,兴建道路水渠,外商进行投资,可以发现虽然人们还没有设施农业的概念,但设施农业已经形成一种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正在运用于农业生产。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所得到的结论,我又深入舞街镇进行勘察。
在舞街镇,我了解到关于设施农业建设的两个项目。
今年6月午街镇凤舞村开展建设50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工程。
该项目由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大棚按8元/㎡计算,预计国家总补贴资金达266800元;喷滴灌补贴标准为300元/亩,预计将获得国家15000元的补贴资金。
目前该示范工程项目正在紧张建设过程中,预计七月底将全部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
8月26日,午街镇镇政府召开秋冬季设施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招投标会,午街镇凤舞村137亩蔬菜大棚,与“禾润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参与此次设施农业建设竞标的有隆多商贸有限公司、银华园艺设备有限公司、禾润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苍松节水灌溉有限公司等四家经销商。
参会农户代表将各经销商上报的用材标准、成本预算、建设方案等分项考核后自主选择了“禾润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双方于当日签订了建设合同书,预计9月20日动工。
从舞街镇的情况看,蔬菜大棚建设实现了蔬菜的反季节种植,在冬季为市场提供新鲜蔬菜,和中枢镇一样,科学技术已经开始运用于农业发展。
结合中枢和逸圃两地的勘察情况,初步判定,泸西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处于刚建成阶段;已经有了设施农业的影子,设施农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五、县设施农业发展瓶颈通过对县政府设施农业建设举措分析以及现地两个镇的勘察分析,我对泸西设施农业状况有如下认识:首先,就其设施农业建设成就,泸西农业站积极开展工作,泸西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提高,另外招商投资,生产反季节西瓜和蔬菜有了初步的设施农业的影子,再次,因为设施农业处于起步阶段,泸西设施农业发展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其次,基于泸西现状,泸西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泸西为多山地、丘陵的喀斯特地貌,实施设施农业如果仅在可用耕地内进行,那么规模将会很小,但对自然天然环境利用,又很困难;(二)泸西经济落后,为国家级贫困县,发展设施农业缺乏资金,同时多年的贫困造成农业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不齐全;(三)在发展设施农业的时候,泸西政府缺乏独立自主的发展态度,从县政府制定的“实施整村推进片区开发暨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规划中“抓住国家设施农业装备补贴的惠农政策机遇”这点看到县政府发展设施农业依赖于国家补贴;(四)从现地勘察的结果看,泸西发展设施农业存在当地人缺乏科学技术知识,设施农业需要具备很好的技术,而泸西本地农户基于长期的烟草种植,思想上对技术的认识不够;(五)缺乏专业的技术骨干,虽然招商但没有吸引人才;(六)只顾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老板到本地承包土地进行规模种植,虽然其中投入了一定技术含量,但承包土地的结果业就变相地从农民手中拿走了土地,此种种植只是规模种植,并没有实现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七)没有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土地承包后,大量农民无事可做,就纷纷到外地进行打工,承包只是集中了土地,并没有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及科技的融合。
综合来看,泸西设施农业建设受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观念不对,把设施农业搞成土地承包,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泸西设施农业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要调整观念,制定正确的规划,吸引人才,发挥本地人积极性主动性,泸西的前景将会无限美好。
六、个人设施农业建设发展建议设施农业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家乡泸西设施农业建设的调查,对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状况有了准确的认识。
针对泸西设施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现泸西设施农业建设的突破,有以下发展建议:(一)改变政府发展态度,提升县领导认识一个地区的发展,当地领导班子的发展态度,认识水平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