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的色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西方绘画的色彩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西方绘画的色彩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绘画中色彩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掌握西方绘画中常用的色彩理论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色彩运用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西方绘画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和效果。
2. 提出问题:你认为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西方绘画中的色彩引起人们的注意?知识讲解:3. 介绍西方绘画中常用的色彩理论,如色轮、色彩对比等。
4. 解释冷暖色调的概念,并展示一些例子。
5. 分析一些西方绘画作品中色彩运用的技巧,如明暗对比、色彩层次、色彩饱和度等。
实践活动:6. 给学生分发一些色彩样本,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每个颜色的特点。
7. 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实践活动,如调色板实验或色彩搭配练习。
8. 提供一些西方绘画作品的图片,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作品进行模仿,并注重色彩的运用。
创作分享:9.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分享他们在色彩运用方面的体会和困惑。
10.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回顾:11.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色彩在西方绘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色彩运用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资源:- 西方绘画作品图片- 色彩样本- 调色板- 绘画工具和材料评估方法:- 学生对西方绘画作品色彩运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在创作中运用色彩的技巧和创造力-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和反馈能力拓展活动:-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来班级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分享他们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西方绘画中色彩的魅力和表现力。
备注: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高二美术绘画色彩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技巧;3)学会运用色彩表现形式和情感;4)提高色彩表现能力和创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和敏感度;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1)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技巧;3)色彩表现形式和情感的表达。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形式和情感;2)如何提高色彩表现能力和创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色彩世界,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
1)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原色、辅色、冷暖色等;2)讲解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技巧,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对比等;3)探讨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
3. 实践操作(4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色彩调配和运用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2)组织学生进行色彩表现形式和情感的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作品展示与点评(1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展望下节课的内容,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色彩表现能力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色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提高了他们的色彩表现能力和创作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色彩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练习;有些学生在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激励。
1、西方绘画的色彩(详案)冀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课型】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目标】1、概括了解西方绘画中几个典型时期的色彩运用特征;2、能够记住课本上介绍的三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重难点】1、西方绘画中几个典型时期的色彩运用特征;2、不同时期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教具】达·芬奇作品《岩间圣母》图片;马奈作品《贝杰尔酒馆》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七年级时学习过的《中国画与油画》一课,我们对油画有了初步了解,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们了解的油画有哪些特征?可以结合具体油画作品讲述。
小军你来说。
生:油画颜料覆盖能力强,能具体充分地描绘事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师:嗯,很好,谁还来再补充一下?小红你来说。
生:油画坚实耐久不易褪色。
师:也很好,刚才他们俩说了,油画颜料覆盖能力强,能具体充分地描绘事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油画坚实耐久,能较好的保存。
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画种,西方绘画以明暗、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对客观物象的光、色、形、体等方面的观察与描绘,追求对结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的真实再现。
那么,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色彩运用特征相同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西方绘画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印象派之前的绘画师:欣赏课本第四第五页的油画作品,小组讨论,总结一下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
小组讨论,分别发言。
师总结:在形象塑造上,强调模仿真实的自然,重视素描与透视,在此基础上强调色彩与光线的和谐关系,让画面看起来真实自然。
(二)19世纪的印象派绘画出示:达·芬奇作品《岩间圣母》图片,马奈作品《贝杰尔酒馆》图片,对比赏析,小组讨论:色彩有什么区别?《岩间圣母》是以棕褐色为基调的,明暗过渡自然,暗部色彩统一,表现出一种诗意般的祥和气氛。
《贝杰尔酒馆》构图新颖,形体概括,色彩绚丽,对比强烈,将传统与现代绘画元素完美结合。
西方美术欣赏绘画教案教案标题:西方美术欣赏绘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学习欣赏西方经典绘画作品,培养对艺术的审美能力;3.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著名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3. 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西方绘画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包括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印象派、立体派等不同风格的绘画。
2. 展示著名西方绘画作品,解读作品的主题、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步:欣赏练习(20分钟)1. 分发绘画作品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如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画家使用了哪些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2. 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第四步:绘画技法学习(30分钟)1. 介绍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运用、明暗对比、色彩的运用等。
2. 示范绘画技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第五步:创作实践(3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六步:总结反思(10分钟)回顾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对绘画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评估:1. 学生对著名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2.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运用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3. 学生对西方绘画发展历程和特点的理解。
教学资源:1. 著名西方绘画作品的图片;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西方绘画的相关知识;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艺术博物馆,深入感受和欣赏西方绘画的魅力;3.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绘画创作,培养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引导学生欣赏著名西方绘画作品,同时通过学习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西方绘画教案【篇一:《西方绘画的色彩》教案八年级上美术】西方绘画的色彩导入阶段课件展示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偑尔的“自由的呐喊”。
(师)现代艺术总是带给人新奇的惊讶,这幅作品就是一个例证。
为了表现艺术应有的活力,画家从儿童画中寻找灵感,这幅“自由的呐喊”是画家阿偑尔的代表作,画家认为生活要自由,思考要自由,想象创作都需要自由,所以用这幅作品来书写对自由的珍爱和渴望。
现在我们是否也用这种自由的精神一起来合作创作一幅作品呢。
以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导入新课。
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在教师事先画好色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注意画面的美感。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作为导入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无拘无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发展阶段7分钟下面我们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归纳。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大师常作的方法有两点:1、色彩对比。
2、色彩调和。
学生进行色彩游戏搭配练习。
欣赏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欣赏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大师是如何搭配色彩(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
深入阶段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师们的作品中也常常利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向日葵》、《呐喊》、《门》、《大堤上的缺口》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与所展示出来的作品,哪一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自由的开展探究活动。
讨论内容为:1、从作品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出画家想表达某种情感?2、画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在画面的构图及颜色的搭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3、作品《门》、《大堤上的缺口》与前面的作品有什么区别?5、活动:“找对子”,课件展示两幅作品,听音乐,看看哪一幅作品所传达给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相吻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原则。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色彩标本2.色彩圈3.美术工具:调色盘、画笔、颜料4.白纸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标本,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情观察和感受不同颜色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反思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学习色彩运用原则(10分钟)教师主要通过示范和解释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绘画中常用的色彩运用原则,如对比色、相近色、冷暖色等。
教师可以使用色彩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
3. 色彩创作实践(3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案,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2)教师分发调色盘、画笔和颜料给学生,引导他们选择并调配合适的颜色涂满所画图案的不同部分。
(3)学生根据所学的色彩运用原则,有目的地运用不同的颜色,并观察每种颜色的变化效果。
(4)学生完成后,展示作品并相互欣赏,教师可以逐个点评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多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4.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绘画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
同时,教师可以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在西方绘画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元素之一,并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色彩运用原则。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有机会创作自己的作品,并观察不同颜色之间的变化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更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同时,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和积极互动,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
2. 培养学生对西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方绘画的历史、流派、代表作品等。
2. 绘画工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3. 西方绘画作品图片:包括不同流派和时期的代表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张西方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哪个时期的?属于哪个流派?你能感受到画家的情绪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西方绘画的历史和主要流派。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西方绘画的历史概述:介绍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等各个时期的特点。
2. 主要流派介绍:文艺复兴:以人物画为主,强调透视和光影。
巴洛克:强调戏剧性和动感,色彩丰富。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表达,画面富有诗意。
现代主义:包括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风格多样。
3. 代表作品赏析:展示不同流派和时期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强调色彩搭配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方绘画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西方绘画的历史、流派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通过绘画练习,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彩纷呈的当代艺术教学分析:本课选自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西方绘画的色彩》,在这节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重点介绍了当代东西方最前卫、流行的几种艺术形式。
在本课的内容安排上,先是回顾西方绘画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
选取了不同时期色彩表现上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距今两万年以上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穴顶的野牛》;欧洲中世纪意大利的镶嵌画《皇后西奥多拉及其侍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十九世纪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二十世纪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通过回顾知识导入到所学新知识,本课选取了当代不同形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有当今最为流行的涂鸦艺术作品、最前卫的行为艺术作品、表达观念的装置艺术作品。
延伸内容当代艺术的介绍,目的是让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渴求新知识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联系现实生活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
这也是遵循了《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倡导。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作品,来了解当代艺术的特点和社会作用,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充实提高自己,要有勇于挑战传统,打破传统束缚,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开阔视野,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感。
使学生关注社会、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当代艺术所涵养的人文精神。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欣赏教学目标:1、欣赏当代不同形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概括了解当代艺术形式的特点、与以往艺术阶段的区别变化。
2、通过回顾知识、介绍新知识,大致了解西方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3、认识当代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社会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西方美术,从远古时期到后期印象派和现代派时期的几个最典型的阶段。
通过欣赏代表作、教师概括其艺术特点,来引入新课的学习。
出示课题——《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彩纷呈的当代艺术》讲授新课:一、涂鸦艺术1、涂鸦既“胡涂乱写”的意思,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
《西方绘画的色彩》教案
导入阶段
课件展示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偑尔的“自由的呐喊”。
(师)现代艺术总是带给人新奇的惊讶,这幅作品就是一个例证。
为了表现艺术应有的活力,画家从儿童画中寻找灵感,这幅“自由的呐喊”是画家阿偑尔的代表作,画家认为生活要自由,思考要自由,想象创作都需要自由,所以用这幅作品来书写对自由的珍爱和渴望。
现在我们是否也用这种自由的精神一起来合作创作一幅作品呢。
以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导入新课。
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在教师事先画好色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注意画面的美感。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作为导入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无拘无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发展阶段
7分钟下面我们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归纳。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大师常作的方法有两点:
1、色彩对比。
2、色彩调和。
学生进行色彩游戏搭配练习。
欣赏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欣赏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大师是如何搭配色彩(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
深入阶段
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师们的作品中也常常利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向日葵》、《呐喊》、《门》、《大堤上的缺口》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与所展示出来的作品,哪一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自由的开展探究活动。
讨论内容为:
1、从作品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出画家想表达某种情感?
2、画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在画面的构图及颜色的搭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3、作品《门》、《大堤上的缺口》与前面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4、所有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活动:“找对子”,课件展示两幅作品,听音乐,看看哪一幅作品所传达给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相吻合。
这一阶段是深入阶段,在图片的采用上跟发展阶段有所区别。
引导学生以图片欣赏为学习线索,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形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按照此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于必要的点拨,最后得于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体现。
深入阶段
28分钟。
预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
预留质疑的时间。
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
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的对教学进行调整。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
1、可以在老师设计的图形上直接上色。
2、可用颜色表现喜、怒、哀、乐,形体不作限制。
学生练习,在材料上可互相交流,可独立完成,也可两人一小组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表现能力。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提出整改建议。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创作的想法。
自评、互评作品。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
通过每一堂课对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愉快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巩固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
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对照老师的小结,学生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找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有利于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拓展课后拓展: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为一生活物品设计一装饰图案,如杯子的图案,袋子的图案或墙上的装饰画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向课后,自己再继续研究探讨。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