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保健的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6.11 KB
- 文档页数:1
仔猪保健方案简介仔猪保健是养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保健方案,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套全面的仔猪保健方案,包括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等方面。
1. 饲养管理1.1 母猪饲养管理•饲料: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精料和粗料。
•饮水:保持饮水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母猪充足的饮水量。
•环境: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
1.2 仔猪饲养管理•断奶:根据仔猪的生长情况和体重,确定适当的断奶时间,确保仔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饲料:选择适合仔猪的饲料,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饮水:为仔猪提供干净的饮水,保持饮水器清洁,保证水源不受污染。
2. 疫苗接种2.1 疫苗种类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疫苗,主要包括: - 伪狂犬病疫苗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 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 脊髓灰质炎疫苗 - 猪肺病疫苗2.2 接种程序•制定接种计划:根据疫苗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
•接种前准备:检查疫苗是否过期,准备好所需的接种器具和材料。
•接种方法:根据疫苗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接种方法,常见的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注意观察仔猪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环境卫生3.1 猪舍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保持猪舍的卫生。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在猪舍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猪舍内的湿度和温度。
3.2 饮水设备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备,保持饮水器的清洁。
•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保持饮水质量的新鲜。
4. 健康监测与处理4.1 常规检查•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观察其行为、精神状态和体重等指标。
•检查仔猪是否存在腹泻、呕吐、流涕等病症。
4.2 疾病处理•对于发现的疾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治疗、使用药物等。
哺乳仔猪的六大保健方案方案一:1) 24小时内肌注富来血2ml、亚硒酸钠维E0.5ml,剪牙时涂阿莫西林0.2克一头,长效土霉素2ml(针对性);2) 三珍散奶粉葡萄糖粉少量,氟尔康5瓶/3天, 阿莫西林0.2克/头/3天方案二:1) 1天龄口服丁胺卡那1ml/头,剪牙时涂阿莫西林0.3g/头。
24小时内肌注富来血2ml、维E0.5ml;2) 打苗前后一天加维生素C或开食补盐+多康21饮水防应激。
3) 断奶到转猪前早上加氟尔康饮水,下午维生素C或开食补盐+多康21饮水方案三:1) 食奶时口服丁胺卡那2ml;24小时内肌注富来血2ml、维E2ml;剪牙抹阿莫西林粉;断奶前后加3天维C、牧丰宝3天;2) 仔猪拌料:葡萄糖粉、拜固舒、断奶安、普康健、三珍散、奶粉等选择一种添加;3) 转猪前药桶投放阿莫西林0.2g/头/3天方案四:1) 初生仔猪在剪牙时口服丁胺卡那1ml/头/天;2) 转栏前3天加5%的氟尔康水剂进行预防用药(2瓶)连用3天;3) 仔猪在14天龄肌注长效土霉素2ml进行保健方案五:1) 初生仔猪在剪牙时口涂阿莫西林,口服丁胺卡那2ml。
2) 14天龄肌注长效1ml。
在1214天龄仔猪有针对性加阿莫西林饮水。
3) 转栏前3天加5%氟尔康水剂进行饮水。
转栏前抗应激药。
方案六:1) 出生24小时内:肌注富来血2ml、亚硒酸钠维E0.5ml,剪牙时涂阿莫西林0.2g/头;2) 14日龄:针对弱小仔猪肌注长效土霉素2ml;3) 断奶时:尽量使用奶粉,减少营养药的种类;4) 转保前2天,转保后3天:5%的氟尔康水剂+阿莫西林0.2g/头(饮水)进行预防用药,另加一种抗应激药。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和增重的措施哺乳仔猪是家畜养殖业的重要品种之一,其成活率和增重速度对于养殖业的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和增重的措施是养殖业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将从饲料、环境和疫病防治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哺乳仔猪成活和增重的措施。
一、合理的饲料配比。
对于哺乳仔猪来说,合理的饲料配比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的前两周内,只能通过奶水来获取养分。
当然,要想养育出健康的哺乳仔猪,需要在配制饲料时充分考虑其生长需要,不断地加强营养和保健,确保其体内养分正常代谢。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该适中,过多过少都对哺乳仔猪的成长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还要遵循分阶段逐渐增加记录蛋白质含量的原则,在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蛋白饲料比例,以帮助哺乳仔猪快速成长,达到最佳生长效果。
二、优良的环境条件。
对于哺乳仔猪而言,良好的生活环境自然是必要的。
合理的生活环境条件可以促进哺乳猪健康成长,降低生病的风险。
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采光等均应该符合合理标准,以保持室温舒适,防止疾病的发生。
此外,哺乳仔猪的运动量和活动空间同样需要受到重视。
狭窄的空间会影响哺乳仔猪生长,应该合理规划空间,以确保哺乳仔猪的身体能够自由舒展,不受束缚。
三、合理的疫病防治工作。
哺乳仔猪在生存过程中,常常受到疾病的侵害。
为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增重速度,应该加强疫病防治的工作。
在哺乳仔猪的喂养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疾病的防范和舒缓。
合理的疫苗接种、消毒杀菌、管理卫生、增强哺乳仔猪身体抵抗力等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对于新入场的猪只,也应该注意进行隔离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出现。
以上三方面措施,都对于哺乳仔猪的成活和增重有重要的影响,可谓是家畜养殖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只有在充分重视了这些方面,才有可能保证哺乳仔猪良好的生长发展,从而能够满足家畜养殖客户的需求。
哺乳仔猪保健计划1、乳猪补铁补硒:2-3日龄仔猪,应及时注射生血素;断奶前做第二次注射,防止贫血、白肌病及水肿病,提高免疫力。
2、免疫:猪瘟,仔猪做超前免疫;5-10日龄:猪喘病,弱毒苗肺内注射;萎缩性鼻炎二联灭火菌苗,皮下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苗,皮下注射;18-21日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PED)二联灭活油苗,后海穴注射(冬春季节);圆环病毒感染(PCV)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灭活苗免疫。
此外,还要做好母猪产前多种病的免疫。
3、药物保健:肌注炎净或注射液头孢噻呋钠:3日龄0.5ml、7日龄0.5ml、21日龄2ml。
保育仔猪保健计划一、顺利渡过断奶关1、母猪断奶前一周渐渐减料,并在母仔猪日粮中添加药物威尔一号+安进维元+利高全能(春夏)或支原净(秋冬)+VAD3E粉,连用5-7天;2、母猪断奶前一周时,肌注一次VAD3E注射液;3、将母猪赶离原栏,仔猪留在原栏;栏内用聚维酮碘带猪消毒一次。
4、仔猪喂料次数、喂料量要有3-5天时间的过渡,过渡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复方紫锥菊+安进维元+土霉素粉(秋冬加支原净),连用5-7天;;5、保育栏内的温度(室温)不能低于25℃;特别是冬天。
二、防止保育仔猪的负增长1、维持保育栏内室温于25-30℃;2、维持保育栏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清洁卫生、干燥整洁;3、日粮中添加药物(见前);4、必须顺利渡过断奶关。
三、保育后期(大约40-60日龄)的保健1、肌注一次猪丹肺、链球菌疫苗;2、肌注一次6-8头份的猪瘟疫苗+佳配;3、常发区肌注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疫苗;4、在日粮中继续添加复方紫锥菊+圆蓝速治+安进维元(注意和疫苗的时间间隔)。
四、保育期仔猪水肿病的预防1、母猪断奶前日粮中添加药物威尔一号+土霉素粉(春夏)或支原净(秋冬),连用5-7天;;2、母猪断奶前渐减日喂量,确保仔猪于断奶前食入足够的乳猪料;3、仔猪日粮中添加1%赖氨酸+阿散酸+亚硒酸钠VE粉,连用五天;4、仔猪日喂次数与日喂量要有3-5天的过渡;5、保持良好的生存与生活条件。
仔猪保健管理措施一、管理要点1、人工接产:难产助产,提高仔猪出生成活率。
同时作好断尾剪犬齿,打耳号工作,设护仔栏,防止踩压仔猪。
2、固定仔猪吸吮奶头:尽早吃足初乳(要求在出生后2h内)。
3、仔猪保温,减少冷应激:1-3日龄,30-32℃;4-10日龄,28-30℃;11-30日龄,26-28℃。
可设护仔箱(红外线灯泡保温)。
夏季猪舍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减少母猪热应激而导致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
4、及时给水、补料:仔猪3-4日龄用水槽诱导饮水,7日龄颗粒料诱引吃料(3-4天),以后可用料槽补料,用哺乳仔猪颗粒料。
5、促进仔猪旺食:母猪泌乳在3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不能满足仔猪快速生长要求,而仔猪在补料10-15天后完全可采食乳猪料。
因此,应选择营养浓度高且平衡的适口性和消化好的乳猪料,促进仔猪多采食。
同时,在断乳前3-5天减少母猪饲料及饮水量,减少仔猪哺乳,促使仔猪多采食,增加断乳体重。
二、保健措施1、乳猪补铁补硒:2-3日龄仔猪,应及时注射含硒牲血素(含铁硒),对生长较快仔猪,在断奶前做第二次注射,防止贫血、白肌病及水肿病,提高免疫力。
2、免疫:猪瘟,仔猪做超前免疫;5-10日龄:猪喘病,弱毒苗肺内注射;萎缩性鼻炎二联灭火菌苗,皮下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苗,皮下注射;18-21日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PED)二联灭活油苗,后海穴注射(冬春季节);圆环病毒感染(PCV)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灭活苗免疫。
此外,还要做好母猪产前多种病的免疫。
3、药物保健预防子宫炎、乳房炎:在母猪临产前肌注青、链霉素(2万单位/kgw)和VA、D、E2ml,初生仔猪1ml;在有腹泻疫场,仔猪出生后会窝灌服或肌注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丁胺卡那或氟苯尼考等。
预防消化不良性下痢:在饲料内添加益生素、复合酶、酸化剂等促进消化吸收添加剂。
预防MPS、AR等病:自15日龄起在饲料内添加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药,连用5-7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左右反复进行,其中土霉素可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等交替使用。
哺乳仔猪的饲养措施和管理措施一、饲养措施1. 提供合适的饲料:哺乳仔猪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可以选择使用专门的哺乳仔猪配合饲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2. 定时喂养:哺乳仔猪需要定时喂养,通常每天喂食4-6次,每次的喂养量要适量,避免过饱或过饥。
初期可以采用奶瓶喂养,后期可以逐渐过渡到自由进食。
3. 提供清洁的饮水:哺乳仔猪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随时补充新鲜水源。
4. 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哺乳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一般来说,温度应保持在28-30摄氏度之间,避免过热或过冷对仔猪的影响。
5. 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哺乳仔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无污秽物的饲养环境。
饲养舍内要保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床材,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二、管理措施1. 定期体检:定期对哺乳仔猪进行体检,观察其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2.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对哺乳仔猪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和驱虫。
定期消毒饲养舍和用具,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免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每只仔猪的栏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保证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 注意营养均衡:哺乳仔猪的饲料要保持营养均衡,不仅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调整。
通过合理的饲喂,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5. 规范化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养记录、生产数据统计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管理方法。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饲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哺乳仔猪的饲养和管理措施是确保仔猪健康、快速成长的关键。
通过提供合适的饲料和环境条件,定期体检和疫病防控,以及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确保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1、增喂脂肪:母猪临产前8-14天,在喂全价饲料时,补喂人体脂肪(加9.5%)可提升猪身体内能量储存,提升仔猪新生重,减少致死率。
2、添加维生素C:在母猪临产1周日粮中每日加1克维C可减少脐带出血及仔猪在产中身亡,断奶后仔猪在人力乳或饲料中1公斤干精饲料加265mg维他命C 可减少仔猪因VB12、叶酸片不足产生严重贫血、等不适病症,进而减少身亡。
3、提前进入分娩舍:在孕前1周,将母猪移进孕妇分娩舍适应环境,可减少因母猪紧张又造成产后无奶、子宫炎症、乳房炎等病症而造成新生仔猪身亡或母猪弄死仔猪等安全事故。
4、适时淘汰:淘汰有恶癖的、老龄体弱、反应迟钝的母猪,防止咬死、压死仔猪。
5、产前注射催产素:注射时小剂量多次注射,以缩短产程,降低死亡率。
6、仔猪保暖防湿:仔猪出生的时候,规定适合温度为28-32℃,半月后为15-22℃,而母猪只需6-22℃,温度小于仔猪生长发育适合温度或圈舍湿冷,仔猪便会拉肚子、下痢而造成身亡。
所以一定要创建保温猪舍,维持路面干燥。
7、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营养元素维生素,有较多的r-免疫球蛋白,这也是抗原的主要成分,吃不到初乳的仔猪免疫力差,致死率高,因此要确保每1头仔猪都可以尽早吃到初乳。
8、注意补铁:仔猪产后1-3日龄时肌注200毫克铁复合制剂,以防因贫血引起下痢。
9、提早补料:母猪从生完孩子5天开始泌乳量不断上升,20天做到乳汁分泌高峰期,30天后开始降低,而这时仔猪发育却处在越来越快阶段,单喂母乳已无法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此外,早交仓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和消化器官体发育,可防止仔猪乱啃脏物,减少下痢患者,减少身亡。
断奶仔猪保健用药方案断奶期是指仔猪在出生后从母猪身上断奶到开始进行育肥或生长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发生疾病的时期。
因此,在断奶的过程中,采取合适的保健用药方案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断奶仔猪保健用药方案的示例,供参考。
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断奶仔猪保健的重要措施,可以预防仔猪在断奶期间容易感染的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等。
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如猪瘟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等。
接种时要根据疫苗说明书指导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2.维生素补充断奶后的仔猪抵抗力较弱,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因此,给予仔猪适量的维生素补充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综合维生素、矿物质溶液等给予仔猪口服或添加在饲料中,以增强其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3.抗生素使用在断奶期间,由于仔猪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感染。
因此,在保健用药方案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兽医的建议和检测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使用,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等。
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合理控制用量和用药时间,避免滥用或过量使用。
4.消毒防疫在断奶仔猪的保健中,消毒防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牧场可以定期对圈舍、饮水设备、饲料槽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高锰酸钾等。
此外,保持场地和环境的清洁卫生也是断奶仔猪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5.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也对断奶仔猪的保健起到重要的作用。
包括保持场地清洁、保持饮水器和饲料槽的清洁、定期更换饲料等。
此外,要留意仔猪的食欲、精神状态以及大小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养猪场的药物保健措施介绍当前猪群中发生的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持续发展。
在防控这些疫病的发生与传播中,除了做好疫苗免疫预防,增强特异性免疫力;搞好疫病的检疫与检测;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落实好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控制好养猪的生态环境;严禁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之外,还应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疫病发生的特点与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选用细胞因子产品、抗病毒的中药制剂和高质量的广谱抗生素等进行保健预防,提高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这是《动物防疫法》中规定的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的有效措施,应当予以重视。
1、药物保健选用药物的基本原则1.1要选用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的药物。
1.2要选用能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能调理机体内各器官机能,解除免疫抑制;能激活细胞再生系统的药物。
1.3要选用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与立克次体等,以及清除毒素作用的药物。
1.4要选用保健与治疗效果好,作用确切与使用方便的药物。
药物保健尽可能少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要滥用抗生素。
可使用天然植物保健药品、中药制剂与生物基因工程制剂(细胞因子产品)等。
当前在兽医临床上使用芪黄素、金黄素、银黄素、灵芝多糖、香菇多糖以及干扰素、转移肽、抗菌肽、白细胞介素、溶菌酶等,用于猪的药物保健以取得十分满意的保健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2、药物保健措施2.1哺乳仔猪的药物保健2.1.1哺乳仔猪常见多发的疫病种类哺乳仔猪出生后,由于胃肠道机能不健全,3-4周龄免疫系统发育才能逐渐完善。
因此,在哺乳期间仔猪常见的疫病有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葡萄球菌病及猪球虫病等。
但发病最多、死亡率高的还是腹泻性疾病。
据有关报道:哺乳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病死率为20%-25%左右。
因此,哺乳期的仔猪重点是通过药物保健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预防腹泻性疾病的发生,即可保障仔猪的健康生长,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仔猪的保健方案,新亚药业推荐使用自然保健、针剂免疫保健和药物保健,养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阶段需要,选择相应的仔猪保健方法,争取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具体保健内容陈述如下:自然保健1、保证仔猪自然顺产,顺产的仔猪身体比较好,易养活;2、哺乳期,尽量让仔猪吃足母乳,提高免疫力;3、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仔猪存活率。
如1-3日龄的仔猪,温度需求30-32℃;4-10日龄,28-30℃;11-30日龄,26-28℃。
4、早日教会仔猪饮水、吃补料,才能早日锻炼其消化系统。
仔猪3-4日龄可教其用水槽饮水;7日龄可用教槽诱导其吃教槽料;3周龄必须教会仔猪学会吃教槽料。
针剂免疫保健1、注射补铁补硒针剂。
一般情况下刚出生的2-3日龄的的乳猪,由于消化吸收系统还未健全,为了仔猪的快速生长,应及时给仔猪注射含硒牲血素(含铁硒),然后再在断奶前注射一次,防止仔猪因营养不足患贫血、白肌病及水肿病等疾病,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2、接种免疫疫苗,给仔猪做好常见疫病的超前免疫工作。
5-10日龄的仔猪有患猪喘病的毛病,建议在其弱毒苗肺内注射疫苗,或皮下注射萎缩性鼻炎二联灭火菌苗,或皮下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苗;18-21日龄的仔猪易受大肠杆菌感染患肠炎,可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油苗,寒冷季节可在其后海穴注射此种疫苗,此外,还有许多针剂随着仔猪的成长都是需要注射的,如: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
药物保健母猪妊娠期间容易患子宫炎、乳房炎,为了仔猪的安全,养猪人可以在母猪临产前一个月用疫毒健拌料喂食预防;仔猪的消化系统不是很发达,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这时就会出现下痢,为了预防这种病的发生可以幼畜康等。
为了预防仔猪患气喘病、猪萎缩性鼻炎等病,仔猪15日龄起可在其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药,连用5-7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左右反复进行,其中土霉素可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等交替使用。
【科普一下】你真的了解“仔猪三针保健”吗?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稳定,养猪业也进入了快速的复养期,而当前规模化猪场中尤其是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的发病最为频繁。
目前,针对仔猪这些问题最为常用的保健方法是“仔猪三针保健”。
仔猪三针保健通常是指的是在仔猪3日龄、7日龄、21日龄注射抗生素的保健方法,是指仔猪尚未发病或者处于疾病潜伏期提前给仔猪使用药物预防治疗。
仔猪三针保健可以显著减少仔猪的大肠杆菌引起黄白痢,减少仔猪发生链球菌性脑炎关节炎、副猪嗜血杆菌病、渗出性皮炎等疾病的发病概率,尤其适用于饲养管理一般的中小猪场、农村散养户。
一、“三针保健”存在的误区:仔猪三针保健使用后,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降低,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差的猪场效果更为明显。
目前,绝大多数猪场都采用仔猪三针保健,但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在药物选择、保健时机存在错误。
猪场给仔猪三针保健存在哪些误区?误区一:很多猪场误认为仔猪三针保健只能在3、7、21日龄,在别的时间做保健是不对;还有一些猪场仅仅在仔猪3日龄保健一次,而后续没有进行任何的保健。
误区二:在三针保健的抗生素的选不是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而选择,而是盲目的、长期的、单一的、大剂量的使用。
误区三:有一些中小猪场、农村散养户错误的认为只要给仔猪做三针保健,仔猪就会平安无事,不会发病,更不会死亡,仔猪做三针保健就万事大吉了。
误区四:仔猪三针保健不是“万能的”,不是“神药”,更不是能“治百病”。
二、“三针保健”的原理只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做“仔猪三针保健”,才能真正做好仔猪三针保健。
第一针:主要集中在仔猪1~3日龄,而不是固定的3日龄,因为现在猪场管理,仔猪在3天内要进行很多项的操作流程,断脐、断牙、断尾、补铁、打疫苗等,并且仔猪在这3天内也是最脆弱的时候,最易感染细菌性疾病,最容易发生腹泻,所以要在3天左右进行保健。
第二针:在7~14日龄,此时阉割去势留下的伤口加大了感染风险,以及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降低,此时第二针也是必要的,时间点根据去势的时间确定,在去势的当天进行第二针保健。
仔猪保育保健要点原栏留养,同窝保育哺乳仔猪18~20日龄时,就应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
断奶时,先把母猪赶下产仔床,将仔猪原栏留养1~2天。
最好同窝仔猪转入同一保育栏,不要合群补栏,以防仔猪大欺小、互相追咬等。
及时补料,搞好保健哺乳仔猪10日龄时即可开食诱饲。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栏3~5天后,利用仔猪进入旺食的时机,及时加喂肠肽金1号(主要成分寡聚糖、芽孢杆菌),采取少喂勤添的饲喂方式,少吃多餐,日喂7~5次;随着日龄增长,逐渐减少到日喂5~3次。
最好采用湿拌料的给料方式,湿拌料采取预先拌湿,待时发酵的办法。
同时供给仔猪电解质,白糖、维生素C或抗生素等饮水制剂。
强化程序免疫,搞好预防驱虫仔猪转入保育栏后的第2~3天(即仔猪21~23日龄时)给仔猪肌注猪瘟疫苗,然后于26~28日龄时,肌注猪巴氏杆菌、猪丹毒二联疫苗,35日龄时肌注仔猪副伤寒疫苗。
注射疫苗时应选择晴朗的天气,且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注射疫苗期间应供给仔猪电解质+维生素C+白糖水溶液,以免仔猪发生注射应激和疫苗反应。
与此同时要适时搞好定期预防性驱虫和去势工作。
调节猪舍温度,保持通风良好转入保育栏后,仔猪卧场要铺设一定范围的垫板,防止仔猪就栏随卧,引起腹泻和咳喘等。
猪舍温度保持在25℃以上,随着日龄增长,适时调节猪舍温度,每周减少2~3℃。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生活环境。
坚持科学管理,搞好仔猪调教仔猪转栏伊始,就要精心调教仔猪,使仔猪吃喝拉撒养成“四定位”的生活规律。
猪栏卧场上面,可安装一只150~250瓦的红外线灯泡,提高猪舍温度。
此外,冬季采用夜间轰猪,让仔猪自由活动,也是增强仔猪体能的好办法。
搞好环境消毒,控制疫病发生仔猪转入保育栏前,对保育舍、保育栏,进行熏蒸和喷洒消毒。
对于保育舍的粪污、饲具、保育栏及垫板等物体进行强化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经1~3天通风清舍,清除异味。
再将仔猪转入保育栏。
对干面积较大、保育栏设置较多的保育舍可根据情况,采用双效季胺盐、腆类等异味较小的消毒药进行刷拭消毒。
断奶仔猪和保育仔猪应该如何保健?(附方案)断奶仔猪的保健(一般21-28日龄断奶,体重6.5-10kg)哺乳仔猪断奶后一般在原产床上饲养7一15天オ转入保育舍,这个时间段的仔猪称为断奶仔猪。
1、保健原因:仔猪一般在21-28天断奶,个别在30-35天断奶,在21-35天的时间段内,仔猪从母源中获得的抗体大部分达不到保护水平,加上有些疫苗尚未免疫或已经免疫的还未产生抗体,并且断奶给仔猪带来了严重应激(离开母亲、营养从奶汁转向教槽料、温度差异等),由于自身因素、应激因素和营养管理等因素往往造成仔猪断奶后生理机能紊乱,造成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轻则在断奶后的几天内食欲较差或不食、压堆、生长停滞、腹泻,重则拉稀严重伴发呼吸道疾病造成混合感染死亡。
2、保健目的:①、减少断奶时的各种应激,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②、预防仔猪断奶后腹泻以及链球菌、副猪、圆环等疾病。
3、保健措施:①、做好前期教槽工作,最好断奶时仔猪全会吃料。
②、在断奶前三天至断奶后三天教槽料里加入:仔猪增免套餐:康力得+(仔猪型)合生源+维可多抗(复合维生素B)保育仔猪的保健(10kg-25kg,保育段的饲养周期一般为45天)1、保健原因:保育仔猪是猪场的未来,也是每一个养猪户的心头肉,如果管理不当,损失当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从仔猪断奶在原产床上饲养二周后转群到保育舍,首先要考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适宜温度24℃-26℃,相对湿度为65%-75%。
转群之后,环境变了,同伴变了,饲养员变了,接着所吃的饲料也変了,这就给仔猪造成了很大的应激,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仔猪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如:拉稀、顽固性腹泻、甩鼻子、打喷嚏、干咳、出现泪斑、关节肿大、跛行腹部紫点,渐进性消瘦、皮肤发红、发白、黄疸、背部毛孔出血、喘气、双耳发紫、高热不退,脑膜脑炎、耳朵肿大等,针对这些症状的相继出现,可以充分说明疾病来了,那是什么疾病呢?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全都是条件性和应激性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