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612.00 KB
- 文档页数:20
初级综合能力第四章复习总结(个案工作方法)1、个案工作: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2、个案工作的基本要素:*服务对象是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
*采用的方法是个别化的工作方法;*帮助的目标是协调个人与周围环境或者他人这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3、个案工作的含义:*个案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个案工作是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调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对人的尊重和肯定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表现在个案工作的整个服务活动过程中。
4、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5、社会功能的恢复包含个人或者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与社会环境能够形成相互促进。
6、社会功能的增强包含*对个人或家庭自身拥有的能力的关注;*个人或者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个人或者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社会工作师秘笈!7、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是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设计专业服务程序和专业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
8、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
特征:开放性。
9、理论假设的核心包括:*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10、治疗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和间接治疗技巧。
1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第4章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930年,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汉密尔顿,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综合各种有关理论把该模式发扬光大。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三个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对服务问题的假设。
服务对象的问题与其感受到的压力有关,体现在三方面:一在成长的早期因愿望没有获得满足或者情绪冲突没有解决而形成的压力;二当前社会环境的压力太大,导致成长早期形成的问题表现出来;三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
这三方面相互作用最终使服务对象出现心理方面的困扰和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3、对人际沟通的假。
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该模式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1、间接治疗技巧2、直接治疗技巧(1)非反思性技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技巧: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1、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
3、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社工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服从位置的各种辅导技巧。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个案工作的技巧有很多,根据个案工作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会谈、记录、收集资料、策划方案换和评估等不同方面的常用技巧。
会谈(个案会谈: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面谈”。
)(一)支持性技巧: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巧。
1.专注→2.倾听→3.同理心→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
4.鼓励→(二)引领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
1.澄清→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eg.“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2.对焦→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宽泛的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
(社工将案主的叙述总结收窄,突出了问题的重点)3.摘要→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eg.“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几个方面的要求?”/“您刚才讲的,我的理解是……您有什么要补充吗?”(三)影响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一系列技巧。
1.提供信息→社会工作者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社会工作者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处事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eg.“这是我的个人经验”3.建议→4.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必须采取的行为。
5.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记录个案记录内容包括:(一)事实描述可以直接观察到eg.服务对象说话有气无力、容易发呆、对外界的行为反应迟缓等(二)推断无法直接观察到eg.服务对象的情绪低落、内心的改变愿望不强等个案记录的要求:①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②现在与过去;③事实与推断。
1、小丽最近刚刚离婚,她不能接受婚姻失败的现实,将自己关在家中,其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此,她感到十分绝望但又无能为力。
根据危机介入理论,小丽正处于危机发展的()。
【单选】A.解组阶段B.危机阶段C.恢复阶段D.重组阶段【答案】A【难度】一般【解析】:(考点:危机介入模式)在危机的解组阶段,服务对象处于极度的情绪困扰中,认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下降,平衡生活被打乱;如果危机事件影响的是家庭,它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从题干中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感到十分绝望但又无能为力”可以看出,小丽处于危机的解组阶段。
2、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非常严重,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就可能导致()。
【单选】A.心理适应失调B.心理适应不良C.神经症D.强迫症【答案】A【难度】一般【解析】:(考点:人本治疗模式的伦理假设)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这个时期服务对象就会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故选A。
3、为了消除服务对象对老鼠的恐惧,直接把服务对象放置于大群老鼠之中,属于行为治疗模式中的()技术。
【单选】A.模仿B.放松练习C.满灌疗法D.厌恶疗法【答案】C【难度】一般【解析】:(考点:人本治疗模式的伦理假设)满灌疗法,又称快速脱敏法,从服务对象最害怕的开始,让服务对象处于最严重的紧张中,迫使服务对象直接面对最担心的处境,经过不断重复,让服务对象对害怕的处境变得习以为常。
题中描述的就是满灌疗法技术的运用。
4、社会工作者小李对某服务对象说我也有过和你差不多的经历,我可以对你说说我当时是怎么处理的,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你。
”上述对话中,小李釆用的是影响性技巧中的()。
【单选】A.自我披露B.提供信息C.提供建议D.提出忠告【答案】A【难度】一般【解析】:(考点: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影响性的技巧)自我披露是社会工作者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美国,史密斯学院,汉金斯,1930年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密尔顿,系统阐述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相关理论。
196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霍利斯,《个案工作:一种心理社会理论》概括,强调这种治疗模式具有双重性,既关注心理也关注社会。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假设: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及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
就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的假设而言,主要包括4个方面:1)对人的厂长发展的假设;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和反思)和间接治疗技巧。
4、心理社会治疗的特点:表现在个案工作服务开展的过程中,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解除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这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接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阶段)。
5、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介入氛围5个层面:1)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3)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4)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5)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6、危机介入模式:1946,林德曼于卡普兰,“危及调试”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试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危机介入模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逐渐在社会工作领域推广开来。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值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发觉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心理治疗模式、危机接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p68美国的汉金斯在1930年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到了1937年汉密尔顿系统的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有关理论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扬光大。
(一)心理治疗模式的内容1.心理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治疗模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的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2.心理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一直接治疗(1)非反思性治疗A支持B直接影响C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治疗A现实情况B心理动力C人格发展(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医学模式的概念,把服务的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实施阶段。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接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心理治疗模式的服务介入分为五个层面:一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二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三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四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五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
二、危机接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p72(一)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1.危机介入理论2.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产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分类:一成长危机二情景危机。
3.危机的发展阶段(1)危机发生(2)危机应对(3)危机解决(4)恢复期4.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并培养自主能力(二)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p73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三、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1.行为治疗模式的三种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在有关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加入中性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理论。
第04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会谈和访视会谈和访视是个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与个案的会谈和访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个案的情况、需求和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
本章将介绍会谈和访视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会谈技巧会谈是个案工作中常用的沟通方式。
一个良好的会谈可以让个案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也有助于建立个案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以下是一些进行会谈的技巧和要点:1.创建安全的环境:确保会谈的环境安静、私密,并能让个案感到舒适和放松。
可以通过提供饮料、调整温度和音量等方式来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2.倾听和尊重:在会谈中,工作人员应以倾听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个案。
积极倾听个案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打断或假设个案的问题。
3.使用开放式问题:在会谈中,使用开放式问题可以促进个案的思考和表达。
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导个案详细地描述自己的情况、问题和需求。
4.注意非语言沟通:个案的非语言沟通也是需要工作人员关注和理解的。
例如,个案的眼神、姿势和面部表情等都可以提供有关个案情绪和感受的线索。
5.管理会谈时间:在会谈中,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地管理时间,确保充分地了解个案的情况和问题。
可以设定会谈的时间限制,或者在会谈开始前和个案商讨好会谈的时间安排。
二、访视技巧访视是指工作人员到个案的现场进行观察和了解的活动。
通过访视,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个案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和日常活动,从而对个案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进行访视的技巧和要点:1.提前计划:在进行访视前,工作人员需要提前计划好访视的目的、内容和时间等。
可以向个案提前说明访视的目的,并与其商讨好合适的访视时间。
2.观察和记录:在访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记录个案的言行举止、环境和互动等。
可以使用观察记录表或心理评估工具来帮助观察和记录。
3.尊重隐私和界限:在进行访视时,工作人员需要尊重个案的隐私和界限。
不可以侵犯个案的私人空间和个人权益,同时要确保自己的行为和言辞符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个案工作的概念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基础)、以个别化的方式(原则)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对象)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内容),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目标)。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个人的成长受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个因素彼此相互影响。
案主所面对的困难,是案主本人同时受内在的生理、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
人的行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力有关:•个人早年的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没有解决而形成的压力;•当社会压力过大,导致成长早期形成的问题表现出来;•个体应付外界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和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有效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焦虑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所导致的。
童年生活经验将对成年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十分重视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认为它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中,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了解案主沟通的能力和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做出正确的诊断。
(4)对人的价值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发展和潜力的个体,即使是暂时面临困境的服务对象也不例外。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直接治疗非反思性治疗——支持首先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其次保证,肯定案主的行为,另可以通过实物资助的方式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