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传统文化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传统文化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传统文化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尚贤中学

2018年3月

目录

1. 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3)

2.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山东品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10)

3.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生活 (14)

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理应走在前列。

中小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总结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宗旨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简称《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

本课程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以增强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二)课程性质

·人文性。本课程富含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其内容、目标及效果都以价值、情感、健全的人格养成问题为重心,涉及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从强化认知、提升情感、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注重养成等方面入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心灵,涵养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独立性。本课程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学生优秀品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与学校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学科相互支撑、有机补充,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全面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育人目标的实现。

·实践性。本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行合一,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和践行的高度统一,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转化为价值评判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与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密切结合。

·开放性。适应中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兴趣广泛的特点,统筹安排各个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现文化传承的开放性心态和战略性视野,让中小学生在打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的同时,多方面融合我国现代文化、学习世界先进性文化,拓展视域,兼收并蓄,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实施原则

·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命脉”。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小学生的精神家园。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坚持与时俱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陶冶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格养成与公民教育相统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脉,以家国情怀、处世原则、修养品行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人格养成资源宝库。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与人格塑造、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结合,陶冶高尚人格,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学习经典与生活实践相统一。对经典的释义与解读,应力求准确无误,根据作者的时代背景、整体思想进行阐释,使学生从经典学习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萃取思想精华,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生活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去芜存菁,铸古镕今,包容化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增强文化自信。

二、课程目标

初中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为重点,让学生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能力。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方面的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尊重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增强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逐步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自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

·完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逐步形成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奋发向上,知荣辱,守诚信,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2.行为与习惯

·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做到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勤俭节约、关心社会。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知识与能力

·修身律己、自省反思,学会调控情绪,涵养文明气度。

·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线索,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增强历史文化认同。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古典文化的品位。

三、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按照“系统规划、分层设计、纵横贯通、有机衔接、有效推进”的思路进行总体设计,全面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要求,对中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分别确立各个学段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教学重点。

本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儒学经典所占比例不低于60%;在儒学经典中,“四书五经”所占比例不低于60%。对格言、章句,要有精准的注释、翻译;对选读的书目,需有精辟的导读、必要的注释。在格言、章句、书目选读之外,辅之以相关的人物、事件、故事等。

(一)课程内容结构与要求

1.课程主体内容

按照文化知识序列与学生认知序列相适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一切经典文献为视域,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兼取诸子百家及其它适宜的经典内容。

2.课程拓展内容

精选与课程主体内容具有相同价值引领意义的素材,形成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的文化体系。拓展板块可涉及中国古代礼仪、传统节日、书画、音乐戏剧等知识,中外名人名句、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特别要突出山东地域文化特点,涵盖齐鲁文化、齐鲁地理和人文景观、齐鲁非物

质文化遗产、齐鲁风俗等方面,以充实丰富学习内容,拓展扩大学习视野。

(二)学段课程内容与要求

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课程要重视儒家文化的系统性,让学生初步系统感知中华传统美德。在内容体系上,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道德纲目,通过经典专题教育,比较系统地认知、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美德,明白为人处世之道,完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

(三)各学段课时安排

《传统文化》课程为地方必修课程,各学段学时安排如下:

初中教科书每年级一册,共3册。义务教育学校每学期16课时,可结合文化主题教育、道德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学习。五四学制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参照实行。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日常化,可通过晨颂、暮读等方式,持续开展阅读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课程定位

在深刻理解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定位,并作为各学段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依据。

2.明确各学段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确定各学段具体目标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与文化态度,重在包括思辨活动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的熏陶与参与,重在文化的应用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重在良好的文化行为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平

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主体学习体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重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序列性、开放性、灵活性,以传统节日庆典、中华传统礼仪体验、研学旅活动等为载体,开展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促进认知领悟与价值的自然升华,把传统文化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有机结合起来。

5.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文化墙、文化雕塑、校刊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宣传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发现、培养、树立身边的美德典型,让学生在情感影响和亲身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通过开展题材多样的文娱活动和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专题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环境。

(二)评价建议

1.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

根据不同评价对象、不同学习主题或学习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主要方法包括:活动记录册或成长资料袋评价;观察法评价,即通过对行为习惯、情感情绪、操作应用、活动状态等方面的观察,进行综合性评价;作品展览及分析评价;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访谈及问卷评价等。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自评、他评、家长评、活动评委评等。

2.关注学习过程

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文化辨析、认知和文化行为生成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3.关注课程学习成果评价

重在学生的文化体验和领悟;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将所学内容转化为价值评判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重在看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

山东有极其丰富的儒家文化、红色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要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参观、考察,体验、交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2.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创意等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进行再开发、再创造,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

3.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资源

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利用各类博物馆、民俗馆、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家庭文化资源,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重要作用。

4.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类媒体,搜集、整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料,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

(四)课程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师资和条件保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查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检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2.加强课程实施。中小学要认真贯彻落实本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课程研究,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质量。

3.加强课程评价。研究制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山东品牌”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齐鲁师范学院刘德增

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应该也必须走在前面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反复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基石。

山东是中国思想史“轴心时代”的重心,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儒学,发祥于山东,并长期以山东为传播中心。深厚的文化滋养,造就了“齐鲁礼义之邦”。齐鲁礼义之邦,也即道德之邦、文明之邦。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引领着历史上的山东、而且也曾经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发展。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对山东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寄予厚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应该、也必须走在前面。

总结历史与当今的文化传承方式,有学校传承、家庭传承、媒体传承、社会组织传承、产业传承、研究传承等。在各种传承方式中,学校传承最为重要。

山东历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曾经编写了多种传统文化教材,作为地方课程开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省多措并举,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省教育厅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在总结全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的基本内容

本纲要分为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一)课程定位

课程宗旨: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

课程性质:注重人文性,以价值、情感、健全的人格养成为重心;具有独立性,与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学科相互支撑、有机补充;强化实践性,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转化为价值评判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与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具备开放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我国当代文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兼收并蓄,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原则: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人格养成与公民教育相统一,学习经典与生活实践相统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二)课程目标

小学课程目标: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

初中课程目标: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为重点。

高中课程目标: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理性认识为重点。

(三)课程内容

以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一切经典文献为视域,以儒家经典为主体,兼取诸子百家及其它适宜的经典内容。精选与课程主体内容具有相同价值引领意义的人生礼仪、岁时节日、音乐书画、自然遗产等为课程拓展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要求,对中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

小学阶段:以儒家经典及蒙学经典中的格言、章句诵读为主,开展经典启蒙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好学、重礼、孝亲、尊师、友善、诚信、勤劳等优秀美德,养成善良、谦恭、俭朴、礼让的优秀品格。

初中阶段: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道德纲目,通过经典专题教育,比较系统地认知、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美德,明白为人处世之道,完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

高中阶段:以研读经典著作为主,了解经典精髓,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中外对比,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各学段课时安排:小学、初中学段每学期16课时,可结合文化主题教育、道德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学习。五四学制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参照实行。高中学段每学期18课时,共计4学分。

(四)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明确各学段课程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

评价建议: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关注学习过程,关注课程学习成果评价。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课程实施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课程实施,加强课程评价。

三、《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的特色与创新

(一)重新回归“文化”

在古汉语中,“文化”一词是与“武功”相对而言的,与“文治”同义,指以“文”教化、治理天下。“文”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在英语中,“文化”一词写作Culture,它源自拉丁文Cultura。而拉丁文的Cultura一词系由Cultus演化而来。Cultus的涵义是:①为敬神而耕作。②为生计而耕作。由此可见,古汉语“文化”与拉丁文Cultus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文化”注重道德教化,西方的Cultus强调物质发展。这是古代也是当今中、西文化意向的一个重要差异。

“品德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标。道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石,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德,

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重新回归“文化”的本义,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二)重新发掘“经典”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提炼出的文化精华,即为经典。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万世之作,中华民族正是通过对经典的传承与弘扬,构筑了精神家园。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经典构成了中华文化的“轴心”。对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家经典。孔子用以教授弟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到战国时被尊为“六经”。入汉,《乐》散佚。至宋,程朱理学大力标举《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之取得了与“五经”并列的地位。“四书五经”构成儒家经典的主体。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儒家经典所占比例不低于60%;在儒学经典中,“四书五经”所占比例不低于60%。精选经典内容,发掘经典精华。在经典诵读中陶冶、滋养,在经典研习中反思、升华,与经典同行,见贤思齐,温故知新。

(三)重新扬弃“传统”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并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要辩证地继承,二要创造性转化,三要创新性发展。如何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令人极为困惑的问题。《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给出的路径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趋向,创新行为方式。例如,孝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伦理规范之一,孝子成为标榜的典型。署名“延平龙溪郭居敬撰”的《二十四孝》,辑录了“孝感动天”的22个孝子和两位孝女的故事。《二十四孝》宣扬的价值趋向——孝亲,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但他们行孝的方式今已不可取,要用新的方式来践行之。其他道德亦然。

扬弃传统,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循序渐进、知行合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的新青年。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生活

山东省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李成泉

导语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位中华儿女神圣的历史使命。“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1。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说到底,这些问题是在“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上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系统解决。中国教育“培养什么人”?答案很明确,中国教育应该培养“中国人”。“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中国人”是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怎么培养这样的中国人?笔者认为教育改革的根本路径就是靠文化。中国的教育应该根植于五千年灿烂文化,继承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经验和优秀成果,走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的价值。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需要。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从学生个体发展来看,“人无德不立”,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离不开道德;从社会进步来看,社会文明程度和和谐发展离不开道德;从民族振兴来看,“国无德不兴”,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离不开道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秀道德品质,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要培养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中国人要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我们常说办教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育就是办文化。学校文化在学校整体办学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统筹各大要素,引领学校发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必须从整体入手实施综合性改革,改革的起点就是学校。以学校为起点,从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思路、育人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寻求突破和提升,实施学校整体综合改革。学校综合改革必须实现学校发展的各种要素和谐统一,实现各要素的和谐统一靠的就是文化。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是避免传统文化教育跑偏走邪的正道坦途。当前传统文化热是个好现象,热总比不热好。但也有隐忧,有些学校一搞传统文化活动就着古装行古礼,有些学校一谈传统文化就论背诵了多少经典,有些地方一说传统文化就是古典装修,还有些地方一做传统文化就是要编教材、搞课程等诸多现象和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复古倾向、单一化和浅表化的问题。笔者认为,文化包括三个层面,其核心是价值追求,关键是行为方式,外在是形象风貌。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文化的三个层面入手,将文化融入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整体着眼,进行系统化推进。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的初步尝试。

我校地处曲阜,原名“曲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始建于1908年,由孔府创办。独特的区域资源、丰富的百年积淀和孔子故里教育人的责任担当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如何立足百年儒脉提升办学品位?如何弘扬孔子思想创新学校发展?我们学校提出“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的目标,进行了十年探索,经历了奠基、构建和初步深化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诺贝尔获奖者巴黎宣言提出:“人类社会要在21世纪发展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吸取力量。”今天的教育改革能从孔子那里汲取什么力量呢?孔子教育思想中“仁者爱人”的教育情怀、“有教无类”的价值追求、“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都蕴藏着无限的教育智慧,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亟待开发的宝藏。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中国伦理的根本价值标准,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是社会礼乐文明的重要根据。儒家的“仁爱”思想养育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民族精神。孔子的仁爱思想流传数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深入理解和探究孔子仁爱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教育的使命。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什么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问题。离开了爱心,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斯霞曾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仁爱经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铸造师生共有的“灵魂”。多年来,几乎很多事情都不用校长再去要求,学生是这样,教师更是如此,这些刻意的教育手段似乎失去了作用,很多行为已经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爱的气氛是那么的融合,爱心表达又是那么的自然。更为可喜的变化是,很多的学生学会把爱心传递给他人。学校里栽种了许多的果树,各种水果有的几乎举手可得也不会有一个学生乱摘;楼道的书画作品无论是悬挂多长时间都不会有人为的任何破坏;毕业典礼上,师生都流着热泪依依惜别;教师节老师收到学生的鲜花贺卡露出幸福的微笑……看不见、摸不着而在其中时常能让你感受到的“魂”展现在我们的校园!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现代解读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说得小些涉及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群众的切身利益,说得大些涉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和民族未来。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普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归宿。从国家对教育的大政方针看,“有教无类”已被重新引入当今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中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教育公平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得孔子所首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至今未能得到理想的、彻底的实现。从宏观

地来看,教育公平的缺失在城乡间、地区间、社会阶层间、学段间等方面都有表现。这些方面的缺失主要原因是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教育政策影响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影响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不公平”和“不均衡”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从微观地来看(具体到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体来说),教育公平问题也相当突出。学校教育没有给不同天赋和智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可选择性,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接受一个育人模式、是不公平的;学校教育没有给予弱势学生(包括残疾学生、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学困生、被欺凌学生)相应的关注和尊重;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升学率,老师只重视尖子生,同一个班里的学生并没有平等的“学校待遇”,有些学生(问题生、学困生)被边缘化问题非常明显。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注重公平教育,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他以培养君子为育人目标。《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论述多达一百余处。我国素有“礼义之邦,君子之国”的美誉,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责任重大,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真正的“中国君子”。“君子教育”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扩展青少年的价值视野,丰富育人内容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在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形势,为凸显育人特色、增进育人实效,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做新时代“少年君子”活动。“君子教育”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人格教”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家庭为主阵地,开展“衣冠整洁、文明礼貌、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刚毅乐观、知荣明耻”六大主题,每个主题设计六个活动,“36个君子行动”构建起六年活动体系。36个君子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感恩情怀、诚信操守和儒雅品格,让学生“文质合一”、“内外兼修”、“行端表正”、“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塑造完善的君子之德。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主张“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古代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括,包括人的本性、禀赋、才能、志向、喜好、性格等各方面要素。然而,当前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个性化缺失,代之以标准化的强制。统一教材、统一授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评价标准,完全把工厂的“标准文化”搬到了课堂,移植到学校。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铸造,尊重、适应孩子个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孔子还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孔子的人生态度,也是他追求的人生境界。《论语》以“乐”开篇,通览全书,时时可见,却无一个“苦”字。当前,在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下,很多学生有厌学、苦学。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习战胜困难,发扬“苦学”精神是应该的,专注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坚韧的品格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今天的苦学已经“扭曲、变态、畸形”,是对学生的戕害和摧残。学习要出自学生的自发自愿,要顺应孩子天性。否则,只会耗费学生的生命,摧残学生的健康。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要让快乐回归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孔子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必须通过“思”来提高,“思”必须以“学”为基础,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学思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思维发展,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这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善于用思考带动学习。善于思考要努力掌握思考的科学方法。在学与思问题上,我们的教育天平一味地倾斜,灌输式的学习隔离了学习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权利”、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实际上也没有真正把握学习的本质。孔子还主张“知行合一”《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古人云:“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是故不行之不可以为学,

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实践是获得一切真知的重要来源,是思考并获得成果的可靠基础。只有坚持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才能拓宽思考问题的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智慧和才干。知行合一,既是教育的基本观念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以“笃行”的思想思考教育,教育要为了生活、引导生活、从生活中。从这个角度出发,目前中小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有些课程除了考试几乎毫无价值,个别课程是否需要从小学开设?是不是需要全民学习?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从笃行的角度出发,教育的链条不是止于“学思结合”,还需进一步的“知行合一”。需要让教育设计创造能够满足知识化与行动化的物资环境、流程设计与制度保障,在实施学校既提供知识,又实践知识,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孩子。

《论语》有言“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默记所学知识,学习而不知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其不愧为今天教师的楷模。如何做个称职教师,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就要做到终身学习、勤勉育人。“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职业的读书人。教师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会被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即在职研培已经趋向制度化,教师将是最先进入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群体,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的重要标准。教师就应当跟孔子学做老师,象慈母一样热爱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激励学生,以恰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教化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的过程就是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过程。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融入到教育价值、教育信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班队活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生活的几个走向。

一是走向育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以文化人。所有经典说到底就是教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处事,要做个好人,要无疚地做事;所有的六艺之能和琴棋书画诗酒茶之技就是要我们能够修己以达人,修为自己尽责社会。很多反面案例之所以频繁发生,主要原因之一还是个人修为不够。古训“德不配位必有余秧”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

二是走向生活。传统文化不能作为记诵之学,不能当作知识去学习,而要作为能力去践行。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它只能让我们过上更美好、更幸福、更有序、更有品位的生活而存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文化的要素大大削弱但遗存仍在。这些生活中的遗存需要挖掘。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偏离生活,要为了生活、从生活中来、走向生活。

三是走向现代。传统文化要复兴不要复古。古装、古礼、古调可做表演已不能常态。我们要将古典的精神融入现代社会,将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思维模式和现代生活方式之中。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要与现代文明并轨,要与世界优秀文化对接。崇洋媚外不对,厚古薄今也错。

四是走向校本。走向校本就是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教师、家长和社会文化名人文化资源,做一些可为、能为的项目;要结合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传统,不能生搬硬套、移花接木。

天命之谓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校长、教师今日之天命。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之而努力奋斗,不懈探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