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思想内容及评价观点试题的相关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所描写的景、物●思所叙述的事情●想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生活态度、理想志向、政治倾向、主张●容所阐释或蕴涵的哲理●所抒发的感情●主旨(主题)●观对事物人物的态度●点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孤独惆怅忆友怀旧寂寞伤感闲适愉快遭贬激愤坚守节操感奋振作激励友人•所描写的景、物•思所叙述的事情•想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生活态度、理想志向、政治倾向、主张•容所阐释或蕴涵的哲理•所抒发的感情•主旨(主题)•观对事物、人物的态度•点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等等•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揽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盛今衰黍离之悲沧海桑田•各朝诗歌表现的思想内容•北朝:征战尚武•南朝:男女相思•希望建功立业•唐代反映边塞生活(题材丰富)求引荐•离别相思•悯农怜农•北宋:注重理议•南宋:抒发爱国情怀•明朝:注重忠义•各种题材•诗歌表现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常用句式•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的社会现实。
•表现……情趣。
•寄托了……的情怀(爱慕、愁情、苦闷等)。
•表达……的追求。
•流露……的倾向。
•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
•“评价”是“评定作品价值高低”。
•包括两方面:•一、作品优劣•内容积极还是消极,感情向上还是低沉,格调高雅还是平庸,有无局限性等。
•二、作品意义•指出其积极意义、社会意义、社会价值、现实意义等。
•从近年来高考情况来看,“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通常要求考生回答的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之类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的“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在近年高考中非常鲜见。
诗歌鉴赏之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导1、考试大纲大家都知道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几年考查是第14题和15题,分别是一道单选题和一道问答题,分值一共9分,首先来回顾一下《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题的规定:四大类考点简言之就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主要是我们标题中的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鉴赏形象主要有景物形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事物形象(托物言志)、人物形象(用典)鉴赏语言主要有炼字、炼句、诗歌语言等表达技巧考查的主要有修辞、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等最后一个情感类考点,主要是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高考真题为了更直观呈现一下,我们看看近五年高考全国1卷的真题(大家导纲上也有):《金陵望汉江》登上金陵城远望汉江,是怀古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看到考场英才济济,为朝廷填得新人而高兴,属即事抒怀诗《野歌》是田野放歌,也属即事抒怀诗《题许道宁画》题目可知是题画诗3、出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目标:掌握此类题的提问方式和答题方法及步骤重难点:不同诗歌的情感重点诗句的具体含义及作者观点态度二、思1、再次看一下五年真题表格,总结情感类诗歌鉴赏的主要考查方式个别学生提问回答,教师明确:三种考查方式:①诗句的含义、内容、主旨②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③作者持有的观点态度【一个宗旨】读懂诗歌2、自读思考并按顺序做以下三道题目2018年全国1卷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2019年全国1卷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三、议小组讨论这三道题目(五分钟)四、展、评1、野歌(2018全国1卷)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理解诗句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理解诗句内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另一体现是理解诗句内容。
解答此类题,要从把握关键字词入手。
[答题示例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诗意赏析〗这首《卜算子》写于其退居故里游览山水之时。
上片写景:清柔,高远。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
句意谓: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一起句,词人就用“风”“露”“云”“水”“艇”几个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逸的画面,显然是围绕着“归艇”来“布景”的。
接下来就引出艇上之人了:“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小艇既已迷航失路,人也好借此机会躺上一躺,于是,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这一句所织成的意境与前句紧承,依然是悠然闲适,但却显出博大的气势。
下片抒情:深沉,壮烈。
宇宙的辽阔,星月的永恒,常会引出人们的千古思绪:“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句意谓: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
到此句,着一“悲”字,则前面的“静”非“静”,“闲”也非“闲”了。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句意谓: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起舞闻鸡”,据说晋代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
这里词人借用典故,既照应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
全词就在这一腔愁苦难遣之情中使抒情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但那韵外之味却袅袅绵延不绝。
题:“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
一般不单独设题,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来考查。
基础储备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到了唐代,因为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等诗句。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持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表达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四)别离贬谪诗:古代因为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所以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评价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答题技巧(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评价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答题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诗出现率很高的考点,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古诗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古诗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答题技巧此考点有两个走向,一是考查同学们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人、事、地、时等细节性要素上;二是考查对作者情感、观点的理解。
诗歌鉴赏中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试题的相关知识尚志中学孟凡娟从近年高考鉴赏诗歌的题型看,古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围绕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中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出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评价思想内容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1. 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2.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思想感情要注意以下几点:(1).情感类别,如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2).情感载体,如杨柳—离别、菊花—高洁、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3).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3.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
4.把握作品的趣味情调。
文学作品无不渗透作者的思想刚强,而其思想感情是与作者的生活时代、阶级立场、道德操守、个人经历分不开的,因此作品的格调就有高雅与庸俗、振奋与颓唐、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总之,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的就是判定某一篇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思想倾向,这是任何时候文学鉴赏的首要任务。
不同的主题是由不同的题材反映的。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不同题材诗歌的特征。
要了解各类诗歌常见的意象及其相关的主题。
常见的古诗题材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胜今衰、沧海桑田的变化等。
古代诗歌的内容情感,主要有:(1).忧国伤时(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愤,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收复失地的渴求与喜悦等)(2).民间疾苦(百姓被盘剥之苦、战争徭役之苦、税赋劳作之苦等)(3).思乡怀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征战不归、身不由己、天涯羁旅之愁、)(4).怀古咏史(缅怀前贤、评判历史、借古鉴今、昔盛今衰的感慨、抨击统治者不念国家安危和昏聩残暴等)(5).山水田园(常借助对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或流露隐逸避世之情,或展示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或寄托人生的理想等)(6).边塞军旅(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或状写边塞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或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或抒发对将军贪功启衅的冤情,或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独特的民风民俗等)(7).赠友送别(或依依惜别的留恋,或情深意长的劝勉,或坦诚自己的心志,或表达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等)(8).咏物言志(常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表达悠然闲适、不慕富贵、坚贞不屈、不媚世俗、乐观豁达、高洁脱俗、豪放粗狂等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9).爱情婚姻(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人的怨恨,或抒发两地相思之苦,或揭露控诉扼杀自由爱情婚姻的罪恶等)(10).宫怨类(主要抒发宫女们宫廷生活的哀怨:或抒写孤独寂寞、君恩失宠、流落异域的哀怨,或慨叹深宫花落、韶光易逝、美人迟暮,或描写长夜难眠、漏尽灯残、愁重如山的悲凉处境,或悲叹见花落而自伤、看子结而自哀的薄命等)方法总结: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
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5.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②作家生活的时代;③诗词的题目及“序”;④作品复杂的情感;二、评价观点态度鉴赏古诗词时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一些常用方法: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句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
3.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解义,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态度。
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4.从辨析用典入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5.从涵咏诗的意境着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答题模式】提问方式: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4.关于……一诗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理由。
【答题思路流程】①.分析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答题句式一般为:这首诗描写了……,抒发了……的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全国)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题: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三、【练习】1.(09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问题: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
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
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
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侯蒙: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参考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
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向,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坐简要的比较。
参考答案: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巩固练习】1.2009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
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
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
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2.200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6分)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分)(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22)参考答案:①梅花与雪花②大自然【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