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5篇

  • 格式:docx
  • 大小:15.54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一: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79字)

10月10日星期三晴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29字)

10月15日星期三晴

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

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习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习,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

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

这件事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课堂上因为她的一点错误,而使全班对数轴与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还使我认识到,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担心出错而踯躅不前――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三: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822字)

10月8日星期三晴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圆,圆是个很美的图形.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长和面积,理所当然,圆也是有周长和面积的,这节课我们去探索了圆的周长.

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指围成什么图形的曲线的长,又一个"理所当然",圆的周长也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每个图形计算周长时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长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宽……"理所当然"圆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刚刚学的直径还有这一节课刚加入的"新朋友"圆周率.那圆周率又是什么呢?从书上中,我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虽然书上那么说,但我还是实践了一下.我用一张纸前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下一步我用线绕圆一周,量了长度就是25厘米的周长,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于3.13.我认为是巧合,再算了几个不同的圆,才证明了这个书上的话.我在书上我又知道了,圆的周长=圆周率乘直径.我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又知道圆的另一个秘密:半径扩大(缩小),直径也扩大(缩小),周长也扩大(缩小)同样的倍数.圆的周长真是有趣,我在知识与能力之中又发现了周长还可以乘另一个数,例如: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这个就是先算出1圈转多少(也就是周长),再乘8圈.就是

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理所当然"有乘就有除,在书上的28页第6题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题.在计算圆的周长时

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记住3.14乘每一个数的答案,那我们做题时会很

简便.

数学有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我们用心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数学中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睛去观察那些美,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数学中才能观察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四: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88字)

11月10日星期三晴

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

生题库》的书.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习

题部分去做习题.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

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到

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

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我草草地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

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

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

不会.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

好对上.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找

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到.

事实就是事实,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

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习》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的这一页,里面有

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

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

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小看它.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五: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32字)

12月10日星期三晴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

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荐荐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