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列车牵引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00
课程编号:《列车牵引计算》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2 学分:2一、教学大纲的说明1、授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类选修课3、任务及要求:列车牵引计算课程是一门和交通运输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和制动力的产生及其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机车牵引力的计算标准,列车运行阻力和制动力计算,列车运行时分和列车制动问题的解算,牵引重量的计算和验算及牵引定数的制定,机车能耗的计算,以及如何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上述计算等内容。
要求掌握列车牵引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铁道概论》后修课程:无二、教学大纲(1)机车牵引力主要介绍车钩牵引力与轮周牵引力、轮轨间的摩擦与粘着、粘着牵引力等概念及机车的牵引特性及其计算标准。
(2)列车运行阻力主要介绍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及列车运行阻力计算。
(3)列车制动力主要介绍制动力的产生及其限制、闸瓦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闸瓦压力的计算、列车制动力的计算及动力制动等。
(4)合力曲线、运动方程及时分解算主要介绍合力曲线图的绘制及应用、列车运动方程及其应用、列车运行时分的计算和绘制等。
(5)列车制动问题解算主要介绍制动距离及其计算、紧急制动限速和列车换算制动率的解算。
(6)牵引重量主要介绍牵引重量的计算、验算及牵引定数的确定。
(7)机车燃油、燃煤及电能消耗量的计算主要介绍各型机车能量消耗量的计算。
(8)列车牵引电算主要介绍牵引电算各软件的用途及相互关系及其应用。
四、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列车牵引计算》饶忠主编2010年中国铁道出版社2、参考书:《列车牵引计算》张中央主编2006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大纲批准:大纲审定:大纲制定:叶春华。
根据火车机械牵引质重量和牵引距离计算。
根据火车机械牵引质量和牵引距离计算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火车机械牵引质量和牵引距离计算的说明。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可用于计算火车在给定质量和距离下的牵
引力。
牵引力(T)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T = μ × W
其中,T表示牵引力,μ表示摩擦因数,W表示牵引质量。
牵引力的计算基于火车的重量和摩擦因数。
摩擦因数取决于地
面条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牵引距离(D)是指火车在给定的牵引力下移动的距离。
牵引
距离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D = (1/2) × (T / F)
其中,D表示牵引距离,T表示牵引力,F表示阻力。
阻力因素包括空气阻力、轨道阻力、坡度阻力等。
具体的计算方法与这些阻力因素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只是一个简化的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并使用更复杂的模型。
综上所述,火车机械牵引质量和牵引距离的计算可以使用简单的公式来估算,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在进行具体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和方法。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是基于已确认的信息和常规假设,可能不适用于特殊情况。
在进行实际计算时,请确保参考可靠的资料和权威的指导。
高速列车牵引计算高速列车牵引计算是指计算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需要的牵引功率以及所消耗的能量。
牵引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列车的牵引系统的性能和能效,并为车辆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牵引力计算、牵引功率和能量消耗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牵引力的计算。
牵引力是列车车辆克服阻力、加速度等外力而需要的力。
牵引力可以分为合成牵引力和分配牵引力两部分。
合成牵引力是指列车所需的总牵引力,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到:合成牵引力=阻力+加速度力+坡道力+反向力其中,阻力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克服的空气阻力、摩擦阻力等;加速度力是列车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的惯性力;坡道力是列车在爬坡或下坡时所需的力;反向力是列车在平稳行驶过程中克服的车辆内部阻力。
其次是牵引功率的计算。
牵引功率是指列车牵引系统所需要的功率,它与牵引力和列车速度有关。
牵引功率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到:牵引功率=牵引力×列车速度根据牵引力的计算结果,结合列车速度,可以得到列车牵引系统所需的功率。
最后是能量消耗的计算。
能量消耗是指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包括牵引能量和制动能量。
牵引能量是列车在牵引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到:牵引能量=牵引功率×运行时间制动能量是列车在制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到:制动能量=制动功率×运行时间其中,制动功率可以根据列车制动时所需要的制动力和列车速度计算得到。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列车的负荷和运行环境等因素。
列车的负荷会对牵引力和牵引功率产生影响,例如列车的重量和乘客数量等;运行环境也会对列车的牵引性能产生影响,例如空气温度、湿度和气压等。
综上所述,高速列车牵引计算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并进行牵引力、牵引功率和能量消耗的计算。
这些计算结果能够有效指导高速列车的设计和运行,提高列车的牵引性能和能效。
列车牵引计算范文引言列车牵引计算是列车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确定列车所需的牵引力,保证列车能够顺利运行。
在牵引计算中,需要考虑列车的重量、行车线路的斜坡、阻力及曲线半径等因素。
本文将对牵引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列车牵引计算的基本原理1.1牵引力的定义列车的牵引力是指牵引车辆所能产生的购物力。
它的大小与列车的质量、速度、行车线路的坡度、风阻、摩擦力和曲线半径等因素有关。
1.2牵引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列车的牵引力F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F=Fg+Ff+Fr+Fa其中,Fg是重力产生的牵引力;Ff是风阻产生的牵引力;Fr是曲线阻力产生的牵引力;Fa是其他阻力产生的牵引力。
二、列车牵引计算的步骤2.1列车的重力产生的牵引力计算列车的重力产生的牵引力Fg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Fg = m * g * sinθ其中,m是列车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θ是行车线路的坡度。
2.2列车风阻产生的牵引力计算列车的风阻产生的牵引力Ff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Ff=0.5*ρ*S*Cd*v^2其中,ρ是空气密度,S是列车的正投影面积,Cd是阻力系数,v是列车的速度。
2.3列车曲线阻力产生的牵引力计算列车的曲线阻力产生的牵引力Fr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Fr = m * v^2 / (R * g * cosθ)其中,R是曲线半径,θ是行车线路的坡度。
2.4列车其他阻力产生的牵引力计算列车的其他阻力产生的牵引力Fa包括轮轴阻力、轴承阻力等,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试验方法进行计算。
2.5牵引力总和计算将各项牵引力相加,即可得到列车所需的总牵引力。
三、应用实例以一个20节车厢组成的货车为例,所载重量为1000吨,行车线路有10‰的上坡,速度为20m/s,段曲线的半径为1000m。
已知空气密度为1.2 kg/m³,列车的正投影面积为100m²,阻力系数为0.3、则根据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重力产生的牵引力Fg = 1000 × 9.8 × sin(10°) ≈ 1700kN风阻产生的牵引力Ff=0.5×1.2×100×0.3×20²≈720N曲线阻力产生的牵引力Fr = 1000 × 20² / (1000 × 9.8 ×cos(10°)) ≈ 430kN其他阻力产生的牵引力Fa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假设为300kN。
快速铁路牵引质量计算条件
快速铁路牵引质量是指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系统所需的能量和牵引系统的实际输出能力之间的比值。
它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1. 车辆质量:包括车体质量和乘客、货物等附加质量的总和。
2. 牵引系统的输出能力:指牵引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牵引力以及牵引系统的最大功率。
3. 行驶速度:不同速度下,快速铁路列车的牵引质量会有所不同。
4. 牵引系统的效率:牵引系统的效率是指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值,其大小取决于牵引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综合考虑以上条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快速铁路的牵引质量:
牵引质量= (车辆质量×行驶速度²) ÷牵引系统的输出能力×牵引系统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快速铁路列车,其牵引质量的计算条件可能有所不同,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1.背景和目的2.牵引力计算方法2.1静态牵引力计算静态牵引力是指列车在启动、爬坡等低速运行过程中所需的牵引力。
计算静态牵引力时需要考虑列车质量、坡度和摩擦系数等参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使用离散点法,根据列车质量分布、摩擦系数和坡度等信息,计算出列车在每一个点位所需的牵引力,并将其相加得到总的静态牵引力。
2.2动态牵引力计算动态牵引力是指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所需的牵引力。
计算动态牵引力时需要考虑列车质量、速度、风阻和曲线半径等参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使用牵引力-速度曲线法,根据列车速度和曲线半径等信息,计算出不同速度下列车所需的牵引力,并以曲线的形式表示。
通过拟合曲线可以获得动态牵引力的计算函数,从而实现实时计算。
3.牵引力调整和优化根据列车的运行状态和运营要求,需要进行牵引力的调整和优化。
常见的调整和优化方法有:3.1道路牵引因素调整根据不同的道路条件,可以调整列车的牵引力。
例如,在起点站进行调整,减小列车的启动阻力;在坡道上进行调整,增加列车的牵引力等。
3.2列车组态和密度调整列车的组态和密度也会影响牵引力的需求。
合理配置列车的组态和密度,可以降低列车的牵引力需求,提高运行效率。
例如,通过增加机车数量、增加车厢级联,可以减轻每辆车的牵引负荷。
3.3牵引力跟踪和控制通过牵引力的跟踪和控制,可以实时监测列车的牵引力需求,并调整牵引系统的输出功率来满足需求。
通过牵引力的跟踪和控制,可以实现列车牵引力的最优化。
4.监测和评估对列车牵引力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监测和评估方法有:4.1牵引力测点设置在关键位置设置牵引力测点,定期对牵引力进行测量,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对,以发现偏差和异常。
4.2牵引力模拟使用牵引力模拟软件,模拟列车在不同条件下的牵引力需求,评估牵引系统的性能,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4.3牵引力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牵引力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列车运行中的规律和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