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优选)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优选)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优选)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优选)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

基础数据:

直径(D)、填高(H)、流速(S)、比重(ρ)、体积(V)、重量(G)、出水量(Q)、原水硬度(C)、原水含盐量(Y)、再生周期(T)、

再生剂耗量[工业盐(F1)、盐酸(F2)、氢氧化钠(F3) ]

活性炭9元/公斤,石英砂0.7元/kg,树脂9元/kg

机械过滤器一般流速S=8m/h

活性炭过滤器一般流速S=8-10m/h

钠床、阳床、阴床一般流速S=15-20m/h

混床一般流速S=30-40m/h

石英砂比重ρ=1800Kg/m3

活性炭比重ρ=450Kg/m3

阳树脂比重ρ=820Kg/m3(漂莱特)

阴树脂比重ρ=700Kg/m3(漂莱特)

阳树脂交换容量800mmol/m3

阴树脂交换容量300mmol/m3

1、过滤器:

滤料体积V=0.785×D2×H

滤料重量G=V×ρ

出水量Q=0.785×D2×S

2、钠床:(阳树脂)

滤料体积V=0.785×D2×H

滤料重量G=V×ρ

出水量Q=0.785×D2×S

再生周期T=V×800×50÷C÷Q

再生剂耗量-工业盐F1=V×800×1.8×0.0585

3、阳床:(阳树脂)

滤料体积V=0.785×D2×H

滤料重量G=V×ρ

出水量Q=0.785×D2×S

再生周期T=V×800×58.5÷Y÷Q

再生剂耗量-盐酸F2=V×800×3×0.0365÷0.35

4、阴床:(阴树脂)

滤料体积V=0.785×D2×H

滤料重量G=V×ρ

出水量Q=0.785×D2×S

再生周期T=V×300×58.5÷Y÷Q

再生剂耗量-氢氧化钠F3=V×300×4×0.04

5、混床:

(阳、阴树脂比例为1:2;筒体直径<500mm填料高度为1350;筒体直径>500 mm 填料高度为1800:)

阳树脂体积V1=0.785×D2×H÷3

阳树脂重量G1=V1×ρ

阴树脂体积V2=0.785×D2×H×2÷3

阴树脂重量G2=V2×ρ

出水量Q=0.785×D2×S

再生周期T=V2×300×58.5÷Y÷Q

再生剂耗量-盐酸F2=V1×800×3×0.0365÷0.35

再生剂耗量-氢氧化钠F3=V2×300×4×0.04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

机械设计基础公式计算例题

一、计算图所示振动式输送机的自由度。 解:原动构件1绕A 轴转动、通过相互铰接的运动构件2、3、4带动滑块5作往复直线移动。构件2、3和4在C 处构成复合铰链。此机构共有5个运动构件、6个转动副、1个移动副,即n =5,l p =7,h p =0。则该机构的自由度为 3-2) 3-3) 同理,当设a >d 时,亦可得出 得c d ≤b d ≤a d ≤ 分析以上诸式,即可得出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

(1)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不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机构中便不可能存在曲柄,因而只能是双摇杆机构。 通常可用以下方法来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四、从动件位移s与凸轮转角?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它称为位移曲线(也称? S曲线) -位移曲线直观地表示了从动件的位移变化规律,它是凸轮轮廓设计的依据 凸轮与从动件的运动关系 五、凸轮等速运动规律

???? ? ?? ?? == ====00 0dt dv a h S h v v ? ?ω?常数从动件等速运动的运动参数表达式为 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曲线 等速运动位移曲线的修正 ,两轮的中心距α=630mm ,主动带轮转速1n 1 450 r/min ,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10kW 。试求:V 带中各应力,并画出各应力1σ、σ2、σb1、σb2及σc 的分布图。 附:V 带的弹性模量E=130~200MPa ;V 带的质量q=0.8kg/m ;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fv=0.51;B 型带的截面积A=138mm2;B 型带的高度h=10.5mm 。

第三章机械设计编程基础

第三章 机械设计编程基础 2.1 编程和图表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编制机械设计计算程序的基本方法 (1) 设计数据 (2) 表格、线图及标准规范 (3) 算法设计 [] p p dlh T σσ≤= 4 式中,T 为转矩; h 为键高度; l 为键的工作长度; [σp ]为轮毂的许用挤压应力。 表1 平键(摘自GB1096-90) 轴径 mm d mm b mm h 自6~8 2 2 >8 ~10 3 3 >10~12 4 4 >12~17 5 5 >17~22 6 6 >22~30 8 7 >30~38 10 8 >38~44 12 8 >44~50 14 9

二、设计图表处理的基本方法 1.表格(手册中的)分为两类:? ?? ..:;:着某种联系表格中的数据之间存在列表函数任何联系表格中的数据之间没有数表 2.表格处理的基本方法: (1) 表格的程序化:将数表中的数据以数组形式存储和检索,直接编 在解题的程序中。 (2) 表格的公式化:对于列表函数,可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形成数学表 达式并直接编于程序中。 2-2 设计数表的处理 一、表格的程序化 1. 数表 一维(元)数表:所查取的数据只与一个变量有关的数表; 二维(元)数表:所查取的数据与两个变量有关的数表; 它们均可用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形式存入计算机,以备程序使用。 一维(元)数表程序化

示例1 : 示例2 : int I; float GAMA[ ] ={ 7.87,7.85,8.30,7.75}; printf( “1. 工业纯铁\ n”); printf( “1. 钢材\ n”); printf( “2. 高速钢\ n”); printf( “3. 不锈钢\ n”); printf( “选择材料类型:”); scanf( “ % d”,&I); printf( “3. 不锈钢\ n”); printf( “材料的密度:% f\ n”,GAMA[I -1]); 表2 材料的密度 材 料 密度 / (g.。cm -3) 工业纯铁 7。87 钢 材 7。85 高 速 钢 8。30 不 锈 钢 7。75

中央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实际受冷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实用率×65%(除去厨房、洗手间等非制冷面积) 实际所需冷量=实际受冷面积×单位面积制冷量 注意:单位面积制冷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家用通常为100 ——150瓦/平方米。如果房间朝南、楼层较高,或者有大面积玻璃墙,可适当提高到170 ——200瓦/平方米左右。 第二步:确定室内机与风口 根据实际所需冷量大小决定型号,每个房间或厅只需要一台室内机或者风口,如果客厅的面积较大,或者呈长方形,可以多加一台室内机或风口。以每12平方米需要一匹左右为准。 第三步:确定空调布局: 1、主机的位置要讲究通风散热良好,便于检修维护,同时位置要尽量隐蔽,避免影响房子外观和噪音影响室内; 2、室内机的位置要和室内装修布局配合,一般是暗藏在吊顶内,也可以隐藏在高柜的顶部。一般室内机都是超薄型的,只需要大约25厘米的高度就可以放置。安装时要注意回风良好,使室内空气形成循环,以保证空调效果和空气质量; 3、管路的布置:冷水机组的冷媒管路都比较细,即使外面包上保温层,也可以方便地暗藏起来;管路需要全程保温,管件、阀件以及与管路接触的金属配件都要保温包裹起来,以防冷凝水滴漏;管路材料一般选用PP R管、PVC U管或铝塑复合管,可以保证50年不损坏;全部的冷凝水集中或就近隐蔽排放; 4、室内机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负离子发生器、净化除尘装置,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第四步:选择适合价格的产品 家用中央空调的价格大约在300 ——350元/平方米左右。品牌、机型、用户自己的需求,如选择变频与非变频空调,冷暖或单冷,都会导致价格差异。 第五步:选择服务 同普通分体空调相比,家用中央空调实际上是一个“半成品”,因为它要同室内装修相配合。家用中央空调的服务,不仅包括售后服务,还包括销售前的咨询、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可以说,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设计、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不亚于主机设备。 所以用户在购买家用中央空调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服务佳、信誉好的企业,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空调好坏的三项指标 制冷(热)量、能效比和噪音的大小是衡量空调优劣的三个最为关键的指标。 制冷(热)量

弱电工程管线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 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 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4U; 5、线管理器的计算。48口配线架不需要线管理器(自带),主要是给交换机,如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1U; 6、机柜跳线(2m)。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7、工作站的跳线。总点数的数量; 8、RJ45头。(机柜跳线+工作站跳线)×2×1.1;

机械设计转动惯量计算公式-参考模板

1. 圆柱体转动惯量(齿轮、联轴节、丝杠、轴的转动惯量) 8 2 MD J = 对于钢材:3 410 32-??=g L rD J π ) (1078.0264s cm kgf L D ???-M-圆柱体质量(kg); D-圆柱体直径(cm); L-圆柱体长度或厚度(cm); r-材料比重(gf /cm 3)。 2. 丝杠折算到马达轴上的转动惯量: 2i Js J = (kgf·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cm·s 2); i-降速比,1 2 z z i = 3. 工作台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 g w 22? ?? ??? =n v J π g w 2s 2 ? ?? ??=π (kgf·cm·s 2) v -工作台移动速度(cm/min); n-丝杠转速(r/min); w-工作台重量(kgf); g-重力加速度,g = 980cm/s 2; s-丝杠螺距(cm) 2. 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驱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 s cm (kgf 2g w 122 221??? ??? ??????? ??+++=πs J J i J J S t J 1-齿轮z 1及其轴的转动惯量; J 2-齿轮z 2的转动惯量(kgf·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cm·s 2); s-丝杠螺距,(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fg). 5. 齿轮齿条传动时折算到小齿轮轴上的转动惯量 2 g w R J = (kgf·cm·s 2) R-齿轮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6. 齿轮齿条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 ??++=2221g w 1R J i J J t J 1,J 2-分别为Ⅰ轴, Ⅱ轴上齿轮的转动惯量(kgf·cm·s 2); R-齿轮z 分度圆半径(cm); w-工件及工作台重量(kgf)。 马达力矩计算 (1) 快速空载时所需力矩: 0f amax M M M M ++= (2) 最大切削负载时所需力矩: t 0f t a M M M M M +++= (3) 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 0f M M M += 式中M amax —空载启动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m); M f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摩擦力矩(kgf·m); M 0—由于丝杠预紧引起的折算到马达轴上的附加摩擦力矩(kgf·m); M at —切削时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加速力矩(kgf·m); M t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切削负载力矩(kgf·m)。 在采用滚动丝杠螺母传动时,M a 、M f 、M 0、M t 的计算公式如下: (4) 加速力矩: 2a 106.9M -?= T n J r (kgf·m) s T 17 1= J r —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惯量; T —系统时间常数(s); n —马达转速( r/min ); 当 n = n max 时,计算M amax n = n t 时,计算M at n t —切削时的转速( r / min )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

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中的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 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 2.1 星型布线计算法: 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间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中心机房(或延续放大器)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有线电视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2.2 分支器串接布线计算法: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 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

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

制冷量计算公式审批稿

制冷量计算公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制冷量计算公式 总热量QT Kcal/h QT=QS+QT 空气冷却:QT=0.24*∝*L*(h1-h2) 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 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 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 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 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部分冷负荷性能 NPLV KW/TR NPLV=1/(0.01/A+0.42/B+0.45/C+0.12/D) 满载电流(三相)FLA(A) FLA=N/√3 UCOSφ 新风量L CMH Lo=nV

送风量L CMH 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 N1=L1*H1/(102*n1*n2) 水泵功率N2 KW N2= L2*H2*r/(102*n3*n4) 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 n4—传动效率=0.9~1.0 F=a*b*L1/(1000u) a—风管宽度 m b—风管高度 m u—风管风速 m/s V1—冷冻水量(L/s) V2—冷却水量(L/s) 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

弱电智能化取费标准计算

弱电智能化取费标准计 算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工程设计费计算方法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以下内容摘录自《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 1总则 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工程设计收费采取按照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概算投资额分档定额计费方法计算收费。 工程设计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1工程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 2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基本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 3基本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设计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合同额。 基本设计收费 基本设计收费是指在工程设计中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收取的费用,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 其他设计收费

其他设计收费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实际需要或者发包人要求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总体设计费、主体设计协调费、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费、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竣工图编制费等。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是完成基本服务的价格。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在《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附表一)中查找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 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为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 工程中有利用原有设备的,以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时同类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缓配设备,但按照合同要求以既配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并达到设备安装和工艺条件的,以既配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引进设备的,按照购进设备的离岸价折换成人民币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 工程设计收费调整系数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调整系数包括: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和附加调整系数。 1专业调整系数是对不同专业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差异进行调整的系数。计算工程设计收费时,专业调整系数在《工程设计收费专业调整系数表》(附表二)中查找确定。 2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是对同一专业不同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差异进行调整的系数。工程复杂程度分为一般、较复杂和复杂三个等级,其调整系数分别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风冷凝器水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与压缩机匹配选型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积 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 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0=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 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温差×重量/时间×比热×设备维护机构 例如:有一个速冻库 1)库温-35℃ 2)速冻量1T/H 3)时间2/H内 4)速冻物质(鲜鱼) 5)环境温度27℃ 6)设备维护机构保温板 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 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40 CE-40℃制冷量=31266 kcal/n 所谈的是闭式空调冷水系统的阻力组成,因为这种系统是量常用的系统。 1.冷水机组阻力:由机组制造厂提供,一般为60~100kPa。 2.管路阻力:包括磨擦阻力、局部阻力,其中单位长度的磨擦阻力即比摩组取决于技术经济比较。若取值大则管径小,初投资省,但水泵运行能耗大;若取值小则反之。目前设计中冷水管路的比摩组宜控制在150~200Pa/m范围内,管径较大时,取值可小些。 3.空调未端装置阻力:末端装置的类型有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器等。它们的阻力是根据设计提出的空气进、出空调盘管的参数、冷量、水温差等由制造厂经过盘管配置计算后提供的,许多额定工况值在产品样本上能查到。此项阻力一般在20~50kPa范围内。 4.调节阀的阻力:空调房间总是要求控制室温的,通过在空调末端装置的水路上设置电动二通调节阀是实现室温控制的一种手段。二通阀的规格由阀门全开时的流通能力与允许压力降来选择的。如果此允许压力降取值大,则阀门的控制性能好;若取值小,则控制性能差。阀门全开时的压力降占该支路总压力降的百分数被称为阀权度。水系统设计时要求阀权度S>0.3,于是,二通调节阀的允许压力降一般不小于40kPa。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

+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总热量QT Kcal/h QT=QS+QT 空气冷却:QT=0.24*∝*L*(h1-h2) 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 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 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 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 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部分冷负荷性能 NPLV KW/TR NPLV=1/(0.01/A+0.42/B+0.45/C+0.12/D) 满载电流(三相)FLA(A) FLA=N/√3 UCOSφ 新风量L CMH Lo=nV 送风量L CMH 空气冷却:L=Qs/〔Cp*∝*(T1-T2)〕 风机功率N1 KW N1=L1*H1/(102*n1*n2) 水泵功率N2 KW N2= L2*H2*r/(102*n3*n4)

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 n4—传动效率=0.9~1.0 F=a*b*L1/(1000u) a—风管宽度m b—风管高度m u—风管风速m/s V1—冷冻水量(L/s) V2—冷却水量(L/s) 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 水的比热=1 kcal/kg?℃ 水的比重=1 kg/l 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 QL—空气的潜热量 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 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 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 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 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 Q1—制冷量KW

弱电工程预算计算公式大全

弱电工程预算计算公式大全 配套教程: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RJ-45头的需求量 R=n×4+n×4×15% 式中: R: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4:表示每个信息点要准备4个RJ-45头 n×4×15%:表示富余量 2.信息模块的需求量 M=n+n×3% 式中: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3.面板与底盒的数量 (1)先在信息点总量里统计出单口面板的实际数量d (2)再计算双口面板的数量 S=[(n-d)/2]×1.03 D=d×1.03 底盒的数量G=S+D 式中: S:表示双口面板的购买数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d:表示单口面板的实际数量 1.03:表示3%的富余量 D:表示单口面板的购买数量 4.对槽、管规格选型

(1) 查表法:统计槽(管)内需要容纳的线缆数量,再去查表得到所需槽、管的规格型号。(表在教材的P120) (2) 估算法: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线缆的总截面积×3。 (3) 精确算法:(例题在教材的P120) 式中:S——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管截面积; N——用户所要安装的线缆条数; P——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 70%——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 40%~50%——线缆之间的允许间隔。 5.线缆用量计算 平均每个信息点的线缆长度(C)=平均线缆长度+备用部分+端接容差 平均线缆长度=0.5×(L+S) 备用部分=0.05×(L+S) 端接容差为6m~10m。 即: C=0.55×(L+S)+6 F=Floor(305/C) B=Ceiling(n/F) 式中: L—离FD最远信息插座的距离; S—离FD最近信息插座距离; C—平均每个信息点的线缆长度; F—每箱双绞线能安装的信息点数量; Floor()—向下取整 Ceiling()—向上取整 B—所需线缆总箱数(305米/箱); n—信息点数量。

最新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教学内容

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 常高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冷库容积×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 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 中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冷库容积×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200-600W之间; 低温冷库压缩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冷库容积×110×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300-800W 风机匹配的计算方式 一、冷藏冷库匹配的冷风机:查看详情每立方米负荷按W0=75W/m3计算。 1 若V(冷库容积)<3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2; 2 若30m3≤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1; 3 若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0; 4 若为单个冷藏库时,则乘系数B=1.1 最终冷库冷风机选配按W=A*B*W0(W为冷风机负荷); 5 冷库制冷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10oC蒸发温度计算。 二、冷冻冷库匹配的冷风机:每立方米负荷按W0=70W/m3计算。 1 若V(冷库容积)<3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2; 2 若30m3≤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1; 3 若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0; 4 若为单个冷冻库时,则乘系数B=1.1 最终冷库冷风机选配按W=A*B*W0(W为冷风机负荷) 5 当冷库与低温柜共用制冷机组时,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35oC蒸发温度计算。当冷库与低温柜分开时,冷库制冷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30oC蒸发温度计算。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分析与思考题 1-1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 1-2 什么是零件?什么是构件?什么是部件?试各举三个实例。 1-3 什么是通用零件?什么是专用零件?试各举三个实例。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一.选择题 2-1 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内容只限于_______。 (1) 专用零件的部件 (2) 在高速,高压,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以及尺寸特大或特小的通用零件和部件 (3) 在普通工作条件下工作的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部件 (4) 标准化的零件和部件 2-2 下列8种机械零件:涡轮的叶片,飞机的螺旋桨,往复式内燃机的曲轴,拖拉机发动机的气门弹簧,起重机的起重吊钩,火车车轮,自行车的链条,纺织机的纱锭。其中有_____是专用零件。 (1) 3种 (2) 4种 (3) 5种 (4) 6种 2-3变应力特性可用σmax,σmin,σm, σa, r 等五个参数中的任意_____来描述。 (1) 一个 (2) 两个 (3) 三个 (4) 四个 2-4 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____。 (1) 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2) 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 (3)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4)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 2-5 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___。 (1) 屈服点 (2) 疲劳极限 (3) 强度极限 (4) 弹性极限 二.分析与思考题 2-1 一台完整2-3 机械零件主要有哪些失效形式?常用的计算准则主要有哪些? 2-2 机械零件主要有哪些失效形式?常用的计算准则主要有哪些? 2-3 什么是零件的强度要求?强度条件是如何表示的?如何提高零件的强度? 2-4 什么是零件的刚度要求?刚度条件是如何表示的?提高零件刚度的措施有哪些? 2-5 机械零件设计中选择材料的原则是什么? 2-6 指出下列材料的种类,并说明代号中符号及数字的含义:HTl50,ZG230-450,2-7 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有哪些主要区别?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选择题 3-1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绝对尺寸(横截面尺寸)增大,疲劳强度将随之_____。 (1) 增高 (2) 不变 (3) 降低 3-2 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构相同时,磨削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相比,其疲劳强度______。 (1) 较高 (2) 较低 (3) 相同

机房常用计算公式

1、空调大小选择 精密空调:面积×300/860=KW(功率) 注:300为层高,860为经验值。 面积×高×4=新风量 2、UPS选择 UPS容量计算: 确定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时应留有余量,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可按下式计算:E≥1.2P (8.1.7-1) 式中E--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不包含备份不间断电源系统设备)(KW/KVA)P—电子信息设备的计算负荷(KW/KV A)。 功率×1.2=KVA UPS电池公式: (UPS容量)×功率因数×后备时间÷启动电压=AH<安时> 如:6KVA的UPS:6000*0.7/240=17.5 后备时间=用已有的电池AH(如:24AH、38AH、65AH、100AH)/一组一小时的电池AH数24/17.5=1.37小时 38/17.5=2.17小时 65/17.5=3.7小时 100/17.5=5.71小时 一组一小时电池数=启动电压/单节电池伏数(如:12V) 启动电压=一组电池数*单节电池伏数(如:12V) (首先要知道启动电压,启动电压需向厂商咨询) 注:科尔茂的启动电压为:40K-384 30K-384 6K-240,10K以下为240,以上为384。功率因数约0.7、0.8 。 3、线缆选择 电流计算:三相 I=P/(380×1.732×0.85) 简约为:559.436 单相 I=P/(220×0.85) 简约为:187 相线每平方3A,零地线放小一半。 0.85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335 KVA用于表示视在功率,KW用于表示有功功率,是不同的概念。换算时用千伏安数乘于功率因数即为输出功率。如:功率因素是0.7、0.8的,即: 1KVA=1*0.7=0.7KW;1KVA=1*0.8=0.8KW

冷水机制冷量计算方式及冷水机选型计算汇总

冷水机制冷量计算方式及冷水机选型计算汇总 (一)如何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工业冷水机和小型冷水机呢,其实很简单有一个选型公式: 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 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 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 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 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5、根据计算的制冷量选择相应的机器型号。 一般习惯对冷水机要配多大的习惯用P来计算,但最主要的是知道额定制冷量,一般风冷的 9.07KW的样子的话选择用3P的机器.依此类推。所以工业冷水机的选用最重要的是求出额定制冷量 (二)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 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20kw就可以勒计算方式: 1: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候(分)×60÷0.86(系数)=(w) 2: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候(时)÷0.86(系数)=(kw) 你的数据带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出来就可以勒4小时10000l×(15-7)÷4h ÷0.86=23255w=23.255kw5小时10吨×(15-7)÷5h÷0.86=18.604kw压缩机和冷水机制冷道理冷凝器的感召我不晓得怎样给你诠释;那个你可以在网上查到的上海田枫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冷水机) (三)冷水机选型方法 (三)能量守恒法Q=W入-W出 Q:热负荷(KW) W入:输入功率(KW)例:8KW W出:输出功率(KW)例:3KW 例: Q=W入-W出=8-3=5(kw) (二)时间温升法Q= Cp.r.V.△T/H Q:热负荷(KW) Cp:定压比热(KJ/kg.℃)……4.1868 KJ/kg.℃ r:比重量(Kg/m3)……1000 Kg/m3 V:总水量(m3) 例:0.5 m3 △T:水温差(℃)……△T=T2-T1 例:=5℃H:时间(h) 例:1h 例: Q= Cp.r.V.△T/H=4.1868*1000*0.5*5/3600=2.908(kw) (一)温差流量法Q=Cp.r.Vs.△T Q:热负荷(KW) Cp:定压比热(KJ/kg.℃)……4.1868 KJ/kg.℃ r:比重量(Kg/m3)……1000 Kg/m3 Vs:水流量(m3/h) 例:1.5 m3/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