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开放性骨折海水浸泡后的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43.06 KB
- 文档页数:3
开放性骨折如何处理弄清楚了吗开放性骨折主要是分几个进医院之前急救的部分,第一个是不要随意晃动患者,如果心跳停止需要做心脏复苏。
第二个是拿相对干净的衣物去清洁患者的伤口,不要去触碰患者的皮肤组织,造成医生误判。
第三是找硬的支架固定患者的骨头。
第四是将患者尽快及时的运送到医院,不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
不要耽误时间一长,可能又感染了手术就不好做了病人就比较危险了。
1.清理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2~3次,创口内部一般不冲洗,无菌纱布覆盖创口,如污染严重,可用无菌纱布轻柔清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然后可用络合碘冲洗创口或用纱布浸湿络合碘敷于创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
2.止血迅速判明出血性质,选择有效的暂时止血方法。
一般开放伤口用无菌纱布或干洁的布单局部加压包扎。
如有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一般伤口加压止血,以免肢体坏死。
如果说有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一般伤口的加压包扎是无法办到的,这种情况可以选用止血带止血,并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法将骨折固定。
固定方法应以最简单、最快捷为宜。
可选用外固定器固定,否则易导致感染。
3.固定开放性骨折以后,首先要行骨折部位的临时固定。
固定的方法以最简单最快捷为宜,可以就地取材,选用木板或者树枝以固定骨折端,防止骨折端活动,导致骨折的二次损伤。
再就是行固定包扎以后,一定要及时地就近医院就诊,并且行开放性的创面,彻底的清创。
一般要在6小时以内行清创,以免导致开放伤口出现感染的情况,后期引起骨髓炎的发生。
并且清创以后,如果有条件可以一起行骨折的固定治疗,一般是采用外固定架的。
开放性骨折一般都是外伤引起的,像车祸、高空坠落、都可能造成开放性骨折,暴力这些开放性骨折就是皮肤破了、肌肉破了、骨头扎出来了、骨头露出来了。
所以这样的骨折就是骨头本身断了,同时露出皮肤之外,皮肤上也有伤口。
所以这样的开放性骨折处理就比较复杂了,而且看部位有的部位开放性骨折出血量很大,可能急救的时候就要出血,而且争取最晚在八小时之内,早期手术做骨折内固定。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后,骨骼断裂的部位与外界环境直接相连,导致骨骼露出体外,伴有明显的创面。
这种骨折属于严重创伤,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和损伤。
以下是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的标准步骤:1. 确保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处理之前,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例如火灾、交通事故等,先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因此需要尽快止血。
可以采用直接压迫的方式,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创面上,持续施压至出血停止。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3. 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需要尽快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伤口,以去除污物和细菌。
切勿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加重伤口疼痛和损伤。
4. 固定骨折: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可以使用夹板、纱布或其他固定材料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活动和摩擦。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保持伤者舒适:在急救处理过程中,要尽量减轻伤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可以给伤者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
6. 就医治疗: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急救处理完成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由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7. 监测伤者状况:在急救处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者的状况变化。
注意观察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总结: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止血、清洁伤口、固定骨折、保持伤者舒适、及时就医治疗,并密切观察伤者的状况变化。
以上是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的标准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有其他问题,请及时与医生或急救人员联系。
严重开放性多发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早期救治海水高渗、高钠,含有大量的细菌,且往往具有低温特性,这些特性导致严重开放性多发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伤情特殊化和复杂化,给救治带来特殊的要求。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于2006年6月22日收治一批在海上工作时因发生意外致,严重开放性多发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伤员.现将治疗的经过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6年6月22日我们收治严重开放性多发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20至34岁,平均26岁。
致伤原因:海上交通事故致伤伤后坠落入海。
伤口在海水内浸泡时间2~4h。
受伤部位:多发肋骨骨折2例,其中合并血气胸2例,并发急性肺损伤1例。
四肢开放性骨折5例,骨盆骨折1例。
16分<ISS评分<26分者3例,26分<1SS评分<43分者2例。
从受伤至被送到医院救治均在5h以上。
在明确术前诊断及作好各种术前准备后,依受伤的严重性和损伤程度,实施急诊手术。
手术开始距受伤时间平均为8.3h(6.5h~10.3h)。
2治疗方法与结果伤口深达肌肉深层者均做术前伤口细菌培养。
麻醉后,创口周围皮肤先用肥皂液或洗洁精反复刷洗,在用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及0.1%灭滴灵依次冲洗两遍,第一遍可用手(带无菌手套)直接去污,并探查伤口情况及有无异物,接着伤口内用0.1%灭滴灵液浸泡2min,创面周围再用碘酊、酒精或碘伏消毒。
5例患者对海水浸泡伤口均采用3Cs法(切之不出血、触之软泥状、来之不收缩)切除失活组织,去除一切异物,全部伤员均一期进行骨折内固定,内固定后置双套管引流48~72h,术后患肢抬高保温,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换药观察一次,注意无菌操作。
尽早应用敏感性广谱抗生素,笔者使用泰能1g每8h一次,连用5d,所有患者无一例发作伤口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所有伤者均出现生化指标升高,ALT、AST于伤后第4、5天升剑最高,CK、CKMB、CRP于伤后第2天升剑最高且与海水浸泡伤口的时间长短成正比,生化指标从术后第6天开始逐渐回落,在第10天左右恢复正常。
开放性骨折应如何正确处理?这篇文章帮你查漏补缺!开放性骨折伤情评估创伤导致的开放性骨折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需要首先对患者进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治疗,并结合专业的创伤小组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伤情评估。
术中可以选择采用止血带辅助治疗无法控制的动脉出血。
创伤救治人员需要拍照记录创面的大体情况。
在急诊室中需要去除创面污染物,用盐水浸润的纱布覆盖创面,切忌对创面进行切开探查(急诊室设备不完善,以免出现继发严重的损伤)。
X线检查时,应当囊括患肢的临近关节。
如果是刀刺伤或枪伤,在拍摄X线之前,需要做好标记。
此外还需要全面仔细评估患肢末端的神经血管情况。
下肢神经血管损伤的评估上肢脉搏•腕关节处的桡动脉搏动•腕关节处的尺动脉搏动感觉功能•食指的正中神经功能•食指的尺神经功能•拇指的桡神经功能下肢脉搏•内踝处胫后动脉的搏动•足背胫前动脉的搏动•是否触及腓动脉的搏动感觉功能•内踝处隐神经的功能•足背腓浅神经的功能•第一足趾腓深神经的功能•足外侧缘腓肠神经的功能•足底胫神经的功能对于严重的肢体损伤,目前至少有6种评分系统来协助外科医生评估伤情并制定治疗策略(保肢治疗或截肢)。
但是这些评分系统在应用中对患者的整体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
理想情况下,对患者的救治需要具有保肢治疗经验的骨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伤情,并详细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并预判可能出现的后果。
今中外筋膜间隙综合征评估创伤的同时需要注意患肢是否存在骨筋膜室综合征。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创伤导致的患者无骨折发生,也可能会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结合临床体征进行诊断,但是对于已经昏迷或无意识的患者,需要进行侵入性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下肢开放性骨折横截面。
显示筋膜和神经血管结构。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评估经典的‘5P’征(疼痛、苍白、麻木、无脉、感觉异常)不太可靠,因为5P征出现时缺血已经发生,不能用于早期判断。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开放性骨折急救处理的详细内容:
一、即将住手出血
1.1 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直接压迫伤口,阻挠血液流出。
1.2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1.3 尽量保持伤肢处于抬高位置,减少出血量。
二、保护受伤部位
2.1 尽量不要挪移受伤的肢体,以免加重损伤。
2.2 可以用软垫或者棉布轻轻包裹受伤部位,固定好受伤的肢体。
2.3 避免直接接触受伤部位,以免感染。
三、清洁伤口
3.1 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杂物和污垢。
3.2 不要使用酒精或者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
3.3 尽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四、就医就诊
4.1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急救。
4.2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保持伤者肃静,避免剧烈运动。
4.3 在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五、预防感染
5.1 医生会给伤者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
5.2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5.3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和专业治疗。
遵循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者的康复。
希翼大家都能了解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做好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开放性骨折的正确处理方法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通常伴有骨头突出皮肤表面,易受感染和
出血的风险。
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开放性骨折的正确处理方法:
1. 紧急处理,在发生开放性骨折时,首先要立即停止出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
或衣物进行包扎,然后用压迫的方法止血。
同时要保持患者平静,避免患者过度惊慌和运动,以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
2. 清洁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的流动水,轻柔地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周
围的污物和异物。
切忌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以免加重伤口的感染和炎症。
3. 骨折固定,在清洁伤口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暂时固定骨折部位,减
少骨头的移动。
但切忌过度用力,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4. 就医治疗,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在送医途中,可以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覆盖伤口,避免外界污染。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伤口的处理和骨折的固定,同时给予抗感染和止痛的药物治疗。
5. 术后护理,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
要注
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品,避免伤口的感染。
同时,要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帮助骨折部位恢复功能和力量。
总之,开放性骨折的正确处理方法需要紧急处理、清洁伤口、固定骨折、就医
治疗和术后护理等步骤。
患者家属和周围人员也要尽量保持冷静,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急救和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开放性骨折的了解,提高应对突发伤情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海水浸泡伤伤口紧急处理策略一、海水浸泡伤的伤情特点和主要问题海水具有温度低、高盐高渗透性和多病原菌等特点,会加重创伤后低体温,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加重组织损伤及伤口感染、延迟愈合等。
海水浸泡伤伤口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海水含有大量矿物盐,其中90%为氯化钠(0. 53 ~ 0. 58mol / L)。
其他盐类包括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
海水pH 值8. 00~ 8. 21,属高渗、强碱性水, 已有研究证明,偏碱性溶液会抑制伤口组织增殖活性,碱性伤口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只有接近于正常皮肤的弱酸性环境才有利于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第二,海水温度低,浸泡伤口后使其温度散失,处于低温状态,增加伤口感染概率,影响组织灌注而不利于愈合。
低体温是伤中尤为常见的问题,通常体温降至35℃才被诊断为低体温,但是在创伤患者,体温<36℃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体温33℃ 患者其凝血功能相比体温37℃ 的患者下降了50%,容易出现创伤后难以控制的出血,也不利于创伤感染控制。
在20℃左右的海水中浸泡30 ~ 60min,体温即可下降至30℃ ,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等严重循环功能紊乱和呼吸抑制。
海水浸泡可影响凝血功能,加重伤口受损程度,引起伤口严重水肿和组织愈合减慢。
研究证明,前臂简单伤口在受到海水浸泡后愈合时间将延迟10d。
第三,海水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已经发现海水中含有20 多种对人体有明显致病作用的细菌,其中嗜盐弧菌含量最多,是海洋环境中开放性创伤导致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实验研究显示,海水致病菌侵入伤口会增加局部血管通透性,引起软组织水肿,同时产生溶酶、蛋白水解酶从而破坏细胞结构。
海水的高渗透压也会增加伤口的渗透压及身体的能量消耗,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伤口感染率,一般创伤后细菌感染率为15%,经海水浸泡后感染率高达31. 2%, 基本为弧菌属感染,其他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