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卵石的形成课件3鄂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565.00 KB
- 文档页数:3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卵石的形成过程,明确卵石是由原变性岩经过长时间的淋滤作用和搬运作用,形成了经过长时间打磨的石子。
2.能够分析卵石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到卵石在土建工程和园林景观中的广泛应用。
3.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卵石在水中的密度和浮沉原理。
4.发展学生的观察、探究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卵石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卵石在水中的密度和浮沉原理。
教学难点:1.学生的深度理解和运用。
2.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自备实验材料:锥形量杯、盆、卵石、水;2.准备PPT课件;3.准备小组活动材料:工程图纸、卵石模型、胶水、手性网格纸和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呈现导入(5分钟)1.询问学生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2.通过投影仪播放卵石的形成过程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
二、探究过程(30分钟)1.卵石实验(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2)实验过程:a. 将卵石放入锥形量杯里,记录下它的体积;b. 慢慢地向锥形量杯里倒水,观察卵石在水中的变化;c. 记录水位,此时卵石的浸没量就是它的体积;d. 比较卵石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判断它能否浮在水面上。
(3)学生归纳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以及应用这个现象的场合。
(如:珠心莲水上荷叶等)2.卵石的用途(1)用工程图纸和卵石模型让学生了解卵石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2)分园林景观和建筑领域介绍卵石的应用;(3)学生分组,为自己班级设计一座小型的园林景观,并在其中运用卵石,制作模型并在班内讲解。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题目:卵石一般有几种主要颜色?卵石的用途有哪些?2. 组织学生讨论,展开问答。
四、课堂延伸(1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用彩笔和手性网格纸绘制卵石的形状。
2. 学生自发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作业和反思(5分钟)1. 小报:了解卵石的生产和应用情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卵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现象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卵石的形成过程1.化学作用2.物理作用3.生物作用2. 卵石的应用领域1.建筑领域2.墙面装饰3.园林景观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氛围。
2.引导学生回想教材中的先前知识部分,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25分钟)1.老师以浅显的语言讲解卵石的形成过程。
2.老师通过图片、动图等辅助素材,加深学生对卵石形成过程的印象。
3.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练习环节(25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模拟出卵石的形成过程。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卵石应用在生活中的优点。
3.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4. 总结环节(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和总结。
2.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和认识,并积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卵石的形成过程。
2.卵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卵石形成过程的理解。
2.学生对卵石应用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准备1.PPT课件。
2.化学、物理、生物等相关教学素材。
3.学生练习纸。
六、教学评估1. 测验1.实地考察:学生现场观察并描述卵石的形成特征。
2.问题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卵石形成过程相关的问题。
2. 观察1.学生实际操作卵石的模拟制作过程。
2.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表现。
3. 问卷1.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反思。
2.学生提出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建议及意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讲解、实践操作和讨论分享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领悟卵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