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7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S-32 Cl-35.5 Ca-40 Fe-5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①分液漏斗②长颈漏斗③容量瓶④蒸馏烧瓶⑤洗气瓶.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⑤D.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仪器使用和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时,给蒸发皿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器的 2/3B.蒸馏操作时,冷凝管中进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 C.盛放 NaOH 溶液时,使用带橡胶塞的磨口瓶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比水大9.下列溶液与20mL 1mol•L﹣1 NaNO 溶液中 NO —C.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3A.10mL 1mol•L﹣1 Mg(NO ) 溶液3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D.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右图的标志B.5mL 0.8mol•L﹣1 Al(NO ) 溶液2.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C.10mL 2mol•L﹣1AgNO 溶液D.10mL 0.5mol•L﹣1 Cu(NO ) 溶液1.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实质是()1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2 AD.1 mol•L﹣1 CuCl 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 2N12.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2---2-+ 2+13.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O4 、③Cl、④HCO3、⑤CO3 、⑥H 、⑦Cu中的若干种,4.在同温同压下,A 容器中盛有 H2,B 容器中盛有 NH3,若使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 积之比是( )A .2∶1B .5∶1C .2∶3D .1∶5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6.下图是某同学用 500 mL 容量瓶配制 0.10 mol·L-1 Na CO 溶液的步骤:23该同学的错误是 ( )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B.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14.12C 原子的质量是 a g, 某氯原子的质量是 b g ,用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a/b ②m g 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bNA)mol ③该氯原子的摩 尔质量是 aNA g ④b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17 mol (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③④15.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 CO2、H2、O2、CH4、SO2 五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B.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C.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O2>CO2>O2>CH4>H2D.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是:CO2>SO2>CH4>O2>H2 A.①⑤⑥ B.②④⑦ C.①⑥ D.⑤⑥⑦b g•mL﹣1,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1)该浓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2019_2020学年第一学期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10月化学月考Word无答案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10 月月考高二化学考试注意: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大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试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修4 第一、二章、第三章第1 节。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共14 题,每题3 分总计42 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是mol•L-1•s-1 和mol•L-1•min-1C.对于任何化学反应而言,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D.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2Na + 2H2O = 2NaOH + H2↑高温B.C + CO2 2COC.NaOH + HCl = NaCl + H2OD.CH4 + 2O2 点燃CO2 + 2H2OCOOH CH3COO- + H+,要使溶液3.已知0.1mol•L-1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中c(CH3COOH)c(H )c(CH3COO )A.加少量冰醋酸B.降低溶液温度B.加少量稀盐酸D.加蒸馏水4.一定温度下,100ml 2mol•L-1 硫酸溶液和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慢该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A.2mol•L-1 的硫酸溶液B.稀盐酸C.K2SO4 溶液D.ZnSO4 固体5.在1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g) + 3H2(g) 2NH3(g),若最初加入的N2 和H2 物质的量为4mol,测得10s 内H2 的平均速率ν(H2)=0.12mol•L-1•s-1,则反应进行到10s 时容器中N2 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C.3.2mol D.3.6mol2019_2020学年第一学期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10月化学月考Word无答案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ΔS 为正值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 为正值D.CaCO3(s)受热分解为CaO(s)和CO2(g):ΔS>07.下列关于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右图说明CH2=CH2(g) + H2(g) → CH3CH3(g) ΔH<0C.若右图中表示有无使用催化剂,则表示使用催化剂的是曲线ⅡD.ΔH 等于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8.一定温度下,在1L 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NH4I,发生反应:Ⅰ. NH 4I(s) NH3(g) + HI(g)Ⅱ. 2HI(g) H 2(g) + I2(g) ,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NH3)=b mol ,n(I2)=c mol ,则该温度下的反应Ⅰ平衡常数K 值为()A.b(b-2c) B.b(b-2c)/a C.b2 D.bc/a9.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SO2 与O2 反应生成SO3C.加压后红棕色的NO2,颜色先变深后变浅D.由H2(g)、HI(g)、I2(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aCl(s) = 2Na(s) + Cl2(g)的ΔH<0,ΔS>0B.反应3Si(s) + 2N2(g) = Si3N4(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4Fe(s) + 3O2(g) = 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g) + 3H2(g) 2NH3(g)的ΔH<0,ΔS>0D.反应N11.把3mol X 气体和1mol Y 气体混合于容积为1L 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 + Y(g) nZ(g) + 2W(g),2min 末生成0.2mol W,若测知以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 in-1,则n 值为()A.1 B.2 C.3 D.412.某温度下,将2mol A 和1mol B 充入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ΔH<0,5min 后达到平衡。
2019-2020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I)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Mg:24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4.与50 mL 0.1 mol-1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A.50mL 0.2mol·L-1的NaCl 溶液B.100mL 0.1mol·L-1的NaCl 溶液C.25mL 0.2mol·L-1的Na2SO4溶液D.10mL 0.5mol·L-1的Na2CO3溶液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据此,将甲和乙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8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N A 个B.常温常压下, 11.2 L乙烯(C2H4)含有2N A个碳原子C.1.7 g氨气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D .71g Cl 2中共有17N A 个质子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8.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 2的摩尔质量为28 gB .17 g NH 3的物质的量是1 molC .18 g H 2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D .将40 g NaOH 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标准状况下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 g ,含有b 个分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 )A.22.4nb mN AB.22.4mb nN AC.22.4N A mbD.nbN A 22.4m11.在20g 密度为dg/cm 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g Ca 2+,则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 -1B . mol·L -1C .2.5d mol·L -1D .1.25 d mol·L -1 12.在体积为VmL 、密度为dg ·cm -3的溶液中,溶有式量为M 的溶质m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L -1,溶质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 A 、c=M d w ⨯⨯1000 B 、m=Vd 100w ⨯ C 、w%=%1000d cM D 、c=VM m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B .配制0.1mol/L 的H 2SO 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 2SO 4注入容量瓶中,边注入边加水稀释C.标准状况下,1 mol 苯所占有的体积是22.4 LD.标准状况下,22.4 L 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约是1 mol14.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8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15.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 B.60 C.32 D.416.混合物:①汽油和水;②苯和四氯化碳;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若分离以上各混合物中的两种成分,正确的分离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17.用10 mL0.1 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3∶2∶2 B.1∶2∶3 C.1∶3∶3 D.3∶1∶11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46∶9 B.16∶8 C.23∶16 D.16∶9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31分)19.(4分)12.4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Na:23,O:16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B.水、空气、纯碱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2、下列反应中,H O作氧化剂的是( )2A.SO+H O=H SO32242Na+2H O=2NaOH+HB.22C.2F+2H O=4HF+O222D.3NO+H O=2HNO+NO2233、钠与水反应时产生如下现象,其中正确的一组是()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并逐渐变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响声⑥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A、①②③④⑤B、全部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l2、NaOH、HCl、O2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B.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溶液、浊液、胶体都属于混合物D.CO2、CO等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O用于高炉炼铁B.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C.用盐酸除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 O)23D.用小苏打(NaHCO)治疗胃酸过多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它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通常大于100nm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得Fe(OH)3胶体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NaHCO=Na+H+COA.++2-33NaHSO=Na+H+SOB.++2-44MgCl=Mg+ClC.2+-2Ba(OH)=Ba+OHD.2+-29、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的是(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HCO3溶液与HCl溶液混合10、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C.被氧化的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被还原的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D.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11、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B. 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的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12、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变化。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N14 Cl35.5 S32 Mg24 Fe56 C12Al27 Zn65 Cu64 Ag108 Ba137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且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标准状况是气体所处的一种特殊条件,指的是( )A.0℃、101kPaB.20℃C.20℃、101kPaD.101kPa2.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A.牛奶B.蔗糖溶C.泥浆水D.氢氧化铁胶体3.人们在用自来水养金鱼时,经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4.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
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木已成舟B.蜡炬成灰C. 铁杵成针D.滴水成冰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mol NH3的体积不可能是22. 4 LB.64 gSO2的体积为22.4 LC.11. 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 5NAD.标准状况下,11. 2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 5NA6.某物质灼烧焰色反应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离子C.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D.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否含钾元素7.15 g A和10. 5 g B完全反应,生成7. 2 g C、l. 8 g D和0. 3 mol E,则 E的摩尔质量为( )A. 55 g/molB. 27. 5 g/molC. 100 g/molD. 16. 5 g/mol8.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镁晶体B.氯化钠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氢氧化钾9.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的是( )A.将1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B.将80g SO3溶于水配成1L溶液C.将58.5gNaCl固体加入1L水后所得的溶液D.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10.下列物质里,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A.NaCl溶液B.新制氯水C.漂白粉D.液氯1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不断上浮、下沉12.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A. NaOH溶液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澄清石灰水13.某学生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的结果为5.04×10-3mol/L。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高中联考期中试卷期末考试月考试卷学业水平同步练习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坏血酸”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 杨万里《戏笔》中写到“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属于碱式盐C. 《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食物腐败、钟乳石的形成、植物光合作用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答案解析】 D【详解】A.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组成中有氢氧根属于碱式盐,故B正确;C.“曾青得铁化为铜”表示的是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该反应符合“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石钟乳的形成中涉及碳酸钙的生成与溶解,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食物的腐败是食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植物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D。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悬浊液中一定不含直径小于1 nm的粒子B. “冰水混合物”不是一种分散系C. 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D. 食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下层比上层咸【答案解析】 B【详解】A.悬浊液存在直径小于1 nm的粒子,如水的分子直径就小于1 nm,故A错误;B.冰和水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同,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故B正确;C.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都是混合物,故C错误;D.食盐易溶于水,静止后不分层,故D错误;故选B。
3 ClO2是一种高效杀菌剂。
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2019-2020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FeCl3溶液:I﹣、NH4+、Cl﹣、Ba2+B.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C.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D.硫酸钠的溶液中:Mg2+、K+、HCO3﹣参考答案:D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能够氧化碘离子;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C.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D.Mg2+、K+、HCO3﹣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硫酸钠反应.解答:A.I﹣与Fe3+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2+、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MnO4﹣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C错误;D.Mg2+、K+、HCO3﹣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硫酸钠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2. 反应2Mg+CO22MgO+C属于()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非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B【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2Mg+CO22MgO+C为单质、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的反应,且Mg、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反应物、生成物均有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选;B.为单质、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选;C.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C不选;D.Mg、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3. 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①CH3②CH=CH2③NO2④OH ⑤⑥CH—CH3A.③④ B.②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B略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将钠块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胶体:Fe3++3H2O Fe(OH)3↓+3H+C. KMnO4溶液中加H2O2,紫色褪去:2MnO4-+H2O2+6H+=2Mn2++3O2↑+4H2O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H2O +CO2↑参考答案:D分析:A.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B.Fe(OH)3为胶体,不是沉淀;C.电子得失不守恒;D.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辽宁省阜新市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Rn+离子有m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 . m+nB . A-m+nC . A-m-nD . A+m-n2. (2分) (2018高三上·曹县期中) 水法冶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源于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中所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文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3.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开学考) 在标准状况下,称量一个充满氧气的容器,质量为66.4g,若改充氮气,其质量为66g,则容器的容积为()A . 2.24 LB . 4.48 LC . 5.6 LD . 11.2 L4. (2分) (2015高一上·永新月考) 在标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目一样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在任意条件下,若两种分子保持原组成,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B . 25℃,1.25×105 Pa时,两气体的密度之比为n:mC . 同质量的A,B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分子数之比为n:mD .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B的质量之比为m:n5. (2分) (2016高一上·沭阳期中) 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 . 电解质石墨B . 胶体分散系C . 混合物漂白粉D . 碱性氧化物 CO26. (2分)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A .B .C .D .7. (2分) (2019高三上·天津月考) 下列正确的叙述有()①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 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③碘酒、淀粉溶液、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④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为氧化还原反应又为吸热反应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镀、电泳⑥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铝胶体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铝生成⑦苛性钾、次氯酸、氯气按顺序分类依次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⑧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8. (2分) (2016高二下·大名月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22.4L 的己烷含C﹣H键的数目为14NAB . 常温常压下,14g乙烯和甲基丙烯的混合物含原子数为3NAC . 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D . 15g甲基含有的电子数7NA9. (2分)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A .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B . 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 . 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D . 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10. (2分) (2018高三上·淄川开学考)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11.2 L 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B . 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NAC . 0.1 mol 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D . 28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11. (2分) (2018高一上·汽开区月考) 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 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 . 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C . 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D . 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2. (2分) (2018高一上·镇原期中) 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A . 0.1molB . 0.5molC . 0.15molD . 0.25mol13. (2分) (2016高一上·宁德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B . 22.4LN2含6.02×1023个氮气分子C . 2gH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D . 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4.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需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5. (2分) (2015高一上·回民月考)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A . 将40g NaOH溶于1L 水所得的溶液B . 将0.5mol•L﹣1的NaNO3溶液100mL 加热蒸发掉50g水所得的溶液C . 将23g Na 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D . 含K+为2mol的K2SO4溶液16. (2分)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O3﹣、SO42﹣、NH4+、CO32﹣(不考虑溶液中少量的H+和OH﹣),取200mL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进行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溶液中可能含K+B . 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O3﹣、SO42﹣、NH4+、CO32﹣C .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D . 该溶液中一定含K+ ,且c(K+)≥0.1mol/L17. (2分)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 . 80g SO3B . 16g O2C . 32g H2SD . 3g H218. (2分) (2016高一上·绵阳期中) 将200mL0.1mol•L﹣1的H2SO4溶液与200mL0.2mol•L﹣1的H2SO4溶液混合,若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则混合溶液中SO42﹣浓度是()A . 0.2mol•L﹣1B . 0.15mol•L﹣1C . 0.04mol•L﹣1D . 0.4mol•L﹣119. (2分) (2017高一上·诸暨期中) 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 . 100mL0.5mol/L MgCl2溶液B . 200mL 0.25mol/L CaCl2溶液C . 50mL 1.0mol/L NaCl溶液D . 25mL0.4mol/L HCl溶液20. (2分)用CuSO4•5H2O晶体配制500mL 浓度为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时,正确的是()A . 用托盘天平称取80.0g晶体用于配制溶液B . 将正确称取的晶体置于预先量取的500mL水中C . 定容前先将烧杯中溶解得到的溶液小心地直接倾倒至500mL规格的容量瓶D . 正确定容后,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21. (2分)某溶液离子及浓度如下表则Mn+、a可能为()A . NH4+、2B . Ba2+、1C . Al3+、2D . Fe2+、122. (2分)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 0.2mol/LB . 0.15mol/LC . 0.3mol/LD . 0.4mol/L二、填空题 (共6题;共20分)23. (4分)有以下几种物质:①KCl固体②SO2气体③水银④稀盐酸⑤冰醋酸⑥蔗糖(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4)以上物质中原来不导电但物质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Ⅰ客观题(每题3分,共60分)1.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 . KOHB .NaHCO 3C .HClD . CH 3CH 2OH 3、将饱和FeCl 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 .冷水B .沸水C .NaOH 溶液D .NaCl 溶液 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 2、烧碱、盐酸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5、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 +、Ba 2+、NO 3-、SO 42- B.K +、 Na +、I -、ClO -C. Ca 2+、NH 4+、NO 3-、Cl - D. K +、 Na +、MnO 4-、SO 42-6、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下:Na 3N+H 2O →NaOH+NH 3,NaH+H 2O →NaOH+H 2。
有关它们的叙述 ①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③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④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② 7、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 表示的是( )A.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 4Cl 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NaHCO 3溶液与HCl 溶液混合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Ca 2++2OH -+CO 2=CaCO 3↓+H 2OB.用小苏打(NaHCO 3)治疗胃酸过多:+322HCO +H =H O+CO -↑ C.向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2232=H O+O H O C 2C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2+-442Ba +SO +H +OH =BaSO +H O -↓9、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Ⅰ客观题(每题3分,共60分)1.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 . KOHB .NaHCO 3C .HClD . CH 3CH 2OH3、将饱和FeCl 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 .冷水B .沸水C .NaOH 溶液D .NaCl 溶液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 2、烧碱、盐酸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A .①③④B .③④C .②③④D .②④5、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 +、Ba 2+、NO 3-、SO 42-B.K +、 Na +、I -、ClO -C. Ca 2+、NH 4+、NO 3-、Cl -D. K +、 Na + 、MnO 4-、SO 42-6、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下:Na 3N+H 2O →NaOH+NH 3,NaH+H 2O →NaOH+H 2。
有关它们的叙述 ①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③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④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②7、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 表示的是( )A.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 4Cl 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NaHCO 3溶液与HCl 溶液混合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Ca 2++2OH -+CO 2=CaCO 3↓+H 2OB.用小苏打(NaHCO 3)治疗胃酸过多:+322HCO +H =H O+CO -↑C.向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2232=H O+O H O C 2C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2+-442Ba +SO +H +OH =BaSO +H O -↓9、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
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
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B .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C .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D .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10、歌曲《青花瓷》唱道“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 2(OH)2CO 3(碱式碳酸铜)。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 2+CO 2+H 2O=Cu 2(OH)2CO 3。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中Cu 得电子,O 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只有两种元素11、N 2O 既是医学上的一种麻醉剂,又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制取N 2O 的方法有很多,例如:① NH 4NO 3=N 2O ↑+2H 2O,② K 2SO 3+2NO=K 2SO 4+N 2O,③ 2NH 3+2O 2=N 2O+3H 2O,④ 2NaNO 3+(NH 4)2SO 4=2N 2O ↑+Na 2SO 4+4H 2O 等(反应条件均忽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 中NH 4NO 3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H 2O 是氧化产物B.反应② 中K 2SO 3是还原剂,N 2O 是氧化产物C.反应③ 中每生成1分子N 2O,转移8个电子D.反应④ 中NaNO 3是还原剂,N 2O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12、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2NaI+MnO 2+3H 2SO 4=2NaHSO 4+MnSO 4+2H 2O+I 2;(2)2NaIO 3+5NaHSO 3=2Na 2SO 4+3NaHSO 4+H 2O+I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C.氧化性:22432MnO >SO >IO >I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 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13、24232PbO KMnO Cl FeCl CuCl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2+2+Cu+2Fe =Cu +2FeB.--+2+42210Cl +2MnO +16H =2Mn +5Cl +8H O ↑C.2+3+-22Fe +Cl =2Fe +2ClD.2+-2++4225Pb +2MnO +2H O =5PbO +2Mn +4H ↓1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钠元素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C.实验室取用金属钠只需要3种用品D.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Cl 的形式存在15、金属钠的用途:①还原某些金属;②作高压钠灯;③制备过氧化钠;④与钾混合制成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其中利用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④16、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g ·cm -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 ·cm -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不断上浮、下沉17、将钠和碳分別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恢复到起始温度,再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A.水进入左瓶B.水进入右瓶C.水同时进入两瓶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18、下列关于2Na O 和22Na O 的叙述正确的是( )A.2Na O 与22Na O 均可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B.2Na O 与22Na O 分别与2CO 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C.2Na O 与2H O 的反应为化合反应,而22Na O 与2H O 的反应为置换反应D.在呼吸面具中,22Na O 常作供氧剂,而2Na O 不能19、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2的量一样多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0、如图是研究Na2O2和CO2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mL 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玻璃珠和约1.5g Na2O2粉末。
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将CO2压至U形管中,注射器2活塞向外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U形管内的玻璃珠可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出和增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B.U形管内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C.注射器1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mL,只是因为还含有未反应的CO2D.打开U形管右侧的塞子,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形管中,可验证反应产物之一为氧气Ⅱ主观题(共40分)21、(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图,A 是单质,B 为淡黄色固体。
写出(1)-(4)的化学方程式,(5)的离子方程式(1)A → B:__________. (2) B → D:__________.(3)B → C:__________. (4)A →C:__________.(5)A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22、(9分)已知HNO 2是一种弱酸,向NaNO 2中加入强酸可生成HNO 2,HNO 2不稳定,易分解成NO 和NO 2气体;HNO 2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 2+氧化成Fe 3+。
AgNO 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 2+。
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 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 2+转化为Fe 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 解毒,维生素C 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 2和NaCl 的是( )(填序号)A.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加入AgNO 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C.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FeCl 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223S O -可以与Fe 2+反应制备Fe 2O 3纳米颗粒。
① 若223S O -与Fe 2+的个数之比为1:2,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Fe 2++___223S O -+___H 2O 2+___OH -=___Fe 2O 3+___226S O -+___H 2O ②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中223S O -表现了氧化性B.已知生成的Fe 2O 3纳米颗粒直径为10纳米,则Fe 2O 3纳米颗粒为胶体C.该反应中H 2O 2作氧化剂23、(8分)“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曾经风靡网络,揭露了某些行业用烂皮鞋制造酸奶或毒胶囊的不法行为。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
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22Fe CrO ()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价。
-2CrO 是一种酸根离子,则22Fe CrO ()属于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明胶的水溶液和24K SO 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填序号)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
A. B. C.(4)现有10mL 明胶的水溶液与5mL 24Na SO 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2-4SO 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