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章孟德尔定律第2节自由组合定律Ⅱ学业分层测评浙科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6
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无论正交、反交,F1都是黄色圆形,F2中出现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形和绿色皱形,这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9 : 3 : 3 : 1。
孟德尔在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中认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 i的基因型为YyRr。
F i可以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受精时,它们是随机结合的。
测交实验,即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产生4种类型的后代: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其比例接近于1 :1 :1 :1。
测交结果表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F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地进行自由组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学生用书P1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教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黄色圆形X绿色皱形粒色: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粒形:圆形对皱形为显性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形笑键语句① 每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 即:黄色:绿色=口, 圆形:皱形=3 : 1②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不同于问题以 W 为樋垫,究出“备柞丈淤1 •母亲是卷发双眼皮,父亲是直发单眼皮,他们的孩子有可能是直发双眼皮吗? 提示:有可能。
因为不同性状之间会发生重新组合。
2 •什么是性状的重新组合?提示:子二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组合。
如黄色皱形种子和绿色圆形种子。
3.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F 2中纯合的黄色圆形豌豆所占比例是多少?F 2的绿色圆形豌豆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多少?提示:1/16; 2/3。
4 •如果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亲本为黄色皱形纯合子和绿色圆形纯合子,则所 得F 2中的重组类型是什么?所占比例为多少?提示:重组类型为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16。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合格考过关检验1.下列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答案:C2.两对基因均杂合的黄色圆形豌豆与绿色皱形豌豆(隐性纯合子)异花传粉,得到的后代是( )A.黄圆∶绿皱=3∶1B.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C.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D.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答案:D3.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BbB.RrBbC.rrbbD.Rrbb答案:A解析:测交是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的过程。
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rb),故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中去掉rb为该植株产生的配子,即RB、R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杂种后代中性状自由组合B.杂种后代性状比例9∶3∶3∶1C.杂种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种产生的配子自由组合答案:C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AaBb1AB∶1Ab∶1aB∶1ab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4种表型(9∶3∶3∶1)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形成时。
6.纯合黄圆豌豆与绿皱豌豆杂交,F1都为黄圆豌豆,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及通过性状能识别出的纯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 )A.1/2、1/16B.1/4、1/4C.1/8、1/16D.1/4、1/16答案:D解析:理论上F2中纯合子在每种表型中各有1个,所以共占F2的1/4;在这4种表型中,通过性状能识别出属于纯合子的只有双隐性个体,即绿皱豌豆,占F2的1/16。
7.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A、a)和颜色(B、b)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组合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组合BB和Bb控制红色,基因组合bb控制白色。
第2节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二)一、选择题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每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也必须相等B.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C.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甲、乙重复300 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 组合的概率依次为50%、25%【答案】A【解析】由图分析可知I和II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此实验中I和II两个小桶代表的是雌雄生殖器官,桶内小球数量可以不等,但每只小桶内的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A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抓取的过程模拟的就是分离过程,而记录过程模拟的是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I和IV分别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抓取过程模拟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C正确;在统计足够多的情况下,Dd组合的概率应是50%,AB组合的概率是25%,D正确。
2.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 B、X b表示。
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 M L M(M型)、L N L N(N型)、L M L N(MN型)。
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M 与N 具有相同的基因座位,而且是共显性B.Ⅱ—3 和Ⅱ-4 再生一个出现MN 血型的红绿色盲男孩的几率是1/16C.Ⅲ—1 为杂合子的几率是5/8D.一个地区中男性红绿色盲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与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相等【答案】D【解析】由MN血型系统中,有三种血型,分别是M型、N型和MN型,其基因型依次为L M L M、L N L N和L M L N,可知基因M与N具有相同的基因座位,而且是共显性,A正确;由Ⅱ-3的基因型为L M L N X B X B或L M L N X B X b,Ⅱ—4的基因型为L M L N X B Y,Ⅱ—3 和Ⅱ-4再生一个出现MN 血型的红绿色盲男孩的几率=12×14×12=116,B正确;仅研究MN血型,Ⅲ-1 为杂合子的几率是12,仅研究红绿色盲,Ⅲ—1 为杂合子的几率是14,故Ⅲ—1为杂合子的几率是1-1/2×3/4=58,C正确;只有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的地区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与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相等,D错误。
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发现者:奥地利人孟德尔(2)图解: P:黄圆×绿皱↓F1:黄圆↓F2: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比值: 9 ∶ 3 ∶ 3 ∶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
(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值,即3∶1。
黄∶绿=3∶1,圆∶皱=3∶1。
(3)F1(YyRr)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
(5)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两种新组合类型(黄皱与绿圆)。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7)F2的基因型: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
思考:孟德尔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提出的假设是什么?预期结果是什么?提示: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F1产生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即YR、yR、Yr、yr,且比值为1∶1∶1∶1;预期F2有四种表现型即黄圆、绿圆、黄皱、绿皱,且比值为9∶3∶3∶1。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2)预测: F1(YyRr)×绿皱(yyrr)↓ ↓配子:YR Yr yR yr yr子代:基因型:YyRr Yyrr yyRr yyrr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 ∶ 1 ∶ 1 ∶ 1(3)实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思考:孟德尔成功地发现自由组合定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功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正确的实验程序是什么?提示:首先设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再设计两对相对性状的自交实验;最后设计对照实验——测交实验加以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二节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 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教材研读®探新知 必备知识感如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新的性状组合类型1. 过程与结果P 黄色圆形X 绿色皱形3. 相对性状的分离比⑴每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
(2)两对性状表现为自由组合,共有4种不同性状表现,即:Fi 黄色圆形J 表型:黄色圆形黄色皱形 F2SI 比例: 9 : 3绿色圆形绿色皱形 3 : 1 2. 性状的显隐性子叶瀬色 憾性性状}—⑵种子形状隊色皱形 心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种子他状 黄色:绿色=3: 1 d 形:皱妙=3: I①与亲本表型相同的类型:黄色圆形、绿色皱形。
②与亲本表型不同的新组合:黄色皱形、绿色圆形。
二、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1.目的要求(1)进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认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担互分离,认识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进行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探究自由组合定律。
2.材料用具(4人一组)每小组大信封4个,标有“黄Y” “绿y” “圆R” “皱I•”的卡片(也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各20张,记录纸若干等。
3.方法步骤(1)一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①准备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Fi:在两个大信封上分别写好“雄1” “雌1”,每个信封内装入“黄Y”和“绿y”的卡片各10张,表示Fi雌、雄个体决定子叶颜色的基因型都为Yy,表型都为黄色。
②模拟Fi产生配子:从“雄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同时从“雌1” 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表示Fi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
③模拟Fi雌、雄个体产生配子的受精作用:将分别从“雄1” “雌1”信封内随机取出的2张卡片组合在一起,用YY、Yy和yy记录2张卡片的组合类型, 这样的组合类型就是F2的基因型。
记录后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
④重复步骤②〜③10次以上,计算F2中3种基因型的比例是多少,表型的比例是多少。
⑤统计全班出现各种组合的数目,计算F2基因型的比例是多少,表型的比例是多少。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Ⅱ)1.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重点)2.用测交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重点)3.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实验方法:测交。
2.理论预期(1)F1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YR∶Yr∶yR∶yr=1∶1∶1∶1。
(2)隐性纯合子(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r。
(3)测交后代有4种类型,分别为黄色圆形(YyRr)∶黄色皱形(Yyrr)∶绿色圆形(yyRr)∶绿色皱形(yyrr)=1∶1∶1∶1。
3.实际结果无论正交还是反交,都得到4种数目相近的不同类型的测交后代,比例为1∶1∶1∶1。
[合作探讨]探讨1:请补全测交遗传图解。
探讨2:若两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为1∶1∶1∶1,据此能否确定两亲本的基因型?提示:不能。
当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时,其后代分离比都是1∶1∶1∶1,仅依据此分离比不能确定基因型。
根据后代分离比推断亲代基因型的条件之一是明确亲本性状。
探讨3:若测交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数量之比为1∶1,试分析F1的基因型。
(假设仅涉及两对基因)提示: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yr,所以杂交后代的性状与分离比由F1决定。
由于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数量之比为1∶1,说明F1能产生两种配子,F1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
[思维升华]1.测交实验得出的结论(1)F1的基因型为YyRr。
(2)F1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YR∶Yr∶yR∶yr=1∶1∶1∶1。
2.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1)自交法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花粉鉴定法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导学号:35930006】①F1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②F2表现型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比例④F1表现型比例⑤F2基因型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的基因型为YyRr,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它能产生YR、yR、Yr、yr 4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其测交后代的相应类型比例也为1∶1∶1∶1。
精选2019-2020年浙科版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五第1题【单选题】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B、3/5C、1/4D、3/4【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开两性花的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下列关于去雄及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花完全成熟后进行去雄B、对作为母本的植株需要进行去雄C、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去雄一定要做到彻底,不能遗留雄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授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⑦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前,曾花多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一无所获。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有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B、山柳菊的一些性状遗传也是遵循遗传规律的C、孟德尔认为碗豆的高矮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桶内的彩球数可不相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纯合白色球状南瓜与纯合黄色盘状南瓜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案浙科版必修2:第二课时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目标] 1.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
2.掌握“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3.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知识点一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1.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1)在遗传过程中控制生物体相同性状的成对基因□01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能够□02自由组合,使来源于不同亲本的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能够在产生子代的过程中组合成□03多种配子,随着配子的□04随机结合,子代产生多种多样的□05基因型和□06表型。
(2)上述过程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更为□07多样化的子代,从而适应多变的环境,对生物的适应和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践应用(1)指导育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合理选用优缺点互补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导致基因重新组合,可得到理想中的具有双亲优良性状,摒弃双亲不良性状的杂种后代,并可预测杂种后代中优良性状出现的概率,从而有计划地确定育种规模,具体分析如下:①培育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如AAbb 、aaBB 等,应进行如下操作: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F 1――→自交F 2――→从中选出性状符合要求的个体连续自交,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纯合子品种②培育隐性纯合子:自□08F 2中筛选即可。
(2)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在医学实践中,医生需要对家系中多种遗传病在后代中的多种发病可能进行□09预测,为□10优生优育、□11遗传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例1]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 1,F 1再进行自交,F 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
第1章孟德尔定律第2节自由组合定律(Ⅱ)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35930008】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B.每一对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相互融合D.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解析】孟德尔对F2中两种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答案】 C2.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若要验证该定律,所取两个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即可,故选②×④或③×④。
【答案】 B3.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时,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Bb B.RrBbC.rrbb D.Rrbb【解析】由题意可知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就是与隐性纯合子rrbb杂交。
得到后代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Rr,可知某植物基因型一定为RR;另一对相对性状中,后代基因型为bb和Bb,可知某植物基因型为Bb。
把这两对相对性状综合起来,得出该植株的基因型是RRBb。
【答案】 A4.狗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D)对长毛(d)为显性。
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交配,共生出28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C.bbDD和bbDD D.bbDD和bbDd【解析】运用拆合法将两对性状的子代性状分离比单独计算,然后根据每种性状分离比推出亲本基因型。
子代中短毛∶长毛≈3∶1,所以亲本基因型为Dd×Dd,另一对性状因为白色为隐性,所以基因型为bb×bb。
【答案】 B5.纯合黄圆豌豆与绿皱豌豆杂交,F1都为黄圆豌豆,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理论上纯合子所占比例及通过性状能识别出的纯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 )A.1/2、1/16 B.1/4、1/4C.1/8、1/16 D.1/4、1/16【解析】F2中理论上纯合子在每种表现型中各有一个组合,所以共占F2的1/4;在这四种表现型中,通过性状能识别出属于纯合子的只有双隐性个体即绿皱豌豆,占F2的1/16。
【答案】 D6.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为( ) A.9∶3∶3∶1 B.3∶1∶3∶1C.1∶1∶1∶1 D.1∶3∶1∶3【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纯合有芒感病株AAbb与纯合无芒抗病株aaBB 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即AaBb×aaBb,可以将AaBb×aaBb分解成Aa×aa、Bb×Bb,其中Aa×aa产生的后代有芒占1/2、无芒占1/2,Bb ×Bb产生的后代抗病占3/4、感病占1/4,因此,AaBb×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情况是(1/2有芒+1/2无芒)×(3/4抗病+1/4感病)=3/8有芒抗病+1/8有芒感病+3/8无芒抗病+1/8无芒感病,其比例为3∶1∶3∶1。
【答案】 B7.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自交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解析】高秆、矮秆和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杂交结果高秆∶矮秆=3∶1,可知高秆双亲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可知抗病亲本为Rr,易感病亲本rr,即甲为DdRr,乙为Ddrr,其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选项,高秆个体中纯合子占1/6。
由于甲中抗病个体基因型为Rr,测交子代不会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个体。
符合生产要求的性状为纯合矮秆抗病ddRR,而乙为Ddrr,其自交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矮秆抗病性状。
【答案】 B8.某种狗的毛色受到两种基因控制:黑色(G)对棕色(g)为显性;颜色表达(H)对颜色不表达(h)为显性,无论黑色或棕色基因是否存在,只要颜色不表达基因纯合,狗的毛色为黄色。
某人让一只棕色狗与一只黄色狗交配,结果生下的狗只有黑色,没有棕色和黄色。
据此判断这对亲本狗的基因型为( )A.ggHh和GGhh B.ggHH和GghhC.ggHH和GGhh D.gghh和Gghh【解析】根据题意,亲本棕色狗的基因型只能是ggHH,由于它与黄色狗的后代全是黑色狗,推测黄色狗的基因型只能是GGhh,C正确。
【答案】 C9.金鱼草正常花冠对不整齐花冠为显性,高株对矮株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杂合状态是粉红花。
三对性状独立遗传,如果纯合的红花、高株、正常花冠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株、不整齐花冠植株杂交,在F2中具有与F1表现型相同的植株的比例是( ) A.3/32 B.3/64C.9/32 D.9/64【解析】假设纯合的红花、高株、正常花冠植株基因型是AABBCC,纯合的白花、矮株、不整齐花冠植株基因型是aabbcc,F1是AaBbCc,自交后与F1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3/4×3/4×1/2=9/32,C正确。
【答案】 C10.水稻花粉粒中淀粉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碘化钾溶液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碘化钾溶液呈橙红色。
圆花粉粒(L)对长花粉粒(l)为显性。
已知W、w与L、l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请利用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所选亲本的表现型为。
(2)两亲本的交配方式是。
(3)对子一代的处理是。
(4)实验现象是。
【解析】(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键是双杂合子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不同的配子,应选两纯合亲本杂交获得基因型为WwLl的子代,则亲本可为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和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或纯种的非糯性长花粉粒和纯种的糯性圆花粉粒。
(2)两亲本杂交可获得双杂合子。
(3)结合题中信息,花粉粒可通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区别,因此可以取F1(Ww Ll)的花粉粒进行观察,统计其颜色、形状的比例关系。
(4)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Ww Ll)将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花粉,即非糯性圆花粉粒、非糯性长花粉粒、糯性圆花粉粒、糯性长花粉粒,4种花粉通过染色后其性状表现及比例为蓝黑色圆花粉粒∶蓝黑色长花粉粒∶橙红色圆花粉粒∶橙红色长花粉粒=1∶1∶1∶1。
【答案】(1)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和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或纯种的非糯性长花粉粒和纯种的糯性圆花粉粒)(2)杂交(3)取F1(WwLl)的花粉加碘—碘化钾溶液染色后观察(4)花粉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黑色圆花粉粒∶蓝黑色长花粉粒∶橙红色圆花粉粒∶橙红色长花粉粒=1∶1∶1∶1[能力提升]11.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两种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2 B.1/8C.3/8 D.5/8【解析】由题干信息可推断其父、母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Dd,Aadd;则再生孩子手指正常概率为1/2,再生孩子肤色正常概率为3/4,由此计算出再生孩子正常概率为3/8,因此再生孩子患病概率为1-3/8=5/8。
【答案】 D12.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A.964、19 B.964、164 C.364、13 D.364、164【解析】 设相关基因分别用A 、a ,B 、b 和C 、c 表示。
亲代为AABBcc 与aabbCC ,F 1为AaBbCc ,F 2中A ∶aa=3∶1,B ∶bb=3∶1,C ∶cc=3∶1,所以F 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34×14×34=964;在F 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红果、长蔓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
【答案】 A13.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现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子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1)F 2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 。
(2)若获得F 2种子544粒,按理论计算,双显性纯种有 粒、双隐性纯种有 粒、粒大油多的有 粒。
(3)怎样才能培育出粒大油多,又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补充下列步骤:第一步:让 与 杂交产生 ;第二步:让 ;第三步:选出F 2中 个体 ,逐代淘汰粒小油多的个体,直到后代不再发生 为止,即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粒大油多的新品种。
【解析】 (1)由双亲基因型BBSS×bbss→F 1:BbSs ,F 2:9B S ∶3B ss∶3bbS ∶ 1bbss 。
(2)F 2中双显性纯合子占1/16,双隐性纯合子也占1/16,均为544×1/16=34粒,粒大油多的基因型为B ss ,占F 2的3/16,故为544×3/16=102粒。
(3)F 2中粒大油多的子粒有2种基因型BBss 和Bbss ,可采用连续自交法并逐代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保留粒大油多子粒,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