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三、四)+Word版含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54.50 KB
- 文档页数:11
单元检测(四)(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解析】B项,东山再起: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A项,相形见绌: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
和另一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C 项,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
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D项,白云苍狗:苍,灰白色。
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恰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一期工程4月竣工。
B.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C.我们需要解决在反垄断立法中的根本:一方面是为企业创建一个自由竞争、协调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消费者利益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D.《莎士比亚全集》通过故事的形式,给诸多不大习惯阅读戏剧作品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一个轻松地阅读莎翁作品的机会,从而走进莎翁的世界。
读这本书的读者,即是愿意开启另一扇窗户。
【解析】A项,成分残缺,“开展”后应加中心语“的活动”。
C项,宾语残缺,“解决……根本”后加“问题”。
D项,“窗户”后加“的人”或“的读者”。
【答案】 B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46722034】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单元检测(一)(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6722006】①“中国高铁世界第一”绝不是我们自吹自擂....,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应该为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铁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②改革的红利大家都期待,但改革不会一挥而就....,保持耐心也是对改革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改革,为改革献计出力。
③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协作,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④在很多学校,虽没有公开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快班”与“慢班”,但实际上家长和学生心里都十分清楚,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⑤“低龄留学”到底有没有价值,确实要因人而异,既不能盲目跟风,只把留学当出路;也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井底之蛙。
⑥昆曲集合了众多审美元素:儒雅的念白,悠长的唱腔,飘逸的舞蹈,唯美的服饰,加之精美的舞台布景,真是美轮美奂....。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自吹自擂:自我吹嘘。
前面能加否定词“不”修饰。
此处使用正确。
②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就完成。
不合语境,应改为“一蹴而就”。
“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③夙夜在公:指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此处使用正确。
④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此处使用正确。
⑤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常用于打击坏人方面。
此处应改为“畏首畏尾”。
⑥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此处错用对象。
【答案】 A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__①__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__②__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__③__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__④__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第三单元(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泥沼.(zhǎo)桠.枝(yā)虬.曲(chóu) 黏.泥(nián)B.篝.火(ɡōu) 龌龊..(wò)(chuò)胆怯.(què) 恐怖.(bù)C.渺.小(mǎo) 疙.瘩(ɡē)宽恕.(shù) 怜悯.(mǐn)D.合拢.(lǒnɡ) 宿.愿(sù)颤.抖(chàn) 炽.热(c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横亘着陆恶嗅流趟B.宣染拘泥威胁告诫C.投奔安详和谐缘故D.缥渺诚恳坐镇火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参加教学评估的领导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B.日前,记者暗访这家被曝光的偷排地下污水的大型制药厂,当采访有关人员时,他们躲躲闪闪,讳莫如深....。
C.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D.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几位经常聊天的老人坐在一起边议论边慨叹人.心不古...,还不时摇摇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是为了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难以言表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
B.文学作品的出版究竟应当起到给广大读者以启迪作用,使其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还是仅为了满足他们现时的需要,最终仍使他们的审美趣味停留在原有的水平?C.武者小路实笃在《白桦运动》一文提出:“白桦运动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
”D.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可以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单元检测(二)(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解析】本题从选用词语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解答本题要抓住主要信息“高考志愿、热门专业、学以致用”,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处用“这”来指代上一句话,用“其实”进行引转。
此处用“这其实”“其实这”“实际上”都是可以的。
“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是……不是……”为并列关系,②处不需填内容,当然填“而”也不影响这种关系。
③处需要一个客观表达“屏弃功利性”作用的词“能”或“会”。
至此答案已确定为B,后面可以来验证:④处依旧承接③句客观表达的语气,选“认为”,⑤处解释原因,⑥处和后文的“也”照应。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6722015】①中央连续13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今年亦不例外,该文件聚焦“三农”问题,为“三农”的发展庖丁解牛....。
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转基因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
③在一些西方消费者的概念里,“中国制造”仍意味着质量低劣。
但美国的一些媒体近日指出,“中国制造”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产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
④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们大多都摒弃了过去在主席台上大讲特讲的习惯,而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座谈,让群众洗耳恭听....。
⑤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单元综合检测(二)(含三、四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小说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幸福(苏联)高尔基有一次幸福离我如此之近,我几乎抓住了它温柔的手。
这事发生在散步的时候。
一个炎热的夏夜,一大群年轻人聚在伏尔加河畔捕鲟渔民的牧场上。
大家坐在篝火旁,喝着渔民们煨的鱼汤,饮着伏特加和啤酒,谈论怎样更快更好地把世界建设起来。
后来,大家都感到身心疲倦了,便纷纷跑到已经刈割过的草地上歇息了。
我和一个姑娘离开了篝火,我觉得她聪明又伶俐。
她有一双漂亮的黑眼睛,她的谈吐里总是流露出朴素纯真的感情来。
这个姑娘待一切人都十分温和。
我们走得远远的,肩并着肩,在我们的脚下,草茎被踩折了,发出唰唰的声响。
天穹的透明酒杯向大地倾泻出月亮清辉的醉人气息。
“多美啊!像非洲的沙漠一样,那草垛就是金字塔……”接着她提议,像白天一样,坐在干草垛上,在浓浓的圆形阴影里,草螽鸣叫着,远处有人悲凉地唱道:“哎,为什么你背叛我?”我开始热烈地为姑娘讲述我所熟悉的生活,讲述了我不能理解的生活。
可是,她突然轻轻地叫了一声,仰面倒了下去。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见到晕倒,刹那间我感到惊慌失措,想喊,想求援,但立刻想到我熟悉的小说中品德高尚的英雄,在这种场合下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我就解开她的衣领绦子,好让她能松快地喘气。
这时,看着她美丽的面庞,我脑子里嗡的一下,如火燎一般,想去吻她。
可是,我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拼命地奔到河边去取水,因为按照圣书上写的,在类似的情况下,万一出事地点没有小溪——这是小说的聪明作者事先设置的,英雄总是跑去找水的。
我捧着盛满水的帽子,像烈马一样,在草地上跳着跑了回来。
这时,害病的姑娘已经倚着草垛站了起来,被我弄乱的衣服也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了。
“不要。
”——姑娘用手推开我的湿帽子,疲乏地说。
她离开我,朝篝火边走去,那里有两个大学生和统计员依然悲吟着那支令人厌烦的歌儿:“哎,为什么你背叛我?”“我没有给您带来痛苦吧?”——姑娘的沉默使我困惑,我问道。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四单元训练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8分)追风筝的人 [美]卡勒德·胡赛尼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
比赛一大清早就开始,直到仅剩一只胜出的风筝在空中翱翔才告结束。
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帮忙收放风筝线。
我的助手是哈桑。
若有风筝被割断,真正的乐趣就开始了。
这时,该追风筝的人出动,那些孩子追逐那个在随风飘扬的风筝,在临近的街区奔走,直到它盘旋着跌落在田里,或者掉进某家的院子里,或挂在树上,或停在屋顶上。
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
那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
每当满天风筝消失得只剩下最后两只,每个追风筝的人都厉兵秣马,准备摘取此项大奖。
他们会朝向那个他们预计风筝跌落的地方,绷紧的肌肉蓄势待发,脖子抬起,眼睛眯着,斗志昂扬。
当最后一只风筝被割断,立即一片骚动。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我记得有个阴暗的冬日,哈桑和我追着一只风筝。
我跟着他,穿过各处街区,跳过水沟,侧身跑过那些狭窄的街道。
我比他大一岁,但哈桑跑得比我快,我落在后面。
“哈桑,等等我。
”我气喘吁吁地大喊,有些恼怒。
他转过身,挥挥手:“这边!”说完就冲进另外一个拐角处。
我抬头一看,那个方向与风筝跌落的方向恰好相反。
“我们追不到它了!我们跑错路了!”我高声叫道。
单元检测(三)(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剑南风景区的万竿碧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那壮观的景色令他久久不能________。
②勘探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________不定,为祖国的勘探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③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______为暴力行动。
A.释怀形迹退变B.释怀行迹退变C.忘怀形迹蜕变D.忘怀行迹蜕变【解析】“释怀”,指爱憎、悲喜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忘怀”,忘记,多指情景、景观事情等具体的事物。
“行迹”,行动的踪迹;“形迹”,举动和神色。
“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退变”,器官功能的衰退演变。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①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②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要搞生态自助游。
③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④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⑤有一句话,冲动是魔鬼,这是千真万确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一个人缺少自.治力..,任凭情感泛滥,那将是祸害无穷的。
⑥和煦的阳光,凉爽的清风,满山层林尽染,大地一派秋景,走在这迷人的秋景里,大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好不快哉。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⑤⑥D.③④⑤【解析】①“改弦更张”原来指琴声不和谐,换上琴弦,重新演奏,后比喻改革制度和方法,符合语境。
②“推波助澜”是个贬义词,比喻促成或者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其扩大影响,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③“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作谦辞,用在句中十分得体。
④“釜底抽薪”字面的意思是抽去锅底下的柴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后面的语境也十分切合。
单元综合检测(三)(含五、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小说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雪夜[日]星新一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
”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
”房间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
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
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
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
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
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
”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了。
”房间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
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别问是谁。
老实点,不许出声!”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
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少啰唆,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间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
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
”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
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
”房间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四单元训练卷语 文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8分)亮丽家园 [加拿大]爱丽丝·门罗花园宫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无瑕,每座房子的表情都骄傲地指出了这一点。
在新盖的大房子中间,经常还能看见另一种屋子,那就是老城区像富勒顿太太家那样的老房子。
这些幸存下来的老房子阴沉沉的,被围困着,显示出岁月长短不同的沉积。
它们的无序和突兀、不协调的屋顶角度和斜坡,透露出某种近似原始的气息,与这些街道格格不入。
一群邻居家的女人坐在起居室里,还有一些男人也在。
玛丽知道她们在说富勒顿太太的房子。
她绝望地看着窗户外头,或者盯着自己的膝盖,想方设法找出几句漂亮的解释中止这个话题。
她没有成功。
“要是我住她隔壁,”史蒂夫表情愉快而温和,显然在期待随后的笑声,“我把孩子带过去,让他们带上火柴。
”伊迪斯道,“亲爱的,你在开玩笑,我却努力做了点什么,我给市政厅打过电话了。
我说,他们至少可以让她刷刷墙,或者把那些棚屋推掉一些。
”“还有那些鸡。
”贾妮·英奇说,“我的天哪,那个味道。
我知道我们住在边远地区,但怎么也没想到,我们隔壁就是家畜棚。
”“住街对面可比住隔壁更糟糕。
我都纳闷,我们干吗费半天劲要景观窗。
”另一个女人说。
史蒂夫竟然说,“按规定市政厅得给我们修条路,她的房子正好挡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
只要我们现在让市政厅通路,这样,她就得走。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
“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
“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的。
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烹饪就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
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
此后,又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
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
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
另外,在掘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
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以煮蒸食物为主。
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他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
”在煮蒸两种烹饪方法之中,煮法又早于蒸法。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
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
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字样。
单元质量检测(三、四)(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小说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这次我演什么角色?(节选)[美]库·冯尼格哈里·纳什是一个五金行的小职员,也是业余剧团——北克劳弗尔德假面假发俱乐部的演员,成功扮演过很多角色,但他对自己的演技很不自信,每次导演邀请他时,他都会凄苦地问:“这次我演什么角色?”他从不参加任何会议,因为要是手里不拿着剧本,他从来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他还没有结婚,他不同女孩子出去闲逛——就连要好的男朋友也没有。
海伦·肖是一家电话公司的女职员,长期摆着同一副笑脸。
应酬查询电话费顾客的职业生活,把她训练成了电话公司的一架殷勤有礼的自动机器。
她能享受到的作为一个人的乐趣,大概就是被某个电影明星惠顾的幻想。
哈里·纳什与海伦·肖都被邀请出演《欲望号街车》,哈里扮演剧中的丈夫,海伦扮演剧中的妻子。
同台演出使她萌发了追求哈里的决心。
一次演出结束后,哈里面对到台上来祝贺的观众又准备逃走,海伦把他留了下来,说有礼物送给他。
海伦拿着礼物走回来。
礼物是一本小蓝书,带有一条当书签用的大红缎带。
这是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里非常尴尬,除了“谢谢”两个字以外再也想不到要说什么。
“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是我最喜欢的一场。
”海伦说。
“唔。
”哈里说。
“你不想看看我喜欢的是哪一场吗?”她问道。
哈里无可奈何地把书翻到夹着红带子的一页。
海伦凑到他身边来,读了一行朱丽叶的台词。
“‘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她读道,“‘花园的墙这么高,是不容易爬上来的;要是我家里的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
’”她指着下面的一行。
“现在看看罗密欧说什么。
”她说。
“唔。
”哈里说。
“你读读罗密欧的话。
”海伦说。
哈里清了清喉咙。
他不想读这个剧,但却不能不读。
“‘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他用平常说话的语气读道。
但是他的声调一下子变了。
“‘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他朗读道,身子挺直起来,一下子年轻了八岁;他变得又英武又洒脱。
“‘爱情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他大声念道,“‘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
’”“‘要是他们瞧见了你,’”海伦说,她带着他向舞台一边走去。
“‘唉!’”哈里说,“‘你的眼睛比他们二十柄刀剑还厉害。
’”在海伦的带领下,他俩走向舞台的下场门。
“‘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哈里说,“‘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
’”“‘我怎么也不愿让他们瞧见你在这儿。
’”海伦说。
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这两人从舞台上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演员们举办的茶话会两个人都没有参加。
一个星期以后这两个人结婚了。
他们生活得好像蛮幸福,尽管有时候表现得有些古怪;这就要看这一时期他们一起朗读的是什么剧本了。
“上个星期,”她说,“我同奥赛罗结了婚;浮士德使劲和我谈恋爱,后来我又被巴里斯诱拐走了。
你说我是不是咱们这里最幸福的姑娘?”我说我想是这样的。
我还说城里大多数女性也都是这样的。
“她们本来也是有这样的机会的。
”她说。
“她们多数人受不了那种兴奋劲儿,”我说。
我告诉她俱乐部又请我导演一个剧。
我问她和哈里能不能参加演出。
她笑容满面地说:“这次我演什么角色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幽默调侃的语调来写哈里和海伦两人,他们是演员,因扮演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使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B.哈里在北克劳弗尔德假面假发俱乐部当演员,这个俱乐部的名字中就隐含着在这里做演员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C.海伦是一个被工作麻醉了的毫无生机的人,职业改变了她的性情,是出演《欲望号街车》才让她萌发了追求爱情的决心。
D.“我还说城里大多数女性也都是这样的”,是“我”借题发挥说出当时一些城市女性以有更多人追求为幸福的社会现状。
E.小说真实地记录了现实生活中发生在两个小人物身上的事,揭示了社会中的一些人因职业、地位等原因失去自我性情的现实。
2.小说以“这次我演什么角色?”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答:3.小说为什么要详细描述送礼物、念台词的情节?(6分)答:4.哈里和海伦一个星期以后结婚了,你认为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试结合小说的人物及相关内容做简要分析。
(8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报复[法]雨果·克里兹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
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
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
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
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
“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
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
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
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
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
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
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杀人凶手?你弄错了。
我不是杀人凶手!”“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
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
’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
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
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
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游,不得安身!’”“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的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扣动了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
只见上面写道:“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
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
彭恩。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6.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6分)答:7.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6分)答:8.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8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着空谷足音....,感到胆战心惊。
B.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种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C.作者是否想过,读者看到这文章里俯拾皆是....的错别字会是什么感受。
D.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范围、高力度的审计整改,向那些潜在的违规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并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B.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将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编织更加结实细密的社会保障网,让全省城乡各类困难户总数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一倍。
C.“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推介会彻底抛弃传统推介手段,采用视频短片、民俗表演等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领略江西旅游魅力的美好体验。
D.职工公积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低收入人群更希望看到的公积金政策变化是增加贷款额度,降低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难度。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般年份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