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文献检索实习报告(交打印稿)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3
文献检索的实习报告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献检索成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我进行了一次文献检索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还深刻体会到了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实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和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对文献检索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只知道一些常见的搜索引擎和图书馆的纸质书籍检索。
然而,随着实习的深入,我发现文献检索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广阔和复杂。
首先,我学习了常见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国内数据库,以及 Web of Science、Scopus 等国际知名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涵盖了各种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等。
每个数据库都有其独特的检索界面和检索规则,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以中国知网为例,它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学术数据库之一,提供了多种检索方式,如主题检索、篇名检索、作者检索、关键词检索等。
在进行检索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并合理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如“与”“或”“非”)来优化检索策略,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除了数据库的使用,我还学习了一些文献检索的技巧和方法。
比如,在确定检索词时,要尽量选择准确、具体的词汇,避免使用过于宽泛或模糊的词汇;在阅读检索结果时,要善于筛选和判断文献的质量和相关性,优先阅读权威期刊和核心论文;同时,要善于利用数据库提供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如按被引次数、发表时间等进行排序,以便快速找到最有价值的文献。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有时候检索出来的文献数量过多,难以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有时候检索词选择不当,导致检索结果不准确或不全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检索策略,以及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实习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检索能力已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为了提高我的文献检索能力,我在本次实习中,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文献检索任务。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各类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和质量。
3.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检索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使用了多种文献检索工具,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
通过对比分析,我了解到各类检索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中国知网适合检索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万方数据适合检索科技期刊和专利,维普资讯适合检索中文期刊和报纸。
2. 检索策略的制定为了提高检索效率,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
首先,根据课题需求,确定关键词和检索式;其次,根据检索工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检索字段;最后,结合逻辑运算符,构建检索式。
3. 文献的筛选与评价在检索结果中,我学会了如何筛选和评价文献。
首先,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初步判断文献的相关性;其次,阅读文献的全文,进一步判断文献的质量和实用性。
四、实习成果1. 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熟练运用各类文献检索工具。
3. 提高了文献检索的效率和质量。
4. 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六、实习体会1. 文献检索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技术。
2. 检索策略的制定是提高检索效率的关键。
3. 文献的筛选与评价是保证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
总之,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
一、实训目的本次文献查阅实训旨在提高我对学术文献的检索、阅读、分析和总结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我将对所查阅的文献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内容1. 文献检索本次实训我主要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主题,我检索到了多篇相关文献。
2. 文献阅读在检索到相关文献后,我认真阅读了每篇文献的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对每篇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3. 文献分析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我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了以下认识:(1)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2)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误诊率。
(3)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病理分析、基因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实际案例。
(4)我国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较大,有利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4. 文献总结结合所学知识,我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了以下总结:(1)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降低误诊率;- 实现个性化治疗;- 降低医疗成本;- 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2)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存在以下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与医生、护士等医疗工作者的协同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四、实训收获1. 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学会了如何利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2. 增强了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深入理解和总结。
3. 拓宽了学术视野,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 培养了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实训不足与改进措施1. 不足:在文献检索过程中,部分文献由于检索技巧不熟练,未能找到。
一、实习单位及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名称]实习时间:[实习开始日期]至[实习结束日期]二、实习目的与意义1. 实习目的(1)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流程,熟悉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2)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文献检索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4)增强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兴趣,为将来从事图书馆工作打下基础。
2. 实习意义(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2)了解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动态,拓宽职业发展渠道;(3)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图书馆事业贡献力量。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1)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文献采购、编目、典藏、流通、参考咨询等;(2)熟悉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如图书、期刊、数据库、电子资源等;(3)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布尔检索等;(4)参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如图书上架、借还书、咨询服务等。
2.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熟悉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2)实习中期:学习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参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3)实习后期:独立完成文献检索任务,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总结实习经验。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收获(1)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2)了解了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流程,熟悉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3)培养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4)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图书馆事业贡献力量。
2. 实习体会(1)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宝库,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服务;(2)文献检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于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3)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4)图书馆事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五、实习建议1. 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2. 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3. 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项目;4. 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提高读者的满意度;5.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实习报告:文献检索实习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文献信息量不断增加,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成为科研、生产和工作中的重要技能。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学习文献检索技巧,提高自己在医学领域的信息获取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对医学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库进行了学习,了解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同时,我还整理了一份关于文献检索的笔记,以便在实习过程中随时查阅。
2. 实习过程(1)确定检索课题本次实习的课题为“针刺治疗抑郁的研究综述”。
(2)选择检索工具根据课题需求,我选择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进行检索。
(3)制定检索策略我采用了关键词检索和主题检索相结合的方法,以“针刺”和“抑郁”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
(4)检索结果分析通过阅读检索结果,我筛选出了与课题相关的高质量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3. 实习成果本次实习共检索到518条文献,经过筛选和阅读,我整理出了10篇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此外,我还撰写了一篇关于针刺治疗抑郁的研究综述,对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了自己在医学领域的信息获取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筛选和分析文献,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文献检索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检索策略的制定不够完善,对某些检索词的运用不够熟练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
四、总结本次文献检索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信息获取能力,还对我在医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水平。
文献检索课程实习报告(共五篇)第一篇:文献检索课程实习报告嵌入式系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班学号:102260004001姓名:杨汉兴一、分析课题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已被开发人员设计成各种产品,如今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控制、通讯、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消费类产品等众多领域。
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分类检索中查找分类号):[ T ] 工业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时间范围:(根据不同课题检索的需要来定)如:2000~2011年二、选择检索工具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3、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万方】4、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FULink】)三、确定主题词(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应用四、编写检索式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原理)五、检索结果:1.馆藏中文图书目录1.题名: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作者:王勇出版项: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页码:292页价格:CNY28.00分类:TP3172.题名: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编程与设计作者:卡莫尔Kamal陈曙辉出版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页码:20,561页价格:CNY69.00分类:TP360.212.维普资讯(VIP)资源整合3.篇名:基于μClinux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者:王登磊张明新范学英刊名:《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 7期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μClinux 交叉编译摘要: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的概念、应用领域和研究意义,分析了μClinux的特点,并详细给出了在嵌入式μClinux系统模式下基于S3C4510B的开发板进行程序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建立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编译内核与文件系统及添加应用程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检索已成为科研、教学、学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自身文献检索能力,我在某图书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文献检索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1. 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了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3. 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良好的学术素养。
三、实习内容1.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献检索的类型、检索工具、检索策略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各种检索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学术搜索引擎、图书馆数据库、专业期刊等。
2. 文献检索技巧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以下文献检索技巧:(1)关键词检索:通过分析研究课题,选取合适的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或数据库进行检索。
(2)布尔逻辑检索:运用“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符,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的准确性。
(3)高级检索:利用检索工具的高级检索功能,对检索条件进行精确设置,提高检索效果。
(4)文献筛选: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剔除无关文献,保留有价值的信息。
3. 图书馆文献资源分布和利用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图书馆的各个部门,了解了文献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我了解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包括纸质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电子资源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
1. 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文献。
2. 了解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实习期间,我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3. 培养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严谨地对待学术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素养。
五、实习体会1. 文献检索是科研、教学、学习等领域的基础技能,要重视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
2. 文献检索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要善于总结经验,提高检索效率。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医学文献的量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为了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研究的效率,医学文献检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习报告旨在通过医学文献检索实习,总结检索技巧,提升医学文献检索能力。
二、实习背景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学习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了各种医学数据库的使用,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通过实习,我对医学文献检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为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三、实习过程1.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包括文献检索的定义、分类、检索方法等。
同时,了解了医学文献检索的特点和意义,认识到医学文献检索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医学数据库学习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常用的医学数据库,如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
通过学习,掌握了各个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检索式构建、检索策略调整、文献筛选等。
3. 实际操作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
以PubMed为例,我们选取了以下课题进行检索:课题:心血管疾病治疗新药研究(1)构建检索式:心血管疾病 OR 心脏病 AND 新药(2)检索策略调整:根据检索结果,调整检索式,如增加关键词、改变检索逻辑关系等。
(3)文献筛选:根据文献标题、摘要等信息,筛选出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4. 文献综述撰写在检索到一定数量的文献后,我们进行了文献综述的撰写。
通过整理和分析文献,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医学文献检索能力:通过实习,掌握了医学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医学数据库,提高检索效率。
2. 增强了信息素养:实习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从海量文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了信息素养。
3. 拓宽了学术视野: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了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了学术视野。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024年文献检索实习报告总结____年文献检索实习报告总结一、引言本次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实践经历。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类文献数据库进行高效检索,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了自己的检索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检索任务,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本次实习中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总结1.学习了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包括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常用检索词的选择和使用、不同数据库的特点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获取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资料的重要手段。
2.熟悉了常用的文献数据库在实习中,我使用了多个常用的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IEEE Xplore、ScienceDirect等。
通过使用这些数据库,我熟悉了它们的检索界面和功能,掌握了关键词检索、高级检索、文献全文下载等基本操作。
3.掌握了高效的文献检索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结合具体的检索任务,学习了一些高效的文献检索方法。
例如,通过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和使用布尔运算符,可以提高检索的精度和准确度;通过设置筛选条件和限定时间范围,可以缩小检索结果的范围。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我的检索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4.完成了一系列的检索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我完成了多个指定的检索任务。
任务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环境科学等。
通过这些任务,我进一步熟悉了各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了解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发展。
三、体会与收获1.对文献检索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文献检索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如何选择合适的检索词和检索方式、如何筛选和分析检索结果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对我以后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我在实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提供了基础。
一、实习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检索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掌握文献检索技巧,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我在假期期间参加了一次文献检索的实习活动。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文献检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实习过程的总结和心得。
二、实习内容1. 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在实习初期,我首先学习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包括文献、数据库、检索工具等。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明白了文献检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检索工具找到所需的文献。
2. 学习检索策略与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多种检索策略与方法,如布尔逻辑检索、关键词检索、分类号检索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检索方法,并能够根据课题需求灵活运用。
3. 掌握常用数据库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常用的文献数据库,如CNKI、万方、维普等。
我了解了各个数据库的特点和优势,学会了如何在这些数据库中查找所需的文献。
4. 实际操作与经验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我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课题,如“嵌入式系统”,进行了文献检索。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步骤,包括确定检索主题、选择检索工具、构造检索式、检索结果分析等。
同时,我也总结了一些检索经验,如使用精确关键词、合理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注意检索结果的筛选等。
三、实习心得1. 文献检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文献检索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报告,离不开丰富的文献支撑。
掌握文献检索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找到所需文献,提高科研效率。
2. 检索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同的检索策略与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检索需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课题特点和检索目的,灵活选择合适的检索策略与方法。
3. 实际操作与经验总结有助于提高检索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总结检索经验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检索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17级专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综合实习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成绩:课题名称:基于高光谱图像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水果表面农药残留的无损检测研究一、分析课题,制定检索策略本课题属于工程科技类课题,农药残留的检测是关系到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水果的生长过程中,生产者为了保证其水果免受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不得不使用多种农药或杀虫剂。
农药大都残留在表皮,果皮中的农药残留比果肉中要高许多,即使采用专用清洗剂也难以清除。
目前在我国,农药品种结构和各类农药之间比例调整的务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毒性强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仍然存在着大范围的使用,这些农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在动植物及人体中不断积累,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绿色消费己成为一种时尚消费观念,因此水果表面的污染物残留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
研究重点在农药残留和检测。
可以提取出两个主题词:农药残留,检测,检索式为:农药残留and检测二、检索工具分别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昌北高校数字图书馆》、百度、EBSCO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进行中文文献、跨库平台、搜索引擎、外文文献的检索。
三、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1、《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第一步:打开图书馆主页(/)的中文数据库中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第二步:进入数据库的高级检索。
第三步:在高级检索的检索条件框中选择关键词途径,分别输入关键词“农药残留”和“检测”,进行检索。
第四步:检索结果为337条,选择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各1条,导出参考文献格式:[1]庞文月.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18(09):102.[2]方树桔. 基质固相分散法在农药残留及其他有毒物质检测中的应用[A]. .云南环境研究——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11.[3]刘晓彤. 石墨烯及柔性器件在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4.第五步:打开其中一篇《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CAJ下载。
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内容复制如下:1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1.1固相萃取技术(SPE)样品的固相萃取(SPE)技术将待测样品处理成将液体,物理原理是固体吸附剂有选择性地吸附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从而将待测样品中目标体与其他物质分离,然后用洗脱液洗脱,达到分离净化目标化合物的目的[1]。
其分离模式有正相SPE(吸附剂极性大于洗脱液极性)、反相SPE(吸附剂极性小于洗脱液极性)、离子交换SPE 和吸附SPE。
食品成分复杂,有些成分是微量或者痕量的,造成后期检测的困难,SPE 可有效提取复杂样品中微量或痕量物质,同时达到富集的作用,操作简单、耗时短,对环境污染小,是目前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的主流技术。
2、《昌北高校数字图书馆》第一步:打开图书馆主页的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的链接。
/ 第二步:打开昌北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高级检索。
第三步:进入高级检索界面后,分别在书名处输入“农药残留”,主题词的检索框中输入“检测”,进行高级搜索。
第四步:显示检索结果为2种中文图书。
示阅读部分)。
第六步:点击这本书,出现这本书的题录信息,再点击右侧的“图书馆文献传递”。
第七步:出现咨询申请表单,输入本人的电子邮箱和验证码,点击确认提交,出现“咨询提交成功”页面。
第八步:将电子邮箱收到的文献传递结果截图如下:第九步:第10页的内容:载气高纯氮,1.2kg/cm2进样量2rtl保留时间4.1min4.结果计算外标(峰高)—标准曲线法定量5.灵敏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最小检出量5X10+’L最低检测浓度1.25X10+mg/kg。
回收率橘皮、橘肉和土壤中添加啶虫脒0.05—0.5mg/kg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3%一90.3%、97.3%一107%和84.7%,-96.7%。
见表1—2—1。
相对标准偏差3.1%一11.4%,见表l—2—1。
表1—2·1 橘皮、橘肉和土壤中啶虫脒添加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实验结果橘肉(2)黄瓜中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艳萍样本用甲醇提取,液—液分配,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法(ECD)测定。
1.主要仪器及设备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振荡器旋转蒸发器高速匀质器层析柱(1)10mm~210mm2.主要试剂甲醇、二氯甲烷、正己烷、ff_vlc~酸钠、弗罗里硅土(Florisil)、助滤剂(Cel如545)啶虫脒标准品3.检测步骤3、百度高级搜索第一步:在百度的主页面中的检索框中输入“农药残留”,点击右侧的“百度一下”。
第二步:显示检索结果,“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000,000个”,点击右下方的高级搜索。
第三步:在高级搜索界面中的包含以下全部的关键词输入“农药残留”,包含以下的完整关键词输入“检测”,限定要搜索的网页的时间是“最近一月”,文档格式是“微软Word”,关键词的位置位于“仅网页的标题中”,点击“高级搜索”。
第四步:显示检索结果,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为1页,结果少于40个。
4、EBSCO全文数据库第一步:打开图书馆主页的外文数据库中的《EBSCO全文数据库》第二步:选择EBSCO学术资源检索平台。
第三步:选择其中的Business Source Premier数据库,点击Continue。
第四步:点击高级检索。
第五步:检索词分别输入“pesticide residue”和“Testing”,字段都选择题名“TI”,两个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用“AND”,点击搜索。
第六步:显示检索结果为8条。
第七步:找到第1页的有“PDF FULL TEXT”标记的文章,进行下载阅读。
第八步:将正文第一段文字复制成可编辑修改的文字,如下:The update to the SANCQ guidelines in 2009 recognized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TQF mass spectrometry for pesticide screening applications. When compared with historical screening tools (such as the use of triple-quad mass spectrometry), high performance accurate mass •. TOF systems offer several advantages for screening applications. These advantages include better resolution, unlimited multiple target capabilities, and the possibility to perform comprehensive and/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samples in silico at will.四、综述根据检索结果,可以分析出有关农药残留检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从内容上看,检索结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技术是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应用最广的一项技术,此项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同时操作要点也相对容易掌握,具有较高的便捷性。
对于挥发性较强的物质而言,效果最为明显。
2.液相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技术和气象色谱技术的工作原理有着较大的区别,液相色谱技术主要是利用液体的流动相,液相色谱技术是利用极性不同的液体装到固体相色谱柱中,在不同的检测仪器中进行检测分析。
液相色谱技术与气相色谱技术相比,液相色谱技术的灵敏度相对而言比较高,但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液相色谱技术更加适用于受热容易分解或者容易失去活性的农药残留,其具有使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等特性。
3.质谱法。
质谱技术的原理是将农药离子化处理后,再由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将其按质荷比大小分离、排列,通过数据处理实现各农药残留组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从论文发表的时间来看,2005年以前的论文数量都是在29篇,2005年之后有320篇左右,有一个较大增长。
论文发表的时间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逐年深入,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从论文作者来看,大部分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一般,说明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从作者机构来看基本集中在高校,说明了高校对农药残留检测问题的关注。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从国际形势发展来看,多残留检测是一个趋势。
从检测范围来看.目前有机磷农药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
叶类菜抽检中频率较高的有甲胺磷、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毒死蜱等,茶叶抽检中频率较高的有氰戊菊酯、联苯菊酯、吡虫磷、啶虫咪、甲氰菊酯、八氯二丙醚、三氯杀螨醇等,果品抽检中频率较高的有乐果、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杀螟硫磷、多菌灵、甲基托布净、克螨特等。
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检测方法的落后很少能符合国家标准、有些样品的检测周期长、标准及技术的更新速度较慢等。
未来研究开发定性准确、定量达标、检测速度快、低成本新型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方法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此外,建立全面的相关监管体系,从源头上杜绝食品中农药残留现象的出现,对提高食品品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