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国赛任务书 - 副本 - 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16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竞赛规程一、大赛名称: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竞赛二、大赛目的通过大赛,检验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以及质量、效益、成本和安全意识,检验学校实践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展示学校办学成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技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三、大赛地点四、竞赛内容和方式(一)竞赛内容根据比赛组委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工作任务书,参赛的工作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工作任务:1.按照任务书要求采用专用工具完成任务;2.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制冷系统原理图的绘制、制冷管路设计、连接;3.按制冷设备维修工操作要求完成制冷系统排污及气密性试验;4.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制冷设备的电气布线和接线;5.按制冷设备维修工操作要求完成制冷系统加注制冷剂;6 .通电调试运行制冷设备,达到任务书规定的技术要求。
(二)竞赛用时完成竞赛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的时间为240分钟。
(三)竞赛方式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男女不限。
五、竞赛规则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并携带(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选手证胸牌参加竞赛。
2.参赛选手必须按竞赛时间,赛前30分钟,到赛场正式报到,提前1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并应按抽取座位号、工位号参加竞赛。
迟到15分钟者不得参加竞赛。
3.比赛时间为240分钟,连续进行。
竞赛过程中,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息、饮食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竞赛时间内。
4.比赛所需的所有元器件及连接导线由大会提供,各参赛队可以根据比赛需要选择使用现场提供的元器件及连接导线,以及规定的自带工具。
5、因设备自身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若参赛队欲提前结束竞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比赛结束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参赛队结束比赛后离开赛场,不得再回赛场。
7、参赛队按照程序提交比赛结果,裁判员在比赛结果的规定位置做标记,并与参赛队一起签字确认。
8、比赛结束,参赛队须完成现场清理并经裁判员同意后方可离开赛场。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比赛任务书工位号交卷时间现场评委一、试题说明:1.本任务书的编制是以可行性、技术性和通用性为原则。
2.本任务书依据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原劳动部、国家贸易部联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编制的。
3.任务完成总分为100分,其中操作部分占85分,理论部分占15分,任务完成总时间为4小时30分钟。
4.记录表中所有数据要求用黑色圆珠笔或签字笔如实填写。
表格应保持整洁,并在规定的地方作答,表格中的时间以赛场挂钟时间为准,所有数据记录必须报请评委签字确认,数据涂改必须经评委确认,否则该项不得分。
5.除压力按仪表上显示的单位填写外,其它参数要求全部采用国际单位制填写。
二、任务要求任务1 热泵型分体空调系统的组装与调试(60分)在“THRHZK—1型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技能实训装臵”(以下简称“装臵”)平台上,结合实际热泵型分体空调器的结构特点,完成热泵型分体空调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说明:1. 安装热泵型分体空调系统的组件。
根据附件1的要求,在“装臵”平台上正确安装四通电磁换向阀组件及其他组成部件,要求符合实际热泵型分体空调器的结构特点。
2. 选手选用赛场提供的铜管及管路配件,完成热泵型分体空调器的管路制作和连接。
管路布臵应以实际分体式空调器安装结构为原则,压缩机回气管路与排气管路的制作安装应沿着压缩机外周布臵;按照附件2所示制作回气管路;压缩机排气管路制作须设臵2个U形弯,以符合实际空调器减震、降噪的工艺要求。
整个系统管路制作与安装,要求布局美观合理,横平竖直,不得相互交错或相互碰触等。
管路安装过程中,参考实际空调器的结构,对需要保温的管路加装保温套管。
3. 吹污和试压检漏。
利用赛场提供的氮气对空调系统管路及组件进行吹污,直至制冷系统干净为止。
然后对空调系统进行试压检漏,试压压力应不小于1.0Mpa,保压时间为20分钟。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规程(学生组)一、竞赛时限总时长:240分钟。
二、竞赛内容根据工作任务书要求,参赛选手独立完成以下工作任务:(1)合理利用竞赛现场提供的器材,完成制冷系统组装。
(2)完成制冷系统的检测与调试。
(3)完成电气系统的连接、调试、故障维修及运行。
(4)调试运行制冷装置,达到任务书预定功能。
(5)解答与上述实际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三、竞赛要求1.参赛选手必须准时到达比赛赛场,按抽取的抽签顺序号抽取工位号并按抽得的工位号就位。
没有宣布检查设备和摆放工具前,选手不得进行相关操作。
2.在比赛正式开始前10分钟发放工作任务书,未宣布正式开赛前,选手只能阅读工作任务书和完成设备检查和工具摆放等。
3.选手进入赛场后,不得擅自离开赛场。
因病或其他原因需要离开赛场或终止比赛,须经赛场首席评委同意,并在赛场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并在赛场工作人员指引下到达指定地点。
4.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更换零件、元件或器件时,可举手向赛场评委报告,填写更换元器件名称、更换原因和更换时间(更换时间从填写赛场记录开始到更换完成为止)并签字确认后,由赛场评委安排赛场技术支持人员更换。
更换的元件经赛场技术支持人员检测与选手填写的更换原因不符时,应告知选手并按评分细则扣分。
5.按工作任务书拟定的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参照相关项目验收的国家标准,制订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评分细则。
选手完成不是工作任务书拟定的工作内容,不计入比赛成绩。
6.选手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操作规范。
赛场记录的违规操作,根据扣分细则予以扣分。
7.选手参完成工作任务书拟定的工作任务和终止比赛后,应在指定的地点等待,在参与相关项目的评价后方可离开赛场。
四、评分标准1.分值分布根据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依据国家有关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中、高级工的要求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8039赛项名称: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英语翻译:Assembling and debugging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业二、竞赛目的赛项引领了中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赛项吸收了制冷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
同时技能大赛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了实训基地建设水准。
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革,提炼、转变为教学项目,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
赛项促进了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和产业发展,深化了产教融合,提升了校企合作水平。
赛项秉承以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贡献的理念,根据制冷行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制冷专业技能,融入企业生产实际项目,综合考虑设置比赛环节及内容,引进企业先进设备支持技能竞赛,用企业标准引导技能竞赛考核标准,促使职业教育满足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深层次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从而达到规范职业教育实践技能教学的目的。
赛项展示了职教成果与师生风貌。
通过竞赛,向社会展示了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了中职院校师生在制冷技术方面的水平和精神面貌,培养了学生系统安装与调试、电路连接、系统与电路故障排除、工程实施、职业素养、交流沟通等制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检验了职业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环保意识的教学成效,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1.工作任务(95%)任务一制冷管件制作按照任务书文字说明及图纸技术要求,合理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制冷管件的制作。
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竞赛任务书2010.10.3出卷说明一、出卷依据1、2010年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竞赛规程(制冷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部分);2、亚龙YL-818型空调冰箱组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相关资料;3、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标准。
二、竞赛平台本次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竞赛规定使用的设备是“亚龙”YL-818型空调冰箱组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
三、出题范围本次竞赛内容包括两大部分:1、房间空调器的组装、调试与检修;2、直冷式电冰箱的组装、调试与检修。
四、比赛时间比赛时间为4小时,要求选手在4小时内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选手可以提前交卷。
五、考试组织形式本次竞赛属电气系统排故、实操技能型竞赛。
考场划分:制冷设备组装维修区;管道焊接要求在设备上操作。
竞赛试题共有九题(题目号为ZLKT-1~ZLKT-8),其中,ZLKT-8不单独占用时间。
分别是ZLKT-1~ZLKT-7 和ZLKT-8的安全文明生产综合考评分。
每个竞赛题目,分任务书页、考情记录页和评分标准页三部分。
任务书页、考情记录页与总评分表构成一套试卷,每位参赛选手一套试卷。
评分标准页、考情记录页是监考员对选手打分的标准,每个监考员人手一份。
监考小组人员配置要求如下表:六、入场前说明选手入场前30分钟,监考员检查熟悉设备状况,等待选手入场。
选手入场后,先随机抽取比赛台位工号。
在征得监考员同意后,方可进行比赛。
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总评分表3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一(15分)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二(15分)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三(10分)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四(10分)3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五(10分)3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六(10分)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七(20分)3日2010年徐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技能竞赛任务书八(10分)日。
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竞赛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16赛项名称: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组别:中职组二、竞赛目的以高水平赛事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
围绕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展示职教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等方面阐明赛项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三、竞赛内容竞赛赛题总分为100分,完成总时间为540分钟。
竞赛内容主要以多联机空调系统、双温冷库为载体,对应职业岗位中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内容,以生产工序、生产流程、维修工艺为过程,涵盖制冷系统管路设计与制作、设备组装、系统加压检测、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及调试工况等内容。
完成以下工作任务:情境一:双温冷库系统组装与调试(300分钟)根据赛场提供的材料、零部件及相关图纸资料,按照技术规范完成冷库系统组装与调试运行,运行状况分析。
情境二:多联机空调系统安装与调试(240分钟)根据赛场所提供的设备、材料及相关图纸资料,按照技术规范完成多联机空调系统(一拖二)的安装与调试。
四、竞赛方式(一)竞赛方式竞赛方式为单人赛。
(二)竞赛队伍组成1.参赛选手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不限性别,年龄一般不超过21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23年5月1日为准。
2.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中职组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2022年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的比赛。
3.队员变更:已在省大赛平台提交的报名信息,原则上不能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报名信息,须由参赛院校向省大赛办提交申请,经审批通过后方可调整。
201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竞赛规程—b、赛项名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中职组)二、竞赛目的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促进与机电技术及相尖专业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步伐,探索机电技术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发展。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一)竞赛内容由参赛队按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以下工作任务:(1) 根据机械组装图,按机械装配的工艺过程和技术要求,组装机电一体化设备及其部件。
(2) 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和安装图,按电气安装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安装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气控制电路。
(3) 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要求,使用常见的传感器,如电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射频识别器和视觉传感器等,检测工作过程中相尖的物理量,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4) 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过程,用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和常用的功能指令,处理开尖信号和模拟信号,按工作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
(5) 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气动系统图选择气动元件,按气动系统安装的工艺步骤和要求,安装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气路。
(6) 根据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制作触摸屏页面中的部件、设至各相尖的参数;实现触摸屏的页面和页面之间的切换,触摸屏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设备的监控。
(7)根据机电设备的工作要求,调整机械零件、部件的相对位路,使各机构协调动作;能根据机电设备的生产流程和要求,修改控制程序或相矢器件的参数,实现设备的功能。
(8)应用相尖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填写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记录表。
(二)竞赛时间竞赛时间为4小时。
四、竞赛方式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选手按要求共同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竞赛方案竞赛方案: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竞赛一、赛事背景制冷与空调设备行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之一,其应用涉及到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
为了促进行业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特举办该项竞赛,通过组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比赛,激发参赛者对于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二、竞赛形式1.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为线上模拟考试形式,决赛为实际操作形式。
2.初赛:参赛人员通过线上考试,测试他们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包括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原理、结构、组成、原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3.决赛:符合条件的选手将进入决赛,决赛将进行实际操作的比赛,要求选手组装和调试一个制冷与空调设备,完成一系列任务。
三、比赛内容1.设备组装: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提供的设备零部件,组装一台制冷与空调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控制系统等部分。
2.调试任务:选手需要对组装好的设备进行调试,测试其制冷性能和空调效果,包括制冷温度、制冷速度、噪音等指标。
3.故障排除:赛场上将设置一些常见的故障情况,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指示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测试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4.创新设计:为了鼓励选手的创新思维,比赛还设置创新设计环节,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理念,对设备进行改进和优化,并进行口头展示和评价。
四、竞赛规则1.参赛资格:本次比赛开放给制冷与空调设备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学生、爱好者等。
每个参赛队伍由2-4人组成。
2.初赛成绩:初赛考试成绩将作为初赛选拔参赛队伍的重要参考,成绩前20%的选手可晋级进入决赛。
3.决赛评分标准:决赛将由评委根据选手的组装速度、调试效果、故障排除能力、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评分,并进行综合评定。
4.安全保障: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遵守工作安全规范,注意操作安全,比赛现场设置专业救护人员,确保参赛选手的人身安全。
2015年(中职组)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比赛任务书工位号开始时间交卷时间现场评委一、说明1. 完成任务(包括书面解答问题)的时间为240min,总分为100分。
2. 记录表中所有数据要求用黑色圆珠笔或签字笔如实填写,表格应保持整洁,表格中所记录的时间以赛场挂钟时间为准,所有数据记录必须报请评委签字确认,数据涂改必须经评委确认,否则该项不得分。
3. 在操作过程中,下列四点要求为职业素养、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考核内容,并有10分的配分:(1)所有操作均应符合安全操作规范。
(2)操作台、工作台表面整洁,工具摆放、导线线头等处理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3)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赛场工作人员。
(4)爱惜赛场设备、器材,不允许随手扔工具,在操作中不得发出异常噪声,以免影响其他选手操作。
4. 有下列情况,将从竞赛成绩中扣分:(1)申领T形管扣10分/根,申领Φ9.52铜管和Φ6铜管扣5分/根,申领气体截止阀(气阀)、液体截止阀(液阀)扣5分/根。
(2)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大量制冷剂泄漏扣10分。
(3)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触电扣10分。
(4)因违规操作,损坏赛场设备及部件扣分:压缩机10分/台,换热器10分/台,四通电磁换向阀5分/件,其它设施及系统零部件(除螺丝、螺母、平垫、弹垫外)2分/个,工、器具5分/件。
(5)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评委的正常工作扣10分,情节严重者,经执委会批准,由首席评委宣布,取消参赛资格。
二、任务及其要求制冷系统零部件制作(7分)利用赛场提供的材料,选取专用工具完成制冷系统零部件制作。
任务要求:(1)截取适量铜管,利用倒角器对铜管两端进行倒角处理。
(2)按附件一所示,完成制冷系统零部件制作。
(3)制作的杯形口无变形、无裂纹、褶皱,制作的喇叭口圆整、无毛刺、无裂纹。
(4)杯形口高度≥8毫米(对接管插入深度≥8毫米)。
(5)制冷零部件制作加工允许误差为±2毫米。
(6)制冷零部件制作完成后,在距离喇叭口50mm处贴上标签,注明场次及工位号,并将自制制冷系统零部件放置于桌面上。
一、热泵型分体空调器制冷系统的组装(28分)在“THRHZK-1A型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技能实训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平台上,结合实际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的结构特点,完成空调器制冷系统的组装。
任务要求:(1)合理选用工具,利用赛场提供的材料,按附件二、附件三图纸要求制作空调器压缩机的排气管和回气管。
(2)依据实际家用空调器室外机组的结构对“装置”上的空调制冷系统进行组装。
空调制冷系统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层次分明,管路要求连接简洁、用材最省,须横平竖直,不得相互碰触,部件安装紧凑、牢固。
(3)压缩机组件就近安装在压力表一侧,压缩机件、室外换热器组件、毛细管组件、四通电磁换向阀、L形支架等室外机组件,须安装在660mm×310mm的区域内(T形接头、连接压力表的毛细管、液体截止阀和气体截止阀的阀体除外)。
(4)室外机组件及管路的最高点与“装置”台面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20mm。
(5)压缩机组件、毛细管组件、四通电磁换向阀及连接管路(不含T形管接头、与室外换热器连接的管路)要求安装在230mm×230mm的区域内。
(6)T形接头应平行布置在台面同一方向,高度一致,不能超出空调系统的安装区域。
(7)液体截止阀和气体截止阀必须安装在赛场提供的L形安装支架上。
安装时,要求气体截止阀的充注口朝斜下方, L形支架、压缩机组件、室外换热器组件要求布放在同一中心线上。
(8)参考实际空调器的结构,正确安装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毛细管组件。
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毛细管组件应直立安装,四通电磁换向阀管口朝下,毛细管组件的单向阀流向箭头朝上。
(9)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平行、错位放置,室外换热器风扇朝接线端子排一侧吹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出风方向相反。
(10)如果连接压力表的毛细管过长,在T形接头处做环形盘绕,并用扎带固定,环形内直径不小于35mm,毛细管可沿着实训台线槽外侧边缘布放(不在线槽内布放),用扎带固定。
(11)压缩机的回气管、排气管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0mm,其它管与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mm。
(12)管路安装过程中,参考实际空调器的结构,对需要保温的管路加装保温套管并用绷带进行包扎。
(13)所有型材支架必须在两端安装塑料护盖。
(14)在管件制作及系统组装过程中,利用赛场提供的氮气分别对管件、制冷系统高压段、制冷系统低压段进行吹污,吹污压力为0.4MPa。
吹污开始时,选手应举手示意,在裁判员的监督下进行吹污操作,将结果填入表一中,报请裁判员确认。
表一空调系统吹污过程记录表压力调节吹污压力(MPa) 吹污压力(MPa)操作情况吹污类型操作结果裁判签字完成未完成管件单独吹污裁判员签字制冷系统高压段裁判员签字制冷系统低压段裁判员签字任务三电气系统连接(12分)1. 空调电路连接根据空调器电气控制原理,选用合适的导线及器件,完成空调器电气控制电路的连接,并测试压缩机、室外风扇电机、室内风扇电机、四通电磁换向阀等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任务要求:(1)根据表二接线端子排分配表,完成空调系统电路连接。
(2)进行电路连接时,传感器选用0.45mm2(23芯)导线、执行部件选用0.75mm2(42芯)导线、电源线选用1mm2(48芯)导线。
(3)电路接线要符合电气规范,与端子排连接的导线接头须上锡处理,上锡长度不小于5mm,连接安全可靠。
(4)所有连接线均在线槽内敷设,要求布线平整美观,执行部件的连接导线沿线槽内侧布放,传感器的连接导线沿线槽的外侧布放,电源线沿线槽外侧布放,并用扎带分别固定。
(5)端子排与挂箱之间的连接导线,逐一按不同器件分开进行捆扎,间距为80mm~100mm。
(6)连接导线两端均应套号码管,号码管上的数字标识方向要求一致。
(7)露出线槽外的器件引线必须加护套,压缩机引线用黄腊管护套,其他的器件用热塑管护套。
(8)导线对接处,要上锡处理,并外加套管绝缘,执行部件的连接处用黄腊管,传感器的连接处用热缩管。
表二空调系统电气接线端子排分配表端子排号设备或器件端子排号设备或器件5 室内管道温度传感器18 室内风机启动端6 室内管道温度传感器19 室内风机高风档7 20 室内风机中风档8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21 室内风机低风挡9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2210 2311 24 室外风机运行端12 压缩机运行端25 室外风机启动端13 压缩机启动端26 室外风机公共端14 压缩机过载保护器2715 2816 29 四通电磁换向阀线圈17 室内风机运行端30 四通电磁换向阀线圈2. 电冰箱电路连接任务要求:(1)电冰箱的制冷系统已经安装完成,不需要选手重新安装。
(2)电冰箱电气系统部件与端子排之间的线路连接已经完成,根据表三完成智能温控电冰箱端子排与挂箱之间的连接,逐一按不同器件分开进行捆扎,间距为80mm~100mm。
表三电冰箱电气接线端子排分配表端子排号设备或器件端子排号设备或器件47 电冰箱门灯54 智能温控冷冻室传感器48 电冰箱门灯55 智能温控冷藏室传感器49 压缩机过载保护器56 智能温控冷藏室传感器50 压缩机启动器57 电子温控冷藏室传感器51 二位三通电磁阀58 电子温控冷藏室传感器52 二位三通电磁阀59 电子温控冷冻室传感器53 智能温控冷冻室传感器60 电子温控冷冻室传感器任务四电气系统排故(8分)1. 空调电气系统排故电气线路连接完成后,方可进行电气系统排故操作(电气未接线,排故不得分),通电试运行。
如发现电气系统存在故障,采用赛场提供的原理图对电路进行检测、分析与判断,根据表四要求进行测量、填写。
确定查出所有故障后报请裁判员确认。
由裁判员指定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恢复(一次性恢复)。
如选手无法判断故障,可以向裁判员申请放弃(放弃项以0分计算),并报请裁判员确认,由裁判员指定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恢复。
任务要求:(1)电气排故过程中,操作规范、安全,不得损坏器件与仪表。
(2)内容填写工整、清晰。
表四空调电气排故检测报告序号 1 2 3 4 测试点标号测试数据故障元件裁判员签字放弃排故选手签字裁判员签字2. 电冰箱电气系统排故完成电冰箱电气连接后,方可进行电气系统排故操作(电气未接线,排故不得分),启动智能温控电冰箱系统,如发现电气系统存在故障,采用赛场提供的原理图对电路进行检测、分析与判断,根据表五的要求进行测量、填写。
确定查出所有故障后,报请裁判员确认。
由裁判员指定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恢复(一次性恢复)。
如选手无法判断故障,可以向裁判员申请放弃(放弃项以0分计算),并报请裁判员确认,由裁判员指定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恢复。
任务要求:(1)启动智能温控电冰箱系统,设定参数为:冷藏室温度→2℃,冷冻室温度→-18℃,变温室温度→0℃,速冻功能→关,智能功能→关,假日功能→关。
(2)启动智能温控电冰箱,检测电气故障。
表五智能温控电冰箱电气排故检测报告序号 1 2 3 4 测试点标号测试数据故障元件裁判员签字放弃排故选手签字裁判员签字任务五制冷系统的检测与调试(10分)1. 空调系统保压任务要求:(1)利用赛场提供的氮气对组装的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试压检漏,试压压力值为0.8MPa。
自检不漏后,断开氮气管与制冷系统的连接,在表六中记录“装置”上空调制冷系统低压表的压力值,报请裁判员验证压力值并签字确认。
保压10min后,在表六中记录“装置”上空调系统低压表的压力值,再次报请裁判员验证压力值并签字确认。
(2)如果发现有泄漏现象,选手应自行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试压检漏操作,直到不漏为止。
次数保压开始保压结束时间压力值(bar)裁判员签字时间压力值(bar)裁判员签字第一次第二次2. 制冷系统抽真空正确连接压力表及真空泵,通电启动真空泵,对组装的空调系统进行抽真空。
任务要求:(1)抽真空时间不少于8min,压力值不高于-65cmHg。
抽真空完成后,关闭双表修理阀低压侧阀门,真空泵断电停机,在表七中记录双表修理阀低压表的压力值,报请裁判员验证压力值并签字确认;保压10min后,在表七中记录双表修理阀低压表的压力值,再次报请裁判员验证压力值并签字确认。
(2)保压期间发现压力回升,选手须自行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抽真空保压操作。
(3)对制冷系统充注适量制冷剂,并通电调试,使其低压侧压力值处于4.0~4.5bar范围内,在操作过程中,不得向赛场大量排放制冷剂。
表七空调系统抽真空操作抽真空抽真空开始时间裁判员签字抽真空结束时间裁判员签字真空保压操作次数保压开始保压结束时间压力值(cmHg)裁判员签字时间压力值(cmHg)裁判员签字第一次第二次任务六制冷装置运行操作(15分)完成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后,选手按要求完成调试运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