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密度和浮力专题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696.50 KB
- 文档页数:26
科学中考复习—物理易错考点稳固——质量、密度、压强、浮力易错点一质量与密度【例1】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物质的密度比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相关追踪训练1用一架天平在赤道上称量一物体,待横梁再次均衡后,将它移到南极,这时天平的指针由中央的地点(天平底座保持水平)()A.向左偏B.向右偏C.不会发生倾向D.没法判断追踪训练2一位同学为了测食用油的密度,他选用了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玻璃杯等器械,过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拔到标尺______处,调理均衡螺母,他发现指针如图A,则应把右端均衡螺母向______调。
(2)空杯放在左盘,称出空杯质量为m1;(3)在杯中倒入食用油2 ,称出总质量为m;(4)把杯中的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为V,再测出节余油的质量时,发现加入必定量砝码后,指针如图甲所示,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如图乙所示,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测出节余油的质量为m3;(5)以上步聚中剩余的是______(填序号)油的密度为(m2-m3)/V易错点二对于压强的剖析与解答【例2】以下图,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恰巧走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概以以下图中的()A. B. C. D.追踪训练3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以下图()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盛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C.轿车对D.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追踪训练4以下图,两个实心圆柱体搁置在水平川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其上部同样的高度h后,节余部分对水平川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本来对水平川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没法确立追踪训练5以下图,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同样,且装有同样深度的水,现将三个完好同样的铁球分别淹没在三个容器的水中(铁球未遇到容器底),水也均没有溢出,此时,水对三个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___,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的是___。
物体的密度与浮力知识点总结密度是一个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的密集程度的量度,通常用公式ρ=m/V表示,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密度是一个物质固有的属性,不受物体大小的影响,可以用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和物质的性质。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它是由于介质对物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力。
浮力和物体的形状、密度以及所处的介质的密度有关。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介质的密度,那么浮力会使物体上浮;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介质的密度,浮力会使物体下沉。
下面是关于物体的密度与浮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密度的计算和影响因素: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得出。
质量越大,体积越小,密度就越大。
相反,质量越小,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小。
密度是一个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通过密度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2. 浮力的计算和影响因素:浮力是由介质对物体的压力差产生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乘以介质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即F=ρVg,其中F为浮力,ρ为介质密度,V为物体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3. 密度与浮力对物体的浮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介质的密度,浮力就会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或空气中。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介质的密度,浮力就会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会沉在液体中或空气中。
4. 浮力对物体的应用:浮力的应用广泛,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是浮力的原理被用于气球和潜艇的浮力调节。
气球中充满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从而获得浮力从而上升;潜艇通过控制其容积,使其密度大于水,从而获得浮力从而进行上浮。
5. 密度与物质特性的关系:密度是一个物质固有的属性,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物质的性质。
例如,金属的密度一般比较大,而木材的密度较小。
通过密度可以进行物质的识别和分类。
6. 影响浮力的其他因素:浮力还受到物体形状和液体流体的影响。
例如,当物体形状更加密集时,所排开液体的体积会减小,导致浮力减小。
2023年中考物理分类复习浮力实验专题考点一: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如图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2)分析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做_________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复习“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时,小文又一次进行了体验和思考.(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铝块,静止后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乙图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F1F2(填“<”、“>”),这个变化说明.(2)小文接下来又做了丙实验,甲、乙、丙三次实验可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为:.(已知ρ盐水>ρ水)(3)利用上述器材小文还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的关系.请你帮助小文完成接下来的探究步骤.3.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林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1)下列A、B、C、D是小林提出的四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两个,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猜想B: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C:浮力可能与液体的有关;猜想D:浮力可能与物体的有关。
(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小林运用这一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实验二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实验三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3)通过对上述三个实验的分析、归纳,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和有关,跟物体浸没时的无关。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圆柱体下表面刚好与烧杯底接触为止,如图甲所示。
密度与浮力复习与总结一. 密度1. 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它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大小。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无关。
如:1 g水和1 kg水密度是相同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
如:铁与铝的密度,油与水的密度都不相同。
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一滴水的密度仍要比一桶油的密度大。
密度是个复合的物理量。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出密度计算公式ρ=m/V。
绝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密度公式的意义包含有:(1)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
即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质量较大。
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
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2. 密度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中,质量单位是kg,长度单位是m,体积单位就是m3。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单位是kg/m3。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其读法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
意义是: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
在常用单位中、质量单位经常取g,体积单位经常取cm3(即ml),因此常用密度单位是g/cm3。
它与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是:以水的密度为例,可写成1g/cm3,其意义是1cm3的水质量是1g。
密度的实用单位除g/cm3外还可用kg/dm3和t/m3,有时使用这些单位能使计算简化。
二.测物质密度的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1. 利用密度的定义,测物质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即:ρ=m/V。
可知:只要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求得待测物体的密度。
这是测物质密度的最基本的方法。
由密度公式ρ=m/V。
可得:m=ρV,V=m/ρ。
因此,可利用待测物体与已知密度的中测得其中之一,就可求得待测物体的密度。
第六单元浮力(2)1.[2022·江西]如图所示,在家庭小实验中,某同学想让沉底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操作可行的是()第1题图A.向杯子中加盐B.向杯子中加水C.倒出少量的水D.轻轻摇晃杯子2.[2022·舟山]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薄气球中加满温水,扎紧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别浸没于盛有冷水与热水的玻璃杯中(如图所示)。
若不计气球自重,放手后两气球的运动情况是()第2题图A.冷水、热水中都下沉B.冷水中下沉,热水中上升C.冷水、热水中都上升D.冷水中上升,热水中下沉3.[2022·临沂]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质量为3万吨,于2022年3月15日被顺利装上驳船运往珠江口盆地海域。
驳船因载有“海基一号”而多排开海水的质量()A.等于3万吨B.大于3万吨C.小于3万吨D.都有可能4.[2021·山西]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向烧瓶中吸气或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
若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第4题图A.“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B.“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保持不变C.“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D.“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5.[2022·宁波]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
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g取10N/kg)。
第5题图(1)该浮空艇总质量约2625kg,它受到重力的大小约为N。
(2)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3。
如图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N。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浮力大小的计算-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浮力大小的计算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天津.中考模拟) 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小明在家中想测量出酒精消毒液的密度,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毫米刻度尺、一根粗细均匀)。
请你的细木棒、一些细铜丝、两个足够大的玻璃杯、适量的水(密度为ρ水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出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要求:(1)请将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补充完整;;①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棒的长度L②________;③________;(2)写出酒精消毒液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2019临沂.中考真卷) 小明在滨河阳光沙滩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并对该鹅卵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4)如图丁所示,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
(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6)将该鹅卵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某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戊所示,鹅卵石所受浮力为________N.(g取10N/kg)3、(2020吉林.中考模拟)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只和田玉手镯,但总是担心不是真的和田玉。
于是小明决定用实验来鉴别其真伪。
他在实验室中找到如图所示的容器和一台电子秤,此容器由相互连通的甲、乙两个玻璃筒组成。
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⑴将容器放在电子秤上,并只向甲筒中注满水,记下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1⑵将手镯缓慢浸入甲筒的水中,在此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将________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浮力知识点总结
一、物体浸没的条件:
1、浮力大于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2、物体本身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3、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其体积与液体的体积的含量成比例
二、浮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1、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2、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本身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成反比。
3、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液面向上的。
三、液体的浮力公式:
F = ρ • V • g
公式中,F为浮力,ρ为液体的密度,V为排开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四、物体的浮力公式:
F = V • ρ液• g
公式中,F为浮力,V为物体的体积,ρ液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五、浮力的运用:
1、在渡船上,渡船的货物和人要轻浮在水面上。
2、深渊下的石油钻井,可以利用浮力来减少重物在深水中的重量。
总之,浮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了浮力知识,对于理解许多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①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①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①上浮、漂浮、悬浮;①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①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①密度;①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浮力;①阿基米德原理;①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中考专项复习 密度与浮力部分一、(密度)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托盘天平)测质量。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称量范围;(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Vm=ρ;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 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 的单位是米3。
8.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质量为1.0×103千克。
10. 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 和用量筒测出 体积V 就可据公式:Vm=ρ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
(3)求体积:ρmV =。
二、 (浮力)1.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 浮 < G 下沉; (2)F 浮 > G 上浮 (3)F 浮 = G 悬浮或漂浮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物ρ > 液ρ 下沉; (2)物ρ < 液ρ 上浮 (3)物ρ = 液ρ 悬浮。
物体的浮力和密度知识点总结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而密度则是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在探索物体的浮力和密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概念和定律。
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的基本定律。
它表明,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被液体所推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换句话说,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2. 浮力与物体的浸没部分有关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无关。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当物体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等于液体所推动的部分的重量。
3. 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密度越大的液体,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 密度的计算物体的密度是指在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质量。
计算密度的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为千克/立方米或克/立方厘米。
5. 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量,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大于物体的重量,物体浮起。
6. 瑞利定律瑞利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
它指出,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量时,物体将浮起。
而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量时,物体将下沉。
通过对物体的浮力和密度的了解,我们可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如为什么我们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感觉轻一些等。
总结:物体的浮力与密度密切相关,浮力受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影响。
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与体积之比计算得到。
瑞利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中排开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和漂浮的现象。
中考科学密度和浮力专题复习物质的密度引例:有两个外表涂有防护漆的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智 能 提 要问:怎样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 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能相互区分辨认的一种性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力学性质,它表示相同的体积情况下,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或者说相同质量情况下,不同的物质的体积不同的性质。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大小、质量的多少无关,所以说,密度不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也不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在学习密度公式时,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这一点十分重要。
问:如何理解密度公式Vm=ρ的物理意义? 答:对于公式Vm=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即当一定时,2121V V m m =.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21ρρ=m m .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21ρρ=V V .问:怎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答:根据密度公式Vm=ρ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因此,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宽、高等有关数据,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
如测石蜡的体积,方法有二:(1)在量筒(杯)中放适量水V 1,用大头针压着石蜡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 2,则V 2-V 1就是蜡体积;(2)在盛水的量筒(杯)中放入一铁块,读出体积V 1,然后取出铁块并用细线与石蜡拴在一起,沉入量筒(杯)中,读出体积V 2,则V 2-V 1就是石蜡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固体的体积,该固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
使用量筒(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智 能 拓 展天体的密度。
经天文学家的努力,已经搞清了许多天体的密度:水星的平均密度是5.46g/cm 3,金星是5.26g/cm 3,火星3.96g/cm 3,土星0.70g/cm 3,太阳1.409g/cm 3,月球3.341g/cm 3。
它都比不上地球,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2g/cm 3。
冬天的傍晚,可以在东南天空看到一颗很亮的星——天狼星。
天文学家很早就仔细观测天狼星了,并且发现天狼星旁边还有一颗不太亮的星,人们就叫它“天狼伴星”。
天文学家惊异地发现,天狼伴星的质量比太阳还大,它的半径却又比地球还小,它的密度高达3800000g/cm 3,也就是每立方厘米有3.8吨!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00多个象天狼伴星那样密度的恒星,这类星就叫白矮星。
密度最大的白矮星,每立方厘米要有200吨呢!1967年,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又发现了一种天体——中子星。
这种天体的直径仅有十几千米,它的质量却和巨大的太阳差不多。
中子星表面层密度大到每立方厘米10万~1亿吨,中心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0亿吨。
科学家认为,那里的物质处于一种特殊的“中子态”,如果从中子星那里取下火柴头那么大的物质,可以和一艘万吨巨轮的质量差不多。
要是拿中子星物质造一枚壹分硬币情况会怎样呢?咱们假定壹分硬币的体积是10mm 3吧(实际比这大),它的质量就是1000万吨。
把它放在地球上,几百个火车火拖不动它;要是装船,可以压沉十几艘当今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智 能 归 例题型一 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例1 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闯关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无论质量和体积怎样改变,物质的密度始终是不变的,所以A、B是错误的。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所以D也是错误的。
一般来讲,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但并不等于密度相同的就一定是同种物质,C所述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按密度的概念,可以判断两种物质的密度的确相等。
答选C[变形题] 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分割成体积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则( ).A.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大B.体积小的密度一定大C.两者的密度一定相等D.两者的密度一定不相等例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1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闯关点拨本题引导同学们通过分析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的实验数据,探究和归纳知识。
应注意在分析数据时明确:对同种物质,在体积改变时,质量和体积比值特点;对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特点,不难得出结论。
答(1)甲(或乙)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1与4(2与5、3与6)在相同体积时的质量关系。
(3)甲(或乙)液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的值;甲与乙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题型二有关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题例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
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闯关点拨 从甲图可以看出V 水=60mL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总=80mL ,则V 石=60 mL ;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在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实验完成后应该整理好器材。
答 20 3104.2⨯ 称物体质量时又重新调节平衡螺母 离开实验室前没有把器材整理好例 2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 .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闯关点拨 我们在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能力求减少实验的误差。
因此,本题就应该先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测出倒出油后的杯子质量,这样两者之差就是倒出油的质量,而此时量筒内油的体积也就是倒出的油体积,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因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
答 选A例3 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砂及适量的水(设水的密度水ρ已知)。
请你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
(2)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闯关点拨 测小矿石的密度Vm=ρ,需测出小矿石的质量m 和体积V 。
用量筒可测出小矿石体积,小矿石质量如何测得是本题的难点和重点。
根据V m ρ=,对已知密度的物体,如果其体积能够测得,则其质量可求得。
在所提供的物体中,只有水的密度已知,其他密度未知,利用量筒和水以及天平,可以间接地测出其他物体的质量。
为了使被测小矿石的质量与量杯中水的质量相等,测量小矿石质量前,需先用一些细砂平衡量杯的质量,即在一盘放空量杯,在另一盘放细砂并调节细砂使天平平衡,再在装细砂的盘中加小矿石,并在量杯中加水,使天平再次平衡,此时水水水石V m m ρ==,读出水的体积即可求得石水、m m 。
答 (1)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A .将空量杯放在右盘,在左盘放适量的细砂,使天平平衡;B .在左盘再放上小矿石,在右盘的空量杯中慢慢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C .记录下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1V ;D .取下量杯,在杯中装适量的水,记录下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2V ;E .将小矿石放入量杯中,记录下此时量杯中水面对应的示数3V 。
(2)推导:231231..V V V V m V V V V m m -==∴-===水石石石石水水石矿石的密度ρρρ题型三 能较灵活地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及物体的质量、体积例1 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克,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120克,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硫酸最多可装多少千克?闯关点拨 要求瓶子最多可以装多少硫酸?硫酸的密度是已知的,只需知道硫酸的体积,而硫酸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求出瓶子的容积是关键,根据装满水时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就可求出最多能多少千克硫酸了。
解 解法一:(分步求解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根据水的质量m 水=120g-20g=100g=0.1kg 和水的密度水ρ=1.0×103 kg/m 3求出水的体积为:3433m 101kg/m100.10.1kg-⨯=⨯==水水水ρm V 则硫酸的体积为V 硫酸=V 容=V 水m 硫酸=ρ硫酸·V 硫酸=1.8×103 kg/m 3×1×10-4m 3 =0.18kg 解法二:掌握了密度知识比例关系,也可以用比例方法解题.∵V 硫酸=V 水kg18.0kg 1.0kg/m100.1kg/m 108.13333=⨯⨯⨯===∴水水硫酸硫酸水硫酸水硫酸m m m m ρρρρ例2 有一只空瓶的质量是250g,装满水后称得质量是750g,倒干净后再装满油称得质量是650g,问这瓶里装的是什么油?闯关点拨 要想知道瓶里装的是什么油,就是要我们求出该油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可判断出该油的类别.解 (方法一)根据ρ=m /V 可知,要求油的密度,必须知道油的质量和体积,由题意可知水的质量为m 水=m 水总-m 瓶=(750-250)g=500g水的体积为33500/1500cm cmg g m V ===水水水ρ ∴油的体积为V 油=V 瓶=V 水=500cm 3,∴油的密度为33cm /g 8.0cm500g )250650(=-=-==油瓶油总油油油V m m V m ρ (方法二):由m =ρV 可知,不同种物质,若它们的体积相同,那么它们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即ρ油/ρ水=m 油/m 水解:由水油水油m m =ρρ 得:水油油m m =ρ33cm /g 8.0cm /g 1g250g 750g250g 650=⨯--=⋅水ρ答:查表对照,瓶里装的是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