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28.04 KB
- 文档页数:3
案例演示教学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章节中的应用与探索摘要:在《生物药剂学》第五章药物代谢的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在演示结束后回顾与解读案例,并在整个案例演示教学后对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此次教学实践发现案例演示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巩固和深化了核心知识点,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案例演示教学;药物代谢;《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生物藥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因素、生物因素、剂型因素和药物疗效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计算机和数学的方法定量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主要应用于筛选新药、评价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和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进行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尝试,如多元教学法[1]、多学科交叉法[2]、PBL方法、混合式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情景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一、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现状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药理学、数学与动力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内容抽象、内容丰富且繁杂的特点,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均有一定难度。
目前,国内该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教师占据教学主动地位,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较大,内容难以理解,加之学时不足和未开设配套实验课程,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常用于法学、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具有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
任课教师在课前应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规律,应用构建主义思想,围绕课程核心或衍生内容设置讨论问题,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和思考特定案例,在讲授相应知识点后,组织学生模拟或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针对案例开展互助交流、讨论演讲,并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完成知识内化,巩固所学知识点,通过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深化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
我国me-too药物成功案例在药物设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张廷剑;梁经纬;王琳;孙琦;郝泷;赵楠;孟繁浩
【期刊名称】《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高等医药教育担负着加快知识创新和医药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使命,随着我国药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药物研究开发战略由仿制向创新转轨,药物设计学已成为药学相关专业必修课之一。
笔者尝试将我国重磅me-too药物作为案例运用到药物设计学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页数】5页(P56-60)
【作者】张廷剑;梁经纬;王琳;孙琦;郝泷;赵楠;孟繁浩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案例讨论在创新型药物设计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案例教学法在药物设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3.案例演示教学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章节中的应用与探索
4.案例教学法在药学本科《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5.基于AutoDock vina软件的药物设计学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以虚拟筛选细菌RNA聚合酶抑制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属于药学科学的二级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
《药事管理与法规》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与药学科学其他二级学科相比,在理论基础、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1-2]。
《药事管理与法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分析和解决药学实践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case -based teaching ),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达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的教育培训实践中。
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性强在教学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3-4]。
1案例教学法的优势1.1可抓好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一步。
善用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考、引导思维方向。
例如讲授药品注册管理内容时,可以选用“磺胺酏剂”案例和“反应停”案例展开课堂导入,如1937年,美国某公司用有毒的工业原料二甘醇代替乙醇做溶媒,配制了磺胺酏剂。
由于当时的美国药品注册相关法律尚不完善:允许新药未经临床实验便进入市场。
因此,导致100余人因服用了“磺胺酏剂”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导致先天畸形的灾难性事件,由于凯尔西博士坚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反应停药品注册申请进行审查才使得美国在这场灾难中幸免。
这些历史上惨痛的药害事件,充分表明了药品注册管理在保障用药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
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
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陈军蔡宝昌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9)摘要对药荆学教学实践中所运用到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总结,介绍该种方法的关键环节、运用形式、具体实例、存在问题及对策。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符合当代药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药剂学是医药院校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应用性强,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与实际应用、新兴技术紧密相连,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创,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研讨、探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而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药剂学教学实践中如果能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学科的不同,在药剂学教学中案例的涵义可能更加广泛,包括与药剂学相关的各种实例。
知识结构及学习状态,在与毕业生的联系与沟通中了解社会及临床的需求,并可得到许多鲜活的事例用于教学。
教育事业是世界上最光辉的职业,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有用人才的社会使命感,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坚持因材施教的措施,开创教学创新和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1]涂明华,杨耀防,姚果原等.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西北医学教育[J].2000,18(1):13—15.[2]刘慰华,徐晓燕,高允生等.浅谈因材施教原则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医学教育[J].2004,4(2):冁47.[3]廖端芳,高治平,黄红林等.浅论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医学教育EJ].2005,6(12):18.20.OnTeachingforIndividualNeedsinPharmacologyPresentationLILing(DepartmentofBasicMedicineCourses,NanyangMedicalCollege,Nanyang473003,China)Abstract:Pharmacologyisamajorcourseinthemedicalsch001.Pham'。
.aeolegyprovidestheoreticalbasisbothforclinicalapplicationandeffectivedrug—usingofpublicity.Consequently,theteacherisrequiredtopayattentiontotheindividualdifferenceaswellastheteachingasawhole,andpresentthecourseaccordingtostudentsindifferentmajorsanddiffer-entlevels.Meanwhile,meetingtheindividualneedswillbenefitthestudentsaswellastheteacher.Keywords:Pharmacology;Toteachforindividual;Teachingquality收稿日期:2007-09-06。
作者简介:陈军(1975一),江苏泰州人,博士,讲师,从事药剂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一3l一万方数据垫芏塾宣2堂±箜至3鲞笠鱼塑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掌握好三个关键环节uJ:即案例的选择与分析、组织好学生的讨论、做好评论。
案例的选择要具备典型意义,最好具有普遍的知名度,案例本身要具备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
在讨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要从积极的方面予以必要的肯定,不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但要注意把握好讨论的方向,不能离题太远。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观点作出评论,特别是对在讨论中所运用的药剂学专业知识与案例的相关眭进行深入分析,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评论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既阐述基本理论问题,又兼顾解决学生讨论中所暴露出的知识薄弱点。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讨论可能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和理论背景,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在这一阶段中采用发现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形式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两种形式怛J:其一,案例主线式。
以案例作为主线展开教学;以案例的分析、解决进程来控制教学速度;以案例的分析材料带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其二,课后作业式。
学生根据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课后进行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第二种形式往往受限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因此应以第一种形式为主。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实例一:欣弗事件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欣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责成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紧急控制措施,控制该药品不在临床继续使用。
起因是青海、广西、浙江、黑龙江和山东等省区陆续出现部分患者使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多人死亡。
一32—2006年8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对外公布了“欣弗事件”的调查结果。
经查,该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
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据安徽《新安晚报》报道,2006年11月1日夜,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原总经理裘祖贻被发现死于家中。
遗书中称“欣弗”被曝光之后,自己无法忍受压力,决定与“欣弗”同去。
在讲授完“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这一章内容后,教师以轰动一时的欣弗事件为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这个案例所体现出来的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特点。
在讨论中着重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安全第一的观念,充分认识学习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评论如下:灭菌与无菌制剂直接作用于人体血液系统,在使用前必须保证处于无菌状态,因此,生产这类制剂时,灭菌与无菌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的灭菌方法均列出了具体的温度、时间和压力,如热压灭菌法115。
C(67kPa)、30min;121℃(97kPa)、20rain;126。
C(139kPa)、15min。
这些参数需要严格限定,不能随意改动。
为了严格保证产品的无菌,有必要对灭菌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F与№值即可作为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
输液由于注射量大,故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要求更高,这也是当前输液生产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这些评论要点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再一次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同时举出“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与灭菌与无菌制剂相关的药害事件让学生分析,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
2.实例二:市售硝苯地平片剂的品种(表1)在缓、控释制剂这一章中首先要介绍其特点,此时可以举出该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该案例取自于笔者本人在医院药房工作时的一个总结。
表l三种市售硝苯地平片剂的比较塑曼堡曼翌塑竺璺茎竺堡望鋈兰望里扩痛定普通片5IIlg,片1蚴瓶1.4元篙≯每次孥伲福达控释片20mg//牛30片,盒18元繁2次’每次罟伲福达控释片片,盒元新、。
“’’“门一’’拜新同控释片30Illg,片7片/盒38.5元篙1次’每次万方数据由于是具体实例,因此比较生动;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控释片与普通片的差别一目了然;而且该案例相对比较容易,学生一般不需要提示就能讨论和总结。
教师对此加以评论如下,与普通片相比,控释片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方便用药,提高病人的顺应性,特别适合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如硝苯地平治疗的心血管疾病)。
其二,缓、控释制剂每片的剂量比普通片大,在临床应用中导致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
其三,缓、控释制剂的成本比常规制剂昂贵,经济效益一般也高于常规制剂,因此价格比较高。
其四,就两种控释片的比较而言,可以发现差别也很显著,质量高的控释片服用更方便,单片剂量更大,价格也更高。
此评论的前三点都是教材中有关缓、控释制剂的优缺点的内容,第四点为教师的一个延伸讨论,可视情况加以取舍。
结合缓、控释制剂每片的剂量比普通片大的这个事实,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剂量很大、药效剧烈及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为何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此外,通过这个案例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药剂学实用意义的理解:同样一个药物,不同的制剂工艺,其经济附加值相差是如此的悬殊,正好说明了制剂技术的价值所在。
四、案例教学法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在药剂学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加深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但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垫堂塾盏至堂±笙箜鲞笙鱼塑题,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并加以解决:其一,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自主性强,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容易在讨论过程中产生大方向的偏移。
这就要求教师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必须把握在讨论分析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其二,虽然学生反应热烈,但若案例的趣味性太强或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够,往往达不到教学目的。
因此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宁缺毋滥,不要选择很勉强的例子,否则会适得其反;此外,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其三,若案例过于高深或设计要求过高,虽经教师再三提示,大部分学生仍不能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该教学法应首先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要求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则不能急于求成,案例的选择要注意难度适宜。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