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式投告-广东榕泰-可能介入太阳能第三代技术-染料敏化电池
- 格式:pdf
- 大小:230.02 KB
- 文档页数: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由光阳极,电解质,和对电极组成的。
光阳极半导体一般为二氧化钛,常用电解液一般是含有I-和I3-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质,对电极主要是金属对电极和碳对电极。
主要原理是(1).染料分子(D)在受到太阳光照射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D*),(2).处于激发态的染料分子将电子注入到光阳极半导体的导带中,激发态的染料分子被氧化,(3).电子经导电基底流入外电路。
(4).氧化态的染料被I-还原成基态,使得染料分子再生,(5).I3-扩散到对电极后接受电子被还原,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6).二氧化钛导带中接收的电子和氧化态染料复合,(7).导带上的电子和I3-复合,电池原理由主要由如上过程组成。
1.D+hv→D*2.D*→D++e-3.电子经导电基底流入外电路4.3I-+2D+→I3-+D5.I3-+2e-→3I-6.D++e-→D7.I3-+2e-→3I-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特点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较,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廉价[1],生产过程简单,无毒,无污染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相对高的光电转化率等优势。
在技术方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它主要由导电基底,光阳极,光敏染料,电解质和电极五部分构成。
其中光阳极是DSSC[2]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和材料组成强烈影响着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二氧化钛薄膜会对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制备方法具有不同的结构进而影响其性能和效率。
主要的制备方法如下。
(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制备二氧化钛胶体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钛酸丁脂为原料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配制成反应溶液,并加入冰醋酸和乙酰丙酮作为催化剂,以缓解钛酸丁脂的强烈水解,在不断搅拌下即能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
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度可以得到不同晶相和尺寸的二氧化钛凝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其性能不仅可以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相媲美,而且具有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颜色可控等优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文将从DSSC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DSSC的基本原理DSSC是一种基于电荷转移机制的太阳能电池,其组成由导电玻璃/氧化物电极、染料敏化剂、电解质以及对电子收集和传输的层等组件构成。
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极上的染料敏化剂时,其分子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解质负责将产生的电子传递到导电玻璃/氧化物电极上,从而实现电荷的分离和传输。
对电子收集和传输的层则负责将电子从导电玻璃/氧化物电极转移到电池外部,实现电能的输出。
二、DSSC的研究进展近年来,DSSC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涉及到染料敏化剂、电解质、对电子收集和传输的层等方面的研究。
其中,染料敏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是DSS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早期的染料敏化剂是基于天然染料的,但其吸光光谱窄、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近年来,人们借鉴复杂有机分子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方法,逐渐开发出吸光光谱宽、光稳定性好的新型染料敏化剂,如卟吩骨架材料、钴金属染料等。
另外,电解质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传统的电解质为液态电解质,但其稳定性较差、易挥发等问题限制其应用。
因此,人们逐渐开发出了固态电解质、有机-无机混合电解质等替代电解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DSSC的发展趋势未来,DSSC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提高其效能和稳定性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
首先,提高效能将是DSSC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电极、染料敏化剂等方面,进一步提高DSSC的光电转化效率。
特别是在染料敏化剂方面,新型高效染料敏化剂的研发将提升DSSC的效能。
其次,提高稳定性也是DSSC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DSSC在长时间运作中会出现染料流失、电解质分解、对电子收集和传输的层老化等问题,必须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可以适应各种光照条件。
这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DSSCs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它的基本结构由硅基质、电解质、阳极和阴极四个部分组成,既有光电转换功能,又有储能和输出功能。
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相比,DSSCs的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光伏转换效率高且稳定性强,而且适应各种光照条件,性能优良。
根据实验室研发的结果,电压可以达到0.8V-1.0V,转换电效可以跨越12%-15%。
DSSCs的核心是敏化剂,这些敏化剂可以有效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敏化剂通常用有机染料或半导体量子点制备。
有机染料通常选择比较富电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高吸光度和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
而半导体量子点是纳米尺度下的量子控制系统,具有单电子级别的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DSSCs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研究方向,例如提高敏化剂的吸收性,增强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改善电极材料和组装介质,提高输出电压和效率等。
在电解质的研究方面,有机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尤其引人关注。
DSSCs的应用前景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户外太阳能装置、城市建筑立面材料、透明玻璃幕墙、电子设备的充电、电动车的充电等领域。
在家庭光伏系统的应用中,DSSCs可以替代传统硅太阳能电池,成为一项新型的太阳能转换技术。
同时,由于DSSCs可以根据不同光照条件自适应调节,因此在户外应用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项前途广阔的技术研究领域,它具有高效、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适应性好等特点。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它在普及太阳能应用、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转换器件,其优点在于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可塑性强、光电转换效率高等。
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件是一种染料分子,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染料分子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染料分子和电子受体。
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后,电子便被激发到受体的导带上,而染料分子中的空穴则被氧化剂捕获,在某些电解液中,电子和空穴便可以沿着电解液中的导电链传输,最终到达电极表面,从而产生电流。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始于90年代初期,并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研究。
目前,重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三种类型,即液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其中,液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第一代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可调谐能谱、制备容易等优点,但其使用寿命较短、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前景。
相比之下,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较好的稳定性,但其制备和性能调整难度大,仍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
而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则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一,其光电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制备简单等优点,使其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其中最具有潜力的是其在建筑、车辆和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被直接塑造成为可替代建筑外墙、天窗等元素,使得建筑具有更好的一体化和更加环保的特点。
在车辆领域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利用随处可见的太阳能将车辆电池充电,使得车辆具有更加绿色和高效的特点。
而在电子设备领域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大大增加电子设备续航能力,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加灵活和无线的特点。
中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中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染料敏化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光伏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中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瑞士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光伏效应,即“格拉茨尔效应”。
这一发现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相比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弯曲性强等优势,因此备受研究者的青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技术是染料敏化剂的选择和设计。
染料敏化剂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目前,研究者已经开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染料敏化剂,包括有机染料、无机染料、半导体纳米晶染料等。
这些染料敏化剂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和光电转化效率,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上,研究者不断探索和创新。
传统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染料敏化层、电解质层、电极层等。
为了提高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结构设计,如核壳结构、有序排列结构等。
这些结构的引入可以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中国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研究者通过对染料敏化剂的改进和优化,成功提高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同时,他们还探索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光电催化、光电化学和光电存储等领域的应用,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长寿命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的推广。
此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光电转化效率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创新和技术转化。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摘要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主要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以低成本的纳米二氧化钛和光敏染料为主要原料,模拟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由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
该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项目计划总投资5237.7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60.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70%;流动资金1377.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30%。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0083.00万元,总成本费用7911.45万元,税金及附加91.76万元,利润总额2171.55万元,利税总额2562.83万元,税后净利润1628.6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34.1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46%,投资利税率48.93%,投资回报率31.09%,全部投资回收期4.72年,提供就业职位190个。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二、项目承办单位三、战略合作单位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七、设备购置八、产品规划方案九、原材料供应十、项目能耗分析十一、环境保护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十三、项目进度规划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十五、报告说明十六、项目评价十七、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建设背景分析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六、项目必要性分析第三章产品规划方案一、产品规划二、建设规模第四章选址可行性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二、项目选址三、建设条件分析四、用地控制指标五、用地总体要求六、节约用地措施七、总图布置方案八、运输组成九、选址综合评价第五章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第六章项目工艺分析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二、技术管理特点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四、设备选型方案第七章环境影响概况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二、建设期环境保护三、运营期环境保护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五、废弃物处理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七、清洁生产八、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九、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第八章安全保护一、消防安全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六、防尘防毒措施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第九章风险应对评估一、政策风险分析二、社会风险分析三、市场风险分析四、资金风险分析五、技术风险分析六、财务风险分析七、管理风险分析八、其它风险分析九、社会影响评估第十章项目节能概况一、节能概述二、节能法规及标准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三、项目节能设计四、节能措施第十一章实施进度一、建设周期二、建设进度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四、人力资源配置五、员工培训六、项目实施保障第十二章项目投资估算一、项目估算说明二、项目总投资估算三、资金筹措第十三章项目经营收益分析一、经济评价综述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第十四章项目招投标方案一、招标依据和范围二、招标组织方式三、招标委员会的组织设立四、项目招投标要求五、项目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六、招标费用及信息发布第十五章项目评价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经济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10000.00万元。
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转换技术,它与传统的硅基太阳电池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硅基太阳电池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传统的硅基太阳电池在能量转换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硅材料的能带结构及其光吸收和电子传输性能。
而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例如有机光伏材料、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材料、钙钛矿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光谱响应范围和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实现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除了能量转换效率更高外,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还具有更灵活的制备工艺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传统的硅基太阳电池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而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可以利用溶液法、喷墨打印法等低成本的制备技术,降低了制备成本并提高了制备效率。
同时,由于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材料形式多样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灵活地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从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如建筑一体化、便携式电子产品、智能穿戴设备等。
综上所述,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转换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灵活的制备工艺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有望在未来成为太阳能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简介:首先介绍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的概念和意义,说明为什么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指出本文的主题和论点。
2. 原理解析:对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材料组成、能级结构、电荷传输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列举一些典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等。
3. 已有研究进展:介绍目前第三代半导体太阳电池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新材料的开发、器件结构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说明目前的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艺以及研究现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它利用染料分子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柔性可弯曲、低光照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可穿戴设备、充电器、建筑物、电动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艺主要包括电极制备、染料涂覆、电解质浸渍、封装等步骤。
首先,电极制备是制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步骤之一,它通常包括导电玻璃表面的铂电极的制备和半导体氧化锡薄膜电极的制备。
接下来,染料涂覆是将染料敏化剂均匀涂覆在电极表面,增加吸收太阳光的能力。
然后,电解质浸渍是将电解质液浸渍到电极表面,提供电子输运和离子输运的通道。
最后,封装则是将制作好的电极组件进行封装,保护电极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
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染料敏化剂的研发:染料敏化剂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分,其吸收光谱范围、光电转换效率以及稳定性等属性对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具有较高光电转换效率和良好稳定性的染料敏化剂。
2.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电极材料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目前,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导电高分子等新型电极材料被广泛研究,以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3.封装技术的改进:封装技术直接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封装技术,以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防水能力。
总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前景十分广阔的太阳能电池技术。
虽然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光电转换效率低、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多的研究与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s)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新能源技术,其具备成本低、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首先,DSSCs的技术进展表现在多个方面。
最初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采用了有机染料作为吸光物,结构简单,制备成本较低。
随后,无机染料应运而生,其光吸收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同时,DSSCs的电解质也得到了改进,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最新的研究进一步改进了DSSCs的电极材料,如钙钛矿材料,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仅具有更高的能效,还具备较长久的稳定性。
这些技术进展使得DSSCs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备了较高的竞争力。
其次,未来发展趋势方面,DSSCs技术还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
首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尽管近年来DSSCs的效率取得了显著提升,但仍然较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低。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染料的吸收率和电子传输效率,以进一步提高DSSCs的效率。
此外,提高电池的稳定性也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DSSCs的耐久性仍存在问题,例如在长期使用中,染料和电解质可能发生分解和溶解,从而降低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寻找更稳定的材料,并优化电池结构以提高DSSCs的寿命。
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包括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续性和推广应用。
DSSCs相对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易于加工和灵活性等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才能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另外,当前DSSCs主要在户外环境中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将其应用于建筑物、汽车等更广泛的领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DSSCs还有一些创新方向值得期待。
例如,光敏催化剂的研究,可以在较低的光强下大幅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2024年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市场需求分析引言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已经在能源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并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概述太阳能电池市场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电池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
科技发展驱动市场需求1.提高转换效率: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采用了新的材料和工艺,能够实现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面积下,可以获得更多的电能输出,满足用户对电力需求的增长。
2.减少成本: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也相对便宜。
这将降低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总体投资成本,提高用户的购买意愿。
3.提高可靠性: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采用了更稳定的材料和工艺,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更长的使用寿命。
这将吸引更多客户对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信任,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应用市场分析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市场非常广泛,从家庭居民到商业企业再到工业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1.家庭居民: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太阳能电池系统用于供电。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高效转换和低成本将进一步推动家庭用户对太阳能电池的采购需求。
2.商业企业:商业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来维持日常运营,而太阳能电池正是满足其需求的理想选择。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高效转换和低成本将吸引更多商业企业采购太阳能电池系统。
3.工业领域:工业领域对电力需求更加庞大。
太阳能电池的高效转换和低成本将吸引更多工业领域的投资,实现绿色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市场竞争与前景目前,太阳能电池市场已经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正在迅速崭露头角。
简式投资报告
1/33/23/2011
2/33/23/20116、研究员预估广东榕泰2010年营收20.78亿元,YoY+58.28%,净利2.89万元,YoY+166%,2010
年EPS0.48元,广东榕泰目前景气定位与+1。
公司传统的ML复合新材料具有类似于烟台万
华的市场占有率,优势在于市场占有率大,能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开发的高性能绿色环
保型IC封装用环氧塑封料是下游电子行业,包括LED等行业所必须的,未来有望享受高景
气。
目前估值处于历史水平中下缘,研究员对其评等为买进,未来三个月目标价15.36
元(以未来四季EPS0.64元及PER24X评价)。
研究主管研究员赵飞龙
染料敏化电池介绍染料敏化电池介绍:
:自从1991年瑞士洛桑高工(EPFL)M.Grtzel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该技术上去的突破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极有可能在近年内被用于无人机上,以使其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拥有更长的飞行距离。
DSSCs 与传统硅系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不同,其纳米半导体表面的染料能捕获光子并将其转化为电子。
这种太阳能电池具有较佳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良好的扩展性能,在价格上也更易进行推广。
国内:
日前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深圳惠程有关联)获悉,由该所“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组研发的新型太阳电池,经国际标准实验室和国际大公司测试,其功率转化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太阳能是世界公认的未来主要清洁能源之一,而染料被认为是目前太阳能光伏领域性能最好的材料。
在应用方面,利用这种电池生产的可充电背包等生活用品已经问世。
这些成果的取得,意味着“太阳能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在太阳能的研发领域,中国跑在了世界的前列。
所谓“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就是借助光敏染料来实现光捕获,从而实现光电转化。
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这种电池具有制作成本低、原料环保、光电转化效率高等一系列特点。
国内已然实现量产,更类似于2.5代的技术。
中船重工国营汉光机械厂已经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也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迈上一个新台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产品,代表了我国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最高研发和生产能力。
与第一、二代太阳能电池相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投资少、成本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而且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在生产、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和毒害作用,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及推广普及价值。
我们认为其可能更类似于2.5代的技术,介于薄膜光伏电池与聚光伏系统之间的2代半技术。
长期以来,普遍使用的硅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一直控制在世界少数国家手里。
为了打破这一世界性技术垄断,上个世纪末,中国
3/33/23/2011科学院化学所发起了“九五”基础预研项目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进行研究。
2007年,中船重工国营汉光机械厂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进行合作,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强强联手,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发,终于实现了产业化投产。
据了解,该课题系国家“863”、“973”重大科研项目,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15项。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高,光照条件和温度范围广,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11%,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技术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与世界同步,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