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高三生物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5
2008年高考生物实验题命题特点与分析通过对2008年高考江苏卷、广东卷、四川卷、海南卷、天津卷、宁夏卷、上海卷等实验部分试题的分值、比例、试题题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特点:一、实验分值显著提高从上表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宁夏卷、上海卷,2008年实验题的分值、比例较2007年略有下降外,其它卷均显著提高,尤其是江苏卷提高更明显,分值提高了21 分,比例增加了21..64%,说明实验题在高考试题中的份量与地位,实验题往往是高考的压轴题,在新课标指引下,高考命题的变革将重点放在对实验内容的考查上,因此,2009年高考复习时,要改变观念,高度重视实验部分知识的复习和实验技能训练与能力的培养。
二、命题以探究题、非选择题为主导从上表所列数据看出,选择题的题量和分值明显低于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分值小、知识容量小,多考查书本最基本的实验知识,一般以判断为主,以结果论对错,难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而非选择题考查的分值大、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注重考查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显然选择题难以胜任,而非选择题中又以探究题为主,因为探究题更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验技能,实验设计能力,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想象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因此,2009年高考复习中要更加注重探究性实验设计题的复习与训练。
三、注重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观念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要求的,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开展的力度不够,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2008年高考实验题中大多数试卷中都出现研究性试题,如江苏卷29题观察洋葱根茎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改错及表格分析,涉及研究性学习方法,第30题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人工培养,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第31题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第33题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34题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等内容,都是课本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的拓展、延伸与应用。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 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与建议一、试题分析: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考查的内容及分值分配表:全卷重点突出,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比例合理,全卷无偏题和超纲题,五个选择题的题干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选项和题干一致,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能力,同时涉及到实验考察、信息识别转换与判断能力。
非选择题已知条件明确,答案条理清晰。
重点考查生物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与原理的同时,注重识图、读题能力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非选择题易切入主题,看似不难,实则不易。
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情况下,认真仔细审题、逻辑严密的思维、科学的语言表达、规范的书写是得分的关键。
总体上看,今年试卷有以下5个特点:1、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的考查与2007年相比,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相对多一些,更突出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如:3题是关于细菌的有关知识;4题关于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5题关于细胞工程的知识;30题Ⅰ矿质代谢的有关知识;31题考查遗传的有关知识。
有些试题更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这对于中学生物教学也是很有利的,多数试题需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
如:1题,是关于激素调节的实验题,需要考生联系实验及有关的知识认真思考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2题有关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的知识,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分析图示及图文转换能力;30题两个题都考查了利用图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生物学术语表达能力。
2008年高考生物填空真题深度解析2008年的高考生物填空题涵盖了多个不同的生物概念和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同时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对2008年高考生物填空真题进行详细解析。
题目1:一种酶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__,是生物体在新的体内环境下合成_________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
酶在生物体的新的环境中活动,要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每种酶都有其在一定____________范围内最适宜的工作温度。
解析:这道题中考察了对酶的定义和活性条件的理解。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新的体内环境可以刺激生物体合成特定的酶,酶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发挥其最佳的催化作用。
题目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由因果关系所引起的。
在生物学中,因果关系通常通过___________的设计和实施来证明。
例如,为了证明烟草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学家设计了一项实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烟草叶片,证明了受感染的叶片中的病毒引起了疾病。
解析:这个题目中考察了因果关系的证明方法。
科学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来证明生物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通过感染烟草叶片的实验,科学家成功地证明了病毒引起了病毒性疾病。
题目3:人体内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共生,形成了人体中的生态系统。
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帮助消化食物、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等。
这种与细菌和真菌共生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_。
解析:这个题目中考察了人体内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人体内的微生物可以对人体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关系被称为共生。
共生关系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提高免疫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高考生物填空题中涉及了酶的活性条件、因果关系的证明和人体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等不同的生物概念和知识点。
通过深入解析这些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同时有效提高生物学的解题能力。
2008年生命科学高考试卷评价徐亚平一、突显学科核心,注重基础能力。
2008年的生物高考试卷的特点可以用“平实”两字来概括。
所谓平,指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常态和经典,关注课堂教学实际,没有偏题和怪题;所谓实,指试卷十分注重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如生命的结构基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体内三大有机物的转化与代谢、遗传规律、生物与环境等重点知识内容,均在第二卷的简答题中以“大题”形式出现。
同时,试卷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3、5、16、21、31、33、35、37、39、40题,均十分关注基本事实的识记,基础概念的理解,常规解题方法运用的考核。
二、平实中见内力,温和中藏峥嵘。
试卷虽然平实,突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同时兼顾能力的考核,着力打造了一些颇具亮点的试题。
亮点一以数学语言表达问题信息,简洁中提升能力考查要求b、a溶液浓度质量变化增大或减小。
如第20题,以萝卜条在蔗糖溶液中质量变化为问题背景,以萝卜条质量变化与溶液浓度大小的函数线性关系图为解题所需信息,要求学生判断萝卜条在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
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目标:理解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原理的程度。
本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图表信息与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运用水分代谢的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试题命制上的优点:首先,试题命制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理解水分的吸收原理”。
其次,问题信息的呈现方式是数学解析法,用数学语言十分简洁地表达了萝卜条的质量变化与环境溶液的关系,精简了考生的阅读量,却并未降低能力要求。
第三,将质壁分离与复原原理的考查一网打进。
第四,试题中潜藏一些“杀机”,用以鉴别考生对概念理解的深浅和数学图表解析能力上的差异。
亮点二形成常考常新的传统,促成“教评”相长的态势连续多年,上海生物高考试卷中的生物与环境部分的试题,灵活多变,在关注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考查稳定性的同时,更关注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及问题的能力考查,关注学生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意识的考查,关注知识的迁移与重新建构能力的考查。
2008生物高考分析钱澄宇实施新课程后的江苏第一年新高考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对于生物,考生们则异口同声地说:难。
而作为即将升入高三的09届考生及高二学生最关心的莫过于此次考试透露出的命题趋势,本人认为今年高考所反映的命题思路、试卷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试题和答案存在的不足、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教与学存在的问题等都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仔细分析今年的试卷,本人觉得有以下特点:1、试题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强了对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2、注重识图表、绘图表能力的考查3、联系江苏实际,注重热点问题4、选材寓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不管是否在高三任教,都应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内容或能力加强关注。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科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本试卷中第4题、8题、17题、18题、19题、20题、25题、30题、31题、34A题等都属于实验内容,但考查的侧重点不同,有考原理、过程、装置、研究过程、错误分析等。
而高考试题中涉及的生物学实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教材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课外实验。
近年来生物高考有关实验的内容越来越多,考查的内容呈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还有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等各种题型,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概括来讲对学生能力考查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继续注重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的过程、原理、现象和结果,能运用恰当的生物学术语阐述生物学现象、原理和方法。
(2)创设新情境,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利用图、表、曲线和数据等表达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情况。
(3)培养创新能力,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
因此今后高考中涉及实验的思路和实验设计等内容的开放性实验和研究性课题类的实验试题将会加强。
而从我校学生平时作业或考试中对实验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答题和标准答案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表现在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表述上。
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卷分析(理综生物)一、基本概况三月六日进行的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我县有1785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这次考试,这次一模考试由进行分科分卷考试,生物卷卷Ⅰ:选择题15题,共30分,卷Ⅱ:非选择题4题,42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二、试卷数据统计分析我们投机从全县50个试场的试卷中,对于每个考场的第二个考生和倒数第二个(共100人)作为统计对象,进行抽样分析,2008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非选择题难度系数具体数据如下:附表1:2008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非选择题难度系数表三、答题情况及分析现将本次理科综合的考试按试卷抽样、数据统计、试卷中学生的主要答题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和陈述如下:卷Ⅰ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对一模考试选择题的问题比较多及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几题的分析:第1题:学生误选“C”的较多。
主要是不清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特别是没有搞清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起点和终点,起点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和细胞,终点是培育植株新个体。
而“C”中“番茄—马铃薯”杂种细胞的培育过程中先经过细胞融合得到杂种细胞,杂种细胞培育到植物个体时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第6题:误选“D”的较多。
本题的重点是内环境,学生只知道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但是不清楚内环境不包括什么,比如肺泡腔、膀胱、消化道;同时不清楚臀部肌肉注射药液注射到内环境的什么部位。
第9题:误选“B”,不清楚动物感知日照时间长短是依靠神经系统的,属于神经调节。
第13题:误选“C”的较多,主要是学生对人体内局部血液循环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刻,没有掌握本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是没有具体分析在血液循环中,各种器官组织对物质运输的作用。
第14题:误选“C”较多,主要是不清楚“正反馈作用和负反馈作用”,导致错选第15题:误选“C、D”的较多,不清楚标记胸苷和尿苷的目的,胸苷是用于合成DNA的,只有进行DNA复制的部位才会出现放射性;经过细胞分裂之后,再经过分化形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
2008高考生物填空题目全面解析与讲评2008年的高考生物科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填空题目的解题技巧和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2008年高考生物填空题目进行全面解析与讲评,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填空题解析与讲评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____的特点。
细胞组织的种类有多种,其中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的称为____组织,如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等。
解析:细胞的特点包括(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的结构;(3) 可以进行代谢活动;(4) 能够自我繁殖。
多种细胞类型组合而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____和____,而动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中紧邻细胞膜的一层细胞壁主要由____组成。
解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3. 细胞内包含的细胞器有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是____,它主要参与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另外,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间称为____,其中可含有各种细胞器。
解析:重要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它主要参与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间称为细胞外间隙,其中可含有各种细胞器。
二、遗传和进化填空题解析与讲评1. 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重要结构,其中螺旋状的DNA分子称为____。
DNA分子中的信息通过____编码,并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解析:染色体中的DNA分子称为染色质。
DNA分子中的信息通过基因编码,并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2. 基因突变是遗传的重要原因之一,突变的形成可能由于DNA中的____引起。
可使突变的突变的类型包括____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的突变。
解析:基因突变可能由DNA中的突变基因引起。
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的突变。
3. 进化是物种多样性产生的重要机制,其中变异和选择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201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分析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汪永泰在参加2011年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的网评工作后,在广泛听取阅卷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综合阅卷过程中的情况,对今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试卷结构作一说明,同时将学生答题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各校的成绩做简要分析,并提出高三生物学科的复习策略,供同行参考。
一、命题思路今年的高三生物试卷的命题以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和高中必修一、二、三课本和选修三课本(浙科版)为依据,试题对考纲中规定命题指导思想有较好的体现,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卷Ⅰ中有6题为生物学科选择题,都是单选题,共36分;卷Ⅱ有3题为生物学科的非选择题,计44分。
两部分的比例为9:11。
题量和分值的课本分布情况三、学生答题情况(一)典型错误第30题:将“迁入迁出”写成“生殖”等,将“同化”写成“摄取”“摄食”,将“肉食性动物的粪便”写成“粪便”“植食性动物的粪便”,将“散失”写成“释放”第31题:没有写出小圆形叶片内气体逸出的目的,或写成“去除氧气”等。
没有写出对3个实验装置分别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处理,或写成“进行光照处理”,将因变量写成“上浮的叶片数量”“叶片上浮的速率”等。
表格不全面,有的缺少自变量,有的缺少因变量的观测指标。
第32题:将纯合体的比例写成1/2,将F1写成F2,将“长成植株后鉴别”写成“长成植株后自交或测交鉴别”,将“按每株所结的种子为单位分开留种”写成“所结的种子分开留种”等。
(二)原因分析1.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
如第2题考查的生物膜知识,第3题考查的细胞克隆知识,第4题考查的基因工程知识等都是主干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答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对有关的基础知识记忆不准。
2.对图解和生理过程理解不深。
如第5题和第30题都通过图的形式分别考查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能量流动。
针对这些试题出现的答题失误主要是学生对图解观察不仔细或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持,以及对生理过程理解不深。
如许多学生不理解能量流动图解中箭头表示的含义,从而不能正确作答。
3.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欠佳。
试卷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如第31题以光合作用知识为载体考查实验设计和分析实验的能力,但考生普遍存在着不足,表现为:不能根据实验实验目的来进行实验设计,不清楚实验原理,不知道变量应当如何控制。
如许多学生将“叶片内气体逸出的目的”写成“使氧气排出”,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目的混为一谈。
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来设计表格等。
4.表达能力较差。
本卷中的第32题要求学生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用文字将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普遍存在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地使用科学术语以及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
四、成绩统计1.全市均分和难度值全市报考一类和二类高校(理科)人数为8610人,均分47.37,难度值为0.592。
2.各校成绩统计学校生物学科总分客观题主观题客观题1 客观题2 客观题3满分80 36 44 6 6 6均分47.37 27.08 20.29 4.25 4.7 3.63 湖州中学58.2 32.15 26.05 5.03 5.29 5.17 湖州二中55.01 30.91 24.1 5.18 5.31 4.93 菱湖中学46.77 26.54 20.23 4.31 4.78 2.74 湖州一中48.8 26.34 22.46 4.22 4.39 3.67 湖州五中43.89 24.68 19.21 3.32 4.22 2.96 吴兴高中47.8 28.05 19.75 4.05 4.68 4.5 埭溪中学34.27 18.66 15.61 1.33 3.33 2南浔中学39.18 22.37 16.81 2.8 3.9 2.29 双林中学38.15 22.76 15.39 2.72 3.71 2.97 练市中学43.94 25.39 18.55 4.82 4.42 3.27 新世纪44.16 25.3 18.86 3.65 4.35 3.65 浙北高中39.5 22.58 16.92 2.88 3.79 3.42求是高复47.11 27.58 19.53 4.33 4.7 4.52 德清一中46.05 26.47 19.58 3.82 4.48 3.18 德清高中49.59 28.27 21.32 4.57 4.91 3.68 德清三中48.54 27.75 20.79 4.37 5.3 3.39 德清求是高级中学42.58 25.63 16.95 3.73 5 2.87 德清综高43.67 25.4 18.27 2.65 4.2 3.2 德清职业中专29.65 17.57 12.08 1.29 3.43 1.71 长兴中学53.12 29.07 24.05 5.19 4.82 3.4 长兴金陵高级中学38.17 21 17.17 2.83 3.99 2.38 长兴华盛虹溪高中42.39 24.35 18.04 3.65 4.52 3.29 长兴三中39.65 24.84 14.81 3.9 4.25 3.87 安吉高级中学55.18 31.9 23.28 5.48 5.4 4.49 安吉昌硕高级中学45.72 28.22 17.5 5.15 4.74 3.76 安吉孝丰高级中学39.78 22.16 17.62 2.59 4.2 2.38 安吉上墅私立高中35.78 22 13.78 3.78 3.63 3.19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52.71 31.71 21 5.14 5.14 4.71学校`客观题4 客观题5 客观题6主观题30主观题31主观题32满分 6 6 6 14 14 16 均分 5.25 4.49 4.76 5.82 8.87 5.6 湖州中学 5.76 5.22 5.68 7.45 10.59 8.01 湖州二中 5.56 4.76 5.17 7.28 10.02 6.8 菱湖中学 5.5 4.31 4.9 6.77 8.53 4.93 湖州一中 5.17 4.06 4.83 7.11 9.91 5.44 湖州五中 5.53 4.03 4.62 4.86 8.7 5.65 吴兴高中 5.56 4.4 4.86 6.45 8.1 5.2 埭溪中学 4.33 3.67 4 3.94 7 4.67 南浔中学 5.24 4.07 4.07 5.36 6.87 4.58 双林中学 4.76 4.08 4.52 4.29 6.77 4.33 练市中学 4.67 4.15 4.06 5.47 8.03 5.05 新世纪 5.29 4.12 4.24 5.49 9.02 4.35 浙北高中 4.4 4.3 3.79 5.31 7.35 4.26 求是高复 5.44 4.14 4.45 5.97 7.99 5.57 德清一中 5.33 4.96 4.7 5.15 8.91 5.52德清高中 5.32 4.84 4.95 6.08 9.26 5.98德清三中 5.24 4.27 5.18 5.71 9.67 5.41德清求是高级中学 5.3 4.1 4.63 5.02 7.18 4.75德清综高 5.65 4.5 5.2 5.68 7.54 5.05德清职业中专 3 3 5.14 3.29 4.5 4.29长兴中学 5.66 4.81 5.19 6.46 10.63 6.96长兴金陵高级中学 4.52 3.79 3.49 4.57 7.77 4.83长兴华盛虹溪高中 5.09 3.77 4.03 4.68 8.57 4.79长兴三中 4.14 4.05 4.63 4.27 6.67 3.87安吉高级中学 5.68 5.42 5.43 6.8 9.97 6.51安吉昌硕高级中学 5.24 4.52 4.81 4.69 8.13 4.68安吉孝丰高级中学 4.25 4.06 4.68 5.06 8.07 4.49安吉上墅私立高中 4 3.7 3.7 3.62 6.7 3.46安吉振民高级中学 5.79 5.36 5.57 4.71 9.79 6.5五、复习策略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仍是复习重点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最鲜明的特点是基础性。
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高考命题所涉及的知识多是被理性抽象化了的知识在考题中借一定的情景出现,要求考生用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做出说明,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准确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和提取关键词,掌握其准确含义,对概念的提出、建立要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和数字的)有清晰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2.复习突出重点,加强考点的前后联系主干知识内容不仅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
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免疫、细胞工程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
概括起来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物体的结构基础方面,重点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等;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内容;在生物的新陈代谢方面,重点考查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内容;在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方面,重点考查神经和激素调节及与生活相关的免疫知识;在遗传和进化方面,重点考查从基因水平上分析遗传学问题以及遗传育种和遗传谱系;在生物与环境方面,重点考查应用生态学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探究,领悟方法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方面,高考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进行考查。
生物实验不只是考查一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等,更主要的是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创设实验问题情景,通过实验设计来考查学生实验方面的思维能力。
因此实验设计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的一个亮点。
同学们在做实验设计题时,首先要明确实验意图(目的),即研究何种因素与生命现象的关系。
其次要按照实验意图确定实验对象和设计实验程序,此过程的设计往往要采用对照的原理,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所要研究的因素),确定程序时,要进行充分周密的思考,应考虑使实验现象清晰可现,考虑如何尽可能地排除或降低其他因素对实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