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28.00 KB
- 文档页数:5
【高二】高二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附答案)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习要求基本建议1.详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发展建议叙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基础训练(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精确、快速b.通过体液载运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d.作用时间较短2.给轻微高热的病人品轩时,必须在纯氧中混进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保持呼吸中枢的激动,这属()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激素调节3.与激素调节较之,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就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促进作用的部位精确⑤促进作用的时间较长时间⑥促进作用的时间比较短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4.以下对激素调控的叙述中,恰当的就是()①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快、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④激素调控快速而准确,反应时间长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5.以下有关神经调节的描述不恰当的就是()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b.散射就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d.反射弧就是动物拒绝接受提振和出现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6.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做为()a.感受器b.效应器c.感受器和效应器d.神经中枢7.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8.机体保持水平衡的排水途径主要是()a.由皮肤排泄b.由肾排泄c.由肺确定d.由大肠排泄9.当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失水过多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b.垂体释放出来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减少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0.突遇海难而飘浮在海面的人,因缺少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减少,抗利尿激素减少d.血浆渗透压减少,抗利尿激素增加11.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b.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一步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2.右图则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高考生物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专项练习(带解析)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动物和人体的三大调剂系统。
下面是高考生物激素的调剂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关系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激素在调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冰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减少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开释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答案:D2.在体液调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
下列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错误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与垂体细胞B.促性腺激素与精巢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生长激素与组织细胞答案:C3.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分别是()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C.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答案:B4.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是体温调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受的中枢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剂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答案:A5.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剂和水盐平稳的调剂,都与下丘脑有关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C.冰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增加D.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肌糖原能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解析:体温调剂和水盐平稳的调剂中枢在下丘脑;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渴觉;冰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由于反馈调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随之减少;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能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练习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使感受器兴奋,之后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联系神经调解析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而不是垂体.答案D2.下列物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调节方式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A.H+B.胰岛素C.组织胺D.神经递质解析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在兴奋的传递过程中,由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CO、H+、NO、胰岛素、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属于神经调节.CO2组织胺以及激素等的调节作用属于体液调节.答案D3.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解析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散热增加,于是会通过加快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所以酶活性不变,但耗氧量增加.处于低温环境时排汗减少,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答案B4.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渗透压感受器和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B.饮水不足会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C.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D.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解析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调节中枢;饮水不足时,产生渴觉的是大脑皮层;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答案A5.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c能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解析在水盐平衡调节中,a为抗利尿激素;在体温调节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减少,使尿量增加,从而加快多余水分的排出.答案C6.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B.在50~100 min,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C.第100 min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解析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A项正确;当室温降低时(50~100min),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B项正确;第100min时,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散热,C项错误;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解析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使渗透压稳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答案D8.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解析①②③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项正确.方式①②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③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所以A、D两项正确.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穿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B项错误.答案B9.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的名称:A;B.(2)当健康人处于温度为38 ℃的环境中时,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此时,调节体内温度的主要反射弧是. 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A的调节效应是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 解析(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2)考查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以及大量出汗后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反馈地抑制下丘脑的活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减少.负反馈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答案(1)下丘脑垂体(2)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此时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引起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3)抑制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能力提升1.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进行传递,A项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项正确;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项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项错误.答案D2.某人感染流感病毒,下图表示其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AB段,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B.BC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CD段,产热增多,出汗减少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解析当体温相对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体温升高,说明此时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是在病毒影响调节中枢的情况下内脏肌肉代谢加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A项错误;BC段体温维持高温不变,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B项正确;CD段体温下降,产热减少,出汗散热增加,C项错误;AB段体温升高,说明是冷觉感受器兴奋,CD段体温下降,说明是温觉感受器兴奋,D项错误.答案B3.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的B.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对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D.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解析由图分析可知,a~d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和胰岛素,神经递质不需要通过血液传送;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快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答案A4.下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解析激素①②③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这三种激素的含量都增加;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以增加产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但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分泌活动起到反馈抑制作用;图中显示,体温调节中有激素的参与,这属于体液调节,也有下丘脑和有关神经的参与,这属于神经调节.答案C5.下列关于醛固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B.醛固酮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就是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解析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维持血钠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激素调节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答案D6.(多选)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甲→乙抗利尿激素→丙→尿量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与乙细胞中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解析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项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与甲细胞中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项错误.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则减少,D项错误.答案CD7.(多选)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实现的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C.大脑皮层和垂体受损都会影响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D.大量喝水会使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使尿量增多解析水盐平衡调节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减弱,B项错误;大脑皮层可以产生渴觉,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故它们受损都会影响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C项正确;大量喝水会使体内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使尿量增多,D项错误.答案ABD8.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调节,肾上腺在此调节中属于;“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2)从图中分析,激素A、B、C、D分别是、、、,垂体某些细胞膜上有(填字母代号)激素作用的受体.(3)神经调节具有、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的优势,体温的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肾上腺是效应器;“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2)由题图看出,B作用于甲状腺,是促甲状腺激素,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是肾上腺素.垂体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3)神经调节快速、准确,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答案(1)下丘脑神经效应器体液靶细胞(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A和C(3)快速准确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有解析1.以下都属于体液调理的是()①血液中CO2浓度降低,呼吸加快、增强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影响尿量③看到酸梅,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选A看到酸梅,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多属于神经—体液调理。
2.安康人处于高温环境中感到冷,此时,人体最能够发作的是()A.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B.皮肤发生冷觉C.肝脏产热增加D.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答案:选A人体感到冷,冷觉感受器曾经兴奋,人体曾经在大脑皮层发生冷觉,人体的变化是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添加。
3.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饮水缺乏,抗利尿激素添加会招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的pH主要靠蛋白质和无机盐调理C.细胞内外Na+、K+散布不平均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只需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动摇,人就不会患病答案:选C饮水缺乏,抗利尿激素添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A错误;内环境的pH主要靠缓冲物质调理,B错误;细胞内外Na+、K+散布不平均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C正确;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动摇时,人也能够会患病,如遗传病,D错误。
4.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理进程的表示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该调理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普遍B.假设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靶细胞一定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C.假设分泌物是胰岛素,那么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D.假设靶细胞为性腺细胞,那么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答案:选B该调理方式为体液调理,速度慢、作用范围广;假设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靶细胞不一定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假设分泌物是胰岛素,那么靶细胞为肝细胞、肌细胞、其他组织细胞等;假设靶细胞为性腺细胞,那么分泌物能够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
5.哺乳植物因长时间未饮水招致机体脱水时,会发作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浸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添加C.下丘脑浸透压感受器遭到的抚慰削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削弱答案:选B当植物长时间未饮水招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浸透压降低,下丘脑浸透压感受器遭到的抚慰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添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故B正确,A、C、D错误。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浙江1月]越野跑、马拉松等运动需要大量消耗糖、脂肪、水和无机盐等物质。
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下列各种激素水平与正常的相比,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水平高,胰高血糖素水平低B.抗利尿激素水平低,甲状腺激素水平高C.胰岛素水平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低D.胰岛素水平低,胰高血糖素水平高答案:D解析:越野跑、马拉松等运动后,运动员体内血糖大量消耗,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此时,机体代谢旺盛,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同时机体大量排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综上可知,A、B、C错误,D正确。
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炎热环境中皮肤是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B.体内失水过多时,仅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多就能维持平衡C.人体体温、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都离不开下丘脑D.人体正常体温以及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都离不开神经—体液调节答案:B解析: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此外肺通过呼气、大肠通过排便等也能散失部分热量,A正确;体内失水过多时,除了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减少尿量外,还要通过饮水等方式来补充水分才能维持水分的平衡,B错误;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以及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都离不开下丘脑和神经—体液调节,C、D正确。
3.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渴觉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③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④下丘脑既是重要的神经调节中枢,又是重要的内分泌腺⑤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支配肾上腺的分泌活动⑥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A.①④⑤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⑥答案:B解析: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①错误;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进而来调节体温,②错误;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在脑干,③错误;下丘脑中分布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等,所以下丘脑是重要的神经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所以下丘脑是重要的内分泌腺,④正确;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体温调节时支配肾上腺的分泌,⑤正确;下丘脑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⑥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2章第3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指皮肤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答案: C2.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D.给动物注射②,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量减少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是TRH和TSH及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正确;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量会增加,但可通过增加散热途径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B错误;寒冷环境中除图中的体液调节外,还存在下丘脑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等的神经调节,C正确;给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使其含量增加,会对①②分泌起到抑制作用,D正确。
答案:B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B.体温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C.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一定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D.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馈调节解析: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但作用范围广泛,A正确;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其靶细胞可能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甲状腺细胞、性腺细胞等,C错误;图示表示的是体液调节方式,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成才之路】高中生物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答案] D[解析] 的形成应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2.人在15℃环境中和5℃环境中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不寒战,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 ) A.增减产热量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C.立毛肌收缩或舒张D.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答案] B[解析] 题设情景下,体温主要是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口径来进行体温平衡的。
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出现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现象,这时( )A.温觉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答案] B[解析] 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平衡。
冷觉感觉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分泌促肾上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抗寒能力增强;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答案] C[解析] 长时间运动后导致失水(流汗)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
5.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B→C→E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C.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都在下丘脑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和G[答案] C[解析] B为感受器,C为神经中枢,此处为神经调节。
人教版必修三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精选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2. 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3.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的变化B.健康人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C.人体大量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排尿量减少D.人成年后身高稳定不再增长,垂体不再分泌生长激素5. 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显著提高了水分子的运输速率。
如图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体积(V)和初始体积(V0)的比值变化曲线图,(O点对应的浓度是细胞涨破时的NaCl溶液浓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将人工脂双层膜囊泡置于NaCl溶液中,其吸水能力低于肾小管上皮细胞B.稀释肾小管上皮细胞悬液时,可选用浓度为150mmol·L-1的NaCl溶液C.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置于A点、B点对应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点对应浓度处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点对应浓度处细胞的D.若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则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量减少,尿量增多6.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A.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C.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D.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人体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7. 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垂体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B.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尿量也就增加8. 小明同学参加冬季运动会3000米赛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体液调节(1)调节因子:如________等化学物质,其中主要是________。
(2)传送方式:通过________传送。
(3)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比较项目举例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神经调节缩手反射迅速准确、比较局限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体液运输较长3.体温调节(1)产热①途径:主要是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产热为主。
(2)散热途径:①主要通过________的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散热。
②其次还有________、排尿和排便等。
(3)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4)调节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4.水盐调节(1)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2)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和神经的协调作用,参与的主要激素为________。
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1)关系①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________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________的一个环节。
②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常常同时参与某一生命活动的调节。
(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___________,共同维持________,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课前小测】1.判断正误:神经调节比较迅速,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2.判断正误: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
3.判断正误: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4.判断正误: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5.判断正误: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体温调节中枢与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解析】选B。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2、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
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C、寒冷环境中D、剧烈运动中【解析】选C。
分析图中信息,立毛肌收缩产热增多,不排汗的同时,毛细血管收缩,说明散热减少,因此应该就是在寒冷环境中,C正确。
3、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就是()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D、体液调节可以就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解析】选A。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部分体液调节可以瞧作就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生命活动的进行一般同时受神经与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同时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方法规律】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调节类型调节机制举例神经调节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各种反射活动体液调节体液中激素与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激素、CO2、H+等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体液-神经调节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4、关于人体内水与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解题关键】解答本题需关注两点:(1)水盐平衡也受到神经与体液的双重调节。
(2)抗利尿激素就是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解析】选C。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不会产生渴感,故A项错误.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故B 项错误。
命题人李丽霞审核人赵雨润
一.选择题
1.皮肤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为()
A.激素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D.神经激素调节
2.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
A.作用慢而准确B.作用快而准确
C.作用快而持久D.作用慢范围广
3.下列关于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②人体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③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
④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⑤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A.①③B.④⑤⑥
C.①③⑤D.③⑤
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会使人体增加产热的是()
①ATP生成增多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③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④胰岛素分
泌增多⑤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
A.②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④⑤
5.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6.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
B.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有利于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恒定C.体温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
D.在任何条件下,体温调节均可保证体温恒定
7.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8.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A.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
B.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的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C.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抵御寒冷
D.下丘脑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
9.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10.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
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rray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
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
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
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
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11.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
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12.有些动物的体色能随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发生改变,其中避役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体
色,比蛙等变色动物快的多,它变色的机制是()
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
C.神经—激素调节D.激素—神经调节
13.正常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A.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减少
B.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皮肤血流量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增加
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皮肤血流量减少
14.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排出途径依次是()
A.来自饮水、食物和由肾排出B.来自饮水、食物和由皮肤排出
C.来自饮水、物质代谢和由肺排出D.来自食物、物质代谢和由大肠排出
15.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
血糖调节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
B .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 .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二.简答题
17.下图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的部分
调节过程。
A 、B 、C 表示调节物质,a 、b 、c 、d 表示调节效应。
请据图分析回答 ([ ]内填物质编号):
(1)寒冷时的体温调节以______ 为主,与C 具有相同作用结果的调节物质是__
________。
(2)正常机体血液中C 对A 、B 的分泌起____
调节作用,a~d 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_。
(3)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几乎全靠[ ]__的作
用。
B 物质只能作为调节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
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 (物质)
有关。
(4)激素的产生需要特定刺激。
图中可见,垂体
激素分泌量直接由__________控制。
(5)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
[ ]
_______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
此外,如
果蛋白质和能量摄人不足,脑细胞数量和大脑皮层
神经元的________数量都将减少,很难在
日后弥补。
18.下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A 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直接受垂体分泌的________的影响,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
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
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
为_______。
(2)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刺
激是________,通过
抗利尿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_____(填字母)模式,其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C 模式影响靶细胞的信息物质叫做_____
___。
(4)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
膜上有________。
19.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
问题:
内分泌腺 血液循环 神经内 分泌细胞
神经元 靶细胞 B C A
(1)图中TRH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
成Y产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这种调节属
于______调节。
(4)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20.下图表示肝细胞所处环境及其有关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 1 )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____,细胞 A 中的多糖是________。
( 2 )促进图中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_____,⑤和⑧过程合称为_______。
肝细胞 B 产生的 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这种CO2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___________
( 3 )能促进图中④⑤⑧⑨⑩生理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
( 4 )若是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_________激素会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图中⑤⑥⑧的过程。
练习8 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参考答案
1------5BBDBB 6---10DCBBC 11----16ACAABC 二.简答题:
17.(1)神经调节肾上腺素
(2)反馈 a与b,c与d
(3)B 促甲状腺激素糖蛋白
(4)下丘脑(产生的激素)
(5)C 甲状腺激素突触
18.(1)促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3)神经递质
(4)识别作用的蛋白质
19.( l)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素
(2)上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3)减少、反馈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附答案
20.( 1 )组织液主动运输肝糖元
( 2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有氧呼吸体液调节
( 3 )胰岛素
( 4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