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阵列仪(CAT)原理及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电容的原理及应用讲解一、电容的基本概念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一种 pass-device(耦合器件),具有储存电荷和储存能量的功能。
当两个导体间有电压差,且被一种绝缘介质隔开时,这种结构就形成了电容。
电容由两个电极和一个绝缘介质组成。
其中,两个电极可以是金属板、延展性的导电聚合物等,而绝缘介质可以是氧化铝、聚酰亚胺等。
二、电容的工作原理电容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重要概念:电荷和电压。
1. 电荷电荷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属性,描述了物体所带的电性。
电荷可以正或负,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电荷决定的。
在电容中,当电荷积聚在电极上时,就会形成电场和电势差。
2. 电压电压是描述电场强度的物理量,代表了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所需的能量差。
在电容中,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形成了电场,电场的强弱取决于电荷的数量和电容器的结构。
基于电荷和电压的概念,我们可以解释电容的工作原理了。
当电容上施加电压时,正电荷会聚集在一个电极上,而负电荷则聚集在另一个电极上。
这样,两个电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场,电容器储存了一定数量的电荷和能量。
当电压去除时,电容会释放储存的电荷和能量。
三、电容的应用电容器在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能源储存电容器可以用来储存能量,常见的应用是在电子设备中作为备用电源。
当主电源出现故障时,电容器可以提供短暂的电能供应,防止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
2. 信号滤波由于电容器有储存电荷和能量的能力,可以被用于信号滤波。
具体来说,电容器可以通过吸收高频信号而将其滤除,从而保留低频信号。
3. 电路解耦在大型集成电路中,不同的模块之间通常需要进行解耦。
电容器可以用来提供模块间的电能供应,防止一个模块的电压波动影响到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
4. 感应器电容器可以被用作感应器,用于检测物体的接近程度或测量湿度。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获得相关物理量的信息。
5. 电路延迟电容器可以用作电路的延迟元件。
通过合理设计电容的数值和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延迟信号传输的功能。
电容的原理和应用及功能1. 电容的原理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能够存储和释放电荷。
它是由两个导体板(称为极板)之间隔开的绝缘介质(称为电介质)组成的。
当电压施加在电容的两端时,极板上的电荷会被吸引,沿着电容器的极板积聚。
这样,极板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电场,电场的强度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
2. 电容的应用电容在电子器件和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电容常见的应用场景:2.1 滤波器电容可以作为滤波器的关键元件,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值来过滤电路中的高频或低频信号。
在音频设备中,电容可以去除不需要的背景噪音,提高音质。
2.2 耦合器电容可以用作耦合器,将两个电路以交流的方式连接起来,使得信号能够传递。
在放大器电路中,电容可以将输入和输出电路隔离,防止直流信号对放大电路的干扰。
2.3 能量存储器电容器具有存储能量的特性。
在电子设备中,电容可以用作能量存储器,如电子相机中的闪光灯电容器。
它能够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以高电压发出能量。
2.4 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形式,用于检测和测量某些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
通过改变电容的值,可以获得与物理量相关的电容变化,从而实现测量。
2.5 时钟电路电容可以用来稳定时钟信号,保持电子设备中的精确计时。
它可以消除电压波动对时钟信号的干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电容的功能电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储能电容器可以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这使得电容器在电子设备中能够提供快速的能量传输。
3.2 过滤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值,可以通过电容来过滤电路中的特定频率信号,从而改善信号质量。
3.3 隔离电容可以用来隔离电路中的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以避免相互干扰。
3.4 调节电压电容可以缓冲和稳定电压信号,防止电压的突然变化对电路和设备造成损害。
3.5 检测和测量通过改变电容的值,电容可以用于检测和测量某些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
结论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基于电容的原理,在电子器件和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容测量仪原理
电容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容值的仪器,其原理基于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在测量电容之前,仪器需要先将电容器充电至一定电压,然后记录下充电时间和电容器上达到的电压。
接着,仪器将电容器放电,记录下放电时间和电容器上的电压。
根据电容器的基本公式Q=CV,我们可以得到电容C与电压V、电荷量Q之间的关系。
根据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关系
I=dQ/dt,我们可以得到电流I与电容C、时间t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并利用上述关系,就可以计算出电容器的电容值。
这种测量原理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容器,包括固定电容器、调谐电容器和变压电容器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电容测量中,电容器的内阻必须被考虑进去。
由于电容器的内阻会对充放电过程产生影响,测量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对于精确测量电容值的需求,测量仪器还需要进行校准和修正。
综上所述,电容测量仪通过测量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利用电容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电容值。
通过准确的校准和修正,电容测量仪可以提供准确的电容测量结果。
超级电容(法拉电容)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超级电容(又名法拉电容)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超级电容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超级储电能力,可提供强大的脉冲功率的物理二次电源。
它是根据电化学双电层理论研制而成的,所以又称双电层电容器。
其基本原理为:当向电极充电时,处于理想极化电极状态的电极表面电荷将吸引周围电解质溶液中的异性离子,使这些离子附于电极表面上形成双电荷层,构成双电层电容。
由于两电荷层的距离非常小(一般 0.5mm 以下),再加之采用特殊电极结构,使电极表面积成万倍的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
超级电容器的问世实现了电容量由微法级向法拉级的飞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电容器的传统印象。
目前,超级电容器已形成系列产品,实现电容量 0.5-1000F ,工们电压 12-400V ,最大放电电流 400-2000A 。
性能特点:1. 具有法拉级的超大电容量;2. 比脉冲功率比蓄电池高近十倍;3. 充放电循环寿命在十万次以上;4. 能在 -40oC-60oC 的环境温度中正常使用;5. 有超强的荷电保持能力,漏电源非常小。
6. 充电迅速,使用便捷;7. 无污染,真正免维护。
应用: 超级电容器作为大功率物理二次电源,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蓄电池,应用在某些机电(电脉冲)设备上,可使其产生革命性进步。
1. 配合蓄电池应用于各种内燃发动机的电启动系统,如:汽车、坦克、铁路内燃机车等,能有效保护蓄电池,延长其寿命,减小其配备容量,特别是在低温和蓄电池亏电的情况下,确保可靠启动。
2. 用作高压开关设备的直流操作电源,铁路驼峰场道岔机后备电源,可使电源屏结构变得非常简单,成本降低,储能电源真正免维护。
3. 用作电动车辆起步,加速及制动能量的回收,提高加速度,有效保护蓄电池,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节能。
4. 代替蓄电池用于短距离移动工具(车辆),其优势是充电时间非常短。
5. 用于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系统。
电容层析成像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电容层析成像( ECT )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无射线成像技术,最早起源于1952年,被用于研究流体和气体流动、污染控制、化学反应、燃烧等领域。
EC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多个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变化,推算出不同区域内介电常数( 视为密度 )分布情况,从而得到物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ECT的信号获取系统由多个电容传感器、电压源、数据采集卡、控制器等组成,其读取速度通常为数千帧每秒,纵向和横向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2mm左右。
在数据处理方面,ECT通常采用反演算法,如基于有限元法( FEM )和有限差分法等,将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空间分布图像。
在ECT的应用研究方面,研究者们进行了众多的探索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传输和热传递ECT被广泛地应用于流体动力学、质量传输和热传递等领域。
通过测量介质内的密度分布和速度矢量,可以用于研究和优化化学反应、污染控制、能源转化、生物反应等过程。
以燃烧反应为例,通过ECT可以测量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结构等参数,掌握传热机制和物理过程,推动燃烧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 医学影像学EC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主要应用于脑血流量和脑功能研究、呼吸系统成像、胸部成像、肝脏成像、乳房成像等方面。
目前,EC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功能性成像、压力成像、电阻成像和电容成像四个方面。
其中,功能性成像主要用于探索脑部的活动和功能,如麻醉结果评估、认知功能研究等;压力成像技术可用于实时监测人体内部的压力变化,比如肺萎陷、肝静脉分流等病理变化;电阻成像常用于乳腺癌筛查等疾病;电容成像则广泛应用于胸部成像和肝脏成像等领域。
3. 视频监控和自动化领域ECT在视频监控和自动化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一些高温、高压、工艺复杂等环境不可见的过程,如工业流体管道的输送过程产生的气泡结构,液体混合及其反应过程等,ECT可以提供非侵入式的可视化探测手段,用于研究管道内部流体的流动结构和物质传输规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电容测试仪原理电容测试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的测试设备,其原理基于电容的性质和测量方法。
本文将介绍电容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电容基础知识在了解电容测试仪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电容的基础知识。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器件,它由两个导体板之间的介质隔开。
当电容器充电时,正极板上的电荷会吸引负极板上的电荷,导致电场的形成。
电容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和介质的特性。
第二部分:电容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电容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测量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时间来计算电容值。
具体而言,电容测试仪会将一个已知的电压施加到待测电容器上,并测量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时间。
根据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可以计算得到电容值。
第三部分:电容测试仪的应用电容测试仪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器件测试:电容测试仪被广泛用于测试电子器件中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可以判断电容器是否正常运作,并及时发现故障。
2. 电路设计和优化:在电路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电容测试仪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所使用的电容器的准确数值。
这对于确保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3. 电力系统维护:电容测试仪可用于测试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如电容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通过检测这些电容器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电力系统中的故障。
4. 电容器质量控制:在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电容测试仪可以用于质量控制。
它可以快速测量大量电容器,检查其电容值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第四部分:总结电容测试仪是一种基于电容性质和测量方法的测试设备。
它通过测量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来计算电容值,从而实现对电容器的测量和检测。
电容测试仪在电子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器件测试、电路设计和优化、电力系统维护以及电容器质量控制等。
它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文介绍了电容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容测试的原理。
电容电流测试仪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测量原理MS-500P电容电流测试仪是从PT 开口三角侧来测量配网的电容电流的。
其测量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测量原理图在图1中,从PT开口三角注入一个异频的电流(非50Hz的交流电流,目的为了消除工频电压的干扰),这样在PT高压侧就感应出一个按变比减小的电流,此电流为零序电流,即其在三相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因此它在电源和负荷侧均不能流通,只能通过PT和对地电容形成回路,所以图1又可简化为图2。
I3Co图2 简化物理模型根据图2的物理模型就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检测测量信号就可以测量出三相对地电容值3C0,再根据公式I=3ωC0 Uφ(Uφ为被测系统的相电压)计算出配网系统的电容电流。
二、从变压器中性点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方法1、测量接线采用电容电流测试仪从变压器中性点或接地变中性点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接线如图3所示:图 3图3中,Tr为变压器35KV侧绕组,或是10KV系统的接地变,O为变压器中性点,Ca、Cb、Cc分别为三相对地电容,PT是外加的一个电压互感器,AX,ax分别为PT的一、二次绕组,PT的变比为(即从57V的端子进行测量)。
测量的操作步骤如下:⑴将仪器接地端子及PT一、二次绕组的X端和x端接地。
⑵将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输出端接到PT的二次侧(即57V的端子),再将PT的高压端A引一根导线,用绝缘杆引到变压器中性点O。
⑶正确设置测试仪的测量方式:①将测试仪的电压等级选为10kV/3。
② PT变比设置为:。
⑷开始测量,得到测量结果。
⑸测量完毕,先取下绝缘杆,再收拾试验现场。
2、测量注意事项⑴ PT的一、二次绕组及测试仪要接好地。
⑵要使用合格的绝缘杆将引线引到变压器中性点O。
⑶引线与周围的设备及试验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3、外加PT进行测量的必要性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配网电容电流测量时要外加一个PT,这是为了将高压和低压进行安全隔离,保证试验人员及测试仪器的安全。
电容的作用及原理电容是电工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作用及基本原理是电子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电容的作用及原理进行探讨。
一、电容的作用电容在电路中起到储存电荷的作用。
具体而言,它可以:1. 用作滤波器:在直流电源电路中,电容可以平滑电压变化,减小纹波。
当交流信号通过电容时,电容会阻挡低频信号,只允许高频信号通过,实现信号的滤波作用。
2. 用作耦合元件:在放大电路中,电容可以将信号耦合到不同级之间,实现信号的传递和放大。
3. 用作时延元件: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可以产生时间延迟效果,常用于时钟电路和计时器等应用中。
4. 用作存储元件:电容能够存储电荷,因此可用于电子记忆器件(如闪存、电容器存储器等)。
二、电容的原理电容的原理基于电场的存在。
电容由两个导体板、两个绝缘介质以及连接两个导体板的引线组成。
当电容器没有连接电源时,两个导体板上的电荷数量相等且电势相等,因而电荷无法移动。
但是,当电容器连接到电源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会使得一个导体板带正电荷,另一个导体板带负电荷,从而形成电场。
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储存在介质材料中,导致两个导体板之间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与已存储的电荷量成正比。
电容器的电容量表示了单位电压下的储存电荷能力,其计算公式为C=Q/U,其中C代表电容量,Q代表存储的电荷量,U代表电势差。
电容的电容量越大,储存电荷的能力越强。
电容量受电容器的几何形状、介质材料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三、电容的分类电容按照结构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1. 电介质电容:采用绝缘介质来隔离两个导体板,常见的电介质有氧化铝、聚乙烯等。
2. 电解质电容:导体板之间使用电解质来实现电荷的储存,常用于电解电容器等应用中。
3. 陶瓷电容:使用陶瓷材料作为绝缘介质,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
4. 金属电介质电容:常用氧化铝作为绝缘介质,能够实现高电容量和高稳定性,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关于电容阵列仪应用的问题及两点注记董勇;郭海敏;李梦霞;时新磊【摘要】针对电容阵列仪(capacitance array tool,简称CAT)在水平井多相流监测中暴露的不足,即CATView软件成像失真和油水两相流时有时漏失油相信号,首先分析了产生不足的原因,一是已有的成像算法没有充分考虑流型的特点,二是测量方式没有考虑仪器的结构特点;然后指出了流动成像算法的改进思路,提出在实际使用CAT时应添加扶正器.【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4(036)002【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电容阵列仪;多相流动;成像算法;生产测井【作者】董勇;郭海敏;李梦霞;时新磊【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电容阵列仪(capacitance array tool,简称CAT)具有12个微型电容探头,每个探头能够准确探测其周围流体的相持率/属性值(其探测距离大约是0.3mm)[1]。
测量时12个探头在井筒同一横截面上径向分布,如图1所示,对水平井中的多相流具有较好的测量反映能力。
但是,该仪器在流动试验中暴露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CATView软件回放失真,油水两相流情形下有时漏失油相信号。
为此,笔者详细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指出了使用CAT的两点注记。
笔者所在的实验室曾进行过水平井三相流动模拟测量研究,在井筒中放入生产测井仪器串,进行实际测量模拟。
对油水两相流动CAT测量资料,利用CATView软件回放的结果并不总能准确反映水平管中的流动状态,如图2所示。
后来又进行了水平管及近水平管油水两相流流动试验。
容量仪器的原理和应用1. 容量仪器的原理容量仪器是一类用于测量电容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容的定义,即在电场作用下两个带电导体之间的电荷存储能力。
容量仪器通过测量电容量来计算出被测量的物体的一些属性,比如电容、介电常数等。
2. 容量仪器的类型容量仪器根据其测量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平行板电容仪平行板电容仪是最常见的一种容量仪器。
它由两块平行的导体板组成,之间填充绝缘材料。
当施加电压时,产生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容量成正比,可以通过测量电场强度来计算出电容。
2.2 球形电容仪球形电容仪主要由一个内部导体球和一个外部导体球组成,两球之间填充绝缘材料。
通过在内外导体球之间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从而测量电容。
2.3 柱形电容仪柱形电容仪包含一个内部导体柱和一个外部导体柱,在两柱之间填充绝缘材料。
通过在内外导体柱之间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从而测量电容。
3. 容量仪器的应用容量仪器在各个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下面将从物理实验、电子设备、工业生产等方面介绍其应用:3.1 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容量仪器在物理实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静电实验中,通过测量电容容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电量,从而进一步研究电场、电势等物理现象。
3.2 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容量仪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容值,对电路的设计、调试和故障检测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容量仪器来保证电容质量,确保产品的性能稳定性。
3.3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容量仪器在工业生产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液体或粉状物质的流量测量中,可以通过利用介电常数与流体容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容量仪器进行准确测量。
4. 使用容量仪器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容量仪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仪器干净和干燥,避免电介质材料吸湿或污染影响测量精度。
•调试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和精度,避免过量或不足导致测量错误。
•仪器应放置在稳定的环境中,避免温度、湿度等变化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电容阵列仪(CAT)原理及应用研究
作者:吴频频张宏哲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9期
[摘要]电容阵列仪(CAT)是近年来投入应用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主要用来测量水平井或大斜度井内流过井眼截面的分层流的三相持率。
文中主要介绍了电容阵列仪的测量原理、结构及电路原理;并对其资料处理及持率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容阵列仪测量原理电路原理
中图分类号:P6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31-01
电容阵列仪(CAT)是近年来投入应用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主要用来测量水平井或大斜度井内流过井眼截面的分层流的三相持率。
该仪器有十二个微电容传感器,呈放射状的部署在十二个弹簧弓片的内侧,由于这十二个微电容传感器都分布在井眼的同一截面上,故可以得到该井眼截面的一组丰富数据,并依据这组数据绘制3D流相图(若能与井眼中心持率测量仪器组合下井,效果更佳)。
1 仪器的结构特点
电容阵列仪共有十二个微电容传感器,放射性的分布在十二根弹簧弓片的内侧,每个传感器都有独立的电路控制并支持独立的数据读取。
下井工作时,弹簧片打开,微电容传感器被推至贴近套管内壁处,即该仪器测量的是套管内一个横截面上靠近套管内壁处的三相持率。
仪器的外部结构如图1所示,上部是电子短节部分,中间是12个电容传感器探测臂,底部是马达部分。
整个仪器由地面系统来控制仪器臂的伸张和收缩。
实际测井中,仪器在套管里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因此,CAT仪器在12个探测臂中选择了一个臂作为高端,跟踪此臂相对井筒高端的位置,进行旋转补偿,即可得知仪器在井筒中的方位。
仪器采用12个相互独立的微电容传感器探测臂进行测量,12个探测臂根据测量的需要,可在同一断面上以相同的半径分布展开,也可以不同的伸展半径分布测量。
在垂直和斜井中,采用不同半径测量可以得到较好效果。
仪器每一个探测臂都有独立的电路,分别测量、记录和传输各自的频率信号。
微型电容传感器非常小,它的探测半径大约为3mm,这就意味着它可以测量各自分离的相。
各个传感器构成电路的一个组成部件,在气、油和水中以不同的频率谐振。
使用这种谐振的差异可确定井筒截面内指定区域存在什么相态。
相对于探头周围的电容值,振荡电路在水中产生低频,在油中产生高频,而在气中产生较高频率。
与传统的电容仪器相同,传感器在气、油和水范围内产生的频率比是3.7:3.0:1.0。
2 仪器的测量原理
仪器采用微电容传感器,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εS/4πkd,其中,ε是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
微电容传感器的K、S、d都是固定的,只有两极板间的电介质在变化,对于油、气、水,其介电常数区别比较大,电容传感器表现出来的电容大小也就很不同,由于微电容传感器是接在谐振电路里的,电容大小的改变,会影响输出的谐振频率的变化,通过定量刻度输出的谐振频率与三种电介质所占比例的关系,就可以确定流过该电容传感器的三相持率,并且可以直观的成像形式来模拟显示井筒中的流动形态。
3 电容阵列仪资料处理及持率计算方法
3.1 资料处理方法
CAT资料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与CAT仪器配套的解释软件,软件中CATLAS完成对测量数据的转换,并计算出三相持率。
其中计算三相持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某一相占所有电容传感器的加权平均;另一种是SONDEX STRATIFIED AVERAGE方法。
对于斜井和水平井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平均,然后用CATVIEW软件可以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回放。
它可同时进行井筒相态流动成像模拟以及显示各个探头的测量结果。
另一种解释方法是采用EMERAUDE软件,结合其它生产测井仪器数据,可以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首先要在EMERAUDE软件中设定CAT模块,选择参加计算的臂和采用的计算方法,调整各项参数。
其中的计算方法也分为SONDEX STRATIFIED AVERAGE和平均加权两种,一般选择前者。
接着加载CAT测量数据,12个传感器数据名称必须改为软件中设定好的CAT仪器的名称。
接着审查数据,选择较好的测量趟数和测量相对稳定段,综合CAT旋转角度和各传感器组合而成的图像文件,可以初步分析油气水的截面位置及分布。
最后选取所选的稳定段数据,进入INTER-PRET模块进行解释,得到油、气和水的三相持率。
一旦仪器经过刻度并且数据归一化,12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记录曲线被处理产生图像,使得测量数据易于直观显示,提供了快速观测持率的方法。
3.2 持率计算方法
CAT仪器提供12条不同方位的持率曲线,可采用“平均持相率法”和“分层平均法”计算井筒截面各相持率。
平均持相率法是对某一相中所有电容传感器持率的平均,相态中的传感器读数除以总传感器个数。
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在各个传感器权重相等时,将被称之为“平均持相率法”。
“分层平均法”是确定相的传感器总的横断面面积与管子横断面面积之比,其理论是各个传感器对总持相率测量的贡献,随传感器相对井筒顶部的位置而变化。
指示水的横断面能轻而易举地得到。
对于斜井和水平井建议采用第2种方法进行平均。
参考文献
[1] 刘军峰,郭海敏·水平管油水两相流持率仪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32卷第1期·
[2] 郭海敏.生产测井导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532~533·
[3] 郭海峰,郭海敏,戴家才,等·水平管生产测井解释进展[A]·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四届测井年会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193~198·
[4] Rounce J, Lenn C, Catala G·Pinpointing fluid entries in producing wells [J]·SPE 53249,1999·
[5] Ryan N D, Hayes D·A new multiphase holdup tool for horizontal wells [J]·Society of Petrophysicists & Well Log Analysts, 2001·
[6] Frisch G, Perkins T, Quirein J·Integrating wellbore flow images with a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log interpretation method [J]·SPE 77782,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