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淀粉样变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18
皮肤淀粉样变怎么治
皮肤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什么的身体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每个人的皮肤是不一样的,还可能会存在一些皮肤病变。
皮肤淀粉样变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可以通过肉眼发现。
而且皮肤的淀粉样变对人们的身体以及生活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的方法有很多,要结合自身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对于皮肤淀粉样变的情况也要注意皮肤的清洁。
★1.药物
皮肤病淀粉样病变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可以通过使用维生素的方法进行调理,也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激素之类的药品的方法来缓解症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调整,如果症状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外用涂抹药膏来缓解症状。
★2.清洗
皮肤出现了病变,可能会出现剧烈瘙痒的感觉,也可能会导致一些白色皮屑的产生,所以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平时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应该经常的清洗皮肤,而且避免皮肤的部位出现湿疹的产生,应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爽。
★3.病理治疗
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
器官导致的疾病,实际与淀粉无关。
一般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或与代谢障碍有关。
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分为系统性或皮肤淀粉样变,此两种类型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之分。
所以治疗主要在于对症,目前尚无办法使皮疹消退。
可以外用维A酸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4.注意事项:
皮肤淀粉样的病变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或者是出现了皮肤的萎缩的现象,所以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到正规的皮肤科进行检查,通过使用药品的方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皮肤淀粉样变关于《皮肤淀粉样变》,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皮肤淀粉样变这一病症,坚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类疾病是什么。
实际上皮肤淀粉样变就是指相近木薯淀粉样的物质堆积于组织和人体器官的病症,并且会造成不一样水平的功能阻碍疾病。
并且此病一般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
那麼究竟皮肤淀粉样变的症状是什么呢?该如何预防呢?皮肤淀粉样变分成在其中种类,一般普遍的病发群体,关键集中化在中老年,会出現强烈的发痒,还会继续产生丘疹和软斑等病症,乃至会造成皮肤的变病等,因而假如发觉这类病症应当立即医治。
下边就给大伙儿详解一下皮肤淀粉样变这类病症。
皮肤淀粉样变皮肤淀粉样变:淀粉样变就是指木薯淀粉样物质堆积于组织或人体器官造成的病症,匀称无构造的木薯淀粉样蛋堆积于组织或人体器官,并造成所堆积的组织及人体器官有不一样水平功能阻碍的疾病。
淀粉样蛋白是一种血蛋白和粘多糖的一氧化氮合酶,因为其化学变化相近木薯淀粉故称,但具体与木薯淀粉不相干。
该病一般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面一种淀粉样蛋白关键堆积在质间组织,又可分成局限及针对性。
后面一种常继发于炎症性疾病如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炎等。
病理学:淀粉样变就是指木薯淀粉样物质堆积于组织或人体器官造成的病症,具体与木薯淀粉不相干。
一般觉得该病归属于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或与新陈代谢阻碍相关。
因侵及的人体器官不一样,而分成针对性或皮肤淀粉样变,此二种种类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之分。
依据皮损的不一样,皮肤淀粉样变有分:青苔样淀粉样变、斑片状淀粉样变、复合型淀粉样变、包块状淀粉样变,也有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等。
青苔样淀粉样变最普遍,病发年纪不限。
典型性皮损为产生于小腿肚胫前、呈一切正常皮肤颜色到棕褐色的丘疹,尺寸约I~3mm,表层经常出现少量脱屑,顶部通常过多角质化和不光滑;丘疹聚集一片,但常不结合,主动发庠。
有时候丘疹沿纹路呈佛珠状排序,极具异型性。
也可结合成软斑,表层呈疣状,与肥厚型性扁平苔藓或漫性单纯性青苔类似,但仍可辩认出来软斑表层的丘疹,软斑的边沿也可以看到深褐色丘疹。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初诊日期:2012年8月3日主诉:患者左面颊、背部肩胛区、双肘臂外侧紫褐色斑块、丘疹并瘙痒4年余。
现病史:自述4年前(2008,2)因手指被鱼刺刺破后出现患指关节肿痛,在外院予清创引流及头孢拉定静滴3天后,出现全身风团、瘙痒,同时双膝关节肿痛,咽痛并伴发热。
此后风团反复发作,口服抗组胺药疗效不佳,予口服多虑平后,风团发作缓解。
2008年5月查过敏原及ASST(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均为(-),后觉双手肘臂部及项背部皮肤瘙痒,抓搔后出现斑痕,反复发作后皮肤出现粟粒样丘疹,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医院皮肤科、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
2009年9月检验结果: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RF(-),HLA-B27(-),ANCA(-)、ANA(-)、ENA(-),血沉68mm/H,CRP58.7mg/L,巨细胞病毒IgG、IgM(+),风疹病毒、Ⅰ型疱疹病毒IgG(+);双膝MRI示:左膝退行性关节炎;皮肤活检:皮肤淀粉样变,甲基紫染色(+)。
诊断为皮肤淀粉样变,后经中西药物治疗,皮肤瘙痒、斑疹未见明显改善,前来针灸治疗。
患者神疲乏力,语声低微,腰膝酸软,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夜寐不安。
舌体稍大有齿痕,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弦。
专科检查:左面颊见有蜡样光泽的紫褐色斑块,面积约3×4cm大小;背部肩胛区见紫褐色色素沉着,聚合成网状,面积约8×12cm大小;双侧肘臂外侧见紫褐色粟粒样半球形丘疹,表面粗糙,密集成片不融合,面积约3×6cm大小。
诊断:皮肤淀粉样变。
中医诊断:皮痹(皮癣),脾虚湿滞型。
治拟健脾利湿,祛风活血之法。
针刺治疗:头针配合体针进行针刺治疗。
头部腧穴采用透穴针刺(东氏头针),百会至太阳连线针4针,沿线向下透刺。
另取神庭、本神、印堂、风府、风池、大椎、风门、心俞、肝俞、脾俞、腰阳关、颧髎、下关、人中、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血海、犊鼻、膝阳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应该吃什么药。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可口服抗组胺剂。
局部可用高效皮质类固醇软膏封包。
小片皮损可用去炎松,泼尼龙等皮损内注射。
0.1%维A酸霜外用,或水杨酸,焦油类等角质松解剂及角质促成剂酊成的配剂或软膏外用。
亦可应用液氮冷冻治疗。
*二、中医
*1、中医治疗
1)风湿蕴结型:方选:全虫6g皂刺6g防风10g、苦参10g 白鲜皮30g、刺蒺藜30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30g首乌藤30g、川芎10g。
治法: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2)血虚风燥型:方选:首乌藤30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10g、赤白芍各10g、白鲜皮30g、苦参15g、刺蒺藜30g、夏枯草15g、僵蚕10g丹参15g、防风10g。
治法:养血润肤活血软坚。
3)脾虚湿滞型:方选:白术10g茯苓10g、枳壳10g厚朴10g 苦参15g、白鲜皮30g、车前子15g泽泻15g、首乌藤30g刺蒺藜30g、当归10g、川芎10g。
单方单药可用活血消炎丸大黄zhe 虫丸等。
治法: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怎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中医证治发布时间:2021-11-25T01:48:56.1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张晓伟刘凯莉[导读]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蛋白沉积在正常皮肤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差,关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中医诊疗综合论述较少,笔者在本文总结了目前的中医治疗方法。
张晓伟刘凯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蛋白沉积在正常皮肤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差,关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中医诊疗综合论述较少,笔者在本文总结了目前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综述;中医证治;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蛋白在既往正常的皮肤内沉积,而没有相关器官受累。
目前的临床表现包括淀粉样变苔藓、斑状淀粉样变病、结节或肿胀型皮肤淀粉样变病等。
近年来中医对此病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并采取各种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中医治疗本病的综述如下。
1.病因及病机在现代医学中,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摩擦、遗传、病毒和环境因素有关,系细胞和组织合成或衍化为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真皮乳头后致病。
最近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原发性淀粉样变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1]。
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称本病为 “荔壳风”,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本病属 “松皮癣 ”、“顽癣”等范畴[2]其中在《外科正宗·顽癣第七十六》中提及“顽癣,乃风、热、湿、虫四者为患。
……此等总皆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
”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亦有提及责之于风湿热邪。
近代医家马绍尧[3]则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脾肾。
脾失健运,血行不畅,而先天不足,则肌肤失养;临床上可分为湿热蕴积、血虚风燥、脾肾两虚三个证型。
笔者总结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总体病因病机概括为风湿热困阻于肌肤所致,而病久则血虚风燥血瘀。
可大致分为风湿热聚、气滞血瘀、血虚风燥、脾肾两虚四个证型。
皮肤淀粉样变饮食禁忌有哪些?皮肤对于每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皮肤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皮肤淀粉样变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病,它对于饮食有着极高的要求,患者不光需要服用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禁止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只有这样才可以快速恢复。
★一、皮肤淀粉样变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又称苔薛样和斑疹形淀粉样变,属淀粉样变性病的一型,系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正常的皮肤组织中而不累及其它器官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实际与淀粉无关。
一般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与代谢障碍有关.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分为系统性或皮肤淀粉样变此两种类型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之分.根据皮损的不同皮肤淀粉样变有分:1.苔藓样淀粉样变2.斑状淀粉样变★二、临床表现1.青壮年多见,慢性经过,自觉剧痒;2.皮损为粟粒样角化性圆顶丘疹,顶部有黑色角质栓。
呈半球形或多角形,肤色或褐色,表面粗糙,剥去角栓见脐形凹陷;3.好发于小腿伸侧,其次为背部、耳后、臂外侧;4.发生于背部者,常呈网状色素斑。
★三、饮食1、宜多吃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2、蛋白质的选择:选择优良的蛋白质来源,应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以上。
植物性蛋白质则以分离萃取的黄豆蛋白粉末,效果会比较好,因为少了阻碍吸收的植物纤维。
3、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四、饮食禁忌;★1、禁止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
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3、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香丹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584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香丹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复方甘草酸苷;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168-02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病因不明,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治疗上目前常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差,容易复发。
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香丹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30例,其中治疗组65例,总有效率100%,随访半年无复发,无明显副作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30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符合皮肤淀粉样变的诊断标准[1]。
其中治疗组65例,男42例,女23例。
平均发病年龄39岁(19~56岁),病程05~15年,平均43年;对照组65例,男46例,女19例,平均发病年龄378岁(17~62岁),病程1~25年,平均6年。
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皮疹分布以背部和双下肢伸侧为主,其中16例亦见于上臂伸侧,均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正常。
无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香丹注射液禁忌症。
在1个月内均未进行系统治疗。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给予(1)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规格:25mg/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BH20030184),25mg,口服,3次/d。
(2)香丹注射液4ml穴位注射,隔日1次(根据发疹部位选取双侧肺腧穴或足三里或曲池或外关注入,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6号针头5ml注射器吸取.直接用注射器针头在穴位进针2~3cm.有针感回抽无血时注入药液,每穴2ml。
我治愈皮肤淀粉样变的经过作者:赵连璞来源:《祝您健康》1990年第04期1965年,我的左小腿患皮肤淀粉样变,丘疹呈高粱粒大,半球形,互不融合,甚痒,每晚须搔出血才能入睡,久治不愈。
1983年8月去鞍山市汤岗子理疗医院经局部泥疗(以下简称“局泥”)、温泉水疗(以下简称“水疗”)及外用药综合治疗5个月,于1984年1月彻底治愈。
治愈后,迄今已经6年,一直没有再犯。
本文介绍治疗过程及方法,供病友参考。
一、住院5个月的治疗过程1、第1个月(8月2日~8月末):用局泥与水疗每天各1次,外用水松酊每天2~3次。
(局泥、水疗和外用药的详细方法在下面介绍)在局泥与水疗后2小时痒感即好转,但过2小时又有瘁感。
2、第2、3两个月(9月~10月26日):继续用局泥与水疗。
外用一药改用亚砜复合剂与15%水杨酸软膏。
每日2~3次。
9月16日患处第1次脱皮,9月24日第2次脱皮,10月4日第3次脱皮,10月27日第4次脱皮。
3、第4、5两个月(10月27日~12月27日):由于脱皮4次,皮肤厚度减薄。
局泥与水疗仍继续进行,而外用药改为水松酊与亚砜复合剂交替使用各1个星期,15%水杨酸软膏仍同前一样在涂完药水(水松酊或亚砜复合剂)后涂用。
11月11日第5次脱皮,11月26日第6次脱皮,12月24日第7次脱皮。
12月2日,即在第6次与第7次脱皮之间,患部就解除了痒感。
自此,18年的痛苦结束了。
治愈后,丘疹完全平复,只是外观颜色略深一些。
二、局部泥疗方法汤岗子温泉有一种黑泥具治病作用。
先用温泉水将此黑泥调成糊状,经高温消毒后,用棉布包着送到泥疗室。
将这包黑泥象揉面一样揉一遍,压碎大块,挑除砂石煤块等固体物,乘热糊在患处,如果觉得太热,可取下凉一凉再糊。
糊泥的厚度约10毫米,外包棉布,约过15分钟觉得凉了,可解下棉布包取下泥。
此时可看到接触皮肤的泥很湿,说明患处出了很多汗。
泥疗完毕要用温泉水洗净患部附近的黑泥,并须扫净泥疗室地面上的泥,以防滑倒他人。
内外合治皮肤淀粉样变1例何振晶指导:陈可平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班陈可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法;内外治法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属难治性疾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治愈疗法。
笔者在跟随陈可平老师学习过程中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有明显优势,并记录了老师治愈该病1例,报告如下:1.医案患者,男,76,10前年无明显诱因双小腿起疹,不痛不痒,曾自行外用皮炎宁酊未见效。
2004年春季皮损加重,泛发,瘙痒剧烈,2004年9月于北京某医院皮科门诊查病理,诊断为“皮肤淀粉样变”。
先后于门诊及病房治疗近1年,曾内服养血润肤祛湿止痒之中药及抗组胺药,静脉点滴美能(复方甘草甜素),外用冰黄肤乐、5%水杨酸软膏、去炎松霜、10%黑豆馏油等均无明显改善。
遂于2005年9月到陈可平医生处就诊。
就诊时皮疹瘙痒剧烈,伴口干、大便干。
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数年,2003年9月因心动过缓安装起搏器,现服用冠心苏合丸、阿司匹林,心脏无明显不适。
查:四肢伸侧面及腰背部见淡褐色粟粒至绿豆大小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发亮呈蜡样,丘疹簇集成片但不融合,部分表面有少许鳞屑。
皮肤肥厚粗糙,触之丘疹较硬,以双下肢胫前为主,可见抓痕血痂。
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为湿热下注,外感风邪。
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法。
治疗方法:(1)口服中药,药物组成:莲子心10g,地骨皮15g,赤芍15g,白芍15g,生甘草10g,生地30g,苦参10g,马齿苋30g,白鲜皮30g,地肤子15g,全蝎6g,土茯苓30g,猪苓30g,麦冬15g,知母10g,郁李仁10g,熟军15g。
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
(2)将上药煎第3煎后,混入15ml重楼解毒酊,每晚用其冷敷患处20min。
(3)将哈西奈德软膏(氯氟轻松、哈西缩松)与达维邦(盐酸环丙沙星凝胶)等量混合后,与5%水杨酸软膏交替外用,涂于患处,如上午涂前者,下午涂后者,或白天涂前者,晚上涂后者。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皮肤丘疹型淀粉样变45例【摘要】目的:探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皮肤丘疹型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门诊的90例皮肤丘疹型淀粉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迪维霜(维a酸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77.8%,对照组治疗后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9%、5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国药准字h10880013,广东顺德制药有限公司),外涂,每日早晚各1次,薄层涂于患处后轻轻按摩5 min,对照组采用迪维霜(维a酸乳膏,国药准字h20043615,湖北成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外涂,每晚1次,薄层涂于患处后轻轻按摩5 min,4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常规检查。
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随访1次,随访时记录皮损面积、浸润情况、皮肤颜色、皮肤瘙痒情况等。
疗效判定,靶皮损直径:无记为0分,1~4 cm记为1分,4.1~8.0 cm记为2分,8.1~12 cm 记为3分,12.1~16 cm记为4分;浸润肥厚:无记为0分,略高出皮面,外观不明显记为1分,高于皮面较明显触之中等硬度记2分,高出皮面明显肥厚记3分,重度肥厚或显著角化记为4分;颜色:无记为0分,深于皮色记为1分,暗红色记为2分,褐色记为3分,深褐色或发黑记为4分;瘙痒:无记为0分,轻度瘙痒为每天搔抓3次以下记为1分,中度瘙痒为每天搔抓4~6次记为2分,重度瘙痒为每天搔抓7~10次记为3次,严重瘙痒为基本呈持续性记为4分。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基本痊愈:皮损基本消失,瘙痒感等自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皮损明显消退,瘙痒感等自觉症状明显减轻,60%≤疗效指数≤89%;进步:皮损有所消退,痒感等自觉症状有所减轻,20%≤疗效指数≤59%;无效:皮损消退很少或无改变或更加严重,瘙痒感等自觉症状加重,疗效指数<20%。
【中医治⽪肤淀粉样变】⽪肤淀粉样变是由于淀粉样蛋⽩发⽣产化学反应类似淀粉状因⽽得名,所以说,这种⽪肤病实际上与淀粉是没有关联的。
患者⼀旦出现⽪肤淀粉样病变,则可引起苔藓样淀粉样变坏的症状,从⽽产⽣斑状淀粉样病变。
这种病存在很多发病原因,患者可采⽤中医治疗法及时进⾏诊治。
⼀、症状典型⽪损为发⽣于⼩腿胫前、呈正常肤⾊到黄褐⾊的丘疹,⼤⼩约I~3mm,表⾯常有少许鳞屑,顶端往往过度⾓化和粗糙;丘疹密集成⽚,但常不融合,⾃觉剧痒。
有时丘疹沿⽪纹呈念珠状排列,颇具特征性。
也可融合成斑块,表⾯呈疣状,与肥厚性扁平苔藓或慢性单纯苔藓相似,但仍可辩认出斑块表⾯的丘疹,斑块的边缘亦可见到褐⾊丘疹。
⽇久⽪损可逐渐扩展⾄⼩腿屈侧、⼤腿、踝部和⾜背,偶亦波及前臂伸侧、腹部或胸壁。
⼆、病因有时由于出现了⽪炎,可能会导致这个症状的产⽣,⽪肤淀粉样的病变和遗传也有着很⼤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肤淀粉样变多由于先天禀赋不⾜,⽓⾎亏耗,外感风湿,郁于肌肤,⽓⾎不和,腠理失养所致。
三、危害⽪肤淀粉样的病变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常⼤,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细⾎管扩张,或出现⽪肤萎缩的现象,要进⾏合理调整,到正规⽪肤科检查,通过使⽤药品的⽅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四、中医治疗⽅法1.风湿蕴阻型:临床表现:⽪疹颜⾊淡褐,密集不融合成⽚,⽪肤粗糙肥厚,发于⼩腿伸侧、臂伸侧和背部等处,阵发性剧痒,⾆苔薄或⽩腻,脉滑。
治法:疏风利湿⽌痒。
⽅药:⼆妙散合全⾍汤加减。
黄柏12克,苍术12克,全蝎3克(焙,研末冲服),⽩蒺藜12克,槐花12克,威灵仙12克,皂⾓刺12克,⽩鲜⽪12克,当归10克,丹参12克,鸡⾎藤10克,夜交藤10克。
2.风燥⾎瘀型:临床表现:⽪疹⼲燥或粗糙为褐或紫褐⾊点状,⾊素斑聚合⽽成,多见于后背肩胛间区,可累及躯⼲四肢,呈⽹状或波纹状,偶夹有⾓化性⼩丘疹,有灰⽩⾊薄鳞屑,伴有⾊素沉着,⾆质暗,苔少⽽⼲,脉濡弦。
治法:祛风润燥、活⾎化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皮肤淀粉样变性是怎么回事
导语:皮肤淀粉样变性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连听都没有听过的,但是没理解过并不代表我们大家不会患上这一疾病。
因此我们就要了解皮肤淀粉样变性的
皮肤淀粉样变性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连听都没有听过的,但是没理解过并不代表我们大家不会患上这一疾病。
因此我们就要了解皮肤淀粉样变性的具体知识。
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皮肤淀粉样变性的具体知识。
那么到底皮肤淀粉样变性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1、皮肤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着于皮肤组织中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出现多数黄褐色圆锥形的坚硬丘疹,呈念珠状排列,轻度鳞屑,呈苔藓样淀粉样变性,自觉剧痒为特征。
好发于青壮年,病程慢性,发展缓慢。
2、病因与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与遗传、代谢紊乱和免疫反应有关。
皮肤的机械刺激,长期的搔抓,药物或日晒等刺激可能诱发。
骨髓病患者可并发全身性淀粉样变,而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则很少并发全身性损害。
皮肤淀粉样变性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个问题上面已经做出了解答。
发现了皮肤淀粉样变性的一些症状的话,但是还不能确定病情的话,大家不妨带着患者去医院诊断一下,没有患病当然是最好的,患上了以后的话就及时让患者们进行治疗就最好。
最后也希望皮肤淀粉样变性的患者们都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幸福的生活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