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合唱教学课件.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合唱教案36课时一、教学内容1. 合唱的基本概念:介绍合唱的定义、合唱的形式和合唱的组成部分。
2. 合唱的种类:讲解童声合唱、混声合唱、同声合唱等不同类型的合唱。
3. 合唱的技巧: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方法、音准控制、节奏把握等。
4. 合唱的表演:学习合唱表演的基本要求,如表情、动作、队形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合唱的魅力,培养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2.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的音准控制、节奏把握和团队合作。
教学重点: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合唱表演的基本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合唱谱、多媒体设备。
学具:音乐课本、合唱谱、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经典的小学合唱视频,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合唱的艺术魅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合唱的基本概念、种类、技巧和表演要求,让学生对合唱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操作(10分钟):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指导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首简单的合唱歌曲,讲解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团队合作要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合唱的基本概念、种类、技巧和表演要求。
2. 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3. 合唱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团队合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一首简单的合唱歌曲,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团队合作默契。
2. 答案:正确完成合唱歌曲的演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提高合唱水平,参加各类合唱比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优秀的合唱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合唱的音准控制2. 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3. 合唱团队合作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合唱的音准控制1. 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通过听辨不同音高的练习,提高学生对音准的敏感度。
《小学人音版音乐《童声合唱欣赏》精品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课程介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相关资源推荐01课程介绍当前音乐教育改革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要求小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同时强调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童声合唱作为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1 2 3让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童声合唱的欣赏方法。
通过学习与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内容丰富本课程涵盖了童声合唱的多个方面,包括童声合唱的基本特点、发展历程、演唱技巧、作品欣赏等。
实践性强课程中设置了多个实践环节,包括歌唱练习、作品欣赏、合唱表演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互动性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童声合唱的艺术魅力,同时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02教学内容合唱基础知识合唱的定义与特点01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具有音色丰富、表现力强等特点。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02合唱起源于西方教堂,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渐形成现在的合唱艺术形式。
合唱的分类与特点03根据不同年龄和演唱能力,合唱可分为童声合唱、成人合唱等,每种合唱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合唱曲目选择经典合唱曲目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演唱的经典合唱曲目,如《让我们荡起双桨》、《红星闪闪》等。
新创作合唱曲目选择一些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合唱曲目,如《青春舞曲》、《送别》等。
地方特色合唱曲目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合唱曲目,如《茉莉花》、《摇篮曲》等。
合唱技巧训练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如用腹式呼吸、轻声唱等技巧。
发声方法音准训练节奏训练表现力培养通过听力训练和音准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通过节奏游戏和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练声:
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以及各个腔体产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强弱的控制及协调各声部音量的能力。
2、教学曲目安排:
(1)、3周-5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6周-7周《小乐手》
(3、)8周-10周《买菜》
(4)、11周-12周《火车开了》
(5)、13周-14周《我快乐》
(6)、15周《学做解放军》
(7)、16周-17周《螃蟹歌》
(8)、18周《蝴蝶》
3、兴趣训练
根据学生表现不同定期给予参加演出比赛机会。
[教学对象]小学初级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拓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小学生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幼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
三、[教学教案]第3-5周
题目: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课型: 实际型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声音状态的建立能起到复习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气息的支撑练习。
教学重点:
1、加强和巩固气息的支撑
2、进一步稳定喉头。
教学难点:
1、对声音状态的重新建立。
2、将正确的歌唱状态运用到歌曲作品当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训练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 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 1 — ||
Du ———————————————
2.. 哼鸣练习:5 4 3 2 | | — || 1 3 5 3 | 1 — ||
m 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
3,连音练习: 5 3 1 5 3 1 | 1 — ||
ie-- - ma-- -
ie--- ma---
方法与要求:
1、要求口腔和鼻腔同时吸气。
2、哼鸣时先由闭口唱再过渡到开口唱。
3、打开口腔根部,唱“ma”时,要求口型尽量打开。
4、注意呼吸和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曲都是一口气唱完,中途不能换气。
二. 歌曲部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新歌教唱先让学生跟钢琴视唱3—5遍,再将难点提出着重练唱:
2.艺术演唱要求:
1、首先要求学生要投入到歌曲的情景当中,歌唱者就是歌中的主人公。
2、语气要亲切而自然,吐字要清晰。
3、声音要流畅、灵活、轻巧,要有年轻姑娘那种纯净、甜润的音色。
三. 表演动作:
1、小小蜡笔穿花衣,(单指向前,眼看向8、1、2点看)
2、红黄蓝绿多美丽。
(右手从里向外打开)
3、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
(做一个大拇指动作)
4、画小鸟,飞在蓝天里。
(用右手指向天空,唱到飞字的时候由指变兰花掌打开。
)
5、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右手为兰花掌抚摸表示草在地上成长,随后扬起,表示长在春天。
)
6、你画太阳我画国旗(右手指前表示你画的是太阳,右手收回在胸前表示自己)
7、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头向左右点,表示对祖国的热爱。
)
8、过门前奏(以四拍为一个登勾脚的.动作,左右一个,再做小鸟式转身)
9、第二段和第一段动作相同。
第6-7周题目: 声音训练与歌曲演唱
小学生合唱教学课件2
教学内容:学唱二声部歌曲《虫儿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虫儿飞》。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虫儿飞》。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
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最感扎手的,历年来未曾在公开课上见过上合唱课。
作为辅导校合唱队的音乐教师,合唱教学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
教学难点:
1、第二声部第
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二.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
三:姿势
1.身体要直
2.重心要稳
3.上胸要开
4.双肩要松
5.面部自然
6.精神振奋
四、发声训练:用云以上方法进行发声训练。
2/4
(1)1 2 | 3 2 | 1—||
(2)1 2 | 3 4 | 5 — | 5 4 | 3 2 | 1 — ||
五、节奏训练:
(1) x ? ? ? | x?| x?| x?||
(2) x– x ?| x –x?| x –x ?| x –x?||
六、学唱第一声部
1、听听这只虫儿给我们带了的音乐,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静听。
2、教师边唱边划旋律线,学生跟着划。
3、学生小声用la模唱旋律。
4、学生跟琴唱旋律。
5、学生填词唱。
七、学唱第二声部
1、师:听听、看看,这只虫儿飞得有什么不同?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
2、学唱模式童第一声部。
3、两声部结合唱,听琴唱,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最后两个声部一起唱。
4、完整演唱。
八、小结: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
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