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作文专题辅导_层进式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2
层进式议论文写作指导层进式论证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层进式论证结构不同于并列式与总分式论证结构,它不但体现作者思维的清晰性,更能反映作者思维的深刻性。
合理安排层进式论证结构,对培养我们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品质意义极大。
安排议论文层进式论证结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在围绕中心论点分层展开论述时,层与层之间所论述的范围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从而构成了递进关系。
如论证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可从“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集体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责任心的人”三方面加以论证说理。
“家庭”、“集体”、“国家”论述范围由小到大,层层递进。
又如在论述提高人的素质时,可从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是要提高群体素质,要提高群体素质尤其要提高个人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论述的范围由大到小,层层推进。
围绕中心,进行论证,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符合从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
2减加所论述的内涵减加所论述的内涵,指的是先减去中心论点的部分内涵,然后再逐层增加所减去的内涵,使之所论述对象的外延由大到小,内涵不断丰富,层与层之间构成递进关系。
如在论证“应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一中心论点时,可先减去“崇高的共产主义”的内涵,用一个层次专门论述“一个人应该树立理想”。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才有动力,才有追求。
可理想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理想是追求物质财富,有的人理想是谋个好的职业,有的人理想是为改变落后边区的面貌出力流汗等等。
这些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正当的,但其中有高下之分。
接着就论述“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
因为人不能只为物质而活着,应该有精神追求,有了高尚的精神,人活得才有意义。
在诸多高尚的理想之中,“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
结构模式之层进式【一】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二】层进式的两种模式(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
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由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1、《尊严与灵魂》开头:尊严是什么?它是生命的尊贵与庄重,它是不肯弯腰屈膝的坚持与豪放,它是令人仰视的气节与精神……它更是万物之精灵,灵魂之倚仗。
引论:“尊严更是万物之精灵,灵魂之倚仗”中心观点。
第二部分:分论点尊严是人的灵魂本论::第三部分:分论点尊严是民族的灵魂(层进)第四部分:分论点尊严是万物的灵魂。
结论:回归人类的本性,灵魂在那条挺直的傲骨边倚仗。
例2:严于解剖自己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
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
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
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例3:读书的快乐(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例4:《十九年的启示》→(事例是从时间上的远到近来列举的)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逃亡奔波十九年,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政治才干,成为五霸之一。
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备极煎熬仍然手持汉节。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才写成资治通鉴。
归纳:崎岖本是征人路,怀志无须怕磨难。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议论文写作层进式结构一、规范的层进式议论文模式之一1.中心论点2.分论点一论据一3.分论点二论据二4.分论点三论据三5.结尾这些分论点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次之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结构提纲示范例1:严于解剖自己1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自己”。
2、主体部分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
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
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
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3、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2:善待①善待的第一境界是善待自己②善待的第二境界是善待亲朋好友③善待的第三境界是善待陌生之人④善待的最高境界是善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优秀范文忘记与铭记人之所以有快乐,有衷伤,是因为人懂得记忆与回忆,懂得忘记与铭记,人的一生便是在这忘记与铭记的进程中度过的,而那些之所以流芳千古的人,正是懂得了如何记忆,如何铭记。
(开门立论)鲍叔牙是懂得忘记的。
他忘记了管仲的贪财,念念不忘的是管仲的贫困;他忘记了管仲的失败,念念不忘的是时机不对;他忘记了战场上管仲的退缩不前,念念不忘的是管仲那依然健在的老母……正是鲍叔牙的忘记与铭记使得管鲍之交成为千古佳话,使得齐恒公成就了春秋霸业。
(典例详举)勾践是懂得铭记的。
他铭记着会稽山之辱,却忘记了俯首称臣的奴役之苦;他铭记着越国千千万万的百姓,却忘记了粗茶淡饭的艰辛;他铭记着心中雪耻的信念,却忘记了卧薪尝胆的痛楚……正是勾践的铭记与忘记使得勾践灭吴的故事千古流传,使得勾践以一代明君的身份被人铭记。
(典例详举)廉颇、蔺相如同样也是懂得忘记与铭记的哲学者。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层进式结构两篇文章学会议论文层进式结构: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学习重点:层进式结构“摆现象——说实质——论危害(或好处)——挖根源——提办法”是议论文常用结构法之一。
【技法点拨】“摆现象—揭实质—析危害(或好处)—挖根源—指办法”这种形式的议论文,其实就是“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的一种写作形式。
“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写作格式是:先针对某些现象,指出其实质,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摆现象”,就是摆出社会生活中一些所值得探讨的现象,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引用、概括。
写材料作文时引述材料,即为摆现象。
“揭实质”就是指出这种现象的本质。
“析危害(或好处)”就是利弊分析,分析此种坏现象造成的危害。
如果是好现象,就分析其好处。
“挖根源”就是对这些社会生活现象中产生的根源和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它是荒谬和虚假之所在。
“指办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纠正这些社会生活的不良现象。
【高考作文题】【范文】教育应理性温情而非简单粗暴成绩优的男孩因成绩满分降至98分,由奖赏“吻印”突变为惩罚“掌印”;而成绩差的男孩因成绩55分升至61分,由惩罚“掌印”突变为奖赏“吻印”。
(摆现象)因成绩高低、升降变化,家长给予孩子不同的“教育”着实让人心酸,令人感慨深思。
我以为,教育理应理性温情,而非简单粗暴。
(“引”:引述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诚然,家长对孩子都寄予厚望,期盼孩子样样“100分”,希望子女个个成为“男中龙,女中凤”,胜人一筹、优人一等。
其对子女的“恨铁不成钢”的迫切心态于情可以理解。
然而,这种只追求表面的“十全十美”而容不下“降2分”这些许“退步瑕疵”也实属不该!家长对孩子由“100分奖‘吻印’”之极端急转“98分罚‘掌印’”的另一极端,他们的行为尖锐凸显了家长乃至当今社会人们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急功近利、急躁攀比、面子至上、处理简单粗暴的病态心理。
(说实质)此种教育方式,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最终会反打在父母的脸上。
高考高分作文结构指导层进式作文及范文学习层进式作文这种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写。
赏析一学贵善问谈起学习,大多数人主张勤奋、刻苦。
下苦工夫,这当然是对的,但也要讲究方法,这方法的一种就是“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夫子把学和问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性。
王充也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边学边问,多想多问。
那么,问有什么好处呢?首先,问能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有了惑就要解,就要问,要知其所以然,惑才迎刃而解。
若不问,惑终不解矣。
其次,问能知新。
弗。
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
”司马迁为搜集“大禹治水”这一传说材料,亲自到尧穴、禹洞考察,遍访当地老人,积累了大量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材料。
据此进行勘误、增补,使这一传说十分翔实地记载下来。
如果司马迁不躬身下问,他就难以面壁修史。
“问”是很重要的,但怎样才能“问”得好呢?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说过:“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蠢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三问。
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他告诉我们:遇到疑问,就要反复地请教别人,要问得透彻,问得深入。
我们常常犯这样的毛病:问是问了,但浅尝辄止,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忍劲。
问的时候又往往不善思考,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这样问的效果当然不好。
不经思考,一味地向别人讨教,表面被吸收的却是寥寥无几,况且从他人那里搬来的知识不经消化是最容易被忘记的。
所以要先思后问,问后熟思。
要向别人请教,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要“问”得好首先要谦虚,尊重别人,要看时间、场合、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休息和工作,态度要诚恳。
记得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就介绍过他在向师长请教时的谦恭态度,对老师的教诲,他垂手聆听,遇上老师不悦时,他则“色愈恭,礼愈至。
”这里撇开封建伦理不谈,他的谦虚求教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
作文专题——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学习目标】了解议论文层进式结构方式。
【课前预习】一、了解议论文常见结构1、并列式,2、正反对照式,3、层进式。
二、运用“层进式”结构构思以“尊严”为话题得作文提纲。
【课堂导学】一、了解层进式得基本结构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先后得顺序不可调换,这就就是层进式得结构。
这种层进式得结构,反映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得认识得一般得顺序,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得逻辑顺序。
因而,这种结构带有一定得普遍意义,容易被人所接受。
二、层进式结构得构成方式(一)第一种基本结构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就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例:题目:《谈克制》中心论点:要克制。
(二)第二种基本结构就是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得关系就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次到主、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得关系。
例: 题目:《要做老实人》中心论点:要做老实人。
(三)第三种基本结构就是针对某些不好得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得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得格式。
例:给爱一点空间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得女孩问她得母亲:“怎样才能使爱天长地久?怎样留住爱人得心?”母亲无语,她默默地弯腰,从沙地上捧起一捧沙子。
她双手平摊,沙粒在她得掌中稳稳而立,一滴也未漏出。
突然,母亲双手紧握,用力挤压掌中得沙子,许多沙粒从她得指缝间滑落。
当她再次向女儿摊开手掌时,掌中得沙粒已所剩无几了。
她望着惊讶又疑惑得女儿,说:“给您爱得人与爱您得人一个自由得空间,过多得爱与压力会使爱窒息”。
听完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
爱就是没有错得,但爱得方式却各有千秋。
不能否认有些爱得方式只能给您爱得人带来禁锢与伤害。
专题10 经典结构模式之层递式—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应对策略【概念】层进式结构,顾名思义,就是要层层递进,一般说来,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
写作时,先亮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或者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点,这就是“层进式结构”。
(一)分解法。
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不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层推进,一层深似一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形成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路。
例:《尊严是万物之精灵,灵魂之倚仗》分论点1:尊严是人的灵魂。
分论点2:尊严是民族的灵魂。
分论点3:尊严是万物的灵魂。
【典例1】(2019全国卷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标杆范文】(思维层次:个人——社会——国家)诵劳动之诗,歌劳动之章亲爱的复兴中学同胞们:大家好!三千年史载,不外乎金戈铁马帝王家;九万里悟道,方知热爱劳动为立身之本。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无一不由劳动创造,凭劳动传递。
感叹之余,也不忘倡导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让你我共同携手,诵劳动之诗,歌劳动之章。
个体力量,靠劳动彰显。
高考作文的基本体式之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内容深刻美)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动,环环相扣;内容上以深入深刻见长。
一个寓言:人们在地上看星星的时候是晶莹明亮的,当人们真正走近星星的时候才发现,星星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凹凸不平的,而且周围充满了灰尘。
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
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
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
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
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比照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对待这个社会,对待自己的人生。
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