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插件性能分析及制作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32.28 KB
- 文档页数:5
《模流分析》课程标准学时:62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及学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职全日制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是《模具CAD/CAM》课程之后的进一步提高。
本课程标准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职业标准》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采取大量的动画、图片、实例分析案例进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岗位所必需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运用CAD/CAE/CAM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和注塑工艺的优化能力;与后续课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的能力1.知识目标D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相关知识;2)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模具的各种典型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3)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生产实际中常用的几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的操作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D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模具产品零件的成型分析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3)具备与企业沟通并根据企业要求对模具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加工的能力;4)具备产品的收集、整理的能力;能熟练软件操作;能独立完成模具零件设计、分析与制造。
5.素质目标D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尤其使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的理念与实际技能有明显提高;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吃苦、勇于奉献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3)提高拓展学习模块(课外),培养学生自学和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能力。
1.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基于模具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以校企合作中典型模具为载体,在“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模具CAD/CAM知识完成制品的几何造型、模具结构的三维设计后运用模流分析进行工程试验、分析、文件生成。
汽车线束接插件进水故障分析与改进贾鹏伟发布时间:2021-10-30T03:38:22.47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贾鹏伟[导读] 汽车上各种复杂的电气部件均是由汽车线束予以连接,来进行信号传递和电源分配等作用,于汽车而言,是中枢神经系统德燃(浙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汽车上各种复杂的电气部件均是由汽车线束予以连接,来进行信号传递和电源分配等作用,于汽车而言,是中枢神经系统。
汽车线束接插件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汽车能否安全驾驶。
汽车故障有很多,其中汽车线束接插件进水是最为常见的故障模式。
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汽车线束接插件的防水性能,提升汽车整体的安全性,本文模拟汽车线束接插件进水案例并进行了全面分析,剖析了存在的现象,针对现象提供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汽车;线束;插接件汽车整体中线束是最为薄弱的零件,无论是在生产制造环节、装配环节,亦或是后期的使用,都很容易出现破损和失效的情况。
汽车线束插接件若是未做好防水工作,不仅会对汽车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威胁到驾驶安全。
由此可见,汽车线束插接件的防水于汽车而言至关重要。
一、汽车线束接插件进水故障分析与改进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剖析汽车线束插件进水故障,并提供更加精准的改进措施,本文将选择设置案例模拟的方式,来还原汽车故障,并观察故障情况。
通过案例可以发现该汽车进水部位主要集中在氮氧传感器位置,因此以消除汽车线束插件进水故障为目标导向,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对汽车系统全面的研讨分析,层层递进的找出汽车线束插件进水故障原因。
(一)员工作业问题通过观察发现,该汽车线束的压接是专用模具进行的,该模具运行状态良好,定期予以维修保养,因此性能稳定。
并且该汽车线束端子拉拔力度、压接高度等性能、尺寸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且压接状态正常。
因此,线束插接进水故障不是由此方面所影响。
因此,检查车间巡检员的检查记录仪,可以发现,该记录里巡检员每日都有不同数量的氮氧传感器盲栓漏装。
汽车电子行业 NPI(新产品导入)项目管理【摘要】新产品导入(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简称NPI)过程是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企业将客户研究开发成功的实验室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制造的关键过渡过程,如果NPI阶段存在问题,则产品不能顺利进入批产阶段,将会直接影响与客户合作的业务进程,并可能由于耽误了客户产品上市而造成双方极大经济损失,因此非常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NPI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为NPI过程提供良好的品质保障。
并且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将新产品导入,并进行过程问题分析与验证。
在新产品导入过程中,只有把每个阶段控制好,质量才得到保证,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工时、物料的浪费,新产品对于汽车电子行业也是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更新产品,跟着市场的脚步,才会有所发展。
【关键字】质量控制新产品的导入试产量产一,NPI的定义&职责❖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即新产品导入。
❖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发、生产的全新产品。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凡是企业向市场提供的过去没有生产过的产品都叫新产品。
具体地说,只要是产品线中的任何一部分的变革或创新,并且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新的满足的产品,都可以认为是一种新产品。
1.2产品工程师在NPI过程中的职责:1、负责在试产过程中对可制造性评审,从生产角度提出建议,预警风险、及相关解决方法建议;协助验证研发输出的各种技术文件的准确性。
2、负责试产前期导入生产部时项目状态的确认和资料的准备工作。
在试产前与研发和项目经理确认项目的技术状态和技术文档,做好试产准备工作。
3、负责协助制造工程在试产过程中所需测试夹具、装配治具的设计、协助研发对供应商的技术支持。
4、负责试产线生产和技术人员项目沟通情况,对试生产的首件进行最后的核对。
及时分析、解决试产中的问题,反馈和总结试产报告给项目相关人员并跟踪、推动改善。
电路板固定接插件用的胶水工艺一、胶水工艺的重要性电路板是现代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的电子元件和连接器需要牢固固定,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固定接插件用的胶水工艺对于电路板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胶水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路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于胶水工艺的选择和使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量和优化。
二、选择合适的胶水1. 考虑工作环境在选择固定接插件用的胶水时,需要考虑电路板的工作环境。
如果电路板将在潮湿或高温的环境中使用,那么所选择的胶水需要具有防水防潮和耐高温的特性。
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选择合适的胶水对于电路板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2. 考虑与材料的相容性电路板上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因此固定接插件用的胶水需要与这些材料相容,以确保胶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选择胶水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材料相容性测试,以避免因材料不相容而导致的胶接失效。
3. 考虑环保和安全性在现代制造业中,环保和安全性已成为胶水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选择固定接插件用的胶水时,需要重点考虑其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以符合现代制造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胶水固定工艺固定接插件用的胶水工艺包括胶水的涂布、固定和固化等步骤。
1. 胶水的涂布在固定接插件时,需要对胶水进行精确的涂布。
涂布要均匀、稳定,并确保不会对电路板上的其他元件产生影响。
涂布的工艺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以确保胶水能够均匀地覆盖接插件和电路板的表面。
2. 接插件的固定涂布完胶水后,需要将接插件固定到电路板上。
固定的工艺需要考虑到胶水的固化时间和固定的力度,以确保接插件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电路板上,并在固化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或变形。
3. 胶水的固化胶水的固化是胶水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
胶水的固化时间需要根据胶水的性能和工作环境来确定,可以通过加热、紫外光固化等方式来加速固化过程。
在固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固化后的胶水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连接器的结合力、分离力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连接器的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进行综述与解释。
连接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机械制造领域等的重要组件,其结合力和分离力作为评估连接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的介绍与解释,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背景以及相关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结构清晰,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连接器的结合力标准、连接器的分离力标准、结合力与分离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进行本文的概述,并阐明文章的目的。
随后,在2和3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连接器的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包括其定义、背景以及概述。
接着,在4部分中,我们将探讨结合力与分离力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
最后,在5部分类总主要观点,并探讨研究限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连接器的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
通过对这两个标准的解释说明,我们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连接器性能评估的基本原则,并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此外,本文还将重点关注结合力与分离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促进连接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可靠、高效的连接解决方案。
2. 连接器的结合力标准2.1 定义和背景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物体的装置,它们在各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而一个连接器的结合力标准则是衡量连接器连接性能的指标之一。
在工程领域中,连接器的结合力是指连接器所能够产生的强大结合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它们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压或扭矩。
结合力标准通常通过一系列测试和实验来确定,以确保连接器安全可靠地承载设计要求。
2.2 结合力标准概述结合力标准是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连接器而制定的,在不同行业和应用中可能存在差异。
然而,所有连接器都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
汽车高压线束的端子压接工艺要求
汽车高压线束的端子压接工艺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压接高度: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
压接高度要适中,如果压接高度过高,则易使压接区存在过大的无效空隙,导致电缆和接插件端子金属导体之间没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无法满足汽车高压线束要求的压接强度、拉脱力和电导率。
如果压接高度过低,则易压断电缆线芯或折断压接区金属导体,不符合汽车线束压接要求。
2.压接长度:压接长度也是影响压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过短的压接长度可能导致接触不良,而过长的压接长度可能会损坏线缆或端子。
3.端子结构:应采用合理的端子结构,以保证压接后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4.压接方式:压接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接插件端子压接时常采用点压、围压等方法。
在实际压接过程中,应确保接触件端子的压接高度和压接长度,以保证压接质量。
5.拉力测试:为保证压接质量,应对压接后的线束进行拉力测试。
测试时,拉力值应参照标准中相同截面拉力值,如没有相同截面的电线,需要选择比所做拉力试验电线截面大的数值作为参照。
6.电压降测试:在测试压接电阻时,应保证端子有低而稳定的电阻抗。
完成电流循环试验后,允许的最大电阻值和电压降值必须符合规定。
7.剖面分析:剖面分析是检验压接质量的有效手段。
通过剖面分析,可以观察压接区的金属流动情况、空隙大小以及线缆和端子的接触情况等,从而判断压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高压线束的端子压接工艺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保证压接高度、压接长度、端子结构、压接方式等方面的合理性,并进行拉力测试、电压降测试和剖面分析等检验手段,以确保压接质量和汽车高压线束的正常工作。
接插件镀金、镀银层变色原因及防变色措施摘要:分别探讨了接插件镀金和镀银层变色的原因。
镀金层的变色原因如下:基体质量不符合要求,产品的设计及电镀工艺存在缺陷(包括产品前处理工艺、金阻挡层镀液体系的选择、镀液的维护、电镀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电镀方式等的不妥当),镀后处理不力,产品使用环境的差异等镀银层变色的原因如下:基体形状复杂且其表面粗糙度高,电镀工艺不完善,包装方式不当,产品使用环境差异等。
提出了镀层的防变色措施:提高基体质量,减少设计缺陷,改进电镀工艺,加强镀后工序管理,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对其制定不同的质量要求等关键词:接插件;镀金;镀银;变色;措施;1 前言在接插件的制造工艺中,为了保证产品的导电性能和可靠性,大部分产品的接触件以及部分产品的壳体均采用了镀金或镀银进行表面处理。
由于在产品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产品的镀层表面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变色现象。
而一旦镀层表面开始变色,产品的电气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针对金、银镀层的变色机理,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尽力延缓镀层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现的颜色变化。
以下为目前在接插件制造行业中发生镀层变色原因的分析以及常用的解决镀金、镀银层变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2 金镀层的变色原因金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元素,在大气环境中几乎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因此不会受到各种腐蚀气体侵袭而发生化学变化。
接插件金镀层变色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基体金属(铜及铜合金)通过金层孔隙向镀层表面迁移的影响。
因为金层与基体金属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在遇到腐蚀介质时这种电位差会导致基体金属被腐蚀,当腐蚀物富集在金层表面时金层就改变了颜色。
在接插件的制造行业中导致金层很快变色的原因主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体质量达不到要求基材杂质含量和基体表面光洁度是两项衡量电接触体基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加上金属材料涨价因素,使得一些基体制造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一些不合规格的材料,甚至采用回收铜加工制造基体。
基于机器视觉接插件(连接器)检测系统接插件,又称连接器、插头、插座等。
它作为集成电路板中电流、电压以及各种开关量传输的组件,其尺寸及外观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随着接插件功能的不断增加,其结构越来越复杂,体积也越来越微型化,因此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检测带来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靠操作员借助其他的检测工具(如千分尺、放大镜、三坐标测量仪等)进行目测或半自动测量,这种检测方法存在检测不准、效率低、人力成本过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公司开发的接插件视觉检测系统,将接插件尺寸与外观检测质量过程完全避免人员干预,实现高效率、高重复性、高可靠性的检测测量流程。
系统进行简单设定后,即可自动识别、检测和测量。
如有异常发生,系统可提示报警或控制机器停机。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即可输出控制信号,踢废不合格产品。
产品外观检测系统图系统现场图龙霖公司简介龙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工业产品快速自动化检测、光电检测及图像影像测量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总成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等多种复合测量检测技术,业务范围涉及:自动化检测设备及项目研发,光电检测设备及项目研发,机器视觉系统集成及项目研发,专用三维测量设备开发,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设备及项目研发,高精度计量、检测设备及工具设计与制造等等。
应用领域遍及轨道交通、军工、航空航天、重工船舶、汽车制造、机床模具、加工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龙霖科技以强大技术优势引领中国自动化检测设备,测量仪器和专用测量设备的高端市场,研发技术支持来源于资深行业专家及高级工程师、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所设计院。
我们拥有自己在自动化技术和光电学技术领域整合能力,完善的工业检测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及快速检测能力。
打造为客户定向开发及个性化需求定制的新模式。
提供机械设计、生产制造、品质控制等制造业的计量检测解决方案。
公司将最先进测量检测技术为中国的制造业服务,解决计量测量检测难题;致力于发展轻、精、快计量检测设备而奋斗。
质量监管2020年12月(上)/ 总第274期671 适用范围差异国标GB/T7251.3-2017适用于由一般人员操作的配电板(DBO)的具体要求,而国网企标Q/GDW 11008-2013主要用于公司系统计量箱的招标、订货、检验、验收和安装使用。
为适应全国网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从箱体材质、表位数、表位排列、进出线方式、开关导线配置等方面考虑,覆盖了多种计量箱规格。
2 试验的差异2.1试验项目的差异国标GB/T7251.3-2017共13项试验项目,具体如下:(1)一般检查;(2)外壳热稳定;(3)绝缘材料耐受内部电效应引起的非正常发热和着火的验证;(4)耐紫外线(UV)辐射验证;(5)机械撞击试验;(6)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7)机械操作;(8)标志;(9)耐腐蚀性;(10)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11)介电性能;(12)温升验证;(13)提升试验。
国网企标与国标相比新增试验项目10项,删除试验项目1项。
由于计量箱体积小,重量轻,可以人工搬运,故删除提升试验。
2.2 新增试验项目(1)耐热性试验:该试验适应于计量箱内的绝缘部件、非金属计量箱外壳。
绝缘部件经过70℃高温存储后,进行球压试验进行判定。
国标2006版老标准里有此项试验,但是适用于固定载流部件的绝缘材料,温度为125℃,2017新换版国准已删除此项试验。
(2)温度冲击试验:该试验适应于非金属计量箱,测试非金属计量箱对于温度的适应性。
(3)塑料冲击性能测定试验:该试验适应于计量箱外壳塑料部分(非金属计量箱外壳、计量箱观察窗、金属计量箱外壳塑料部分),以测试相应材料的脆性和韧性,不同材质的判定标准不同:PC+ABS:≥42,SMC: ≥55,PC: ≥45。
(4)塑料弯曲性能测定试验:该试验适应于计量箱外壳塑料部分(非金属计量箱外壳、计量箱观察窗、金属计量箱外壳塑料部分),以测试相应材料的弯曲性能,不同材质的判定标准不同:PC+ABS:≥65,SMC: ≥140,PC: ≥95。
微型槽精密磨削加工工艺的研究章浩,徐少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对冷作模具钢材料的微型深槽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材料组织成份、研磨过程中的砂轮选择、修整及工件切削性能进行分析,对不同转速、不同切削量等加工时工件各项参数进行比较,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了切削参数,保证了相关尺寸精度要求。
关键词:微型深槽;磨削加工;工艺参数中图分类号:TG74+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ki.njwx.2021.05.007The Study of Micro Groove Precision Grinding TechnologyZHANG Hao,XU Shaohua(School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and Traffic Engineering,Nant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Nantong226007,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micro deep groove machining of cold working die steel is studie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 composition,selection and dressing of grinding wheel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of workpiece,and the comparision o£various parameters of workpiece when machining with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 and cutting quantity,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taken to optimize cutting parameters and ensure relevant dimensional accuracy requirements.Keywords:miniature deep groove;abrasive machining;technological parametero引言现代模具制造行业中许多的零件都带有微型槽,如电脑接插件、USB接口、普通电器接头等,对这些工艺特征的加工很多采用了磨削精加工方法。
电子元件中部件接触力测试与性能分析电子元件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部件,而部件之间的接触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因此,对电子元件中的部件接触力进行测试与性能分析,能够帮助生产厂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品牌价值和用户满意度。
一、电子元件中部件接触力的定义和重要性电子元件中的部件接触力,是指参与零部件接触的两个面之间所施加的相互作用力。
这个力量大小的变化,会影响到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接触状态,从而影响整个电子元件的质量和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电子元件中的部件接触力又被称为电子接插件插拔力,通常使用力传感器或力测试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对其进行性能分析。
电子元件中的部件接触力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十分重要。
如果接触力不稳定或者二者之间存在空隙,就会导致元件失效、产品寿命短等问题。
此外,接触力过大、过小等也会影响接触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对于生产厂商来说,确保电子元件中部件接触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二、电子元件中部件接触力测试的方法1. 常规插拔测试法常规插拔测试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测试方法,通常使用手动操作插拔的方法,对接触件施力,然后记录力的大小。
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
缺点是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和技巧,数据规律不够准确,易造成误差等问题。
2. 电机拉合式测试法电机拉合式测试法是一种精确度比较高的测试方法,利用一台配有电机的测试仪器,通过固定插件和夹具,使用电机的力量将插件拉出或插入夹具,记录插拔过程中的力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
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测试精确度高,可进行多次测试,并能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3. 微拉测试法微拉测试法是一种将数据和力学相结合的测试方法,通过在接插件表面涂上微量的夹层薄膜,并测定夹层薄膜的断裂力,来判断表面间的摩擦力。
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测试精度高,误差较小,同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接触面的表面状态。
C2680黄铜带材弯曲性能的研究易志辉【摘要】低成本的C2680黄铜带材广泛在接插件中使用,弯曲性能是带材的重要特性之一,可以采用R/t值评判.由于晶粒内滑移以及应力集中,使弯曲表面形成了光滑面、褶皱面和裂纹面.试验表明,轧制工艺及退火工艺对获得弯曲性能优良的带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底料的晶粒度影响着带材的弯曲性能,晶粒度在20μm时,弯曲性能不良,晶粒度在10μm时,弯曲性能良好;适当增加退火次数有利于改善带材晶粒的均匀性,提高带材的弯曲性能.【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5-7,10)【关键词】C2680;黄铜;带材;弯曲性能;研究【作者】易志辉【作者单位】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安徽铜陵2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51 引言低成本的接插件用弹性C2680黄铜带材广泛被使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对黄铜带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弯曲性能已成为重要的要求特性之一,冲压弯曲成形时,不仅要求弯曲表面不产生裂纹,而且希望褶皱更小,不能观察到类似裂纹的褶皱,否则影响到接插件的正向力及寿命。
作为弹性C2680黄铜带材的主要供货状态为硬态 H和特硬态 EH、SH,规格集中在0.1~0.4 mm。
硬态黄铜带材的弯曲性能能够满足客户要求,而特硬态EH和SH的带材时常出现纵向弯曲良好,横向弯曲裂纹,影响了带材的使用。
横向弯曲产生裂纹,反映了带材纵横向性能的不均。
对此,我们进行了黄铜带材弯曲性能的研究,重点放在带材晶粒度的控制,晶粒大小和均匀性会造成性能不均[1-2],晶粒细化有利于获得性能均匀一致的带材。
我们先后采用两种工艺生产黄铜带材,由于工艺路径不同,晶粒度的控制不同,带材的弯曲性能有较大的差别。
2 生产方案2.1 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两种工艺生产C2680带材,试验规格/状态为:0.4mm/EH 和0.35 mm/SH,化学成分按照国标GB/T 5231控制,性能要求均为HV170~190,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防水接插件进水原因分析
防水接插件进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密封不严:防水接插件的密封性能不好,导致在潮湿环境中容易进水。
这可能是由于制造工艺不够精细或材料不合适造成的。
2. 外力破坏:如果防水接插件受到剧烈碰撞或摔落,可能导致接口的密封性破裂,从而让水分进入。
3. 使用环境恶劣: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度或者大气中存在腐蚀性物质时,如果防水接插件的耐水性能不足,也容易进水。
如何防止防水接插件进水:
1. 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购买防水接插件时,选择品牌信誉好、质量可靠的产品,以保证其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
2. 注意使用环境:避免将防水接插件暴露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中,如雨水、高湿度、过高温度等,千万不要将其浸泡在水中。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防水接插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并及时清理接口周围的灰尘和杂物,确保接口的密封性能。
4. 如果发现进水迹象:如果发现防水接插件进水的迹象,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尽快将产品送修或更换防水接插件。
请注意,以上回应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品说明书来判断。
低压接插件海拔降容系数标准低压接插件是一种用于电气连接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低压接插件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海拔对其性能和使用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低压接插件在各种海拔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需要对其海拔降容系数进行规定和标准化。
本回答将详细说明低压接插件海拔降容系数的标准。
一、标准背景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低压接插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低压接插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内相关行业标准组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其中,关于低压接插件海拔降容系数的标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标准内容1.定义和术语低压接插件海拔降容系数是指接插件在高于标准大气压条件下使用时,其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需降低的系数。
通常以无海拔影响条件下的额定值为基准,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压变化,对额定值进行修正。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低压接插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插头、插座、耦合器、连接器等。
3.试验方法(1)将低压接插件放置在规定海拔高度的试验箱内,保持至少24小时;(2)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如额定电流、电压等;(3)根据测试结果计算海拔降容系数。
4.判定标准(1)在规定海拔条件下,低压接插件的电气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的海拔降容系数应在规定的范围内;(3)在高于规定海拔条件下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容措施。
5.标准参考本标准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和国内相关行业标准组织制定的相关规范。
同时,结合国内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三、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介绍某公司生产的低压接插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为了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公司决定对产品进行海拔降容系数测试。
2.测试过程描述(1)选取不同海拔高度的试验箱,根据产品使用环境选择相应的海拔条件;(2)将低压接插件放置在试验箱内,按照设定的时间进行暴露;(3)按照相关标准对低压接插件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包括额定电流、电压等;(4)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出海拔降容系数;(5)对比该公司产品的海拔降容系数与行业标准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改进。
接插件性能分析及制作工艺
接插件也叫连接器。
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国内也称作接头和插座插座,一般是指电接插件。
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
接插件的性能
1.机械性能就连接功能而言,插拔力是重要地机械性能。
插拔力分为插入力和拔出力(拔出力亦称分离力),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在有关标准中有最大插入力和最小分离力规定,这表明,从使用角度来看,插入力要小(从而有低插入力 LIF 和无插入力 ZIF 的结构),而分离力若太小,则会影响接触的可靠性。
另一个重要的机械性能是连接器的机械寿命。
另一个重要的机械性能是连接器的机械寿命。
机械寿命实际上是一种耐久性(durability)指标,在国标GB5095 中把它叫作机械操作。
它是以一次插入和一次拔出为一个循环,以在规定的插拔循环后连接器能否正常完成其连接功能(如接触电阻值)作为评判依据。
连接器的插拔力和机械寿命与接触件结构(正压力大小)接触部位镀层质量(滑动摩擦系数)以及接触件排列尺寸精度(对准度)有关。
连接器的主要电气性能包括接触电阻、
2.电气性能连接器的主要电气性能包括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
①接触电阻高质量的电连接器应当具有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
连接器的接触电阻从几毫欧到数十毫欧不等。
②绝缘电阻衡量电连接器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与外壳之间绝缘性能的指标,其数量级为数百兆欧至数千兆欧不等。
③抗电强度或称耐电压、介质耐压,是表征连接器接触件之间或接触件与外壳之间耐受额定试验电压的能力。
④其它电气性能。
电磁干扰泄漏衰减是评价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电磁干扰泄漏衰减是评价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一般在 100MHz~10GHz 频率范围内测试。
对射频同轴连接器而言,还有特性阻抗、插入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VSWR)等电气指标。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了连接和传输高速数字脉冲信号,出现了一类新型的连接器即高速信号连接器,相应地,在电气性能方面,除特性阻抗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电气指标,如串扰(crosstalk),传输延迟(delay)、时滞(skew)等。
常见的环境性能包括耐温、耐湿、耐盐雾、3.环境性能常见的环境性能包括耐温、耐湿、耐盐雾、振动和冲击等。
冲击等。
①耐温目前连接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 200℃(少数高温特种连接器除外),最低温度为 -65℃。
由于连接器工作时,电流在接触点处产生热量,导致温升,因此一般认为工作温度应等于环境温度与接点温升之和。
在某些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连接器在额定工作电流下容许的最高温升。
②耐湿潮气的侵入会影响连接 h 绝缘性能,并锈蚀金属零件。
恒定湿热试验条件为相对湿度 90%~95%(依据产品规范,可达 98%)、温度+40±20℃,试验时间按产品规定,最少为 96 小时。
交变湿热试验则更严苛。
③耐盐雾连接器在含有潮气和盐分的环境中工作时,其金属结构件、接触件表面处理层有可能产生电化腐蚀,影响连接器的物理和电气性能。
为了评价电连接器耐受这种环境的能力,规定了盐雾试验。
它是将连接器悬挂在温度受控的试验箱内,用规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压缩空气喷出,形成盐雾大气,其暴露时间由产品规范规定,至少为 48 小时。
④振动和冲击耐振动和冲击是电连接器的重要性能,在特殊的应用环境中
如航空和航天、铁路和公路运输中尤为重要,它是检验电连接器机械结构的坚固性和电接触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在有关的试验方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冲击试验中应规定峰值加速度、持续时间和冲击脉冲波形,以及电气连续性中断的时间。
⑤其它环境性能根据使用要求,电连接器的其它环境性能还有密封性(空
气泄漏、液体压力)、液体浸渍(对特定液体的耐恶习化能力)、低气压等。
接插件的好处
∙1、改善生产过程接插件简化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
也简化了批量生产过程;
2、易于维修如果某电子元部件失效,装有接插件时可以快速更换失效
元部件;
3、便于升级随着技术进步,装有接插件时可以更新元部件,用新的、
更完善的元部件代替旧的;
4、提高设计的灵活性使用接插件使工程师们在设计和集成新产品时,
以及用元部件组成系统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接插件的制作工艺
∙接插件工艺概述接插元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零件的制造工艺和产品的装配工艺.
接插元件主要由接触件, 绝缘件和结构件组成. 零件的制造工艺主要是此三部件的加工工艺. 如机械加工,冲压,注塑,压铸,表面涂覆等.
随着对接插元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零件的生产批量都较大.所以,零件的加工应不断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多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逐步地实现接插元件自动化生产方式.
接触件采用车制或冲制工艺.在大批量的生产时,车制以用纵切自动车床为主,其方向是采用复合多能自动机床,在设备上完成多道工序,以免零件的二次
加工,以此达到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对于小批量生产,可用精密仪表车床加工.
冲制接触件的特征是比车制工效高, 但其精度比车制体稍低. 目前由于工模具和冲压设备的精度在不断提高,所以,冲制接触件的精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采用的工艺有:用冷镦机制造插针,用多工位冲床制造插孔,用弯曲机制造簧片式接触件等.
塑料绝缘件按其使用要求大多采用热塑性塑料, 也可采用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绝缘件已实现封闭式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工效,减少环境污染.热固性塑科亦以采用注射材料和工艺为宜.
结构件有金属外壳,塑料外壳和其他结构零件,其加工工艺分别有压铸,注塑,冷挤压,挤压铸造和机械加工.采用变质铝合金冷挤压外壳工艺,可实现强度高,精度好,效率高等加工好处.
接插件的常见故障
接线端子常见的致命故障形式有以下三种:
1.接触不良
接线端子内部的金属导体是端子的核心零件,它将来自外部电线或电缆的电压,电流或信号传递到与其相配的连接器对应的接触件上。
故接触件必须具备优良的结构,稳定可靠的接触保持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由于接触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错误,模具不稳定,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热处理电镀等表面处理工艺不合理,组装不当,贮存使用环境恶劣和操作使用不当,都会在接触件的接触部位和配合部位造成接触不良。
2.绝缘不良
绝缘体的作用是使接触件保持正确的位置排列,并使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接触件与壳体之间相互绝缘。
故绝缘件必须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成型性能。
特别是随着高密度,小型化接线端子的广泛使用,绝缘体的有效壁厚越来越薄。
这对绝缘材料,注塑模具精度和成型工艺等提出了更苛严的要求。
由于绝缘体表面或内部存在金属多余物,表面尘埃,焊剂等污染受潮,有机材料析出物及有害气体吸附膜与表面水膜融合形成离子性导电通道,吸潮,
长霉,绝缘材料老化等原因,都会造成短路,漏电,击穿,绝缘电阻低等绝缘不良现象。
3.固定不良
绝缘体不仅起绝缘作用,通常也为伸出的接触件提供精确的对中和保护,同时还具有安装定位,锁紧固定在设备上的功能。
固定不良,轻者影响接触可靠造成瞬间断电,严重的就是产品解体。
解体是指接线端子在插合状态下,由于材料,设计,工艺等原因导致结构不可靠造成的插头与插座之间,插针与插孔之间的不正常分离,将造成控制系统电能传输和信号控制中断的严重后果。
由于设计不可靠,选材错误,成型工艺选择不当,热处理,模具,装配,熔接等工艺质量差,装配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固定不良。
此外,由于镀层起皮,腐蚀,碰伤,塑壳飞边,破裂,接触件加工粗糙,变形等原因造成的外观不良,由于定位锁紧配合尺寸超差,加工质量一致性差,总分离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互换不良,也是常见病,多发病。
这几种故障一般都能在检验及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