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含量对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影响的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4.92 KB
- 文档页数:4
不同淀粉含量饲料制粒后淀粉糊化度、水分、温度以及颗粒质量的变化初探周兵李树文张宏玲简丽程宗佳颗粒饲料在现代饲养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颗粒饲料中由于淀粉含量的不同而引起颗粒料含粉率的变化却很少引起众人的注意。
如果能寻找出饲料中不同淀粉含量对制粒效果的影响规律,无疑对饲料厂节约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颗粒饲料质量、提高饲养效益以及消除配方师对颗粒饲料中含粉率的担忧有良好作用。
为此,笔者在生产猪、鸡、鱼用颗粒饲料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对不同淀粉含量的颗粒饲料日粮的含粉率进行了初步探索。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及取样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正常鸡、猪、鱼用颗粒饲料配方及常规制粒加工工艺,在蒸汽压力、调制温度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分别在混合后、调制后、制粒后及冷却后4个工序点取样,测定饲料的水分、温度、淀粉糊化度和颗粒质量(用含粉率和粉化率来表示)。
1.2 主要设备(1)制粒机及冷却器型号420成套制粒系统(上海申德机械有限公司)。
(2)燃油锅炉 2t/h(蒸发量)(西安金牛锅炉有限公司)。
1.3 试验地点河南新富象饲料有限公司。
1.4 试验时间2004年4月。
1.5 主要检验方法(1)水分按 GB 6435-86执行。
(2)淀粉糊化度按ASA FE2(1)-99推荐方法执行。
(3)含粉率(粉化率)按 GB/T 16765-1997执行。
1.6 检测数据及统计经过对6个品种4个工序点的抽样(每个工序点抽样3个),总计72组,检验分析数据,经EXCEL软件统计整理,各品种各工序点的相应数据如表1。
表1 6个品种饲料4个工序点抽样检测表2 结果与讨论2.1 各品种之间的蒸汽压力与初始温度基本相同,在混合后、调制后、制粒后及冷却后4个工序中加热增温幅度和降温幅度基本相近时,即:在调制过程中加热升温41~48℃,在制粒过程中物料加热升温9~16℃(表2)。
使得不同品种、不同粒径、不同淀粉含量的颗粒饲料中的淀粉糊化度快速提升,提升幅度为10%~34%不等(表3),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和淀粉糊化度呈正相关。
淀粉在食品工业应用,主要是利用淀粉糊性质,要使其颗粒达到糊化后方能使用,因此要相当熟悉淀粉糊化过程。
未受损伤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但能可逆吸水,即它们能轻微吸水膨胀,干燥后又可回到原有颗粒大小。
当在水中加热、淀粉颗粒糊化时,颗粒中分子有序破坏,包括颗粒不可逆吸收膨胀、双折射及结晶区消失。
糊化过程中直链淀粉分子溶出,但有些直链淀粉也能在糊化前溶出,完全糊化发生在某温度范围内,一般较大颗粒首先糊化,糊化初始表观温度和糊化温度范围与测定方法、淀粉与水比例、颗粒类型、颗粒内部分布不均匀有关。
因此,研究淀粉糊性质极为重要。
1 淀粉糊化及糊化特性淀粉糊化过程实质是微晶束溶融过程。
淀粉颗粒中微晶束之间以氢键结合,糊化后淀粉分子间氢键断裂,水分子进入淀粉微晶束结构,分子混乱度增加,糊化后淀粉―水体系行为直接表现为粘度增加。
淀粉颗粒包括结晶结构和非晶结构(无定形结构)。
淀粉结晶结构都与淀粉组成结构、天然合成、糊化过程、化学反应活性及变性淀粉性质应用等密切相关。
在淀粉改性处理过程中,若其结晶结构被破坏,即非晶化后,将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时,偏光十字消失。
图1中天然木薯淀粉颗粒具有明显对称偏光十字,说明存在晶体结构。
预糊化木薯淀粉由于经历高温糊化过程,从而导致其颗粒膨胀,晶体结构消失。
同样相类似,天然糯玉米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明显,而预糊化糯玉米淀粉晶体结构完全被破坏,无偏光十字。
上述例子表明,淀粉经糊化后颗粒膨胀,晶体结构消失,无偏光十字〔1〕。
图1 糯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偏光显微照片天然糯玉米淀粉预糊化糯玉米淀粉天然木薯淀粉预糊化木薯淀粉图2 小麦淀粉生物显微照片和透射电子显微照片A、B分别为小麦原淀粉和糊化后小麦淀粉生物显微照片;C、D分别为小麦原淀粉和糊化后小麦淀粉透射电子显微照片。
DBAC淀粉糊化及其检测方法叶为标(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1)摘 要: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淀粉糊性质直接影响食品品质。
水分含量对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影响的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周国燕;胡琦玮;李红卫;袁颉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9(030)019
【摘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水分含量对大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热力学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淀粉糊化温度提高,糊化热焓变化明显,且不同淀粉完全糊化所需的水分含量也不同.同时,水分含量不同,淀粉发生老化的程度不同,水分含量对不同淀粉老化的延缓作用也存在差异,水分含量对大米淀粉老化的影响较马铃薯明显.
【总页数】4页(P89-92)
【作者】周国燕;胡琦玮;李红卫;袁颉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上海,20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31
【相关文献】
1.差式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糖酯对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 [J], 刘巧瑜;张晓鸣
2.水分含量对燕麦淀粉糊化老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J], 闫喜梅;胡新中;李俊俊;罗佳;欧阳韶辉;郑建梅
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辐照淀粉的糊化特性 [J], 钱瑞生;檀亦兵
4.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酸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J], 黄立新;周俊侠;杨兆禧
5.DSC法测定水分含量对玉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 [J], 刘长姣;姜爽;朱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淀粉老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之一。
淀粉的老化现象是淀粉制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它严重影响了淀粉制品的品质和口感。
因此,对淀粉老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淀粉制品的品质和延长其货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阐述淀粉老化的机理,深入分析影响淀粉老化的各种因素,以期为淀粉制品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文首先将对淀粉老化的定义和现象进行介绍,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将详细探讨淀粉老化的机理,包括淀粉老化的化学本质、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热力学性质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水分含量、淀粉种类和添加剂等,并阐述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淀粉老化的过程和程度。
本文将对目前淀粉老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淀粉老化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淀粉制品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淀粉工业的发展和创新。
也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淀粉老化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二、淀粉老化的机理淀粉老化是指淀粉在糊化后的冷却过程中,分子间的氢键重新形成,导致淀粉分子链重新排列,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的过程。
这一过程伴随着淀粉糊的硬度、粘度和透明度等物理性质的显著变化,使得淀粉制品的口感和品质受到影响。
淀粉老化的机理主要涉及淀粉分子链的重新排列和氢键的形成。
在淀粉糊化过程中,淀粉分子链通过吸水膨胀,分子间的氢键被打断,使得淀粉分子链处于无序状态。
然而,在冷却过程中,淀粉分子链重新排列,分子间的氢键重新形成,导致淀粉分子链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形成结晶结构。
这种结晶结构的形成使得淀粉糊的硬度增加,粘度和透明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淀粉制品的品质。
淀粉老化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淀粉的种类、颗粒大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糊化温度和时间、冷却速度以及环境因素等。
沈紧治,许逊福,苏玉纯、海螵蛸、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珍珠等6种海洋矿物药,为此类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资料参考。
采集海洋矿物药样品共18批次,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两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并在该条件下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6种的海洋矿物药进行鉴别区分。
6种海洋矿物药的DSC图谱存在明显差异,牡蛎为方解石型碳酸钙晶型,在量程范围内无明显特征峰;海螵蛸、石决明、珍珠母、珍珠均含有文石型碳酸钙晶型,均在350~380℃均有放热特征峰;瓦楞子有1个特征峰吸热峰;石决明有4个特征峰;海螵蛸有3个特征峰;珍珠母与珍珠粉均有两个吸热特征峰,二者在370℃附近放热特征峰热焓值差异明显。
差示扫描量热实验所需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图谱分析鉴定快捷,可快速准确鉴别区分6种海洋矿物药;文石型碳酸钙晶型海洋矿物药转变成方解石型碳酸钙晶型的温度为350~380℃。
,,鉴别R282.77A1004-0188(2020)12-1084-05doi:10.3969/j.issn.1004-0188.2020.12.005Zhongshan Hospital,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4, ChinaTo establish a rapid analysis method to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six kinds of marine and mineral drugs,Endoconcha,Ostreae Concha,Haliotidis Concha,Margaritifera Concha,and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such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corresponding formula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A total of18batches of marine and mineral drugs were sampled.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scope and heating rate on the experiment were investigated.scanning calorimetry(DSC)was used to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the above six kinds of marine and mineral drugs.The six marine and mineral drug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SC curves.The crystal form of calcium identified as calcite for Ostreae Concha,which presented no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peaks within the measuring range.The crystal form of calcium carbonate was identified as aragonite for Sepiae Endoconcha,Haliotidis Concha,Margaritifera Concha,and Margarita,all of which presented exothermic peaks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350-380℃.There was one endothermic peak in Arcae Concha,four characteristic peaks in Haliotidis Concha,and three characteristic peaks in Sepiae Endoconcha.Margaritifera Concha and Margaritaendothermic peaks each,the enthalpy values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a temperature around370℃.The experiment using the DSC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sample consumption,simple operation,and rapid can be used to rapidly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six kinds of marine and mineral drugs.At the temperature of350-380℃,the crystal form of the marine and mineral drugs is supposed to be aragonite to calcite.marine and mineral drugs;DSC;identification《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海洋矿物药有海螵蛸、瓦楞子、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珍珠等[1],这些海洋矿物药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古代早期中药学典著[2]中均有记载,应用历史悠久。
分析与检测■淀粉糊化检测方法探讨□张明静中粮生化能源(公主岭)有限公司摘要:淀粉糊化检测方式是一种在食品等工业的质量检测、管理及控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方式之一。
淀粉糊的 性质同食品的品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优质的淀粉能够对食品的品质起到促进作用,而劣质的淀粉则会严重影响到食品 的品质。
本文介绍了淀粉糊化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而探究了淀粉糊化检测的主要方法,为淀粉糊化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淀粉糊化;检测;主要方法1淀粉糊化的概念及其特性1.1淀粉糊化的概念所谓淀粉糊化的过程,就是指淀 粉微晶束发生溶融的一个过程,这也 是它糊化的实质所在。
淀粉颗粒通过 发生作用,利用氢键,将微晶束之间进 行溶融,待淀粉经过糊化以后,淀粉的 各个分子之间,氢键再发生断裂,分离 开来,使得水分子借机进入淀粉的微晶 束的结构当中。
一旦水分子进入,淀粉 的分子便会发生混乱,使得淀粉糊化的 程度加重,其糊化的程度直接表现为淀 粉遇水后黏稠度得到了提升。
淀粉颗粒的结构主要由两种形式 组成,其_是结晶结构,另_是非结 晶结构。
结晶结构的形式主要是因其 同淀粉的组成、合成、糊化以及所发 生的化学反应等息息相关。
而所谓非 结晶结构则是指,淀粉在糊化的a 程 中,一旦其结晶结构遭受了损害,便 会产生形如“偏光十字”的性状,结 晶结构消失,非结晶结构出现。
但是, —旦淀粉颗粒在遇水过多的状况下,加 之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加热,会进一步导 致淀粉颗粒的膨胀,直至颗粒完全发生 破裂,淀粉糊便会形成。
因而这一a 程 可表述为淀粉颗粒遇水并遇热后,会发 生颗粒的完全破裂,进而形成黏性的状 态,淀粉糊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淀粉 糊的形成过程需要高温的、过量的水 分。
但是在食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 这样的条件往往很难发生。
1.2淀粉糊化的特性影响淀粉糊化特性的因素较多, 其中,淀粉的类型、淀粉的浓度、对 于淀粉的加热以及对淀粉进行处理的 方式是影响淀粉糊特性的重要因素。
大米淀粉老化特性的研究进展牛猛;王莉;杨冰;陈正行【摘要】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大米淀粉老化特性的研究.简要阐述了大米淀粉的老化机理,表明大米淀粉的老化可以划分为短期老化(short - term retrogradation)和长期老化(long - term retrogradation)两个阶段.然后介绍了直、支链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质、水分含量及温度等影响因素对大米淀粉老化的作用原理,其中重点介绍了直链淀粉含量的多少、支链淀粉结构及蔗糖、魔芋葡甘露聚糖(KGM)、β-葡聚糖、β-环糊精等糖类的食品添加剂对大米淀粉老化的影响机理.最后展望了大米淀粉老化性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方向.%The researches on retrogradationof rice starch in the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The retrogradation principle of rice starch was firstly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retrogradat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 short -term and long -term retrogradation). Then the mechanism ofamylase,amylopectin,saccharide,protein,ipid,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influencing the retrogradation of rice starch was separately introduced. Among them, the content of amylase, structure of amylopectin and several saccharides food additives, such as sucrose, KGM, β - glucan, (β - CD, were emphatically presented.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trend of rice starch retrogradation in the future were looked forward at last.【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1(026)011【总页数】5页(P124-128)【关键词】大米淀粉;老化;影响因素;作用原理【作者】牛猛;王莉;杨冰;陈正行【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35.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在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sc技术在淀粉研究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热分析技术,可以测量物质在加
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在淀粉研究中,DSC 技术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 淀粉的热性质研究:DSC 可以测量淀粉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容量、热焓等热性质参数,从而了解淀粉的热力学行为和热稳定性。
2. 淀粉的相变研究:淀粉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如糊化、凝胶化等。
DSC 可以测量淀粉在相变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从而研究淀粉的相变行为和相变温度。
3. 淀粉的改性研究:淀粉可以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进行改性,以改善其性能。
DSC 可以用于研究淀粉的改性效果,如改性后淀粉的热稳定性、相变温度等。
4. 淀粉的质量控制:DSC 可以用于淀粉的质量控制,如测量淀粉的水分含量、纯度等。
DSC 技术在淀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淀粉的开发、改性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