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12
散热器基础知识手册目录一、风扇结构二、风扇技术术语三、散热片材质介绍四、热管介绍五、测试篇章六、超频篇章七、CPU技术简介八、CPU ROADMAP九、导热膏第一章、风扇结构(工作原理)CPU散热器又称为CPU冷却器,英文名称CPU COOLER,它是针对CPU而设计的散热器装臵,其目的是通过CPU散热器的运作,将CPU之热能散发掉,以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它通过散热片迅速将CPU之热能传导出去,再借由风扇将其热量强制吹走。
1.1风扇的分类散热风扇是利用旋转叶片与气体的相互作用来压缩与输送气体的,其本体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散热风扇一般分以下三类:1.1.1轴流式风扇:气流出口方向与叶片转动方向相同,在轴向剖面上,气流在旋转叶片的流道中沿着轴线方向流动。
1.1.2 离心式风扇:利用离心力作用实现气体输送,扇叶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使充满叶片间的气体沿着叶片向外甩出,在蜗壳内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后从出风口排出。
在轴向剖面上,气流沿着半径方向流动。
1.1.3 混流式风扇:气流沿轴向进入叶轮后,近似地沿着锥面流动,气流方向界于离心式与轴流式之间。
1.2风扇的基本结构一般的风冷散热器使用的主要是轴流式风扇,我们以它为例加以说明。
轴流式风扇可分为两部分1.2.1转子:包括扇叶(含磁框)、轴芯、油圈及卡簧等1.2.2 定子:包括电机、轴承、扇框等。
1.3风扇运转的基本原理根据安培右手法则,导体通过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若将此导体臵于另一固定磁场中,则会产生吸力或斥力,造成物体移动。
依据此原理,在直流风扇的扇叶底部,事先安装一个充有磁性的橡皮胶磁铁。
环绕着矽钢片,轴心部分缠绕两组线圈,并使用霍尔感应元件作为同步侦测装臵,控制一组电路,该电路使缠绕轴心的两组线圈轮流工作。
矽钢片产生不同磁极,此磁极与橡胶磁铁产生吸斥力。
当吸斥力大于风扇的静摩擦力时,扇叶自然转动,由于霍尔感应元件提供同步信号,扇叶因此得以持续运转,至于其运转方向,可依右手法则而定。
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
散热风扇是一种常见的散热设备,用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风扇结构:散热风扇通常由电机、叶轮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电机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气流,从而实现散热效果。
2. 空气对流:当风扇开启时,叶轮开始旋转,产生强风。
风扇的外壳结构通常设计为多个气流导向槽,这些槽位可以将风流引导到需要散热的位置。
通过不断引入新鲜的空气,风扇将散热部件周围的热量带走。
3. 热传导:散热风扇通常安装在散热片或散热器上。
这些散热部件通过导热材料与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紧密接触,使热量能够快速传导到散热片或散热器表面。
4. 热辐射:散热风扇通过产生气流,将散热部件上的热量转移到周围空气中。
热量在空气中通过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使得温度得以散去。
总的来说,散热风扇通过产生气流和引导空气流动,将散热部件周围的热量带走,以实现散热效果。
同时,它也能帮助维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简述散热风扇IP防护等级散热风扇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第一个标示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0 没有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防护。
1 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风扇内部的零件。
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风扇内部的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12mm)的外物侵入。
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节小外物侵入而接触到风扇内部的零件。
4 防止大于1.0mm 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节小外物侵入而接触到风扇内部的零件。
5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侵入的灰尘量并不会影响风扇的正常工作。
6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进入。
第二个标示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0 没有防护没有防护。
1 防止滴水侵入垂直滴下的水滴(如凝结水)对风扇不会造成有害影响。
2 倾斜15度时仍可防止滴水侵入当风扇由垂直倾斜至15度时,滴水对风扇不会造成有害影响。
3 防止喷洒的水侵入防雨,或防止与垂直的夹角小于60度的方向所喷洒的水进入风扇造成损害。
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进入风扇造成损害。
5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防止各自各方向由喷嘴射出的水进入风扇造成损害。
6 防止大浪的侵入装设于甲板上的风扇,防止因大浪的侵袭而进入造成损坏。
7 防止浸水时水的侵入风扇浸在水中一定时间或水压在一定的标准以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8 防止沉没时水的侵入风扇无限期的沉没在指定水压的状况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电脑风扇的作用和如何保持散热作为数码时代的重要工具,电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使用电脑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个很头痛的问题,那就是散热。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电脑风扇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保持散热,帮助您更好地使用电脑。
一、电脑风扇的作用电脑主机内部的零件在高负荷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这些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脑过热,甚至直接损坏硬件组件。
而电脑风扇的作用就是帮助散热,有效降低硬件温度,保护电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电脑风扇通过吸入外部空气,加速空气流动,将热空气排到机箱外部。
这种原理也被称为“ㄈㄢˋ”效应,即将热空气顺利带走,从而使机箱内部保持较低的温度。
其次,电脑风扇还可以减小硬件之间的温度差异。
在电脑工作时,CPU 和显卡等核心组件会产生大量热量。
而通过安装风扇,可以有效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从而保持硬件之间的温度相对稳定,防止过热损坏。
二、如何保持散热电脑风扇对于保持良好的散热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有效的散热技巧,帮助您合理利用电脑风扇,降低硬件温度。
1. 清洁电脑风扇和散热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内部会积累灰尘和污垢,堆积在风扇和散热器表面。
这些物质会阻碍空气流动,导致散热不畅。
因此,定期清洁电脑风扇和散热器非常重要。
您可以使用专业的吹风机或软毛刷等工具,仔细清除灰尘和污垢。
2. 优化电脑通风在确保电脑风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电脑通风来降低硬件温度。
首先,您可以确保电脑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不要将其放置在封闭的空间内。
其次,您还可以购买散热垫或散热支架等辅助散热设备,提供额外的散热通道。
3. 控制电脑负载高负荷工作是电脑过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您可以合理控制电脑负载,避免连续高强度使用。
合理分配任务和时间,适时休息,不仅可以延长电脑寿命,还能保证散热效果。
4. 更新硬件驱动程序硬件驱动程序的更新常常包含了改进散热效果的内容。
散热器知识金旗舰散热器知识;一、风冷散热器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风冷散热器由风扇、散热片、扣具、导热介质四部分构;A、风扇是散热器重要的强制对流机械,它将一定风量;B、散热片的作用是吸收和传导热量,是散热器的主要;C、扣具是风冷散热器的固定组件,固定散热片在CP;D、导热介质的功能在于克服散热片与CPU接触面的;1、风扇的性能参数——材质,寿命,转速,风量,风;A、材质以P B散热器知识一、风冷散热器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风冷散热器由风扇、散热片、扣具、导热介质四部分构成,缺一不可。
A、风扇是散热器重要的强制对流机械,它将一定风量一定风压的冷气流自入风口通过风扇扇叶的旋转驱动,送入散热片鳍片部分,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
B、散热片的作用是吸收和传导热量,是散热器的主要散热部件。
C、扣具是风冷散热器的固定组件,固定散热片在CPU上,确保散热片与CPU有最大的接触面积,保证热传导效果。
D、导热介质的功能在于克服散热片与CPU接触面的微小缝隙,增大热传导量。
1、风扇的性能参数——材质,寿命,转速,风量,风压,噪音A、材质以PBT料为上,因为它耐高温耐高压,还能阻燃,是高档风扇通用的材料。
B、寿命主要决定于轴承。
各类轴承的对比情况,请参看后面的轴承对比图。
同是滚珠轴承,国产滚珠轴承的质量比起日本进口轴承就差很多,寿命短,噪音大,价钱也相对便宜。
金旗舰铜铝复合暖气片85*50影响轴承精度的主要因素有轴承与内径公差、风扇转轴轴芯外径尺寸及配合公差等,如果配合不好,就会有异音,风扇运转振动加大等现象发生,从而影响风扇的使用寿命。
现在国产滚珠轴承就有这些毛病,导致风扇运转效果并不好。
而日本进口的NSK公司的滚珠轴承就非常精密可靠,在全世界都享有声誉。
C、转速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的。
风扇转速在出厂时都被调到适当的值,以满足散热需要。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转速越高,风量越大,噪音也越大。
高档的散热器都流行选用大尺寸,小转速的风扇,在保证风量的同时尽量降低噪音。
风扇的分类:散热风扇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1轴流式:气流出口方向与轴心方向相同。
2离心式:利用离心力作用将气流沿着叶片向外甩出。
3混流式:拥有以上两种气流方式。
风扇的分类:散热风扇通常分为以下三类:1 轴流式:气流出口方向与轴心方向相同。
2 离心式:利用离心力作用将气流沿着叶片向外甩出。
3 混流式:拥有以上两种气流方式。
散热风扇的原理原理: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电能→电磁能→机械能→动能。
其电路原理一般分为多种形式,采用的电路不同,风扇的性能就会有差异。
轴流式风扇的组成:扇框、扇叶、轴承、PCB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贝富美直流散热风扇 5020 系列散热风扇转速:转速指风扇旋转的速度,通常以1分钟内转动的圈数来衡量,即:rpm。
转速与机电绕线匝数、线径、扇叶叶轮外径与底径,叶片形状及所用轴承等因素有关,转速增大,风量相应增大。
转速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风量的大小,在条件一定时,转速越大,则噪音及振动会相应加大,因此,在风量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低转速风扇。
一般转速大小(以DC轴流风扇为例):2510风扇7000~12000rpm;3010风扇5000~9000rpm;4010风扇5000~7000rpm;5010风扇3500~5000rpm;6025风扇2600~4500rpm;7025风扇2400~3600rpm;8025风扇2000~3500rpm;9225风扇1600~3100rpm;12025风扇1500~2500rpm;12038风扇2000~3200rpm。
风扇转速可在启动电脑时通过BIOS测试,或通过其他主板自带的监控软件测试;也可以通过转速测试仪测试。
注意:前两种方式必须是支持测速功能的风扇才能测出。
风扇的轴承系统:风扇的轴承系统一般建议最好选用滚珠轴承,因为扇热风扇的寿命通常取决于其轴承的可靠性,滚珠轴承系统已被证实具有高效率与低生热的特点。
滚珠轴承属滚动摩擦,由金属珠滚动,接触面小,摩擦系数小;而含油轴承为滑动摩擦,接触面大,长期使用后,油会挥发,轴承容易磨损,摩擦系数大,后期噪音较大,寿命短。
关于电箱散热风扇的选择1.根据经验公式:电箱总功率的3%会转化为热量2.设定△t:△t=t1-t2t1:电箱内元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60℃)t2:电箱外面的温度(30℃)△t =60-30=30℃即电箱内的温升不能超过30℃3.电风扇的选择:根据经验公式:电风扇的流量Q=0.05P/△t单位:(CMM)立方米/每分钟4.例:(1) 电箱总功率=100W△t =60-30=30℃发热量(H)100KWX3%=3KWQ=0.05P/△t=0.05X3000/30=5立方米/每分钟(2)选风扇:风量为300立方米/每小时5.关于公式Q=0.05P/△t 的推导:式:⑴.1卡 = 1g重0℃的水使温度上升1℃的热量。
⑵.1瓦特的功率工作1秒钟 = 1焦耳⑶.1卡 = 4.2焦耳⑷.空气的定压(10mmAq)比热(CP)=0.24(Kcal/kg℃)⑸. 标准状态空气:温度20℃,大气压760mm/Hg,湿度65%的潮湿空气为标准空气,此时,单位体积的重量(又称比重量)为1200g/m^3⑹.CMM 指每分钟排除的空气体积,单位为立方米/每分钟。
式⑺风扇总排出热量(H)=比热(CP)x重量(W)x容器允许温升(△t)∵重量(W)= 代入式⑹=(CMM/60)x D 即单位之间(每秒)体积x密度= 代入式⑸= (Q/60)x1200g/m^3∴总热量(H)=0.24(Q/60) x1200g/m^3 x △t ---式⑻又总热量(H)= 电器热量(H)=【P(功率) x t(秒)】/4.2代入式⑻0.24(Q/60) )x1200g/m^3 x △t =P/4.2(Q/60)x1200x△t =P/4.2x0.24Q=Px60/1200x△t=0.05P/△t林绍国19/Oct-2011。
风冷散热器相关技术浅析之风扇篇现在使用的风扇外形是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扁柱体,四角留有安装所需的固定孔位,直流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外框上,扇叶与转子连接在一起,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主体之上。
一些“非典型”的风扇采用了较特殊的形状与设计,但整体结构与此并无太大差异。
那么,我们又应通过哪些方面的数据来衡量一款风扇的品质呢?衡量一款风扇的品质,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为性能与寿命,其次便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工作噪音;此外,关系到能否正常使用,还必须注意风扇的规格与功率。
规格:要为散热器选择合适的风扇,首先注意到的,也是必需注意的,就是风扇的尺寸规格。
风扇的尺寸规格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只要依照此套标准就可以保证与散热片或其它接口、支架之间的正常安装。
尺寸规格通常用一个4位数字来描述,例如:2510、4028、6015、8025、1238等。
4位数字的前两位25、40等代表风扇正方形底面的边长,单位为毫米;后两位10、28、30等则代表柱体的高度,即风扇的厚度,单位同为毫米。
特别说明:92XX系列的风扇边长为92mm,但通常称作9cm;12XX或17XX系列的风扇并非12mm或17mm边长,而是12cm或17cm;常用直流无刷风扇的边长最小为25mm,而大于99mm的风扇通常舍去最低位,数值以cm为单位。
下图为一款6015风扇的详细规格:相关元素:与底面尺寸息息相关的数据为过风面积(风扇底面积减去外框与电机占据部分所占面积的结果),进一步则影响到风扇的重要性能指标“风量”。
拥有更大的底面尺寸,一般就可以获得更大的过风面积,在风速相当的情况下,将获得更大的风量;反过来考虑,就可以降低风速却不减少风量,采用“大口径”风扇也是目前风冷散热器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增加风扇的高度有利于增大风扇功率、加大扇叶面积,都可以增强风扇的性能;有些风扇也会利用增加的高度在外框上添加导流片或改变扇叶旋转面方向(即非轴流风扇)等,后文将较详细说明。
用户在选择风扇时,尺寸规格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1.能否与散热片实现良好的结合,主要取决于底面的尺寸规格;2.散热器能否正常安装,主要取决于风扇增加的体积是否会与其它设备或整体空间冲突;3.风扇能否为散热片提供合适的气流,尺寸规格的改变可能会影响风扇气流的覆盖范围、走向等;但具体影响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将在后文中相关部分分别说明。
散热风扇的工艺流程散热风扇是一种常见的散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和工业设备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散热风扇的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散热风扇的制造过程首先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滑动轴承等。
金属材料通常选用铝合金或铜合金,因其良好的导热性能;塑料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风叶,常见的有ABS塑料和聚酯树脂等。
2. 加工成型:首先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和弯曲,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出散热风扇的外壳和散热鳍片。
然后对塑料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制作出风叶和其他塑料零件。
此外,还需要对滑动轴承进行加工,制作出轴承座。
3. 表面处理:为了增加散热效果,金属外壳和散热鳍片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阳极氧化、喷塑、电镀等。
阳极氧化可以增加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喷塑可以涂覆一层耐高温的漆膜,增加表面的耐候性和美观性;电镀则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高其耐腐蚀性。
4. 组装:在散热风扇的制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组装工艺。
首先将金属外壳和散热鳍片进行组装,一般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
然后将风叶和轴承座组装在一起,确保风叶能够顺利转动。
最后,将电机和散热风扇的外壳进行连接,一般使用螺丝和胶水进行固定。
5. 质量检测:在散热风扇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常见的质量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转动平衡检测、噪音测试等。
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6. 包装和运输:最后,对散热风扇进行包装和标识,通常使用透明塑料袋和彩盒包装。
包装完毕后,将产品存放在仓库,并安排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快递、货车或航空运输等,将产品送到销售和使用的地方。
以上是散热风扇的工艺流程,其中包括材料准备、加工成型、表面处理、组装、质量检测和包装运输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散热风扇的性能和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风冷散热器相关技术浅析之风扇篇现在使用的风扇外形是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扁柱体,四角留有安装所需的固定孔位,直流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外框上,扇叶与转子连接在一起,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主体之上。
一些“非典型”的风扇采用了较特殊的形状与设计,但整体结构与此并无太大差异。
那么,我们又应通过哪些方面的数据来衡量一款风扇的品质呢?衡量一款风扇的品质,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为性能与寿命,其次便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工作噪音;此外,关系到能否正常使用,还必须注意风扇的规格与功率。
规格:要为散热器选择合适的风扇,首先注意到的,也是必需注意的,就是风扇的尺寸规格。
风扇的尺寸规格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只要依照此套标准就可以保证与散热片或其它接口、支架之间的正常安装。
尺寸规格通常用一个4位数字来描述,例如:2510、4028、6015、8025、1238等。
4位数字的前两位25、40等代表风扇正方形底面的边长,单位为毫米;后两位10、28、30等则代表柱体的高度,即风扇的厚度,单位同为毫米。
特别说明:92XX系列的风扇边长为92mm,但通常称作9cm;12XX或17XX系列的风扇并非12mm或17mm边长,而是12cm或17cm;常用直流无刷风扇的边长最小为25mm,而大于99mm的风扇通常舍去最低位,数值以cm为单位。
下图为一款6015风扇的详细规格:相关元素:与底面尺寸息息相关的数据为过风面积(风扇底面积减去外框与电机占据部分所占面积的结果),进一步则影响到风扇的重要性能指标“风量”。
拥有更大的底面尺寸,一般就可以获得更大的过风面积,在风速相当的情况下,将获得更大的风量;反过来考虑,就可以降低风速却不减少风量,采用“大口径”风扇也是目前风冷散热器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增加风扇的高度有利于增大风扇功率、加大扇叶面积,都可以增强风扇的性能;有些风扇也会利用增加的高度在外框上添加导流片或改变扇叶旋转面方向(即非轴流风扇)等,后文将较详细说明。
用户在选择风扇时,尺寸规格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1.能否与散热片实现良好的结合,主要取决于底面的尺寸规格;2.散热器能否正常安装,主要取决于风扇增加的体积是否会与其它设备或整体空间冲突;3.风扇能否为散热片提供合适的气流,尺寸规格的改变可能会影响风扇气流的覆盖范围、走向等;但具体影响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将在后文中相关部分分别说明。
散热风扇轴承知识和选择参考对于散热来说,虽然说水冷、液冷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散热方式,但是更高的成本支出,还是撼动不了风冷散热的重要地位。
但是相对于水冷散热器,风冷散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风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当然决定风扇噪音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风扇转速、风扇尺寸、风扇的动平衡、使用环境……等等。
其中最灵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风扇轴承的种类,什么液压轴承、滚珠轴承、磁悬浮轴承……多种多样,那么这些轴承对于风扇的静音和寿命都有哪些影响呢?又都有着什么区别呢?可能你知道,也可能你不知道,不管怎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些这些有关轴承的相关知识。
而当你对这些轴承知识有所了解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有些风扇10块钱,而有些风扇却要上百块,甚至数百块人民币。
并且,也能为你在选购CPU风扇或者机箱风扇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在选购风扇时有所帮助。
对于什么是轴承,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是个什么东西,基本上初中物理就有过涉及,我们就不再多解释了。
而在机械工程上,轴承的类型其实非常多,但在散热器风扇、机箱风扇上能使用的,实际上也就那么几种:使用滑动摩擦的套筒轴承(含油轴承)和使用滚动磨擦的滚珠轴承以及两种轴承形式的混合轴承这三种。
不过基本上,主要还是使用含油含油轴承滚珠轴承而在近些年来各大散热器厂商在轴承方面推出的新技术,比如什么磁浮轴承、水波轴承、磁芯轴承、来福轴承……等等。
其实也都是从这三种基本形式轴承改进衍生而来,而基本的运作运作原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变化。
一、含油轴承(Sleeve Bearing)含油轴承是使用滑动摩擦的套筒轴承,使用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和减阻剂,初期使用时运行噪音低,制造成本也低,但是这种轴承磨损严重,寿命较滚珠轴承有很大差距。
含油轴承示结构意图另外,这种轴承使用时间一长,由于油封的原因,润滑油会逐渐挥发,而且灰尘也会进入轴承,从而引起风扇转速变慢,噪音增大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因为轴承磨损,影响风扇的动平衡。
台湾三巨散热风扇技术知识详解风扇的分类:散热风扇通常分为以下三类:1 轴流式:气流出口方向与轴心方向相同。
2 离心式:利用离心力作用将气流沿着叶片向外甩出。
3 混流式:拥有以上两种气流方式。
散热风扇组成部件散热风扇的原理原理: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电能→电磁能→机械能→动能。
其电路原理一般分为多种形式,采用的电路不同,风扇的性能就会有差异。
轴流式风扇的组成:扇框、扇叶、轴承、PCB控制电路、驱动电机三巨电机SJ6030HA2交流散热风扇转速:转速指风扇旋转的速度,通常以1分钟内转动的圈数来衡量,即:rpm。
转速与机电绕线匝数、线径、扇叶叶轮外径与底径,叶片形状及所用轴承等因素有关,转速增大,风量相应增大。
转速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风量的大小,在条件一定时,转速越大,则噪音及振动会相应加大,因此,在风量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低转速风扇。
一般转速大小(以DC轴流风扇为例):2510风扇7000~12000rpm;3010风扇5000~9000rpm;4010风扇5000~7000rpm;5010风扇3500~5000rpm;6025风扇2600~4500rpm;7025风扇2400~3600rpm;8025风扇2000~3500rpm;9225风扇1600~3100rpm;12025风扇1500~2500rpm;12038风扇2000~3200rpm。
风扇转速可在启动电脑时通过BIOS测试,或通过其他主板自带的监控软件测试;也可以通过转速测试仪测试。
注意:前两种方式必须是支持测速功能的风扇才能测出。
风扇的轴承系统:风扇的轴承系统一般建议最好选用滚珠轴承,因为扇热风扇的寿命通常取决于其轴承的可靠性,滚珠轴承系统已被证实具有高效率与低生热的特点。
滚珠轴承属滚动摩擦,由金属珠滚动,接触面小,摩擦系数小;而含油轴承为滑动摩擦,接触面大,长期使用后,油会挥发,轴承容易磨损,摩擦系数大,后期噪音较大,寿命短。
散热风扇知识空气有散热的作用,它转移热能,能被压缩,当它被压缩的时候,静态压力传输空气流体。
虽然它的导热性相当低,但是与其他的流体相比较,空气是使用最普遍的导热物质,它是随处可得、任意应用在各处发热表面上的。
空气通常一起从周围大气回到发热源的主体。
主体将被冷却或降温,毕竟物体总是在空气中。
即使用另外的一种物质来冷却一个热源,最终降低热源温度的仍然是空气。
通常,热源的散热都依靠直接或间接的空气流动实现。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散热风扇(轴流风机)吧!原理: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电能→电磁能→机械能→动能。
其电路原理一般分为多种形式,采用的电路不同,风扇的性能就会有差异。
轴流式风扇的组成:扇框、扇叶、轴承、PCB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转速:转速指风扇旋转的速度,通常以1分钟内转动的圈数来衡量,即:rpm。
转速与机电绕线匝数、线径、扇叶叶轮外径与底径,叶片形状及所用轴承等因素有关,转速增大,风量相应增大。
转速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风量的大小,在条件一定时,转速越大,则噪音及振动会相应加大,因此,在风量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低转速风扇。
一般转速大小(以DC轴流风扇为例):2510风扇7000~12000rpm;3010风扇5000~9000rpm;4010风扇5000~7000rpm;5010风扇3500~5000rpm;6025风扇2600~4500rpm;7025风扇2400~3600rpm;8025风扇2000~3500rpm;9225风扇1600~3100rpm;12025风扇1200~2500rpm;12038风扇2000~3200rpm。
风扇转速可在启动电脑时通过BIOS测试,或通过其他主板自带的监控软件测试;也可以通过转速测试仪测试。
注意:前两种方式必须是支持测速功能的风扇才能测出。
散热风扇的主要性能参数:散热风扇的主要参数包括流量、压力、转速、功率等...散热风扇的电气结构:散热风扇有以下三部分组成:1.控制部分:由霍尔磁效应开关、晶体管和电阻等元件构成。
其功能是控制定子线圈绕组电流方向的变化。
2.电机绕组部分:由矽钢片、漆包线和上下绝缘架组成。
其中矽钢片的功能是负责将磁极导出,以便于确定N、S的强弱,而绕组决定磁力线的方向性,包括N、S极和控制信号,不断改变绕组极性,推动磁框运转,达到做功目的。
3.固定磁场部分:由胶磁提供固定磁场,以用于旋转时产生动力。
风量与风压:风量与风压的测试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风洞仪测试,另一种是用双箱法测。
但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没有这样的设备。
只能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作为参考,最终要看降温效果。
*风量:风量是指风扇通风面积平面速度之积。
通风面积是出口面积减去涡舌处的投影面积。
平面速度是气流通过整个平面的气体运动速度,单位是m3/s 。
平面速度一定时,扇叶叶轮外径越大,通风面积越大,风量则越大。
平面速度由转子的转速和风压决定。
通风面积一定时,平面速度越大,风量越大。
风量越大,空气吸热量则越大,空气流动转移时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扇热效果越明显*风压:为进行正常通风,需要克服风扇通风行程内的阻力,风扇必须产生克服送风阻力的压力,测量到的压力的变化值称为静压,即最大静压与大气压的差压。
它是气体对平行于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静压是通过垂直于其表面的孔测量出来的。
把气体流动中所需要动能转化为压力形式称为动压。
为实现送风的目的,需要有静压和动压。
全压为静压与动压的代数和,全压是指由风扇所给定的的全压增加量,即风扇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全压之差。
在实际应用中,标称的最大风量值并不是实际扇热片得到的送风量,风量大,并不代表通风能力强。
因空气流动时,气流在其流动路径会遇上扇热稽片或元件的阻扰,其阻抗会限制空气自由流通。
即风量增大时,风压会减小。
因此必须有一个最佳操作工作点,即风扇性能曲线与风阻曲线的交点。
在工作点,风扇特性曲线之斜率为最小,而系统特性曲线之变化率为最低。
注意此时的风扇静态效率(风量×风压÷耗电)为最佳。
当然有时为了能减少系统阻抗,甚至选用尺寸较小的风扇,也可以获得相同的风量。
风扇的轴承系统:风扇的轴承系统一般建议最好选用滚珠轴承,因为扇热风扇的寿命通常取决于其轴承的可靠性,滚珠轴承系统已被证实具有高效率与低生热的特点。
滚珠轴承属滚动摩擦,由金属珠滚动,接触面小,摩擦系数小;而含油轴承为滑动摩擦,接触面大,长期使用后,油会挥发,轴承容易磨损,摩擦系数大,后期噪音较大,寿命短。
品质好的风扇除了通风量大、风压高以外,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风扇使用的轴承形式在此显得非常重要。
高速风扇一律使用滚珠轴承(Ball bearing)而低速风扇则使用成本低廉的含油轴承(Sleeve bearing)。
含油轴承风扇只用一个轴承;而滚珠轴承风扇都需要两个轴承,单滚珠轴承,是"1 Ball + 1 Sleeve",依然带有含油轴承的成分。
比单滚珠更高级的是双滚珠轴承,即Two Balls。
含油轴承寿命一般为10000小时,单滚珠轴承为30000小时,双滚珠轴承为50000小时以上(环境温度均设定在25℃以下时)。
风扇使用的含油轴承由铜基粉末烧结而成,使用含油轴承需加润滑油以减少滑动摩数,润滑油由锂基润滑脂加特制机油调制而成。
随着长时间的运转,轴承内的机油会挥发而变干,摩擦系数增大,风扇运转受影响,可能出现异音,转速偏慢甚至不转现象。
而滚珠轴承由滚动摩擦取代了滑动摩擦,摩擦系数小并克服了摩擦系数容易变的缺点,因而运转稳定性强,寿命相对要长得多。
*使用含油轴承最大优点:⑴耐外力撞击,因运输所造成之损坏较少。
⑵价格便宜,与滚珠轴承相比,价格差异很大。
为什么Ball bearing (滚珠轴承)寿命长?滚珠轴承是运用金属珠运转,属于点接触,故起动运转很容易。
此外,滚珠轴承由滚动磨擦取代了滑动磨擦,磨擦系数小,并克服了磨擦系数容易变的缺点,因而运转稳定性强,寿命相对要长得多。
滚珠轴承配合弹簧使用,所以用弹簧顶撑着Ball bearing 外金属环,而使整个扇叶转子的重量坐落在滚珠轴承上,而且由弹簧间接顶撑着,故可用于不同方向、角度之可携式产品,但仍要防止乱摔与掉落,免得滚珠轴承受损,从而产生噪音,缩短使用寿命。
*使用含油轴承的缺点:⑴因转子重量全部负荷于轴芯,故会造成轴芯与轴承摩擦运转成畸形或不平坦,使得马达运转不顺,寿命减短。
⑵轴承内径容易被磨损成椭圆而产生机械噪音,故无法使用在携带式产品上,也就是常更换方向、角度之产品,如测试仪器、笔记本电脑等。
⑶因传统的轴承的两端,均设计有油圈、垫片,并沾上润滑油以防止运转时产生噪音,因此使得轴芯与轴承运转磨擦面积增加,一方面所产生之高温气体(未固化前)无法排除掉,而被轴承两端之间油圈、垫片搁下成固态氮化物,淤塞于轴芯与轴承两端之间的间隙,阻碍了整个马达顺畅运转,当然噪音也就因此而产生,使用寿命亦就缩短。
④为了延长轴芯与轴承表面的磨擦寿命,故轴芯与轴承之间隙,一定要设计的很小,且其精密度要很高,故对马达运转之启动效果就会比较差。
ASKONIC在轴承方面不断的试验、探索、研发和长期实践中不断推出可靠性更高,寿命更长,噪音更低的新型中空超级轴承等。
风扇的平衡/振动:转子不平衡将使风扇产生振动,当风扇转子转动时由于转子的物理质心与转轴惯性中心不在同一轴上,便造成转子的不平衡。
转子的物理质心与轴承惯性中心的最近距离称为偏心距,当转子转动时由于离心力作用产生一作用力于转轴支架而形成振动,且振动经由基路径传递到机械各部分。
其离心力的公式为:F=mr ω2 = Meω2其中 F:离心力 m:不平衡质量 r:不平衡质量产生处与转轴中心之距离ω:转子转速 M:转子总重量 e:转子偏心距风扇的振动对不平衡质量应予以控制,并制定平衡等级标准,振动不仅降低风扇使用寿命,而且会加大风扇运转的噪声或异音。
负责任的厂商其扇热器产品在出厂前对振动均予以检测,对超过平衡等级者使用微电脑均衡机予以校正。
噪音与异音:噪音:由于叶片周期性地承受着出口不均匀气流的脉动力作用,产生噪音;另一方面,由于叶片本身及叶片上压力的不均匀分布,转动时对周围气体及零件的扰动也构成旋转噪声;此外由于气体流经叶片撕产生瑞流附层面、旋涡及旋涡脱离,引起叶片上压力分布的脉动而产生涡流噪声。
同一系列的风扇,风量风压大者,噪声也较大,因此,要合理选择风扇形式,余量过大不仅浪费电能,而且增大噪声。
对同一型号的风扇,应尽量选用低转速运行的风扇;对于不同型号风扇,应选择噪音较低的,而不应只考虑转速。
对于一些用户,只追求风量和风压当然要求转速越高越好,噪音值可放宽;对于系统工作而言,我们一贯建议选用满足散热需求中的低噪音为宜,越低越好。
异音:噪声听起来只有单纯的风声,噪声是一种声波,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
而异音则不同,风扇运转时,除风声外,若还有其他声音发出(具有两种以上的声音发出),即可判断风扇出现了异音。
异音可能因轴承内有异物或变形,以及组装不当而出现碰撞,或电机绕组缠绕不均,造成松脱,都可能产生异音,这种风扇属于淘汰之列。
一般检测异音都用贴近耳听的办法,主观性因素较大,不容易识别,容易起争议,如果您使用的风扇数量较大,可借助频谱分析设备查看噪声频谱能量分布可识别异音。
启动与工作(电压/电流):*启动电压是指当突然通电,能够使风扇启动的最小电压。
*工作电压是指通电后稳定的能够使风扇正常运转的电压,即额定电压。
启动电压,一般DC风扇额定电压为12V,启动电压一般为7V以下,因系统提供电压可能会不稳定,若启动电压越低,与额定电压12V的间距就比较大,代表该DC风扇可操作的电压范围越广,可确保在电压不稳时能低压激活启动风扇。
启动电压值的大小可借助万用表等检测工具测出。
风扇工作电流低,不仅减小耗电,而且使风扇马达发热量减小,可增加风扇的使用寿命。
对于含油风扇而言,还可减慢润滑油的挥发,因此电流越低,风扇可靠性越高。
当输送的风量与风压不变的条件下,采用的风扇电流越低,轴功率则越小,而实际传递给气体的功率不变,风扇效率越高。
风扇的工作电流可用电流表观察出来。
直流风扇的转速控制温控风扇的原理是:依据风扇周围的热量的升高来提高风扇自身的转速,同时增加空气的流动(排风量)。
温控风扇使用一个电热调节器来感应温度,装在风扇毂上的感应器能检测经过风扇的温度。
在这种配置中必需正确安装风扇,当风扇安装完成时,电热调节器能通过特别的连接电线感应。
风扇运转是随着热量的情况而改变,以较慢的速度运转,风扇将会产生较少的噪音并且消耗较少的能量。
在大多数的设计要求中,在风扇提速运转数小时后空气温度通常比最大的设计温值更低。
通常的情况之下,低速运转的散热风扇能足够地完成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