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新疆阿克苏市塔西南社区为例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迅速的发展。近十年来,结合城市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城市卫生服务的重点机构,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存在发展的不平衡的状况,医院发展较快,预防保健与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同时,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卫生资源方面,既存在投入的相对不足,也存在配置不合理,卫生服务效率与效益不高的情况。因此,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协调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选题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城乡卫生体系,可以把群众的大部分健康问题经济、有效地解决在社区,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供给,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使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地域的特殊性,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状况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探讨有效措施,对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卫生医疗保健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三)国外学者的研究

1.社区及社区医学

《乡土中国》中社区一词,于20世纪30年代由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引我国。费孝通将社区定义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

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锁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宏观社会的一个缩影,有一定的数量、具有某些共性的人群组成。”(费孝通,1985)。《新社会学词典》社区一词是指称人们的集体,这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互相从属的心情的自治的社会单位,城市,城镇,乡村或教区就是例子。(C.D.米切尔1987)。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集合社区卫生护理界的专家,共同界定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定义:“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

社区医学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解决社区群众健康问题的科学。社区医学是一门充满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突出社区特点,满足社区卫生需要的医学。社区医学通过运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社区调查研究,结果社区诊断来确定社会群众的有关健康问题和医疗卫生需要,制定社区卫生计划,利用社区内的资源,通过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来改善社区群众的健康状况。并对已实施的健康计划进行评估,已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何宪平,2005)

2.社区卫生服务含义及其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综合、基本、便捷、连续、有效、经济的管理或实施行为。(李惠娟、季正明,2002)

3.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和病人提供服务时满足其服务需要及潜在需要的程度和效果。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应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来理解。从个体角度看,可及性和有效性是两个最关键的质量维度,其中有效性包括技术服务和

人际服务两方面,并应该从服务的结构、过程和结果3个方面来分析;从群体的层面看,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应该加上公平性和效率的维度(杨辉,2006)。(四)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研究

1、社区卫生服务理论

目前我国的社区服务主要是以全科型、高年资主治医生为主体的属地化管理团队模式, 实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块站结合、以站为主、站院结合以中心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 实施人财物、责权利的契约式管理运行机制(王立义, 2009)。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政策的聚焦》指出:卫生服务的需求、供给、医学模式和发展理念是影响和确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四维空间。四维空间的结构要素与形态的变化决定和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格局及其演进(梁鸿孙晓明 2005)。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连续性是发展区位基点与服务功能优势。社区卫生服务只有不断强化其基础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其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良好发展。(李玲、程晓明、巫小佳, 2004)

2、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模式

“保健先行,服务跟上“,“三位一体”的思路启动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的基本模式,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①开展居民健康调查,设立健康档案、家庭合同制保健、区计划免疫和围产期妇女保健、母乳喂。②全面启动各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做到工作明确,职责清楚,考核到位。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朱金楠, 2009)。社区卫生服务是有别于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以及专业预防保健机构的基层卫生服务。它的特点是贴近居民、就近就医、防治结合、综合服务,充分体现积极主动的服务模式。①主动上门服务②开设家庭病床③方便就近诊疗④医疗与预防健康结合⑤实施双向转诊(杨兴华、关静, 2004)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水平。应注意整合辖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充分总结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经验,加强预防,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依托辖区市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大辖区卫生资源整合力度,努力形成“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的良好局面,为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资源支持。(周绿林、李君荣、詹长春等, 2003)

从补偿机制方面:一般而言,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是由政府财政补偿,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上是政府实行一定经济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在经济上政府负有一定的责任。一是政策性补偿,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在政策上进行导向。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唯此,实施过程中如房屋、资金、管理等配套政策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王平,2003)。二是经济补偿,社区卫生服务在服务点开展简易门诊,建立家庭病床,入户治疗、护理,可以得到一点经济收入。但更多的服务项目是无偿的。将来政府按时常经济规则规范社区卫生收费标准,同样可以取得一些自身发展的经济补偿(黄存瑞等,2004)(尹文强,严非,冯学山. 2003)。

3、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针对政府补贴供方造成有可能导致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约束和激励不足、社区医院效率低下的潜在问题,政府应完善收支两条线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效率。绩效考核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数量、质量为主要参考依据,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医德医风挂钩、医疗事故等为参考依据的分配制度。(王光荣,2008)

(五)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研究

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从配套政策方面来看,补偿机制不到位、卫生资源配置不当、物价部门尚未及时出台社区卫生服务有关项目收费标准等。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不规范,使经济补偿没有合理的依据;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不到位等,致使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必备的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工作难以开展。对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任用、职称晋升、待遇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史胜利,李小砚. 2003)。从领导观念来看,一些基层医院领导观念转变不到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短期效益,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自己占领市场、扩大规模的机会,出现了单纯追求扩大医疗规模,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没有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结果把社区卫生服务变成了机构改称、服务换名的翻牌工程,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沈志洪,王晓芳,王吴昀. 2003)。从人力资源配置来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也是导致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匮乏,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因素。社区医护人员未能进行全科医

学的培训,有的虽经过培训,但多为短期行为,缺乏培养的规划性和可持续性。(何兴润,秦淑秋. 2002)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从国家政策方面,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要完善资金的“补偿机制”,根据不同地区财政状况、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和各项考核指标制定具体补助政策,加强补偿机制,调整卫生经费支出结构,投入必要的启动和维持资金,建立专项基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用于人员培训和配备基本设备和房屋等,保证人力、信息、房屋的三项建设(申蕾,2010 )。在物质资源配置上,强化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政策协调作用从公平的角度去分析,政府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应为群众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出发,避免出现因贫富分化而使医疗服务资源向高端服务和高购买力地区过分集中的现象,确保群众都能够得到及时和便捷的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周利华,2010)。在人力资源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观念、知识、技能和态度,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心理治疗等技术。(林夏巧、陈长诃,2003)(肖锦铖等, 2009)医疗教育中心提供一个绝佳的训练环境,为这些受到医疗教育的毕业生,给予他们密切的管理以及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代表了高质量医疗实践的未来(Richard E. 2010)。从资金来源来看,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病人的私人保险以及医疗和医疗补助支付医疗和心理保健服务。接受独立捐助者、公司和基金会和进行筹款活动。(Mayer K; Appelbaum J 2001)

(六)小结

通过对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文献搜集及归纳,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配套政策、人才及其培养、服务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方面都做了深刻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揭示,引发人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道路。但其中也看到

了不足之处:

1、国内学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还主要侧重于对一般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层面,对社区卫生服务地域的特殊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有所忽略。对与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研究较少。只有认清问题,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政策,才能达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的目标。

2、在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的过程中还发现,研究者们多关注国内情况,而对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可供借鉴的成果介绍得不多。

因此,要求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状况下,实地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的对策措施,对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卫生医疗保健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引言,概述论文研究思路及界定相关概念。

第二,对新疆阿克苏市塔西南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新疆阿克苏市塔西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对策研究。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归纳总结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3、从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对策。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图书和网络查找相关的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论题的研究情况。

2、个案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过程。

(二)技术路线:

1、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论文框架。

2、采用个案研究法,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总结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3、从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对策。

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撰写论文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10.30—2010.11.22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2010.11.22—2011.01.10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2011.02.21—2011.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11.03.12—2011.05.03 毕业论文修改、完善

2011.05.04—2011.05.12 毕业论文定稿

2011.05.13—2011.06.10 毕业论文评阅、修改和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2]C.D.米切尔.新社会学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何宪平.社区卫生服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惠娟,季正明.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手册[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杨辉.中国全科医学[M].2006.

[6]王立义.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理论[J].中国全科医学.2009(9)

[7]梁鸿,孙晓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政策的聚焦[J].卫生保健.2005(4)

[8]李玲,程晓明,巫小佳等.社区卫生服务及基本卫生服务主要内容探讨[J].卫

生经济研究.2004.(11)

[9]朱金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模式的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9)

[10]杨兴华,关静.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5)

[11]周绿林,李君荣,詹长春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研究[J].江苏卫生保

健2003(5)

[12]王光荣.对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

2008(13)

[13]黄存瑞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

理.2004(5)

[14]尹文强,严非,冯学山.试点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提供现状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2003(3)

[15]沈志洪,王晓芳,王吴昀.江苏省城市卫生服务调研报告[J].江苏卫生保

健.2003(3)

[16]史胜利,李小砚.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 2003(3)

[17]王平.上海市宝山区淞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和体

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3(6)

[18]周利华.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2010(1)

[19]申蕾.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

2010(9)

[20]肖锦铖等.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同度及其评价研究——问题与

对策[J].健康研究.2009(6)

[21]何兴润,秦淑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医药. 2000(3)

[22]Richard E.Medicine and Public Issues.[M]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0.

[23]Mayer K;Appelbaum J.The evolution of the Fenway Community Health model.[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1(6)

浙江省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知识测试

浙江省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知识测试 一、填空题 1、2013版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18项内容,分别是省定的11项内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_健康教育服务规范、预防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_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规范_、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_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__;以及宁波新增的7项内容:_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小学生口腔保管理服务规范_、_老年人眼科保健管理服务规范_、(_高血压_和__糖尿病_)高危人群管理、康复管理服务规范、_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_、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__。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情感状态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_老年抑郁量表_检查。 4、健康检查表中白酒1两折合葡萄酒_4两_____、黄酒__半斤________、啤酒__1瓶________、果酒____4两______。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健康档案共17位,编码原则是:前6位是_县及其以上的行政区划码,10-12位是_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____码,最后5位是_居民个人序号_码。 6、根据《宁波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质量控制评分细则(试行)》,健康档案得分在85分(含)以上为____A_____级档案,即合格档案。 7、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_)/(_身高米数平方_) 8、《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老年人服务对象是辖区内___60_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实行项目管理,不仅要资金足额到位,更要“确保_专款专用_,不得将项目经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人员、设备及基本药物补助等支出。” 1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_月_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11、健康档案有动态记录是指__1__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12、个人基本信息表中的既往史主要包括_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_。 13、正常新生儿访视,医务人员应该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 1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0-6岁儿童血常规第一次检查的时间是6-8个月,血红蛋白低于_11克_应认为是轻度贫血。 1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应为0-6岁儿童提供_4次免费的听力筛查。分别是6、12、24、36月龄 16、早产儿如何计算矫正月龄矫正月龄=出生后实际月龄-早产月龄 17、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_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_半年_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18、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_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_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9、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__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_相结合。 20、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__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_更新_、_补充_相应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职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项目负责人职责 1、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依据社区存在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根据年初计划,大力推行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 3、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控烟、限酒、合理膳食、健身等干预活动。 4、对社区病人按不同病种和不同人群,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健康教育目标考核要求。 5、在全院业务力量的支撑下,开展针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每月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 6、以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日为契机,组织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9次。 7、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阵地,不少于2个,每2月至少更新1次。 8、在门诊候诊区安放宣传资料取阅架,定期更换各种宣传资料,供流动人员和候诊患者读取。 9、在门诊候诊区播放影像宣传资料。 10、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各类有关健康教育及管理的各种资料。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制度 1、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2、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通过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和/或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一人一档。 3、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接诊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4、资料要记录真实、准确,内容应齐全完整、书写规范,每年要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5、采用17位编码制,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编码,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档案用不同颜色标记加以区分。 6、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备,档案室、档案柜。按照防盗、防晒、防热、防潮、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和电子健康档案维护,保证档案完整、安全。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职责 1、负责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计划制定、组织和实施、年度总结的撰写。 2、负责定期对村卫生站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村卫生站及时整改,并反馈整改报告;接受上级业务指导机构日常督导检查和年终绩效考核,反馈整改报告。 3、负责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 4、负责将居民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体检信息按要求准确录入电子系统。并指派专人定期抽查,做好质量控制。 5、负责定期更新居民健康档案,特别是变动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死亡人员健康档案的处理。 6、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7、负责对参与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本级医生及乡村医生开展业务培训,并保留图片、签到、课件等资料。 8、完成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机构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室工作制度 1、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答: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4项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确定的? 答: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考虑政府财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确定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偿标准。 在此基础上,国家找出对居民健康影响大、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实施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种因素,选择和确定优先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于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4、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平均化吗? 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可以理解为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居民在可以需要获取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机会是均等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目前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很多内容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如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因此,均等化并不是平均化。 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哪些机构提供?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6、谁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答: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 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湖南省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及服务内容

湖南省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及服务内容 一、社区卫生诊断 (一)调查了解掌握居民总体健康状况,分析健康问题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问题及危险因素制订健康促进规划。 (二)社区卫生诊断每3年开展一次。 二、健康档案及健康管理 (一)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低保等贫困人群、在社区接受连续治疗的确诊慢性病病人,统一免费建立健康档案。 (二)对以上人员健康状况及其工作、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评价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依据个人和群体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制定健康管理方案。 三、健康教育 (一)普及卫生常识,开展健康咨询和不良行为干预。 (二)免费对辖区居民开展个体及群体健康教育。举办群体性健康知识讲座,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不少于12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不少于6次;开办专用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不少于4次;常规开展门诊个体健康指导、咨询服务,提供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 (三)免费对辖区内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重点疾病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和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社区居委会、休闲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处方或健康指导或行为干预。 四、预防接种 一类疫苗实行免费接种。 五、结核病社区访视及督导治疗 (一)对发现的可疑结核症状者免费进行登记并及时转诊。 (二)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下,对辖区内非住院结核病人协助实行规范化治疗管理,督导治疗。 六、艾滋病社区防控 (一)协助有关部门免费开展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家庭的社区关怀,开展心理和健康行为干预。 (二)对辖区居民开展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咨询服务。 七、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按照传染病访视规范,免费对可访视的法定传染病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观察病情恢复情况。 (二)指导恢复期传染病患者定期复查,指导消毒隔离和观察密切接触者有否续发。 八、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管理 (一)对辖区内60岁以上且建立了健康档案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免费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专案,按技术规范进行随访。 (二)对病情相对平稳的病人每两个月随访一次,询问病症,监测血压,进行物理检查,鉴别合并症,观察指导用药和饮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九、其他慢性病筛查及建档 (一)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日常筛查。免费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超重及肥胖、临界高血压、空腹血糖偏高、器官受损等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登记。 (二)重点对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炎、精神异常等患者进行登记,建立健康档案,至少每半年指导一次,给予针对性指导,督促坚持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论文社区卫生服务 论文

社区卫生服务论文社区卫生服务论文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在医改中的转型 摘要:作为医疗服务保障网的社区卫生医疗而言,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工作重点,以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突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全体居民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尤为重要,为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十一五后发生了诸多转变。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医改转型 一、跨越式战略发展五项行动依次推进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在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群,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分阶段有部署地解决百姓健康问题。一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行动,包括母婴健康关怀及职业健康行动计划。二是针对重大疾病的健康行动,包括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及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三是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行动,包括医疗安全行动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四是促进社区卫生发展的行动,针对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建设的行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行动。五是病有所医行动,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高效规范的经济运行机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契约式贴心服务走入社区千家万户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实现2012年各管辖区内家家户户都拥有家庭医生的目标,实现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为周边居民提供“管理健康”的契约式服务。其中包括健康档案管理、预防免疫、老人儿童体检等几十项政府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提供“随时需要,随时帮忙”的24小时健康咨询或急救帮助服务。从而改变了过去的“坐堂门诊”,主动为居民开展上门服务。并在辖内各社区站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按摩、拔罐、针灸、耳针、中药等服务,同时以脑卒中后遗症、骨关节病患者为社区康复的主要对象,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为家庭式医生服务的切入点,有效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缓解了他们的紧张压抑的精神情绪,教会他们在家中自己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入户指导家属进行护理,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尊严,充分发挥健康之家作用,利用社区平台优势,为育龄人群提供贴心服务。 三、绿色通道“三天入院” 今年7月,北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相关大医院签署社区预约转诊协议书,各区域实施大型医院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转诊预约试点正式启动。以此达到形成有序的分级医疗机制,引导市民在社区医院治疗常见病,大病预约转诊到区域医疗中心,疑难重症转诊到大型综合医院的动态管理模式。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由全科大夫诊疗,对症下药。若为急症患者,则可让患者直接前往综合医院就诊。针对慢性病、多发病患者,如社区大夫未作出明确诊断,或经一段时间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宣传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自2009年起实施,免费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如下12项卫生服务: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2、健康教育服务; 3、预防接种服务;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7、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2)2型糖尿现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9、结核病患者管理服务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12、中医药健康管理。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

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实施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所等专业机构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通过团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 四、服务的对象及重点人群包括哪些 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0-6岁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五、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具体的实惠 可免费享受: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获得健康教育信息、接种相关疫苗、儿童与孕产妇年度体检与健康指导、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年度体检和每年至少以上4次随访服务、传染病防治指导、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等。 六、居民如何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居民根据所在的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安 排,积极配合,即可享受到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具体参与方法:一是接受上述机构人员上门登记建档; 二是参与上述机构建档;三是直接到上述机构要求建档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 知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 一、项目实施内容及启动年限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009年) (二)健康教育(2009年) (三)预防接种(2009年)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2009年为0-3岁,2011 年调整为0-6岁)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2009年)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2009年) (七)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 患者健康管理)(2009年) (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2009年)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2009年) (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2012年新增) (十一)中医管理(2015年新增) (十二)结核病管理(2016年新增) 二、经费安排 (一)项目启动后每年经费补助标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各年补助经费情况为: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为15元,2011年后为25元,2013年为30元,2015年人均40元,2016年人均45元。 (二)2016年经费补助标准 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至45元。其中,中央承担36元,省级承担6.9元,市(县)共同承担2.1元。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县项目配套资金的通知》(黔财社〔2015〕7号)规定,按4:6的分

担比例进行规范和统一,市级财政承担0.84元,县级财政承担1.26元/人,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村级承担40%左右任务(我县根据省相关文件按48%左右的经费划拨给村卫生室)。 三、2016年国家和我县工作目标任务指标 (一)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5%以上。 (二)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国家是90%)以上。 (三)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85%以上。 (四)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 (五)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在65%以上。 (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40%和35%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60%以上。 (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率保持在80%以上。 (八)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40%以上。 (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比例达到95%。 (十)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达到100%(国家是9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服药率要求全疗程规则服药达到90%以上。 四、工作分工 (一)组织领导机构: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二)技术指导机构:县疾控中心、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年龙泉社区卫生服务站 肈2017 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 第二章肃总则 为规范和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膃第一条 费的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我站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是政府向基螃第二条 层卫生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卫生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助,不得用于其他项目支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按照公平公正、膀第三条 追踪问效、绩效挂钩的原则,逐级考核,兑现补助。 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本社区管辖内的居民提供,服务机构应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芃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领导小组,由站长毛正民担任组长,各个项目设具体负责人,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协调 管理,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 袀财政投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奖勤(优)罚懒(劣)。由上级卫生、财政部门组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专家,对社区 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第三章 第四章蚇服务项目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从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际袅第一条 出发,以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患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其他社区居民为补充的结构,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建档率达到30%。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全部实行网络软件管理。 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辖区莃第二条 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向小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播放健康教育广播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614318139.html,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发展 作者:姚浩炜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年第04期 (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医疗保障单位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论文首先从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开始,说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特点,结合现今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阐述了今后一个时期内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医疗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84-01 1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 社区卫生服务(ConununityHealthServiees,CHs),按照1999年国家卫生部等10个部门联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六位一体”),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的基层卫生服务。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①强调了社卫生服务的主体,就是基层卫生机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的所必须在社区,以社区为范围;②服务的目标必须以社区居民“需求”(demands为导向,而不是传统的以“需要”(needs)为导向;③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仅仅疾病的医疗,而应是集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全方服务;④服务必须是居民在经济上能够承担且能够方便地接受。5、社区卫生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直接在社区工作的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社区医生(或称全科生GP(GeneralPractitioner))。 2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实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试题讲课稿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 识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1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 )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 ) 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 0.5ml。( )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 )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 ) 二、填空题(20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和。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种印刷材料,种视听音像资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至。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项免费体格检查和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mmHg和(或)舒张压≥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次面对面随访。 三、单项选择题(35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 )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 )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 )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 )

谈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谈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政策、措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已成为基层卫生机构的重点工作。而随着公共卫生服务走进千家万户,人民群众逐渐接受并积极参与欢迎加入公共卫生服务之中,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公共卫生服务的践行者,如何处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关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我谈一点在工作中的认识与体会。 首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二者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为二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任何重视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只有同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起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工作中,只有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广大群众才能欢迎,接受我们的进步医疗服务,而通过基本医疗服务的良好开展,才能得到广大患者及群众的信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其次,我认为基本医疗服务蕴含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之中,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之中,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未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因此,现阶段重点开展的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囊括了目前基本医疗服务的绝大部分内容。如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管理服务正是平时基本医疗工作的重点。 第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离不开基本医疗服务的开展,没有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就成为没有重要内容的“空架子”,最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就难以发展、开展下去。因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离不开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除了包括健康人民树立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从而防治疾病,获得健康长寿,也包括处于亚健康人群开展健康保健,通过中西药物调理达到健康还包括已经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者家庭药物治疗,住院治疗及康复锻炼,而所有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之上,离开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综上所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相互促进的关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不但是基本医疗的主体,也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随着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工作者工作压力、工作数量会更加繁重。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人才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才会更加欢迎、更加满意。 2015年10月16日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逐渐成熟,目前,我国人口已面临严重老龄化,国家对计生政策重新调整,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目前仍在认识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实际工作应逐步探索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内容方法 1.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 1.1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多方面内容,其中适应社会需求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谱的变化,居民人均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普遍期望能就近、方便地得到卫生服务。 1.2有利于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我国目前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大部分在基层,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卫生资源却配置在城市和较大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引导卫生资源从上层向基层的流动,使卫生资源的配置与需求相对应。 1.3有利于抑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目前医药费不合理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本应在社区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被吸引到了城市上层机构,特别是大医院,使大医院做了许多应是小医院或社区做的事情,技术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同时造成了消费者直接费用和间

接费用的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费用控制的重要环节。 1.4有利于加强预防战略我国正处于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并存的特殊时期。医学模式、疾病谱、死亡谱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全科医生可对所负责的家庭、人群的健康状况完全纳入自己的视野,自始至终地给以监测,管理和及时必要的服务,这是落实预防措施最关键的环节。 1.5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居民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为目的,主要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等综合性卫生保健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2.1预防。在社区卫生调查和社区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疾病,实施干预措施;负责辖区内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心理咨询、精神卫生、合理营养、饮食卫生、居住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 2.2.保健。负责社区妇女儿童保健、生殖健康保健及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眼、口腔保健服务;对老年人群提供保健和急诊自救的指导。 2.3.健康教育。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网络,编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群体健康知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知识

A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知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读(一) 1、下列关于201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A 、增加经费: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人均经费从2009年的15元增加到25元 B 、实践改进:2011年版在2009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论证改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更强 6岁” D 、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以及“卫生 监督协管”等内容 E 、增加了“老年健康管理”的体检项目 2、 201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针对的重点人群项目不包括 A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C 、0~ 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D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E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3、下列不是健康教育服务管理的服务内容的是 A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B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C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E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4、下列不是健康教育服务管理的考核指标的是 A 、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C 、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D 、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情况 E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5、下列不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考核指标的是 A 、健康档案建档率 B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D 、健康档案合格率 E 、健康档案使用率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读(二) 1、关于预防接种管理服务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B 、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C 、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D 、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E 、预防接种工作分为接种前工作、接种时工作、接种后的工作 2、下列关于新生儿家庭访视服务内容不正确的是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0问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知识100问 蛟河市卫生局 2010年1月

1、什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计划免疫、妇女保健、院前急救、采供血以及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由国家确定若干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容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2009年起,将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科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疾病防治提供指导服务,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 4、为什么鼓励居民看病先到基层医疗机构? 答:目前“看病难”主要是难在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许多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门可罗雀。事实上很多常见病、多发病并不是需要去大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既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比例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医药费用。如果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不了的问题,患者可以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

到大医院就诊。 5、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哪些方面会“均等化”? 答:大致可分为:面向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等;面向特定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疫苗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等;面向患者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结核病的防治等;面向疾病流行地区人群,如预防氟中毒等地方病的项目。但是,具体到某个人,如果不属于这些人群,则不需得到这些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6、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的措施是什么? 答: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途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为全体居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经费投入,逐步增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扩大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覆盖范围,加快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任务目标;三是加强人才培训,建设高素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四是规范项目管理,完善工作机制,明确服务内容;五是加强监督指导,强化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公共卫生服务行政问责;六是成立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部署和组织实施,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组织有

浅谈对社区卫生服务更好发展建议-徐生艳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有了很大的发展,社区卫生综合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社区卫生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社区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服务仍难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要是实在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必须要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下面就社区卫生服务方面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和谐社会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目前,在城市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优质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困难,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难题。 1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是我国为发展卫生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要决策。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标,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关系到坚持以人为本,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卫生工作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公民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团体的积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目前我国近有30%应住院的患者无法住院,城镇与农村分别有50%和80%的人口尚无任何医疗保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医疗与公共卫生条件在城市贫富人群之间、在岗与下岗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太大,会造成人民心理上的不平衡,任其发展下去会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已成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措施,必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在观念上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不足①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部分地区政府甚至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还没有意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组织领导与推动力度不够,工作开展举步维艰。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观念陈旧,难以变被动为主动。对于非医疗性服务缺乏热情,服务意识差,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③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之甚微。 2.2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支持不够①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少地区没有制定严格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准入标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一哄而上,工作人员鱼目混杂;机构建立后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加以约束和监督,致使社区卫生工作处于一片混乱状态。②医保政策不完善。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患病后,只能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而定点机构多为大中型医院,既不方便,又不利于卫生费用的控制。③补偿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没有专项投入,或只给予启动资金,

国家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精品文档 项服务内容关键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14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项目及内容别服务对象类序号 理案管健康档一 2.健康档案维护管理。辖区内常住居民,1.建立健康档案。实开始(2009年包括居住半年以上施)非户籍居民 年健康教育(2009 开二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辖区内居民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开始实施)开展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个体化健康教育。年预防接种(200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3.预防接种管理。2.预防接种。~辖区内06三岁儿1.开始实施)反应处理。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理管童健康儿四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3.婴幼0~1.新生儿家庭访视。2.辖区内居住的实始2009(年开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6岁儿童儿健康管理。4.施) 理管健康孕产妇孕晚期健五 3.2.孕中期健康管理。辖区内居住的孕产1.孕早期健康管理。实开始(2009年 42天健康检查。4.产后访视。5.产后妇康管理。施) 理康管年人健老辅助检3.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2.体格检查。1.六辖区内65岁及以实始2009年开(健康指导。查。4.上常住居民施) 健康管慢性病患者 3.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岁及以1.检查发现。七 2.辖区内35年开始实理(2009上(原发性高血压施)型糖尿病患者和2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八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康体辖区内诊断明确、1.患者信息管理。2.年2009健康管理(检。在家居住的严重精开始实施)神障碍患者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九督导服药筛查及推介转诊。辖区内肺结核病可1.2.第一次入户随访。3.年开始实2015理(结案评估。4.疑者及诊断明确的和随访管理。施)患者(包括耐多药患者). 精品文档 理康管医药健中儿童中医调养。1.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2.65十辖区内岁及以实始2013年开(~0上常住居民和施)个月儿童36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传染十一1.辖区内服务人口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2.卫生事件报告和处传染病和突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3.年开始实理(2009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4.施)卫生事件的处理。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十二学3.2.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1.辖区内居民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年开始2011服务( 4.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实施)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十三 年开始2017(项目实施) 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十四 年开始)(2017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知识 一、项目实施内容及启动年限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009年) (二)健康教育(2009年) (三)预防接种(2009年)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2009年为0-3岁,2011 年调整为0-6岁)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2009年)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2009年) (七)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 病患者健康管理)(2009年) (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2009年)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2009年) (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2012年新增) (十一)中医管理(2015年新增) (十二)结核病管理(2016年新增) 二、经费安排 (一)项目启动后每年经费补助标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各年补助经费情况为: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为15元,2011年后为25元,2013年为30元,2015年人均40元,2016年人均45元。 (二)2016年经费补助标准 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至45元。其中,中央承担36元,省级承担6.9元,市(县)共同承担2.1元。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县项目配套资金的通知》(黔财社〔2015〕7号)规定,按4:6的分担比例进

行规范和统一,市级财政承担0.84元,县级财政承担1.26元/人,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村级承担40%左右任务(我县根据省相关文件按48%左右的经费划拨给村卫生室)。 三、2016年国家和我县工作目标任务指标 (一)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5%以上。 (二)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国家是90%)以上。 (三)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85%以上。 (四)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 (五)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在65%以上。 (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40%和35%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60%以上。 (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率保持在80%以上。 (八)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40%以上。 (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比例达到95%。 (十)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达到100%(国家是9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服药率要求全疗程规则服药达到90%以上。 四、工作分工 (一)组织领导机构: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二)技术指导机构:县疾控中心、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 (三)执行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