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5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Differential Pressure Level Transmitter)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仪表,通过测量容器底部和液位高度之间的压差来确定液位高度。
其工作原理基于斯托克斯定律和泊松定律。
下面将详细介绍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1.斯托克斯定律斯托克斯定律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描述了颗粒在流体中沉降的速度与粒径、粒子密度、流体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定律,沉降速度与粒子直径成反比。
在差压式液位计中,测量单元通常由两个U型管组成,一个U型管的一端开口在容器底部,另一个U型管则被称为"补偿管",其开口通向大气。
两个U型管上的液体高度一致,测量管的一端连通到被测液体上部,另一端则连通到补偿管的顶端。
当液位变动时,测量管上的液位高度也随之改变。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液体高度的微小变化将导致测量管中液柱的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管中液体的静压。
因此,根据静压的差异可以确定液位的变化。
2.泊松定律泊松定律是流体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定律,描述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压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定律,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速度增加,压力降低,速度减小,压力增加。
在差压式液位计中,测量管和补偿管的截面积相同,液体在两个U型管内的静压相等。
当测量管的一端连通到被测液体上部时,液体的静压将被传递到测量管中。
然而,由于测量管的另一端连通到补偿管的顶端,而补偿管开口通向大气,导致补偿管内的气体处于大气压力下。
根据泊松定律,当测量管的液位高度增加时,液体在测量管中的静压会增加,而补偿管中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因此,在两个U型管之间会产生一个压差。
3.压力测量变送器通常由两个传感器和一个差压变送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测量测量管和补偿管中的压力,差压变送器则将两个压力值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如4-20mA。
传感器可以采用压阻式、电容式或压电式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压变化或电流变化来确定压力值,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容变化来确定压力值,压电式传感器则通过测量压力引起的压电效应来确定压力值。
差压式液位计详细介绍
一、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1.液位计主体通过侧孔与容器内液体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2.液体的压力会作用在液位计主体的两个接口上,形成一个压力差。
3.液位计主体中的液位传感器会将压力差转化为电信号。
4.经过液位传输器的放大和转换,电信号将被传输到液位显示器,最终转化为液位的高度。
二、差压式液位计的常见故障
1.温度影响:差压式液位计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变化过大,可能会影响到液位计的测量准确性。
2.压力波动:当容器内的液体压力波动较大时,会导致液位计的测量结果不准确。
3.液体性质:液体的性质(如密度、粘度等)对差压式液位计的测量也会产生影响。
4.泄漏:差压式液位计的侧孔与容器相连,如果存在泄漏现象,可能会导致液位计的测量不准确或无法正常工作。
三、差压式液位计的计算方法
1.首先,需要测量液体使液柱产生的压强,即单位高度液体使液柱产生的压力。
公式为:P = ρgh
其中,P为液体产生的压力,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 为液体的高度。
2.然后,根据液柱的高度差来计算液位的高低。
液位差=P1-P2
其中,P1和P2分别为液体的压力,液体在液位计主体两个接口上产生的压力。
3.最后,根据液位计主体和液位传感器的灵敏度,将压力差转化为液位的高度。
以上是差压式液位计的详细介绍,包括工作原理、常见故障以及计算方法。
差压式液位计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它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能够准确测量各种液体的液位高低。
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中液体或气体等介质的流量、液位、密度等参数的测量与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与实际应用中注意事项。
1. 结构差压式液位计主要由测量管、称重盘、密封垫、法兰凸缘、启闭阀、载荷传感器、变送器等组成,这些部件通过法兰凸缘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液位测量系统。
测量管是差压式液位计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采用U型、V型、倒U型等形式,通过管道引入测量介质,从而使系统形成差压信号,再通过变送器将差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
2. 原理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泊松方程,即当液体或气体通过一定截面的管道时,其速度和压力是成反比例关系的。
换句话说,液体或气体在通道中流动时,其流速越快,则其压力就越小,而流速越慢,则其压力就越大。
差压式液位计利用截面积相等的两段管道,使介质在管道中通过,从而形成差压信号,再通过变送器将差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
差压式液位计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的液位测量领域,其优点在于简单可靠、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
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 化工行业差压式液位计可用于测量化工原料储罐中的液位高度,避免液位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生产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差压式液位计也可用于测量反应釜中的液位高度,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差压式液位计可用于测量氨水储罐、催化剂储罐、烷基苯存储罐等容器中的液位高度,监测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确保生产安全。
3. 制药行业差压式液位计可用于制药设备中的液体等介质的测量,如反应釜、分离釜、蒸发器、干燥器等设备中的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 管路设计不同的介质在不同的管路中流动时,存在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如管道内壁粗糙度、管道内弯曲程度、管道内流速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液位的测量精度。
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测量液体表面与参考压力下的压力差。
差压式液位计由两个连通于液体容器的管道组成,其设计分为高压管和低压管。
高压管的一端连接到液体容器的底部,低压管的一端则开放在自由空气中。
液体的压力通过高压管传输到差压仪表,而低压管则提供一个与大气压力相等的参考压力。
液位的变化将会引起液体表面以上的压力变化,而液体底部的压力将保持不变。
因此,液位越高,液体表面以上的压力差就越大。
差压仪表通过比较高压管和低压管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的高度。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液位上升时,液体表面以上的液体高度增加,液体表面以上形成一定高度的静态液压头。
这个静态液压头将转化为压力,通过高压管传递到差压仪表中。
同时,低压管的开放端始终处于大气压力下,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压力。
差压仪表测量高压管和低压管之间的压力差,并将其转换为液位高度。
差压式液位计的优势在于适用范围广,可以测量各种液体,包括腐蚀性液体和粘稠液体。
同时,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且可以与远程监控系统集成,实现自动化控制。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液位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在容器中的高度的仪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位的控制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液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是一种常见的液位计,本文将介绍其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是一种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差来确定液位高度的仪器。
它包括一个测量管和一个连接管,两个管道都连接到容器中的液体。
测量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不同的法兰上,连接管通过一个法兰连接到另一个法兰上。
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液体的静压力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管和连接管中的压力差,可以确定液位高度。
二、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差压原理和静压原理。
差压原理是指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中测量压力差,从而确定液位高度。
静压原理是指在液体中,每个点受到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和高度决定的。
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中的测量管和连接管分别是U型管或倾斜管。
当液位变化时,两个管道中的液体高度不同,导致液体的静压力不同。
由于两个管道是通过一个法兰连接的,所以两个管道中的压力差可以被测量。
在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中,测量管和连接管之间的压力差可以使用压力变送器或差压变送器进行测量。
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差压变送器则是一种将差压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通过这些传感器,液位高度可以被转化为电信号,然后输出到液位控制系统中。
三、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优缺点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具有以下优点:1. 精度高:单法兰差压液位计可以提供非常高的测量精度,通常可以达到0.1%。
2. 可靠性高:由于单法兰差压液位计没有移动部件,所以它的可靠性非常高,不需要经常维护。
3. 适用范围广:单法兰差压液位计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液体和气体,包括腐蚀性液体和高温高压气体。
4. 安装方便: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其连接到容器的法兰上即可。
但是,单法兰差压液位计也存在一些缺点:1. 价格较高:单法兰差压液位计的价格较高,通常比其他类型的液位计更昂贵。
差压式液位计差压式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仪表,通过测量液体在不同高度下的压力差来推算液位的高度。
以下是关于差压式液位计的详细介绍:一、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基于压力差和液体高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液柱产生的压力也相应变化,压力的变化值与液位的变化值成正比。
通过测量两个不同高度下的压力差,可以推算出液位的高度。
二、差压式液位计的结构差压式液位计主要由压力变送器和差压传感器组成。
压力变送器负责测量管道内的压力,差压传感器则通过测量两个不同高度下的压力差来推算液位的高度。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配备显示仪表、阀门等辅助设备。
三、差压式液位计的优点1.精度高:差压式液位计采用直接测量方式,减少了因转换环节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2.适用范围广:差压式液位计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如液体、浆液等,而且不受液体颜色的影响。
3.安装方便:差压式液位计的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容器壁上,减少了安装空间,方便维护。
4.可靠性高:差压式液位计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四、差压式液位计的缺点1.压力管路可能堵塞:由于差压式液位计的压力管路较长,可能发生堵塞现象,影响测量精度。
2.对容器材质有要求:对于一些特殊容器,如高温、高压容器,需要使用特殊材质的压力管路和传感器,增加了成本。
3.维护成本较高:对于一些粘稠液体或容易沉淀的液体,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差压式液位计,增加了维护成本。
五、差压式液位计的应用场景1.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差压式液位计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器、储罐等设备中,用于监测液体的高度和流量。
2.制药行业:在制药行业中,差压式液位计用于监测制药原料的储量和高度,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3.食品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差压式液位计用于监测食品加工设备的液位高度,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4.水处理行业:在水处理行业中,差压式液位计用于监测水池、水塔等设备中的水位高度和水流量。
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仪器,其工作基于差压原理。
它通过测量液体静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来确定液位高度。
差压式液位计通常由导压管、测压元件和变送器三部分组成。
导压管是连接液位计与液位容器的管道,起到传递压力的作用。
测压元件一般采用弹性材料,如金属弹簧、膜片等,将导压管中的压力转换为位移。
变送器则将位移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在工作时,导压管的一端与液位容器相连,另一端通向大气,使得管内的压力可以与液位容器中的液体压力相等。
液体的压力可以通过公式P = ρ×g×h计算,其中P为液体的压力,ρ为
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高度。
当液位升高时,液体的压力就会增加,导致导压管中的压力也增加。
这时测压元件就会发生位移,该位移与液位高度成正比。
变送器将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输出一个与液位高度相关的电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通过显示仪表、控制系统等进行读取和处理。
差压式液位计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适用于各种液体和介质的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受到液体密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较为复杂的安装和维护等。
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
1.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的流体中,增加的压力将被等量传递到所有方向。
换句话说,一个封闭容器中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静压力
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静压力,静压力与液体的密度、液面上方所受压力的面积以及液位高度有关。
通过帕斯卡定律,可以确定液面上方的压力。
3.压力差
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与大气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的高低。
它有两个接口:一个连接至测量容器内部的液体,另一个连接至大气。
液体表面上方的压力较低,而液体表面下方的压力较高,两者之差即为压力差。
4.压力传感器
5.液体密度
6.液位计算
差压式液位计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液体;同时由于不需要直接接触液体,因此可以在腐蚀性和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使用。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液体的密度变化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而且对于粘稠液体的测量较为困难。
总结: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与大气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的高低。
其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和液体静力学原理。
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校准和公式计算得到液位高度。
这种液位计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液体,但需要准确地知道液体的密度。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1.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是利用容器内的液位改变时、由液柱产生的静压也相应变化的原理工作的,如图3一18(a)所示。
对密闭贮植或反应雄,设底部压力为P,液面上的压力为P3液位高度为H,则有:
P=P3+Hpg(3一11) 式中:p为介质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由式((3一1”可得:
△P= P一P3= Hpg(3一12) 通常被测介质的密度是已知的,压差△P与液位高度H成正比.侧出压差就知道被测液位高度。
当被测容器敞口时.气相压力为大气压,差压计的负压室通大气即可,此时也可用压力计来侧量液位。
若容器是密闭的.则需将差压计的负压室与容器的气相相连接。
差压液位计测量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差压液位计测量原理。
你说这差压液位计啊,就像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小侦探!它是咋工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测量液体在不同位置产生的压力差来知道液位的高低。
咱可以这么想啊,这液位就像是一个会变魔术的家伙,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
而差压液位计呢,就紧紧地盯着它,一点小变化都不放过。
它利用压力传感器,就像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察觉到那细微的压力差别。
比如说,在一个大罐子里面装着液体,液位高的时候,下面的压力就大呀,液位低的时候呢,下面的压力自然就小了。
这差压液位计就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些变化,然后告诉我们液位到底是多少。
这就好像我们走路,走在平地上和走在上坡路上,感觉肯定不一样吧?差压液位计就是能分辨出这种不同的厉害角色。
而且啊,它还特别靠谱呢!不管是在高温环境下,还是在那种很复杂的液体里,它都能稳稳地工作,给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
这要是换了一般的家伙,可能早就“晕头转向”了吧!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它,我们怎么能知道罐子里的液位情况呢?那不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啥都不清楚嘛。
有了它,我们就好像有了一双可靠的眼睛,能随时了解液位的变化。
它还很耐用呢,不是那种娇滴滴的仪器。
只要我们好好爱护它,它就能一直为我们服务,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啊!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差压液位计,它虽然不大,但是作用可大着呢!它就像是我们在工业领域里的秘密武器,默默地为我们工作,保障着一切的顺利进行。
我们得好好珍惜它,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呀!这就是差压液位计测量原理的奇妙之处,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变送器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它的测量原理,而差压式液位计与其测量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差压式液位计是利用液体液位差引起的压差变化来衡量液位高度的。
差压式液位计主要用于密闭有压容器的液位测量。
如图1所示,由于容器内**相压力W P 对B P 点的压力有影响,需要将差压变送器的负压室与容器的**相空间相连,以平衡**相压力的静压作用。
这时作用于正压室和负压室的压力差为
B A P P P gH ρ∆=-= (1-1)
由上式可知,液体密度ρ为已知,g 为常数,此时差压的大小同样代表了液位高度的大小,测得差压就得到的液位的高度。
由测量原理可知,凡是能够测量差压的仪表都可以用于密闭容器液位的测量。
图1 差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结构图
由式(1-1)可知,在应用中如果介质密度发生变化,不管这种变化是由于温度变化还是组分变化引起,都会产生显著的测量误差。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尽量保证测量介质密度的恒定。
图2为差压式液位计的外观简图。
图2 差压式液位计外观图
下面是差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的动画演示。
差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动画演示。
差压液位计说明书
差压液位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液位的仪器。
它利用液体或气体的静压力与液体或气体的液位高度成正比的原理进行测量。
差压液位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测量管、压力传感器、水位计、显示仪表等。
测量管一般为U形,其中一侧与被测液体或气
体接触,另一侧与大气压力接触。
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两侧的压力差,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水位计用于读取液位高度,并与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
显示仪表则用于显示液位的实时数值。
差压液位计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安装:首先将差压液位计安装在被测介质(液体或气体)的容器上,并确保安装牢固、不泄漏。
测量管的一侧应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另一侧则与大气相通。
2. 校准: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差压液位计的校准。
校准方法一般为通过调节仪表上的校准按钮或旋钮,使仪表显示正确的液位数值。
校准时应参考相应的校准手册或操作说明。
3. 读取液位:校准完成后,即可开始读取液位数据。
通过观察显示仪表上的数值或指针位置,可以得到实时的液位高度。
有些差压液位计还配备了远程传输功能,可以将液位数据传输到监控系统或计算机上进行远程监控。
差压液位计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安装简便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的液位监测领域。
在使用差压液位计时,应注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温度等因素对仪器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说明
液体在两侧产生的压力差与液体的高度有关。
当液位较高时,液体所
产生的压力将较大。
当液位较低时,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将较小。
差压传感
器通过测量液体对压力的影响,可以精确地确定液体的高度。
液体高度与压力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
P = ρgh
其中,P表示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差,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
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差压传感器会将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差转化为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经过
处理后,就可以获得液体的高度。
差压式液位计有一些常用的测量方式,包括:开口管测量方式和泄漏
管测量方式。
开口管测量方式中,测量管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孔,液体通过
这些孔进入测量管。
泄漏管测量方式中,测量管上没有开孔,但是测量管
的一段是开放的,液体可以通过这个开放的部分进入测量管。
然而,差压式液位计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因为差压传感器是通过测量
压力差来确定液体高度,所以在液体粘度较高、泡沫多或者含有悬浮物的
情况下,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干扰。
此外,在液体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液体密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综上所述,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对压力的影响来确定液体的高度。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可以应用于各种液位测量场合。
在选择差
压式液位计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液体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测量方式
和传感器类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引压管差压液位计工作原理
引压管差压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差压测量。
它通常由两个连接在容器上下部的引压管和一个差压变送器组成。
首先,液位计的上下引压管分别连接到容器的上下部,液体会通过引压管传导到差压变送器中。
当液位变化时,上下引压管中的液体高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引压管中的静压力发生变化。
差压变送器会测量上下引压管中的静压差,这个静压差与液位高度成正比。
根据差压变送器的测量结果,可以通过相关算法计算出液位高度。
此外,引压管差压液位计还可以通过校准和调整来适应不同的液体密度和工作环境,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引压管差压液位计利用液体静压力的差异来测量液位高度,通过差压变送器将静压差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液位的准确测量和监控。
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测量仪器,它通过测量液体静
压力的差值来确定液体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液位的准确监测。
其工
作原理主要包括测压原理、液体静压力原理和差压变送器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测压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通常由两个测压管和
一个差压变送器组成。
测压管分别安装在液体容器的上下部位,当
液位发生变化时,液体的静压力也会随之变化。
测压管通过管道将
静压力传递给差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将静压力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通过测量这两个测压管的静压力差值,就可以确定液位的高度。
其次,液体静压力原理也是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
液体的静压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位高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
度和大气压力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液体的静压力,可以确定液
体的高度。
差压式液位计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测量液体上下部位的
静压力,实现对液位高度的准确监测。
最后,差压变送器原理也是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的关键。
差
压变送器是将测量得到的静压力差值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的装置。
它通常采用压力传感器将静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路
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最终输出标准信号给控制系统或显示仪表。
通过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可以实现对液位高度的精准监测和控制。
综上所述,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测压原理、液体静压力原理和差压变送器原理。
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的差值,实现对液位高度的准确监测。
差压式液位计在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测量仪器。
平衡容器差压式液位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都会用到平衡容器,但有的使用者对其不太了解,尤其是搞不清楚双室平衡容器的内部结构,而影响了使用。
云润仪表制造有限公司与您分享平衡容器相关知识。
差压式液位计是基于液体静压平衡原理工作的,平衡容器实际上是一个“液位--差压”转换器。
其作用是造成个恒定的液体静压力,使之与被测液位形成的液体静压力相比较,输出二者之差。
平衡容器实际上就是个冷凝器,按结构分有单室平衡容器(单层)和双室平衡容器(双层)之分。
大型锅炉用的平衡容器结构要复杂些,在此仅介绍工业锅炉常用的FP型平衡容器。
单室平衡容器的结构较简单,如图所示。
测量低压容器的液位时,当容器内外温差大,或气相容易凝结成液体时,如除氧水箱的水位,大多采用单室平衡容器进行测量。
测量前应根据所测介质的性质,把平衡容器的堵头拆开,灌入冷水或其他液体。
对一些化工生产的有毒有害场合平衡容器内装的是隔离液。
双室平衡容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测量锅炉汽包水位采用双室平衡容器,平衡容器由内外两层容室构成。
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且充满了冷凝水;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使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所以内层容室水位高度跟随汽包水位而变化。
这样结构的双层容器保证了外层容室和内层容室的水温基本相等,因而可以减少由于温度不同所产生的测量误差。
用双室平衡容器测量锅炉水位,双室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外层容室内充满了冷凝水;当外层容室的水面低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靠汽包蒸汽的冷凝水补充,当水面高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水经导压管流人锅炉汽包,使外层容室水位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其水位高度随汽包的水位变化而变化。
如果蒸汽的压力、温度参数恒定时,差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仅与锅炉汽包的水位有关。
对于低压锅炉,由于内层容器内水的密度近似等于饱和温度下水的密度,所以双室平衡容器内层容器中的水柱高度也就等于汽包中的实际水位高度。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说明
差压式液位变送器安装在液体容器的底部,通过表压信号反映液位高度。
此类差压式仪表包括气动、电动差压变送器及法兰式液位变送器,安装方便,容易实现远传和自动调节,工业上应用较多。
在制药、食品、化工行业液位测量控制过程中,盛装液体的容器经常处于有压的情况下工作,此时常规的静压式液位变送器变不能满足测量要求。
差压式液位计有气相和液相两个取压口。
气相取压点处压力为设备内气相压力;液相取压点处压力除受气相压力作用外,还受液柱静压力的作用,液相和气相压力之差,就是液柱所产生的静压力。
差压计一端接液相,另一端接气相时,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有:
PB=PA+Hρg (1);式中:H——液体高度;ρ——被测介质密度;g——被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由式(1)可得:ΔP= PB-PA= Hρg ;在一般情况下,被测介质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都是已知的,因此,差压计测得的差压与液体的高度H成正比,这样就把测量液体的高度的问题变成了测量差压的问题。
差压式液位计的模拟校验法。
此法简便易行,而且直观,尤其对初学者了解差压法测量液位的工作原理很有帮助,并还可在教中应用。
此外还可解决校验低量程水位表(如锅炉汽包水位的量程才2KPa左右)时,难找标准表的问题。
根据流体静力学,由被测对象液柱的静压力,就可判断液位的高低。
而静压力可用差压计等仪表把它检测出来。
液位与差压有如下关系:
H=△P/ρ
式中: H――液位高度(mm);
△P――差压(Pa);
ρ―-液体密度(g/cm3)。
当液体密度恒定时,测出差压就就可知道液位高度,而与液体容积无关,或者说知道了液体高度,也就知道了差压,即△P=ρH。
模拟校验法就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的。
差压式液位计的模拟校验法。
此法简便易行,而且直观,尤其对初学者了解差压法测量液位的工作原理很有帮助,并还可在教中应用。
此外还可解决校验低量程水位表(如锅炉汽包水位的量程才2KPa左右)时,难找标准表的问题。
根据流体静力学,由被测对象液柱的静压力,就可判断液位的高低。
而静压力可用差压计等仪表把它检测出来。
液位与差压有如下关系:
H=△P/ρ
式中:H――液位高度(mm);
△P――差压(Pa);
ρ―-液体密度(g/cm3)。
当液体密度恒定时,测出差压就就可知道液位高度,而与液体容积无关,或者说知道了液体高度,也就知道了差压,即△P=ρH。
模拟校验法就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的。
现以校验水位计为例,介绍一下具体方法,校验装置及接线如图所示:
将被校差压变送器及读数标尺(可用钢直尺或U形压力计标尺)垂直固定好.准备两个手动气体分析仪用的的水准瓶,用橡胶管分别接到差压变送器的三阀组阀门接头上,为使读数方便和准确,可自制一活动支架来放置水准瓶。
将三阀组的三只阀门全打开,旋松差压变送器上端的排气螺钉,从任一个水准瓶内灌水;待水从排气螺钉内溢出;排完气泡后,旋紧排气螺钉。
并使两水准瓶的水面保持半瓶左右,将两水准瓶置于同高度(通常定为标尺的“0”刻度),使两瓶的水面平衡。
送电预热后,检查差压变送器的零位,不符时可调变送器的调零电位器,使之输出为4mA.,调好零位后,关闭平衡阀门。
此时抬高与变送器H端相连的水准瓶,以改变两个水准瓶的水面垂直距离,并使其为最大测量量程,看变送器的输出是否为20mA,否则调量程电位器,使输出为20mA。
零位和满量程合乎要求后,再改变水准瓶的水面垂直距离,看中间各量程是否超差。
正常后再进行迁移调整工作。
正、负迁移的调整视差压变送器的用途而定,通常情况下:测开口容器的液位用正迁移,测封闭容器的液位用负迁移。
只是涉及到抬高哪只
水准瓶的问题。
在迁移时应该那个水准瓶升降?应根据正、负迁移情况来定。
但都是以一个水准瓶的水面作为基准点,将另一个水准瓶沿标尺上下移动,两个水准瓶的水面距离(可从标尺上读数),即为液位H值,也即差压△P值。
根据仪表量程把移动的那个水准瓶移到液位最高点(或最低点),然后调迁移电位器,使之合乎要求。
对测量其它液体及工况下的水位时,应该按其实际密度来计算量程后调校。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