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提排泥装置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污水处理中的汽提法性能说明汽提法通常用于脱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
其原理是将空气或水蒸气等载气通入水中,使载气与污水充分接触。
导致污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一般使用空气为载气时称为吹脱,使用蒸汽为载气时称为汽提。
空气吹脱通常只用于脱除用石灰石中和酸性污水和经过软化处理或电渗析、反渗透处理后的污水中的CO2,以提高因CO2而产生的低pH 值、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需要。
汽提法常被用于含有H2S、HCN、NH3、CS2等气体和甲醛、苯胺,挥发酚等主他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以避免这些酸性物质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可能产生的毒害和避免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
1.常用类型处理含有硫化物、酚、氰化物、氨氮等物质的酸性污水常用的蒸汽汽提方式有双塔汽提和单塔汽提两大类。
双塔汽提是使原料污水依次进入硫化氢汽提塔和氨气汽提塔,在两个塔内分别实现硫化氢和氨气从污水中分离的过程。
双塔汽提可同时获得高纯度的硫化氢和氨气,净化水水质较好,可回用或进入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其缺点是设备复杂,蒸汽消耗量大。
单塔汽提是利用硫化氢和氨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的变化存在差异这一特性,使污水在汽提塔内温度高低变化,从而实班氨与酸性气分别从污水中脱出。
单塔汽提的特点是在—个汽提塔内同时实现硫,化氢和氨气分离的过程。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蒸汽单耗低。
常用的单塔汽提为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见图 2 - 9)。
该工艺流程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平稳、蒸汽单耗低、原料水质适应范围宽等特点,能同时高效率地将硫化氢和氨脱出。
净化水水质好。
当污水中氨含量较低,只需脱除硫化氢时。
为进一步简化流程和操作。
可采用单塔加压无侧线抽出流程(见图2-10)。
汽提产生的硫化氢和氨气必须予以回收。
因为焚烧只是将硫化氢氧化为二氢化硫后排放,而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家有关法规对此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
提倡使用的汽提装置要同时具备将硫化氢收集处理的能力,一般是将硫化氢送到硫磺同收装置制硫。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发布时间:2021-06-07T12:07:19.2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张砚赵天娇[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增长,各个城市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逐渐加大了相应的管理力度,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保证城市污水处理生态循环的良好运行成为当务之急。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增长,各个城市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逐渐加大了相应的管理力度,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保证城市污水处理生态循环的良好运行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该厂沉淀池排泥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期望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对提高沉淀池的排泥效率在污水处理厂中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某水处理公司运营部设计日处理15万t市政污水,二沉池采用2座长70m,宽83m形沉淀池,每座池内有8条宽10m,长63m沉淀沟,沟内设计液位3.5m,沟底从出水端至进水端呈0.5%前倾,沟前端并列设2个长5m宽5m深4m锥形集泥斗,每条沟内各安装1套非金属链板式刮泥机,功率0.25kW,传动采用二级齿轮减速机传动。
刮板运行速度为0.6m/min。
运行时池底刮板从出水端向进水端水平运动,沉积在池底生化污泥在刮板作用下被刮入集泥斗,每个集泥斗内有1根DN300排泥管,排泥管一端伸入集泥斗底部,另一端处于排泥井内,并开有通气口。
池内设计液位标高0.8m,排泥井液位0.65m,在此水头(0.15m)的作用下通过排泥管连续不断地将集泥斗底底部污泥排入排泥井内,并通过排泥渠流到回流泵井,在井内泵的作用下将污泥送入生化池。
1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执行中出现的不足及原因1.1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执行中出现的不足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设备正常运行时,回流泵会持续不间断运行,每两个相邻的排泥沟渠之间会设置一个水头,水头长0.15m左右,沟内的污泥会持续借助回泥渠流输送回泵井中。
气提排泥装置原理
气提排泥装置是一种利用气体的浮力原理来排除固体颗粒的装置。
其原理是通过注入气体(通常为气体、气泡)到液体中,使固体颗粒悬浮在气泡中,然后利用气泡浮力将其从液体中排除出去。
气提排泥装置通常由气源、气泡产生器和固液分离器等组成。
气源将气体注入到液体中,气泡产生器通过一系列的装置(如喷嘴、气泡发生器等)产生小的气泡,并将气泡与液体混合,形成气泡浮力。
固液分离器则将气泡浮力所带着的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在装置运行过程中,气泡产生器会通过一定的装置将气泡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气泡与悬浮的固体颗粒产生浮力作用,使颗粒悬浮在气泡中。
由于固体颗粒的密度大于气泡浮力,固体颗粒会随着气泡一起上浮到液体表面,形成浮泡。
浮泡会经过固液分离器,其中一部分浮泡在分离器上升后会分离出液体,然后通过浮泡集合器排出。
另一部分浮泡进入分离器的下部,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形成废泥。
最后,废泥通过排泥装置被排除出去。
总的来说,气提排泥装置利用气泡浮力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实现固液分离。
它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排泥清洁、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污水处理、矿山选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污水汽提装置操作规程一、污水汽提原理高硫废水是一种硫化氢、氨和二氧化碳等多元水溶液,硫化氢、氨和二氧化碳在水中以NH4SH、NH42S、NH42CO3、NH4HCO3等铵盐形式存在,这些弱酸弱碱的盐在水中水解后分别产生游离态硫氢、氨和二氧化碳分子,它们分别与其中气相中的分子呈平衡,因而该体系是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相平衡共存的复杂体系。
因此控制化学、电离和相平衡的适宜条件是处理好含硫废水和选择适宜操作条件的关键。
影响上述三个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分子比。
由于水解是吸热反应,因而加热可促进水解作用,使游离的硫化氢、氨和二氧化碳分子增加,但这些游离分子是否都能从液相转入气相,这与他们在液相中的浓度,溶解度、挥发度大小以及与溶液中其它分子或离子能否发生反应有关,如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相对挥发度很大,与其它分子或离子的反应平衡常数很小,因而最容易从液相中转入气相,而氨却不同,它不仅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而且与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平衡常数也大,只有当它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饱和时,才能使游离的氨分子从液相转入气相。
汽提塔通入水蒸汽起到了加热和降低气相中硫化氢、氨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双重作用,促进它们从液相进入气相,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流程我们采用的是蒸汽汽提单塔式流程,一般汽提塔操作压力为0.05Mpa (表),有带回流和不带回流二种流程。
前者酸性气可送往硫回收装置,后者酸性气多排至火炬焚烧。
目前一般采用带回流流程。
见附图,污水汽提装置用来处理催化装置、加氢装置、焦化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硫废水,采用单塔低压汽提工艺将废水中的硫化氢及部分氨分离出来送焚烧炉焚烧。
处理后废水送污水处理场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装置处理能力为40m3/h。
三、开工前的准备1、原料水罐R101注满酸性水,R102注满新鲜水;2、管线、容器试压、试漏无异常;3、机泵试运转正常,仪表调校正常;4、操作人员培训合格;5、现场消防器材及应急救援物资就位;6、排水系统通畅,无阻塞;7、焚烧炉提前烘炉,达到备用状态。
一种污泥抽取的气提装置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抽取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抽取的气提装置。
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是利用以好氧菌为主的活性污泥菌团形成像棉絮状带有粘性的絮体吸附有机物质,在充氧条件下消解有机物质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活性污泥得到繁殖,因而,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关键之所在。
授权公告号为cn2082669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抽取装置,包括高压水泵、延长管、进水管、抽泥管和喷头,所述高压水泵通过延长管与进水管连接,用于为进水管提供冲压水源;进水管末端连接顶尖;喷头位于顶尖上方,并与进水管连通;抽泥管下端深入到与喷头对应的位置处,其通过真空泵与出泥管连接,以实现打散污泥的抽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上述专利中,进行污泥抽取时,污泥会和大量的污水混合,导致污泥稀释,在将污泥抽取后,污泥与大量污水混合在一起,使得工作人员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污水污泥的分离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抽取的气提装置,能够在抽取污泥时,减少污泥中混合的污水量,让抽取后的污泥能够更快的与污水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泥抽取的气提装置,包括固定在回流渠道上的运输管,运输管的一端伸入污泥池中,且插入污泥中,另一端从回流渠道下侧向上贯穿回流渠道;运输管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从运输管的外壁穿入进气管中,另一端安装在高压气泵上;在进气管插入运输管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管,进气管的端口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污泥池中的污泥抽取时,工作人员启动高压气泵,高压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经由进气管进入运输管中,且进气管的一端安装有弧形管,让进入运输管中的高压气体流向回流渠道的方向,进而在进气管的端口处产生空气压差,随着高压气体的流动,运输管对污泥池中的污泥进行抽取,使得污泥不断的进入运输管中,并且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让污泥经由运输管进入回流渠道中,经由回流渠道流入收集池中,对污泥进行收集。
气提排泥装置工作原理
气提排泥装置是一种常用于沉淀污水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污水进入气提排泥装置后,首先经过预处理过程,例如进一步去除大颗粒物、油脂等杂质。
这通常通过格栅过滤、沉淀池等设备来完成。
2. 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气提排泥装置的主体部分,其中包括一些排泥板和曝气装置。
排泥板用于在气提排泥装置中形成水流,并使水流顺势下降,从而加速固体颗粒的沉降。
3. 曝气装置通过向水体中注入气体(通常是空气),形成气泡,并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携带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
这些气泡的上升速度比颗粒的下沉速度快,因此能够有效地带走固体颗粒。
4. 当气泡上升到水面时,气泡会破裂,固体颗粒也会随之下沉至污泥池底部。
5. 污泥池中的固体颗粒会逐渐沉积并形成一层淤泥。
这时,可以通过周期性地排泥(通常使用机械刮泥装置)将淤泥从池底刮出,以便进一步的处理或去除。
通过上述步骤,气提排泥装置能够有效地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分离出来,从而使污水的清洁度得到提高。
其工作原理基于
固体颗粒的沉降和气泡浮力带走固体颗粒的原理,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特点。
CO2气提塔的气提过程原理结构和作用CO2气提塔的气提过程\原理\结构和作用气提塔中气提过程:气提塔实际上是一个多管降膜式湿壁塔。
合成塔来的反应液,其中含氨:30.14%、二氧化碳:17.49%、尿素:34.49%。
通过合成塔出料调节阀HV201利用液位差进入气提塔上花板,每根气提管上部有一液体分布器,当液体流过分布器小孔后呈膜状向下沿管内壁流动。
随着阀开度的改变,分布器上液层高度也改变。
负荷高,液层高,流过小孔流量大,反之即小。
当液体下流后与下部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相遇,首先是游离氨被逐出,再向下是甲铵分解即以两个氨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这样的比例分解出来。
由于管外有压力为2.0MPa左右,温度为230℃的中压饱和蒸气供给热量,使分解反应能够不断进行。
气提过程之所以能实现是由于与反应液呈平衡的溶液表面上氨蒸汽压力始终大于气相中氨分压。
这样氨一直可以被分解出来,而二氧化碳则是由于化学平衡关系,当减低气相氨的浓度后,反应向左进行。
在加热和汽提的联合作用下,使尿素、氨基甲酸铵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并随气体介质一起从液体分布器上部的升气管出去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
底部出来的尿素溶液送入后系统进一步减压分解其中的氨基甲酸铵。
气提塔中气提原理汽提是以一种气体通过反应混合物,从而降低另一种或几种气体的分压,使离解压力降低的过程。
所谓二氧化碳气提就是一种气体通过反应物,从而降低气相中氨和(或)二氧化碳的分压,使甲铵分解。
甲铵分解的反应方程式:NH2COONH4 (液) = 2NH3 (气) + CO2 (气) -Q这是一个可逆吸热体积增大的反应,只要能提供热量、降低压力或降低气相中NH3和CO2某一组分的分压,都可以使反应向着甲铵分解的方向进行,以达到分解甲铵的目的。
采用液态甲铵的生成或分解来说明:2NH3(液)+CO2(液) =NH2COONH4(液)溶液中氨和二氧化碳与气相中的氨和二氧化碳处于平衡,假设它们分别符合拉乌尔与亨利定律,则有:PNH3 = P0NH3?〔NH3〕(液) PCO2=HCO2?〔CO2〕(液)PNH3 --- 溶液中氨的平衡分压PCO2 --- 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分压P0NH3 ---- 纯氨的饱和蒸汽压HCO2 ---- 二氧化碳的亨利系数〔NH3〕(液) -- 液相中氨分子分率〔CO2〕(液) -- 液相中二氧化碳分子分率由上述各式可知:当用二氧化碳为气提剂时,气相中的氨分压趋近于零,则液相中氨的平衡分压大于实际气流中的氨分压,故液相中的氨不断汽化逸出,液相中〔NH3〕(液)降低,反应向着甲铵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方向进行。
气提塔生物污水处理简介及操作注意事项王君磊气提塔:一、气提塔原理及作用二、气提塔所含设备、电气元件及作用三、气提塔工艺流程四、气提塔操作及工艺参数控制(指标)五、气提塔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气提塔作用及原理•作用:使酯化水在经过气提以后去除酯化水中的轻组份,使废水中有机物总含量降低,达到降低装置排放废水COD的作用•原理:经过板换加热后的酯化水由气提塔顶部进入,由风机提供的空气经过加热后由气提塔底部进入。
因气提塔内有波纹板填料,因而使被加热的空气与酯化水充分接触增加酯化水在塔内停留的时间,起到将酯化水中的轻组份与酯化水分离的作用。
塔内空气中的轻组份从上到下逐渐增加,酯化水中的轻组份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塔顶的轻组份浓度达到最高,塔底的轻组份浓度最低,从而最终完成气提气提塔所含设备、电气元件及作用•一座气提塔:反应塔•两台废水加热器(板式换热器):对酯化水加热•两台气提鼓风机:提供气源•缓冲罐:因酯化水中轻组份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较低,导致在进料泵运行时发生容易发生气蚀现象,加装缓冲罐可以始终保证泵进口有足够的液体物料进入,使装置连续性得到增强•两台废水进料泵•两台废水出料泵•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气提塔工艺流程气提进料泵气提风机板式换热器气提塔废水池空气蒸汽加热气提出料泵污水处理锅炉鼓风机气提风机要运行15min 后才可开启气提塔进料泵在废水池水量可以可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时开启在气提塔内液位大于30后开启出料泵,更具进料泵开度和气提塔液位调节开度,是气提塔液位稳定波动在进出料泵运行正常后开启tv0219阀,将酯化水温度控制在70±5℃调节tv0209阀将进风温度控制在40 ±5℃在气提塔运行正常以后因保证处理后酯化水COD在5000以下气提塔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在启动气提风机、气提进料泵、出料泵时因检查电源是否接通,手动盘动轻松自如,无卡涩现象,检查是否按要求添加润滑油•在启动气提进料泵时确定泵前缓冲罐内液位可以维持进料泵连续运行,并对泵进行排气•在启动风机时因在无载荷条件下进行(将进风口关闭,出口风门稍开)•在日常运行中严禁气提塔液位过高(超过气提塔进风口),防止酯化水进入气提风机腐蚀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如突然出现压缩空气压力降低使气动阀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应及时通知机电车间进行检查修复,在压缩空短时间可以恢复的情况下因采用旁路手动调节使气提塔运行,如长时间无法恢复因通知当班班长采取措施气提塔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板式换热器严禁在无水的情况下开启TV-0209阀,防止因温度过高将密封条烧坏失去密封作用•在车间排向废水池酯化水COD较高(15000)时,因相应的提高板换出口酯化水温度(不超过80℃)和进风温度( 60℃),在酯化水量小的情况下还可以对部分处理后的酯化水进行循环(保证废水池液位不超过上线)•在日常巡检中因注意电器及电线防止发生事故生物污水处理一、本厂使用生物污水处理简介二、本装置所含有设备简介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四、污水处理操作规范及工艺参数五、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本厂使用生物污水处理简介污染问题已经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的发展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68016.1(22)申请日 2016.07.20(73)专利权人 山东水发鲁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齐鲁软件园E座A402/A406室(72)发明人 张强 王玉峰 陈浩 尹伟 张德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代理人 商福全(51)Int.Cl.B01D 21/24(2006.01)C02F 3/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气提排泥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提排泥装置,包括一底部开口设置的外气室,在外气室内设有顶部开口设置的内气室,一两端开口设置的提升管的上端依次穿过内气室的中部和外气室中部伸至外气室上方,提升管的下端位于内气室下方,提升管与内气室、外气室均固连,在外气室的顶部一侧设有一与外气室内部、内气室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在内气室内的提升管的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气孔,在内气室内的提升管的上部设有若干个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的内径大于第二进气孔的内径,提升管的下端设于固定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提升力和吸沙力强,排泥畅、无堵塞、且构造简单、节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5815201 U 2016.12.21C N 205815201U1.一种气提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部开口设置的外气室,在外气室内设有顶部开口设置的内气室,一两端开口设置的提升管的上端依次穿过内气室的中部和外气室中部伸至外气室上方,提升管的下端位于内气室下方,提升管与内气室、外气室均固连,在外气室的顶部一侧设有一与外气室内部、内气室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在内气室内的提升管的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进气孔,在内气室内的提升管的上部设有若干个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的内径大于第二进气孔的内径,提升管的下端设于固定支座上。
排气井排泥井布置原则(原创实用版)目录1.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定义与功能2.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布置原则3.排气井和排泥井在输水管道中的应用4.排气井和排泥井的维护和管理正文一、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定义与功能排气井和排泥井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设施,它们在输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排气井主要是用于排放管道中的气体,以保证水流的畅通,避免管道内气泡过多而影响输水效率。
而排泥井则是用来排放管道中的泥沙和杂质,防止泥沙在管道内积累,导致管道堵塞。
二、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布置原则1.输水管道的始点、终点、分叉处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段,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规定设置阀(闸)门。
输水管道尚应按事故检修的需要设置阀门。
2.输水管(渠)道隆起点上应设通气设施,管线竖向布置平缓时,宜间隔 1000m 左右设一处通气设施。
配水管道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空气阀。
3.输水管(渠)道、配水管网低洼处及阀门间管段低处,可根据工程的需要设置泄(排)水设施。
三、排气井和排泥井在输水管道中的应用1.排气井在输水管道中的应用:在输水过程中,管道内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会聚集在管道的高处。
通过设置排气井,可以将管道内的气体排放出来,保证水流的畅通。
2.排泥井在输水管道中的应用:输水管道在输送水源的过程中,水中的泥沙和杂质会沉积在管道底部。
通过设置排泥井,可以将管道内的泥沙和杂质排放出来,防止管道堵塞。
四、排气井和排泥井的维护和管理1.定期检查排气井和排泥井的使用情况,及时清理井内的泥沙和杂质,保证排水通畅。
2.定期检查排气井和排泥井的结构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对于位于地震区的排气井和排泥井,应按照地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设施在地震时能够正常使用。
总之,排气井和排泥井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布置原则可以保证输水过程的顺利进行。
排气井排泥井布置原则摘要:1.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定义与功能2.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布置原则3.排气井和排泥井在输水管道中的应用4.排气井和排泥井的维护和管理正文:一、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定义与功能排气井和排泥井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设施,它们在输水过程中起着排泥、排气的重要作用。
排气井主要是为了排放输水管道中积聚的气体,以保证水流的畅通,避免管道破裂等问题。
而排泥井则是用来收集和排放管道中的泥沙,防止泥沙沉积,影响输水效果。
二、排气井和排泥井的布置原则1.根据输水管道的始点、终点、分叉处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段的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规定设置阀(闸)门。
2.输水管道隆起点上应设通气设施,管线竖向布置平缓时,宜间隔1000m 左右设一处通气设施。
配水管道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空气阀。
3.输水管道、配水管网低洼处及阀门间管段低处,可根据工程的需要设置泄(排)水设施。
三、排气井和排泥井在输水管道中的应用1.排气井应设置在输水管道的适当位置,以保证管道中的气体可以顺利排出。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形式。
2.排泥井则应设置在输水管道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管道分叉处等容易积聚泥沙的地方。
排泥井的设计应根据输水的规模、泥沙的性质和沉积速度等因素确定。
四、排气井和排泥井的维护和管理1.定期检查排气井和排泥井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
2.及时清理排气井和排泥井中的积聚物,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3.对排气井和排泥井进行定期维护,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总之,排气井和排泥井在输水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