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到货验收标准.xls
- 格式:xls
- 大小:60.52 KB
- 文档页数:54
运转类设备的验收规范目的:建立设备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收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运转设备的验收。
责任部门:运营处设备注释:设备验收是指对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等是否符合、适应生产工艺性的测试和评估,以证实该设备能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本操作可适用于车间常见运转设备的验收评定工作。
一、预确认设计和选型属于设备的预确认,是从设备的价格、性能及设定的参数方面,参照说明书加以考查,考查它是否适合生产工艺、校正、维修保养、清洗等方面的要求,并提出书面报告,主要考虑因素有:(1)设备性能如生产能力、是否能适应实际安装空间、是否能适应环境及物料的特性要求(例如:环境温度、湿度、物料温度、物料酸碱度等);(2)符合GMP要求的材质;(3)便于清洗的结构;(4)设备零件、计量仪表的通用性和标准化及自动化程度:(5)性能价格比,合格的供应商。
二、开箱验收(到货验收):(1)及登记设备生产厂商名称,设备名称、型号、生厂商编号、生产日期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2) 设备完好性检查,检查表面是否有变形、破损、锈蚀等不良情况;(3)设备规格标准及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4)设备各部件及备件的清单;(5)将以上验收结果记录到《设备开箱验收报告》(附表1)。
三、安装确认安装确认应包括计量及性能参数的确认。
对安装进行考察的目的在于保证工艺设备及辅助设备在规定的限度和承受能力下能正常持续运行。
在设计或选择了工艺设备后进行评估和确认,以便确认在工艺所要求的运行限度内,设备性能良好,并检查影响工艺及生产的关键部位的性能,用这些测得的数据制定设备的校正、维护保养、操作的书面规程即标准操作规程草案,为运行确认提供基础。
1、安装确认的主要确认内容:(1)归档技术资料:备件清单、技术说明书(功能测试的依据);证书(压力容器、仪表、安全阀等)及证书有效期;图纸类,管路、电路、气路(真空、压缩空气等)、阀门、调节器、仪表等。
(2)核对备品备件,登记入册、入库。
电气计量仪表安装验收标准
电气计量仪表的安装验收标准可能因地区、行业和具体应用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验收标准供参考:
1. 安装位置:仪表应安装在易于读取和维护的位置,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和损坏。
2. 接线正确性:检查仪表的接线是否正确,包括电源线、信号线和传感器的连接。
3. 准确性和精度:验证仪表的测量准确性和精度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4. 功能测试:进行功能测试,确保仪表的各项功能正常,如测量、显示、记录和报警等。
5. 校准和调试:根据需要,对仪表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防护和安全:检查仪表的防护等级是否符合安装环境的要求,确保仪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7. 文档和记录:保留安装过程中的相关文档和记录,包括安装图纸、校准证书和维护手册等。
这些标准只是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的验收标准可能因项目的特定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电气计量仪表的安装验收时,建议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和工程项目的要求,以确保安装质量和仪表的正常运行。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3.1 一般规定3.2 到货保管和验收3.3 施工准备和配合4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的安装4.1 一般规定4.2 温度4.3 压力4.4 流量4.5 物位4.6 分析4.7 机械量4.8 称重4.9 其他5 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的安装5.1 一般规定5.2 压力和差压指示仪表及变送器5.3 开关量仪表5.4 分析仪表5.5 执行器5.6 气动基地式仪表6 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6.1 控制盘安装6.2 盘上仪表及设备安装7 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7.1 一般规定7.2 电线管(槽)及电线的敷设7.3 电缆敷设及固定7.4 接线8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8.1 一般规定8.2 导管弯制和连接8.3 导管固定9 防护与接地9.1 防爆和防火9.2 防冻9.3 防腐9.4 接地10 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10.1 一般要求10.2 仪表和报警装置的调试10.3 仪表管路和线路的调试10.4 施工安装验收附录A(规范性附录)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附录B(规范性附录)垫片材质选用附录C(规范性附录)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附录D(规范性附录)计算机信号的分类及电缆选型附录E(规范性附录)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附录F(规范性附录)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附录G(规范性附录)常用隔离液物理化学性质条文说明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关于下达1996年制订、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1996]40号文)的通知安排编制的。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对SDJ 279—1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进行修改和补充,经审查修订大纲,将标准的名称改为《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修订后的标准保留了原标准中经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条款;由于新型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以及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出现,本标准补充增加的新条款也较多;本标准第10章所包括的调试和验收仅涉及施工安装方面应做的工作,整个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另有标准规定,本标准中不再列入,以免重复。
备品备件及物资验收标准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备品备件及物资验收的标准、要求;1.2、本标准适用于*****部。
2 职责与权限2.1、*****部负责对备品备件及物资验收工作的监督、指导;2.2、*****部*****组负责备品备件及物资的验收工作;2.3、*****部*****科负责备品备件及物资的接收、入库及保管工作。
3 验收依据商务合同、图纸、技术协议和国家相关标准。
4 验收范围4.1、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通用备件、专用备件、工艺件、汽车备件、进口备件;4.2、电气、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电子元件、电器元件、仪器、线缆、仪表;4.3、物资类:钢材、建材、标准工具、五金、油品等。
5 验收标准5.1、合同:所有到货的备品备件及物资,必须有合同订单,无合同订单不予接受。
资料不全(无合格证、说明书、认证卡等)、规格与合同不符、质量低劣或已积压的备品备件及物资,拒绝验收,并做好记录,进入商务处理流程;5.1.1、招标确定供货厂家后,商务合同必须写明备件名称、品牌、生产厂家和技术参数。
5.1.2、合同上拟定的备品备件及物资的备件名称、品牌、生产厂家和技术参数,必须与招标定标后的备件名称、品牌、生产厂家和技术参数保持一致,否则不予以接收入库。
5.2、数量及重量:质检员和库管员必须按照随货清单核对零件编号并清点数量,确保准确无误,对于一些贵重物品(如铜件等)需核实重量;5.3、包装检查:产品包装完整、无破损、潮湿、污染。
包装上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应与订货要求一致;5.4、开箱检查:产品型号规格与外包装应一致,装箱单、合格证和/或有关检验数据应齐全正确,外观应清洁无破损,外壳、支架、附件、等应无磕碰、裂纹、破损、油垢、锈蚀等,有上列现象之一,且情况严重的,应拒收退回;5.5、外观检查:所有零件应打开外包装仔细检查其本身有无磨损、裂痕和残缺等;对于带漆零件应检查有无掉漆等现象;总成零件应检查其配套附件是否齐全并完好无损;5.5.1、电子元件:电子元件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纹、气泡、凹坑、变形、破损现象。
目录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总则 (3)3.1一般规定 (3)3.2到货保管和验收 (3)3.3施工准备和配合 (4)4、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的安装 (4)4.1一般规定 (4)4.2温度 (5)4.3压力 (6)4.4流量 (7)4.5物位………………………………………………………………………………………4.6分析………………………………………………………………………………………4.7机械量……………………………………………………………………………………4.8称重………………………………………………………………………………………4.9其他………………………………………………………………………………………5、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的安装…………………………………………………………………5.1一般规定…………………………………………………………………………………5.2压力和差压指示仪表及变送器…………………………………………………………5.3开关量仪表………………………………………………………………………………5.4分析仪表…………………………………………………………………………………5.5执行器……………………………………………………………………………………5.6气动基地式仪表…………………………………………………………………………6、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6.1控制盘安装………………………………………………………………………………6.2盘上仪表及设备安装……………………………………………………………………7、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7.1一般规定……………………………………………………………………………………7.2电线管(槽)及电线的敷设………………………………………………………………7.3电缆敷设及固定……………………………………………………………………………7.4接线…………………………………………………………………………………………8、管路的敷设和连接……………………………………………………………………………8.1一般规定……………………………………………………………………………………8.2导管弯制和连接…………………………………………………………………………8.3导管固定…………………………………………………………………………………9、防护与接地…………………………………………………………………………………9.1防爆和防火………………………………………………………………………………9.2防冻………………………………………………………………………………………9.3防腐………………………………………………………………………………………9.4接地………………………………………………………………………………………10、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10.1一般要求………………………………………………………………………………10.2仪表和报警装置的调试………………………………………………………………10.3仪表管路和线路的调试………………………………………………………………10.4施工安装验收…………………………………………………………………………附录A(规范性附录)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附录B(规范性附录)垫片材质选用………………………………………………………附录C(规范性附录)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附录D(规范性附录)计算机信号的分类及电缆选型……………………………………附录E(规范性附录)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附录F(规范性附录)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附录G(规范性附录)常用隔离液物理化学性质…………………………………………条文说明…………………………………………………………………………………………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1996】40号文)的通知安排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