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 动物细胞工程

专题2细胞工程 2.2动物细胞工程

班级:姓名:

一、单选题

1.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2.下列有关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体外将从卵巢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供体细胞不一定要来自珍稀动物

C.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D.使用电脉冲等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

3.绵羊的乳腺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但用乳腺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融合成一个细胞后,这个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主要是因为()

A.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B.卵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C.卵细胞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物质D.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B.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奍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C.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D.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5.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来自胚胎和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细胞()

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B.具有更强的分裂能力

C.取材十分方便D.具有更强的全能性

6.下列不属于克隆的是()

A.矮牵牛花的扦插繁殖B.PCR扩增人SRY基因

C.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D.杂交瘤细胞在小鼠体内培养

7.关于动物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活动或特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细胞通常贴壁生长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C.细胞之间有接触抑制现象D.细胞的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8.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提供细胞核和去核卵母细胞的动物都应为雌性

B.去除卵母细胞细胞核的操作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

C.成熟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成功的难度大

D.通过核移植方法培育的克隆动物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供体细胞核

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所需的培养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毒、无菌的环境B.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C.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动物血清D.不需要氧气,需要二氧化碳调节培养液pH 10.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B.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可以克服生殖隔离得到新个体

C.动物细胞工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植物细胞工程不需要

D.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单倍体育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可以培养克隆动物

11.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是()

①细胞贴壁②有丝分裂③分散生长④接触抑制

⑤减数分裂⑥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十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

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1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规模生产有重要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B.动物细胞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受体细胞,基因工程也离不开动物细胞的培养C.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只能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有毒,不能判断毒性的大小D.科学家培养正常或各种病变的细胞,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

13.下列关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在实验中,科学家可以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B.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之前,要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

C.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50代以内的细胞

D.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100%的复制14.下图为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有关表述错误

..的是()

A.克隆羊“多利”的主要性状与甲羊一致,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甲羊

B.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有转基因和核移植

C.乙羊的去核卵细胞为重组细胞基因表达提供了细胞内的环境条件

D.此过程说明高度分化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15.下图是某克隆羊培育过程模式图,试分析获得该克隆羊的生殖方式、该克隆羊的基因型以及该克隆羊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性激素依次是()

A.无性生殖、Aa、雌性激素B.无性生殖、aa、雄性激素

C.有性生殖、aa、雄性激素D.有性生殖、AA、雌性激素

16.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

..的是()

A.将特定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7.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18.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19.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

线,图中B、E两点表示经筛选、分装后继续培养。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选用的培养材料大多为动物的受精卵

B.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分界点是曲线中B点

C.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刺激

细胞呼吸

D.培养过程中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20.下列对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显微操作法除去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B.该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C.通常采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克隆动物是对提供体细胞的动物进行了完全的复制

21.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应通入适量的CO2以调节pH

B.宜用胃蛋白酶将甲中的动物组织块分散为单个的细胞

C.甲中用于培养的动物细胞宜取自成年动物

D.丙中细胞大量繁殖后,细胞之间相互接触能促进细胞的分裂

22.动物细胞培养要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下列操作与其无关的是()A.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B.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C.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D.向培养液中添加促生长因子等成分23.据英国《卫报》披露,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不久前成功实现一项生殖医学技术,将患有线粒体疾病妇女的受精卵中的细胞核移植到健康妇女捐献的去核卵子中,最终产下了健康的婴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项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B.此项技术的原理与克隆羊“多莉”完全相同

C.健康妇女捐献的卵子的细胞质具有调控移入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D.婴儿出生后具有患病夫妇以及捐献健康卵子的妇女三方的遗传特征

24.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b不提供基因

B.c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

C.d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

D.e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25.课外小组欲在体外完成hela(宫颈癌)细胞的培养,相关描述错误

..的是()A.体外培养条件应模拟细胞生长的内环境条件

B.定期更换培养基可及时为细胞补充营养

C.CO2培养箱提供的CO2可促进细胞呼吸

D.贴壁生长的hela细胞可用胰蛋白酶处理后进行传代培养

26.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B.在动物细胞培养及植物组织培养中,都需要对培养基灭菌,还都要用到CO2培养箱C.可以用灭活的病毒促进动物细胞融合,也能促进植物细胞融合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27.生物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马刚死亡,以下提供的“复生”野马个体的方法中能够成功的是()

A.将野马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马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马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马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D.将野马基因导入家马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28.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块

B.培养液需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甲、乙细胞在持续的传代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29.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Cpv 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及病毒的复制,进而杀灭幼犬体内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Cpv McAb的制备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B.给幼犬注射CPV后,CPV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直接生产Cpv McAb

D.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

30.我国科学家以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出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出的两只猕猴均为雌性

B.若取猕猴的体细胞核进行克隆则难度明显较高

C.这项技术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D.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可能

二、非选择题

31.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

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

高的死亡率。下图是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

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分析上图,制备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

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利用小鼠制备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先给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埃博拉病毒核衣壳蛋白,再从小鼠脾脏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②过程获得的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经过筛选最终可获得④,该细胞群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可将④细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通入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以维持培养液的pH。

(4)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导弹”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___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32.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和克隆羊培养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到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②过程所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法)。(3)过程④表示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杂交瘤细胞,从而获得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传统的血清抗体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用单克隆抗体与治疗癌症的药物相结合的“生物导弹”能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是利用其能与癌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关于图乙过程,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克隆羊的性别由白面绵羊决定

B、“多莉”的性状与黑面和白面绵羊都有关系

C、重组细胞实现全能性,说明乳腺细胞分化程度低

D、构建重组细胞的操作是在体外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图乙过程的用途_________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良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6)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D、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33.下图表示生物工程相关技术操作流程示意图,A~D表示细胞或结构,①~⑤表示操作过程或处理方法,请据图回答:

(1)若上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则①②过程需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细胞,⑧过程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流程,A表示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则B表示______。

③过程得到的两两融合细胞有______种;经过筛选最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上图表示克隆动物的流程。A表示供体细胞,则经②处理后得到的B为_____,为满足营养需求,在培养c细胞时培养液中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此外还需加入一定浓度的CO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治疗性克隆常指出于治疗的目的而克隆人类的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并使之定向发育,培育出可以修复或替代坏死的受损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技术。其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图中采用的是

_________技术。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采用的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培养液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

_________等物质。为了培养液的pH的稳定,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3)胚胎干细胞可以来自囊胚中的_________,培养液中的胚胎干细胞在_________的诱导下可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以用于移植。治疗性克隆能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

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35.下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向小鼠注射抗原后,所获得的免疫抗血清实际上是含有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不仅产量低,而且纯度低。与其相比,单克隆抗体突出的优点在于它的______________,并能大量制备。

(2)图中选用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__;如果仅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其融合细胞有______________种类型。(3)图中两次筛选的目的不同,其中筛选①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筛选②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的用于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______________,请指出一种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的方法较普通化疗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细胞工程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12月20日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一、动物细胞培养 1、定义: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原理:细胞增殖 3、过程 分散成单个细胞, 制成细胞悬液 注意: ①10代以内细胞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无突变发生,常用于实践或冷冻保存。 ②超过50代,极少数细胞突破自然寿命极限,突变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若超过50代,细胞不再增殖,全部死亡,则说明细胞没有发生癌变。 ③分瓶之前,称原代培养;出现接触抑制用胰蛋白酶处理,再分瓶培养为传代培养。 思考回答: ⑴、为什么选用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进行细胞培养? 答:其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强,有丝分裂旺盛,容易培养。 ⑵、动物细胞培养需要脱分化吗?为什么? 答:不需要。因为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发育潜能变窄,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所以没有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过程,要想使培养的动物细胞定向分化,通常采用定向诱导动物干细胞,使其分化成所需要的组织或器官。 ⑶、进行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什么成分?用胃蛋白酶行吗? 答:主要是蛋白质,不行,因为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大于6时就会失去活性,多数动物细胞培养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没有活性。(胰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为7.2-8.4,胰蛋白酶活性较高) ⑷、胰蛋白酶真的不会把细胞消化掉吗?为什么?

答:胰蛋白酶除了可以消化细胞间的蛋白质,长时间作用也会消化细胞膜蛋白,对细胞有损伤,因此必须控制好消化时间。 ⑸、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4、重要概念 ①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产生原因:培养贴附性细胞时,细胞要能够贴附于底物上才能生长增殖。 培养要求:培养瓶或培养皿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贴附。 ②细胞的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③原代培养: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 ④传代培养:原代培养的细胞由于接触抑制不再分裂,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种培养叫传代培养。 5、培养条件: ⑴无菌无毒环境:无菌——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无毒——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自身造成危害。 ⑵营养: 成分:所需营养物质与体内基本相同,例如需要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培养基类型: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⑶温度和pH值:哺乳动物多以36.5±0.5℃为宜,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 ⑷气体环境: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6、应用:生产有重要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的培养。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科学家培养正常或各种病变的细胞,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如用于筛选抗癌药物等,为治疗和预防癌症及其他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专题细胞工程之动物细胞工程题库详解

生物专题细胞工程之动物细胞工程题库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80小题;共160分) 1.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A. 动物细胞没有识别能力 B. 动物细胞易被病毒感染 C.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动物细胞膜易被击穿 2. 能使动物细胞融合的特有的诱导因子是 A. 离心 B. 灭活的病毒 C. 电刺激 D. 振动 3.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 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 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 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 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 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4.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 B. 动物细胞融合 C. 生产单克隆抗体 D. 胚胎移植、核移植 5. 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选用的材料是 A. 衰老退化的动物细胞 B. 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 C. 动物的受精卵 D. 动物胚胎或幼年个体的细胞 6.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理论基础是 A. 细胞膜的流动性 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质的流动性 D. 细胞质中酶的活性 7. 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 是这样的组织细胞 A. 容易产生各种变异 B. 具有更强的全能性 C. 取材十分方便 D. 分裂增殖的能力强 8. 为了让用于培养的动物组织细胞分散开以便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选取来的动物组织应选 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 A. 胃蛋白酶 B. 胰蛋白酶 C. 盐酸 D. 胰脂肪酶 9.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 B. 动物细胞融合 C. 单克隆杭体 D. 胚胎、核移植 10. 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来自于 A. 任何个体的细胞 B. 只能取自动物胚胎细胞 C. 只能取自幼龄动物的组织细胞 D. 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细胞

动物细胞工程试题及详解

动物细胞工程试题 1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B都需用培养箱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动物细胞离体培养主要是获得细胞的代谢产物,植物体细胞离体培养体现的是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是固体培养基。动物体细胞培养需要二氧化碳培养箱。 动物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的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3、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特点:液体培养基含动物血清。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充足的营养供给——微量元素、无机盐、糖类、氨基酸、促生长因子、血清等。 (2)适宜的温度:36.5℃±0.5℃;适宜的pH:7.2~7.4。 (3)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4)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 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 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 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解析:A正确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法(聚乙二醇PEG)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 B正确去除植物细胞壁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要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C正确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既可以无限增殖,又可产生特异性抗体。D错误,假设甲植物体细胞是2N,乙植物体细胞是2M,甲乙体细胞杂交染色体数目为2N+2M;而甲乙品种杂交染色体数目是N+M。 3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A) ①细胞培养②细胞融合③胚胎移植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人工诱导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过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 4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 用纯化的核衣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 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和答案

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默写 1、细胞工程是在或的操作 2、细胞工程按操作对象分为和 3、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和 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5、理论上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因为 6、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7、为什么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8、植物组织培养的外界条件:, 内在原理是: 9、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经过形成 经由过程形成,最后移栽发育成。 10、是指已分化细胞经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变为未分 化细胞的过程。 11、是指由外植体长出来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 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 1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优势):。 13、去除细胞壁的常用方法:(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4、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物理法:等; 化学法: 15、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16、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包括:和。 17、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和 18、人工种子的特点是: 19、作物脱毒(1)材料: (2)脱毒苗: 20、单倍体育种:(1)方法: (2)优 点: ; 2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 (基础)、、 、

2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 23、用处理,一段时 间后获得单个细胞。 24、细胞贴壁: 25、细胞的接触抑制: 26、原代培养:,培养的第1代细胞与传10代以 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处理后配制成,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 27、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 28、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 少数细胞存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 细胞为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 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29、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 2. 3. (培养 液的Ph为7.2-7.4)4. 30、细胞所需营养:等, 按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合成培养基。培养基内还需加入、等天然成分 31、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环境: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氧 气:;二氧化碳: 32、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动物细胞工程(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提纲(38) 选修三:动物细胞工程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A ) 知识结构: 自主预习: 1.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比较,特殊性表现在 ( ) A .融合的原因 B .融合的优点 C .融合的诱导手段 D .融合的过程 2.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 )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获取单克隆抗X 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①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②将X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 抗体的B 淋巴细胞 ③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 ④筛选出能产生抗X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⑤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⑥从小鼠腹水中提取抗体 ⑦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促使细胞融合 A .实验顺序应该是①②⑦⑤④③⑥ B .③过程产生多个杂交瘤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 C .⑦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 .利用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典型例题: 4.(06 广东)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 .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 .体外培养B 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 .由效应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5.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 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相关叙述正确 A .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 .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 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 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 .将等量效应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 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 .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 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6.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 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选育出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骨髓瘤细胞 HA T 某些淋巴细胞 (产生特异抗体) 混合并进行细胞融合,转到HA T 培养基上 培养 杂交瘤 杂交瘤

动物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第一讲 一、概述 1、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定义 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方法与技术,按照人们的需要,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包括细胞融合、核质移植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 2、细胞工程的研究内容 (1)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育种和代谢产物制备,日本等国家用生物反应器培养人参细胞生产有效药用成分。 动物细胞培养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疫苗、生长因子等。 (2)细胞融合 改良性状,培育新品种 (3)染色体工程 细胞工程 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 细胞融合 染色体工程 胚胎工程 细胞遗传工程 器官培养 组织培养 细胞培养 (快速繁育和产物大量制备) (改良性状,培育新品种) (培育新品种,单倍体和多倍体) (获得人们需要的成体) (无性繁殖,改变性状) 克隆 转基因技术

主要用于培育单倍体或多倍体新品种,如四倍体小麦,八倍体小黑麦 (4)胚胎工程 主要是获得人们需要的成体 如:胚胎分割技术、胚胎融合技术、卵核移植技术、体外授精技术等最成功应用于畜牧业获得优良品种与胚胎保存 对人类来说主要用于不孕症获得试管婴儿 (5)细胞遗传工程 克隆:无性繁殖,动物克隆指经无性繁殖而产生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生物体内,能够表达并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实验技术。 3、细胞工程的优势 (1)避免了分离、提纯、剪切、拼接等基因操作,只需将细胞遗传物质直接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就能够形成杂交细胞。 (2)不仅可以在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甚至可以在三者之间形成前所未有的杂交物种。 4、细胞工程发展 (1)萌芽阶段---理论渊源和早期的尝试(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在1902年提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认为植物细胞有再生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美国生物学家Harrison 是公认的动物组织培养的创始人,1907年,以淋巴液为培养基观察了蛙胚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过程,

动物细胞培养总结!!!!

动物细胞培养总结 一.实验准备 1.实验器械、器皿的清洗和消毒 (1)清洗和包装 离心管,2ml,15ml)若干,冻存管若干放进铝饭盒,用牛皮纸包裹,系紧棉绳,用笔在饭盒上和牛皮纸上标记盒内所装物品名称、数量、日期和所属人名称。 蓝枪头两盒,黄枪头白枪头各一盒用牛皮纸包裹,用棉绳扎紧。 取适量蒸馏水于4L玻璃瓶,瓶盖拧松半圈。 过滤器,250ml玻璃瓶,500ml玻璃瓶用自来水毛刷洗涤剂刷洗,蒸馏水润洗,烘干。 过滤器两部分分别包裹,先将瓶口部位用锡纸包裹后,再罩以牛皮纸,再用棉布密包起来,用棉绳扎紧。 玻璃瓶拧下瓶盖,瓶身浸酸。浸酸时应注意安全,须穿戴耐酸手套和白大褂,注意保护好面部和身体裸露部分,提前备好一盆水在旁以便浸酸结束后清洗耐酸手套,防止走动时酸液滴到地板上不好清洗。瓶口慢慢沉入液面下,注意缓慢降低瓶身,使液体慢慢浸入瓶内,以免产生气泡溅出酸液,发生危险。浸酸时器皿要充满酸液,勿留气泡,浸泡过夜。取出瓶身时,须穿戴耐酸手套和白大褂,注意保护好面部和身体裸露部分,提前备好一盆水在旁,取出后将瓶身放入盆内水中在转移至水池边清洗,以免酸液滴落地板不好清洗。换水洗几次,待水澄清后开始冲洗,每瓶都用自来水灌满,倒掉,重复15次,再用

蒸馏水漂洗5次,去离子水漂洗3次,烘干备用。 (2)消毒灭菌 1>全自动高压灭菌锅:插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水位,若水位不足加蒸馏水补足,放入物品,瓶类物体须拧松盖子后放最上面一筐,盖上灭菌锅盖,拧紧盖子至温度显示栏的左上角有一红点亮灯,按start开始升温。若灭有无菌水或玻璃瓶待降温至常温再打开,打开后立即拧紧,无菌水瓶口封上封口膜。若没灭瓶类物品,降温至80度左右即可打开灭菌锅,须戴上线手套取出。 2>手提式高压灭菌锅:插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水位,若水位不足加蒸馏水补足,检查设定是否为121度20分钟,放入物品,盖上灭菌锅盖,注意导气管一定插到锅底并不能堵塞,用手对称地拧紧锅盖螺栓,再用扳手继续拧紧。加温升压之前,先打开排气阀门,加温约半小时后见排气阀处开始排残留在锅内的冷空气,排气五分钟,关闭排气阀,继而开始升压。灭菌后不要立即打开气阀放气以免水汽喷出。待自然降温至常压才能打开气阀。 玻璃瓶须拧紧,饭盒,枪头灭菌后放入烘箱烘干备用。 2.无菌间消毒及设备检查 用84消毒液拖地,用原液按照1:29的比例兑水,抹布、拖把擦洗。配400ml 75%酒精于盆中,用酒精棉仔细擦拭CO2培养箱,超净台,超净台内物品,显微镜,桌面,若培养箱内未培养细胞可以再打开高温灭菌模式将培养箱灭菌一次。 用蒸馏水擦拭清洗水浴锅内壁,注意底座不要沾水。

人教版生物选修3:2.2 动物细胞工程 教案2

动物细胞工程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动物细胞培养。 (2)动物细胞融合。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2.态度观念方面 (1)初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2)通过向学生介绍几大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3.能力方面 (1)在学习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自学、质疑、讨论、训练、总结等环节,逐步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导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 (3)让学生尝试设计革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教学重难点】 单克隆抗体既是本小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教学过程】 一、单倍体抗体的制备: 环节一:多数学生会提出如下思路:把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提取出来,用我们所学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经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把单个B淋巴细胞克隆),将该细胞培养成细胞系,能无限传代,大量繁殖,便能从这些细胞中提取单抗了。 教师质疑:该方案可行性如何?(引导学生确认为什么单纯地进行B细胞培养行不通。)一些学生提出异议:一个B淋巴细胞不可能渡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过程中的两次危机而达到细胞系水平。因为每经历一次危机,都有大部分细胞被淘汰,只有少部分生存下来,而单

个B淋巴细胞在这个过程中的命运便可想而知了。 抓住学生这一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引领学生进人下一挑战性环节。 需解决的难题何在?(B细胞在体外不可能无限增殖) 如何使它无限增殖,方法有哪些?(B细胞与瘤细胞融合) 环节二: 学生思考: (l)单克隆抗体是用哪两种细胞来融合?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2)骨髓瘤细胞是癌细胞吗? (3)整个制备过程为何要经过两次筛选? (4)杂交瘤细胞在小鼠腹腔内培养与在体外培养有何区别? (5)杂交瘤细胞在小鼠腹腔增殖,可否造成小鼠死亡吗? (6)鼠单抗能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吗? (板画诱导学生探究两次筛选的对象) 环节三: 假如现在要制备抗SARS病毒的抗体,用我身上的B细胞来融合行吗?为什么?(必须用对应的抗原刺激才会产生特异性的B细胞) 二、单倍体抗体的应用 制备到的抗体除了可以用于在临床治疗以外,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三、细胞核移植 阅读→归纳 【板书设计】 1.单倍体抗体的制备: 获得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培养 提取 2.单倍体抗体的应用:可用于疾病治疗、预防、单抗诊断疾病(“生物导弹”)等。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知识结构] (壹)动物细胞培养 1.过程: 思考: 1、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 (细胞株的遗传物质和原细胞相比且没有发生改变,而细胞系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且带有癌变的特点) 2、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和性质? (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动物血清,属于液体培养基) 2、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①生产壹些蛋白质生物制品——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②检测有毒物质; ③烧伤病人的植皮。 思考: 请设计实验,通过细胞培养技术检测某壹河流是否受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提示:能够将实验分为俩大组,壹组用蒸馏水配置动物细胞培养液(对照组),壹组用河水配置动物细胞培养液(实验组),分别用这俩种培养液培养小鼠细胞,过壹段时间后,通过显微镜观察俩组培养液中细胞的形态,计算畸形率,如果俩组培养液中细胞的畸形率大体相等,则说明河水没有被污染,如果实验组的畸形率高于对照组,能够判断河水被污染,能够根据畸形率的大小判断污染程度,畸形率越大,污染越严重) (二)动物细胞融合 灭活病毒的作用:凝集蛋白质,使膜分子重新排布。 填表比较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异同: (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克隆的概念 “克隆”从英文“clone”音译而来,其定义是无性繁殖系,在生物学领域有3个不同层次的含义。当下引申出的概念: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壹个群体。 1)DNA水平,特定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壹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段的“群体”。

2.2动物细胞工程教学案

2.2动物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课标要求】 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比较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区别。 3.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本节重难点】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 2.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动物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 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和。 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

3.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①无、无的环境 a.对和进行无菌处理; b.添加一定量的; c.定期。 ②营养 有等,另外还需要加入等一些天然成分。 ③和 哺乳动物多以℃为宜,多数细胞生存的最适pH为。 ④环境 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和,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加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①大规模生产有重要价值的; 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②为技术提供受体细胞; ③检测; ④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 如用于筛选抗癌药物等,为治疗和预防癌症及其他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动物核移植技术概念: 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移入一个已经的细胞中,使其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 (克隆动物)。 2.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原理: 动物细胞核的性。 3.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种类: ①细胞核移植(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 ②细胞核移植(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困难) 4.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动物细胞工程教案

动物细胞工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简述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条件及其应用; 1.2简述克隆动物的概念含义和基本原理 1.3简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以及应用前景 1.4简述细胞融合的方法过程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应用 1.5关注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2.能力目标: 2.1通过阅读、自学、质疑、讨论、总结等环节,提高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由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导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 2.3通过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3.1 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和合作精神 3.2 明确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简述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举例说出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关注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教学难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细胞融合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教学设计思路】采用自学、指导模式对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较深刻、透彻地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2)什么是动物细胞的培养?(3)怎样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第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关于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教师可参照教材中的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示意图进行讲解,讲解中要注意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这两个概念。对于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则要从学生已有的内环境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个问题,以加深对培养条件的理解。为学习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打好基础。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克隆动物的教学中,可首先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克隆动物,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随后可向学生提问:克隆动物的方法与植物组织培养一样吗?然后向学生说明目前动物体细胞克隆是通过核移植技术来实现的,以引入本节的主题。关于核移植技术发展简史,可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教材中选用了“多利羊”为例,来说明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一步步弄清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对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可结合本节教材“积极思维”中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讨论。在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的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回忆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通过新旧知识对比,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并通过课件演示细胞融合的全过程,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教师要讲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和应用,以便自然过渡到单

常用的五种动物细胞培养方式

?一、半连续式培养 1.半连续式培养又称为重复分批式培养或换液培养。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 统,悬浮培养形式。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从中取出部分培养物,再用新的培养液补足到原有体积,使反应器内的总体积不变。这种类型的操作是将细胞接种一定体积的培养基,让其生长至一定的密度,在细胞生长至最大密度之前,用新鲜的培养基稀释培养物,每次稀释反应器培养体积的1/2~3/4,以维持细胞的指数生长状态,随着稀释率的增加培养体积逐步增加。或者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定期取出部分培养物,或是条件培养基,或是连同细胞、载体一起取出,然后补加细胞或载体,或是新鲜的培养基继续进行培养的一种操作模式。剩余的培养物可作为种子,继续培养,从而可维持反复培养,而无需反应器的清洗、消毒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在半连续式操作中由于细胞适应了生物反应器的培养环境和相当高的接种量,经过几次的稀释、换液培养过程,细胞密度常常会提高。 2.半连续式特点: ·培养物的体积逐步增加; ·可进行多次收获; ·细胞可持续指数生长,并可保持产物和细胞在一较高的浓度水平,培养过程可延续到很长时间。该操作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可长时期进行生产,反复收获产品,可使细胞密度和产品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动物细胞培养和药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二、连续式培养 1.连续式培养是一种常见的悬浮培养模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该模 式是将细胞接种与一定体积的培养基后,为了防止衰退期的出现,在细胞达最大密度之前,以一定速度向生物反应器连续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含有细胞的培养物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从反应器流出,以保持培养体积的恒定。理论上讲,该过程可无限延续下去。

动物细胞工程 知识点汇总

专题2 细胞工程 2.3 动物细胞工程知识点汇总 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 2。O 2 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 2 的主要作用是 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高产奶牛(提供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同时采集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减二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显微操作)(注:为什么要用卵细胞?它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操作简便;细胞质不会抑制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通过电刺激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构建重组胚胎;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母牛体内;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基因相同的犊牛。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 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方法

一.细胞增殖周期(cell proliferatinal cycle)概念 细胞周期是描述细胞增殖和分化交替发生变化的概念。而细胞增殖周期主要是从细胞增殖角度赋予细胞活动的概念,两者不应混为一谈。细胞增殖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根据细胞增殖周期不同时期的生化特点,划分为四个连续的时期,即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有丝分裂期)。如以G1期为起点,那么细胞增殖周期的各时期应循着G1-S-G2-M的顺序进行,G1、S、G2三期合称为细胞间期,此期完成细胞生长过程。M期完成遗传物质的分配。 因此,细胞增殖周期=间期(G1期+S期+G2期)+分裂期(M期)。 二.培养细胞生命期(life span of culture cells) 很多细胞特别是正常细胞,在体外的生存不是无限的,而是具有一个生命期。索维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和生长的时间。培养细胞的生命期与细胞的种类、性状和原供体的年龄、健康等情况有关。人胚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在不冻存和反复传代条件下,科传30~50代,相当于150~300个细胞

增殖周期,能维持1年左右的生存时间,最后衰老凋亡。如供体为成体或衰老个体,则生存时间较短;其他细胞如肝细胞或肾细胞,生存时间更短,仅能传几代或十几代。只有当细胞发生遗传性改变,如获永生性或恶性转化时,细胞的生存期才可能发生改变。正常细胞培养时,不论细胞的种类和供体的年龄如何,在细胞生命的全过程中,大致都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原代培养期、传代期、衰退期。 三.培养细胞一代生存期 培养细胞的生存空间和营养是有限的,当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分离出一部分细胞和更新营养液,否则将影响细胞的继续生存,这一过程叫传代(Passage或Subculture)。每次传代以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都会受一定的影响。传代的频率或间隔与培养液的性质、接种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增殖的速度等有关。接种细胞数量大,细胞基数大。相同增殖速度条件下,细胞数量增加与饱和速度相对要快(实际上细胞接种数量大时细胞增殖速度比稀少时要快);连续细胞系和肿瘤细胞系比初代培养细胞增值快;;培养液中血清含量多时细胞增殖比少时快。以上情况都会缩短传代时间。 所谓细胞“一代”一词,仅指从细胞接种到分离培养时的一段时间,这已成

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三2.2动物细胞工程导学案

2.2 动物细胞工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条件、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并了解它们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2、知道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方法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并正确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这两项技术的原理,并理解这些技术的新进展。 2、结合免疫原理、融合原理以及动物细胞培养,全面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可生产出专一性强,灵敏性高的抗体。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收集相关报道,在同学中开展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的讨论,来加强对科技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及单克隆抗体具体应用的学习,体验现代生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及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坚定自己投入到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 1.动物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将它分散成,然后放在中,让这些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可表示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原代培养是指,传代培养是指。

3)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条件有 a.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 b.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有糖、_____________、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通常需加入_____________、血浆等。 c.温度:适宜温度为_________±0.5℃;pH为_________~7.4。 d.气体环境:_____________95%,CO2 5%。 2.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动物核移植 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人一个去核的_____________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成为动物个体。 (2)种类___________细胞核移植——易 ___________细胞核移植——难 (3)过程 卵母细胞必须选用_________细胞,原因是该时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移入一个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这个新的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移到的动物称。 (5)、核移植动物的应用前景有。3.动物细胞融合(又叫:细胞杂交) 1)概念:指或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结果:融合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细胞。3)动物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 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5)过程:

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

第3章动物细胞培养 内容回顾 重点: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 重点:消毒与灭菌方法、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支原体污染的检测与控制 3.1 动物细胞的特点 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与细菌等原核细胞比进化程度高,结构、成分更复杂,功能更全面。 3.1.1动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的比较 (1)细胞大,无细胞壁; (2)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易受污染; (3)需氧量少,对机械搅拌或剪切力敏感; (4)以聚集体形式存在; (5)原代细胞一般繁殖50代左右就退化死亡。 3.1.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比较 共同点: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区别:动物细胞中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但是有的植物细胞中无叶绿体。 3.1.3动物细胞连接的5种形式: (1)紧密连接(常见) (2)间隙连接(常见) (3)隔壁连接(无脊椎动物细胞) (4)中间连接(脊椎动物细胞) (5)桥粒连接(常见)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细胞间的联系结构,是细胞质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的,在结构上包括膜特化部分、质膜下的胞质部分及质膜外细胞间的部分。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 协同作用的重要基础。 ***各类连接的比较

3.2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定义与分类 3.2.1定义: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animal cell and tissue culture) 是从动物体内取出细胞或组织,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在无菌、适温和丰富的营养条件下,使离体细胞或组织生存、生长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一门技术。 3.2.2分类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可以分为: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 1.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细胞培养是指细胞的体外培养,这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机体内的组 织取出,分散(机械或酶消化)成单个细胞,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中,给以营养物质,使细胞不断生长、繁殖或传代,借以观察细胞的生长、分裂、接触抑制以及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细胞培养也包括单个细胞的培养。 2. 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器官培养是指器官的原基(芽胚基)、整个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 在体外条件下保存(维持)或生长,并能分化和保持结构和/或功能。 3.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组织培养是指组织在体外条件下的维持或生长。此种方法可有 组织分化及保特组织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做组织培养时,不论用什么方法和条件,组织培养中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细胞;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总有移动(运动)和其他变化,这样就使得被培养的组织难以长期维持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培养时间越长,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越大。结果常使单一类型的细胞易保存下来,最终也成了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并不意味着细胞彼此之间是独立的。细胞在培养中的生命活动和体内细胞一样,仍然是相互依存的,呈现一定组织的特征。所以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并无严格区别,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同义语。 3.2.3细胞体外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是指将机体取出的细胞或组织进行实效培养的过程。实效培养的细胞大约增殖10代左右,这样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 传代培养(subculture):从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接培养的过程。体外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均程度不同的与原来的细胞有所差异。 3.3 发展简史 1907(美)Harrison,用蛙淋巴液来培养蛙胚神经管,并观察到神经纤维是由细胞质进行阿米巴运动所形成。动物细胞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1912(德)Carrel,用更换培养基和传代的方法解决了组织块长期存活的问题;设计了卡氏瓶培养法,扩大了组织生存空间。 1943Earle,培养C3H小鼠结缔组织并用致癌物20-甲基胆蒽处理,获得了能回种于小鼠体内并生长肉瘤的长期培养的细胞系,定名为L细胞系。 1548Sanfold,用预先处理的条件培养基成功地使L细胞系的一个单细胞在体外发展成“克隆”并繁殖成克隆株。 1951Gey,用人的宫颈癌组织建立在体外连续培养的人的肿瘤细胞系(HeLa细胞系)。L 与HeLa细胞系是最早建成的细胞系。 1955Eagle研制成人工合成的培养基。 20AD70sSato等人发展了无血清培养。

2.2 动物细胞工程

专题2细胞工程 2.2动物细胞工程 班级:姓名: 一、单选题 1.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2.下列有关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体外将从卵巢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供体细胞不一定要来自珍稀动物 C.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D.使用电脉冲等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 3.绵羊的乳腺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但用乳腺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融合成一个细胞后,这个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主要是因为() A.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B.卵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C.卵细胞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物质D.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B.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奍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C.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D.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5.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来自胚胎和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细胞() 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B.具有更强的分裂能力 C.取材十分方便D.具有更强的全能性 6.下列不属于克隆的是() A.矮牵牛花的扦插繁殖B.PCR扩增人SRY基因 C.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D.杂交瘤细胞在小鼠体内培养 7.关于动物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活动或特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细胞通常贴壁生长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C.细胞之间有接触抑制现象D.细胞的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8.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测试题(附答案,可用于考试)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测试题姓名班级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4.能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 A.基因工程 B.组织培养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人的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人的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6.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7.以下对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T淋巴细胞中含有人体全部遗传信息 B.同种生物个体间DNA完全相同 C.DNA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个性状 8.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9.细胞工程的发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B.遗传密码的确立及其通用性的发现 C.生物体细胞全能性的证明 D.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现10.下列不是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的检测手段的是:() A.分子杂交技术 B.抗原—抗体杂交 C.抗虫或抗病的接种 D.基因枪法 11.在以下4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中,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 B. 单克隆抗体 C. 植物体细胞杂交 D.细胞核移植1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特有的是() A.基本原理相同 B.诱导融合的方法类 C.原生质体融合 D.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 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将鼠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14.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 苷酸460个)放入PCR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PCR仪中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应是() A.640 B.8100 C.600 D.8640 15.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区别的是() A.培养基成分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16. 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A.受精卵 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C.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 D.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17.下面对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意义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将来有可能通过此方法来生产白细胞介素 B.通过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来获得新物种 C.有助于对细胞这一生命单位的更为科学的认识 D.融合本身与生物膜的流动性直接相关 18.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