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分队战术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仿真
- 格式:pdf
- 大小:290.3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指挥控制系统和仿真技术在军队的应用作者:杨亮张亚星周超安琪王洋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7期【摘要】本文首先对指挥控制系统以及仿真技术的含义做了简要的概述,简述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在军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我军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仿真指挥控制应用一、指挥控制系统及仿真技术含义1、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相当于军队自动化指挥的“大脑“。
指挥控制系统核心主要是指挥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作战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保证指挥员的命令,保障指挥员的制定决策,指挥与控制部队,控制武器装备的使用。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军队指挥的中枢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强弱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影响很大。
2、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用来构造仿真世界的主要技术,通过构造仿真世界是可以实现现实世界部分的功能与特性的。
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实际的数学或物理模型进行虚拟的实验,对实际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与分析,本质上是为了建立仿真模型,也是对模型进行实验的一种技术。
二、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50 年代到60 年代初期。
Fortran 语言为主要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阶段,它是第一个达到成熟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当时基本上大部分可以求解数学表达式的程序都使用了它。
在50 年代仿真技术应用的领域主要游火炮控制以及飞行控制;而60 年代主要应用于火箭与导弹控制系统。
第二个阶段:60 年代到70 年代。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仿真程序包,还出现了初级仿真语言。
仿真软件在这个阶段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求解常微分方程组,主要借助数字仿真技术。
应用领域是在航天、核能领域。
第三个阶段:70 到80 年代初期。
这个阶段出现了完善成熟的商品化的仿真语言。
这个阶段的仿真技术比以前的都更加完善成熟,不论是在表达能力、数值性能、算法还是在程序执行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完善了。
当时比较吸引人们眼球的应用领域是在制造领域。
第四个阶段:80 年代中期以后。
对建模以及仿真技术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多与提高,开发的仿真软件对于各个领域来讲并不能协调有序的工作;对于仿真语言的要求也变得很复杂,大量的数据以及文档处理并不能达到要求,也不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要求。
军事作战指挥系统的实时仿真与优化军事作战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危险的任务,要求军事作战指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敌方目标、进行实时决策,并指挥作战部队实施行动。
为了提高作战效率和降低战争风险,军事科技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实时仿真与优化技术,以提供更好的作战指挥系统。
实时仿真是指在实际作战环境中,通过计算机模拟战场情景,对各种作战行动进行快速、准确的仿真。
实时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敌方动态行为、作战环境变化等因素,并提供实时数据给指挥官进行分析和决策。
通过实时仿真,指挥官可以更好地评估作战方案的有效性、调整战术策略,有效避免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
优化技术是指通过数学建模、算法分析等方法,对作战指挥系统的决策过程进行优化。
在军事作战中,指挥官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多个目标、多个约束条件,而且常常面临不确定性。
优化技术可以帮助指挥官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使得战斗部队的效能最大化。
军事作战指挥系统的实时仿真与优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实时仿真技术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战场信息,帮助指挥官了解敌方动态、作战环境变化等情况,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其次,优化技术能够提供最优的决策方案,使得作战效果最大化,并有效提高战斗部队的生存能力。
最后,实时仿真与优化技术还可以用于训练和评估军事指挥人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战场应对能力和决策水平。
然而,军事作战指挥系统的实时仿真与优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战场环境的复杂性,如地理地形变化、交通状况等,给实时仿真和优化带来了困难。
其次,数据的获取和传输也是一个难题,由于战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都是挑战。
再次,指挥官的主观因素和判断能力也对实时仿真和优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技研究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传感器和通信技术,收集和传输战场环境的各种数据。
其次,他们可以借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0引言作战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强调“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系统中的成员是主动、积极的适应性实体,同时强调通过这些自治的简单的智能实体分布式的行动、交互和适应产生突现的系统行为。
本文期望运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思路来寻求一种研究作战系统-网络坦克作战系统的新思路。
1网络坦克作战系统体系结构概述1.1系统的基本特征现代战争及战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参加战争的人员、装备以及彼此间的联系都是这个大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争已经成为系统与系统间的对抗,而每个系统都是由各种必要的单元集成,相互间存在着密切的协调与协作关系[1]。
作为作战系统的一种,网络坦克作战系统是以坦克、装甲车辆为主要作战装备,以网络为其主要链接方式的一个作战系统,是一个包含坦克等装甲车辆及其它兵种作战装备、保障装备在内的一个集群。
构建网络坦克作战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要将参加战斗的兵种分队或者一定规模的作战力量通过网络集成为一个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吸纳了信息手段、监视侦察手段等,各种手段与装备间通过链接网络实现战场情报、战场态势及信息的实时共享。
在实战中,可跨越兵种的界限,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联合作战。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具有以下5个明显特征:(1)网络化:系统中的各种武器平台通过网络连成一个一体化的作战系统。
这个网络是一个具有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由诸多节点构成的数字化网络,网络随作战实体的增多而增大。
网络中的信息采取分布式管理方式,能融合各种传感器数据,产生实时态势,并向任何节点提供所需的数据及威胁警告信息。
(2)模块化:“模块化”是为了将复杂系统进行合理化的分割,便于问题求解。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根据其内部实体的关系和主要特征建立一种分层次的主从式模块结构,可以满足网络化和实时性的要求,有益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系统的模块化设置是一种灵活设置,一旦战场环境发生变化,系统将在总体协调与控制下,打破局部地域的原有体系结构,组建面向作战任务的战斗模块。
坦克分队计算机生成兵力(CGF)实体仿真研究
韩志军;徐克虎;李锰
【期刊名称】《系统仿真学报》
【年(卷),期】2004(16)7
【摘要】坦克分队CGF实体仿真模型是陆军作战仿真系统研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从建立CGF实体的抽象模型入手,研究坦克实体行为的表示、生成和控制方法。
在分析了模拟系统中所需的CGF实体模型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实现了一般物理行为的生成方法,包括CGF实体的机动、侦察、射击、外弹道、射弹散布等模型,以及研究了坦克分队在虚拟战场中的路线规划、队形转换、火力运用等聚合级实体行为的实现方法。
最后,从人工智能理论着手,就坦克分队CGF实体智能行为仿真的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为今后的实践性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总页数】4页(P1365-1368)
【关键词】坦克分队;计算机生成兵力;仿真系统;人工智能
【作者】韩志军;徐克虎;李锰
【作者单位】蚌埠坦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基于MAXSIM平台的两栖坦克CGF兵力生成方法研究 [J], 韩晓光;徐海刚;吴晞
2.基于CGF/HLA的坦克分队攻防对抗系统仿真研究 [J], 韩剑;芮广杰;汪仁和
3.坦克分队计算机生成兵力的设计与实现 [J], 韩志军;王伟;花传杰
4.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系统研究与发展趋势 [J], 刘世彬
5.坦克分队CGF实体智能机动行为仿真 [J], 杜国红;徐克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40卷第1期2018年2月指挥控制与仿真CommandControl&SimulationVol 40㊀No 1Feb 2018文章编号:1673⁃3819(2018)01⁃0098⁃05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设计王钦钊,鲍君潇,李小龙(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㊀100072)摘㊀要:针对目前我军装甲车辆指挥控制系统研究成果在实装试验风险高㊁耗资大㊁组织困难的现状,结合实际装甲车辆指控系统基本功能,深入分析装甲分队网络化火力打击技术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作战仿真试验的指挥控制仿真系统㊂分析了系统的整体需求,设计了系统总体结构,阐述了系统软㊁硬件功能组成,介绍了系统软件工作流程㊂该系统在逻辑上满足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仿真指控系统的使用需求,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可为研究和评估装甲分队新技术㊁新战法提供仿真试验支持㊂关键词: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指挥控制仿真系统中图分类号:E94;E917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DOI:10.3969/j.issn.1673⁃3819.2018.01.019㊀ArmoredUnitCommandandControlSimulationSystemDesignWANGQin⁃zhao,BAOJun⁃xiao,LIXiao⁃long(ArmyAcademyofArmoredForces,Beijing100072,China)Abstract:Inviewofthefactthattheresearchresultsofthecommandandcontrolsystemofarmoredvehiclesinourarmedforcesatpresentareveryrisky,expensiveanddifficulttoorganize,combinedwiththebasicfunctionsoftheactualarmoredvehicleaccusingsystem,theapplicationneedsofthenetworkedfirepowerstriketechnologyofarmoredunitsareanalyzedindepthcommandandcontrolsimulationsystembasedoncombatsimulationtest.Theoveralldemandofthesystemisanalyzed,theoverallstructureofthesystemisdesigned,thesoftwareandhardwarefunctionsofthesystemaredescribed,andthework⁃flowofthesystemsoftwareisintroduced.Thesystemlogicallymeetstherequirementsofthearmoredunitnetworkedop⁃erationsimulationallegationsystem,hasgoodopennessandscalability,andcanalsoprovidesimulationtestsupportforre⁃searchingandevaluatingnewtechnologiesandtacticsofarmoredunits.Keywords:armoredunit;networkedoperations;commandandcontrolsimulationsystem收稿日期:2017⁃11⁃13修回日期:2017⁃12⁃04作者简介:王钦钊(1973⁃),男,山东文登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仿真㊁导航制导与控制㊂鲍君潇(1993⁃),男,硕士研究生㊂㊀㊀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力量,二是力量的使用㊂随着我军装甲装备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装甲装备力量水平已栖身世界前列㊂但在目前信息化背景下的装甲分队,战时的作战指挥和力量部署仍以 人工操作 及 单平台 为主,指挥控制系统只充当分队语音通信的工具,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作战辅助决策的功能,无法适应高效协同的作战需求,影响了装甲分队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㊂因此我军开展了坦克网络化火力打击规划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㊂但在技术试验与评估阶段,由于装甲装备实装试验风险大㊁周期长㊁费用高的特点,难以进行大量试验以验证技术效能和可靠性,而运用作战仿真对新技术进行分析验证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㊂指挥控制是指指挥人员依托指挥手段,围绕所属部队的作战行动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㊂随着部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增强,战场信息量呈现指数型增长[1],仅依靠指挥人员进行作战指挥已无法满足作战指挥及时㊁准确的要求㊂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军事作战系统,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体系联合作战的要求,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军事问题的主流㊂本文以装甲分队为研究对象,结合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发展成果,分析设计了一套能够满足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仿真试验系统需求的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与组成,阐述了系统软件的工作流程㊂该系统在逻辑上能够满足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仿真指控系统的需求,可为研究和评估装甲分队新技术㊁新战法提供仿真试验支持㊂1㊀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需求分析目前我军的装甲分队在执行战术任务时,指挥控制的主体还是通过 人 人 结合进行[2]㊂现有的火力打击规划技术仍存在战场目标信息不完整㊁信息传递链路不通畅㊁决策方法与手段落后等问题㊂如今我军开展装甲分队网络化火力打击规划作战体系的研究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高效㊁智能㊁准确的特点,将作战指挥方式发展为以 人 机 结合为主,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和部队战斗力[3]㊂但是研究的成果还需要实际使用的检验,而装甲分队实装试验耗资巨大㊁危险性较高㊁组织困难,严重阻碍我军装甲装备和作战体系的第1期指挥控制与仿真99㊀发展㊂所以,研究设计一套满足于装甲分队试验需求的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㊂作战仿真试验系统要对新技术㊁新战法进行试验验证,其中的指控仿真系统功能设计不仅要贴近于实际,还要超前于实际㊂在满足实装指控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规模需满足装甲分队基本编制的组织需求,满足实现网络化技术的使用需要,具备数据管理㊁实时效能评估㊁与视景模拟系统数据同步等试验功能,并在辅助决策功能中设计标准统一的软件接口,以便系统的升级和功能扩展㊂针对应用于装甲装备试验验证阶段的装甲分队作战仿真指控系统,总的系统设计原则是功能齐全㊁贴近实际㊁操作简单㊁运行可靠㊁可重用可拓展㊂系统具体需求如下:Җ具备信息处理中心,设计合理信息传输链路,能将各单车获取的战场信息实时汇总,供网络化打击规划模块读取使用㊂Җ具备一般装甲车辆指挥控制系统的通用功能,包括指挥作业㊁文电处理㊁信息共享等㊂Җ能够满足在动态对抗仿真中体现作战指挥和新战术的结合,反映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㊂Җ能反映武器装备预研的特点,有效地实现科学和经验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充分反映装甲装备特点和战术技术性能指标对作战进程及作战效能的影响,能够及时对作战效能和系统静态效能进行评价㊁优化,便于研究人员和决策人员提出装甲装备的发展建议㊂Җ具备一定的通用性,既可模拟装甲分队中以分队协同为核心的对抗过程,满足日常装甲分队协同作战训练需求,也可模拟分队作战中以指控中心为核心的战场信息融合过程,为装甲分队新技术㊁新战法提供试验验证平台㊂Җ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便于将兵力规模从分队级的协同对抗扩展到陆军合成营级的体系对抗,指挥控制仿真系统各功能模块能够满足 即插即用 的要求,方便日常训练使用和装备仿真试验的方案实施㊂Җ具有可伸缩性,既可用在对抗方案不变的条件下对比不同作战辅助决策技术的作战效能,又可在作战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比不同战术的对抗效能㊂Җ具有开放性,既能够独立成为一个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进行分队指控训练或演练,又可作为一个系统成员接入到高层仿真应用中去㊂Җ仿真视景具有统一的驱动和坐标系㊁兼容的环境数据库,能够保证仿真进程中同车驾驶员㊁车长㊁炮长的视景㊁信息同步㊂2㊀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总体设计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的建立旨在完善现有分队模拟训练系统功能,联合各子系统的运转,从而满足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仿真试验需要㊂软件设计参照层次化模块结构,分为应用层㊁接口层㊁公共支撑层和服务层共4层结构,由多个应用模块组成,如图1㊂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开发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Studio2015,仿真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4],将应用子系统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和服务在提供者和用户之间无缝交换和使用㊂分队指挥控制端扮演注册中心及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角色,是信息交互处理的中心㊂作战指挥控制端扮演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角色,是信息交互使用和发送的节点㊂该系统软件是为装甲分队指挥员和车长设计,所以软件总的设计原则是功能齐全㊁操作简单㊁运行可靠㊂具体的设计原则如下[5]:Җ各软件功能模块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使其在升级维护时功能的修改不影响系统之间相互的运作㊂Җ软件通信的对外接口,应提供良好的规范以及灵活的使用方式,方便日后对接其他仿真模拟系统㊂Җ具备及时的信息共享能力㊂在软件层面为各类军事仿真人员在授权许可的范围内实现信息订阅㊁查询和分发等方面的功能㊂Җ具有统一的数据记录标准,以方便仿真数据管理,同时便于拓展系统功能,增强系统可修改升级的能力㊂Җ拥有快捷而良好的人机交互㊂能够让分队指挥员和车长快速准确了解敌我态势,掌握目标信息㊂指挥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战场态势并及时下发命令,作战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接收指挥员的命令并执行,同时向上级报告打击结果㊂各指控节点均能对已知战场态势信息实时显示[6]㊂Җ可与分队模拟训练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时获取作战仿真节点的各类仿真信息,供指挥控制仿真系统使用㊂3㊀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组成在装甲分队作战过程中,指挥控制系统作为战斗效能的倍增器,可独立地运行并行使其各项功能㊂实际装备的指挥控制系统通常由信息融合㊁决策指挥㊁武器控制㊁作战保障等分系统组成㊂其组成结构和系统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7]㊂100㊀王钦钊,等: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设计第40卷图1㊀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总体架构图2㊀指挥控制系统组成而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还需与 人在环 的分队模拟训练系统实现互联,完善模拟训练系统功能,满足装甲分队作战仿真试验及分队协同训练的需求㊂指挥控制仿真系统通过与模拟训练系统的数据共享,可获得分队模拟对抗过程中的相关作战参数和战场态势信息,通过辅助决策模块向指挥人员提供决策帮助,促使装甲分队的作战行动收敛于作战企图㊂指挥控制仿真系统与分队模拟训练系统㊁全局导调系统可共同构成装甲分队作战仿真试验系统㊂系统使用人员均通过相关交互设备进行操作,各软件系统均通过有线局域网实现互联互通㊂陆军装甲兵学院早已对全局导调系统和分队模拟训练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已完成了系统功能验证[8],对系统具体信息本文不再赘述㊂对于指挥控制仿真系统,按照需求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部分:信息融合模块㊁指挥作业通用模块㊁效能评估模块㊁辅助决策模块和态势显示模块㊂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㊂图3㊀装甲分队作战仿真试验系统结构图3 1㊀指挥控制仿真系统硬件组成本文所研究的指挥控制仿真系统,在满足装甲分队协同模拟训练功能的基础上,还要满足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仿真试验需求,所以要求指挥控制台硬件部分具有快速的计算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完成辅助决策㊁信息融合㊁信息共享等功能;具备简洁而快速的人机交互能力,实现指挥控制操作快速有效;同时满足装甲分队模拟训练系统的HLA体系结构要求,能够实现系统的互联互用㊁数据共享㊂目前,正常配置的PC机均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完全能够满足以上要求㊂本系统选取一体式可触控PC机并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作为仿真系统软件运行平台,可触控显示器作为重要的人机交互输入和显示工具,实现战场态势显示㊁态势处理㊁文电处理等功能[9]㊂分队指挥控制端与各作战指挥控制端通过计算机局域网络建立持久㊁稳定的连接㊂针对装甲分队指挥控制系统组成需求,设立指挥车指挥控制席位和作战车指挥控制席位,整个作战仿真系统均通过网络集采器(HUB)进行链接,符合HLA体系结构中联邦与联邦成员间的组成要求[10],系统硬件组成如图4所示㊂图4㊀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硬件组成3 2㊀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组成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共分为两类:一是分队指挥车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二是作战车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㊂分队指挥车指挥控制软件除具备一般指控系统软件功能外,还充当了数据处理中心的角色,对仿真进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并按服务请求发送至其他功能模块㊂作战车指挥控制仿真系第1期指挥控制与仿真101㊀统主要是模拟装甲车辆车长席位的指挥控制终端,具备一般装甲车辆指挥控制系统功能即可,但在交互界面设计㊁文电处理和军事地理信息系统使用等方面还要满足使用简洁方便㊁高效准确的原则,以提高战斗效率,提升作战效能㊂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如图5所示㊂图5㊀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结构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有:Җ网络通信模块:实现分队指挥控制仿真软件㊁作战车指挥控制仿真软件㊁装甲分队模拟训练系统和全局导调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㊂Җ数据库管理模块:对系统数据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包括使用人员的输入数据㊁系统运行数据㊁各单元仿真模拟数据等,方便其他模块的查询使用㊂Җ文电处理模块:执行分队指挥员操作命令,将命令按要求发送给各作战终端,接收作战终端的命令执行结果并上报给分队指挥员㊂可提供各类文电编辑模板,以辅助军事指挥人员快速进行基于文电的相关操作㊂Җ态势显示及处理模块:在战斗准备阶段,可导入并显示战斗地区的电子地图信息,可查询㊁标定㊁修改相关地理目标信息的位置㊁状态等,可直观㊁准确地显示战场态势信息,包括武器平台信息㊁目标信息等,具备态势标绘功能,可显示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的打击方案指示㊂Җ对于作战终端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可直观㊁准确地显示已知战场态势和本终端的地理坐标信息,具备态势标绘功能,可显示由分队指挥控制端分配给本终端的打击方案指示㊂Җ效能评估模块(指挥车指挥控制软件):可记录并回放相关战斗进程,并根据效能评估模块的相关方法对待验证技术或战法进行及时的分析评估㊂Җ辅助决策模块(指挥车指挥控制软件):根据作战企图㊁战场环境等情况,在仿真模拟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的基础上,根据作战原则,完成作战方案的规划㊁业务计算等功能,为作战指挥员提供实时地辅助决策㊂Җ辅助决策模块要定义严格的软件接口标准,以满足该模块可拓展可重用的要求,为新技术新战法的设计与研究提供统一的软件需求㊂4㊀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装甲分队指挥控制系统,存在着多种业务互相融合㊁横向联系紧密㊁关系复杂等情况,加上战场情况复杂多变㊁信息流量大,系统各功能模块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将整体效能最大化㊂科学㊁合理地设计仿真系统工作流程,才能将系统效能最大化㊂4 1㊀分队指挥车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由各个模块共同完成指挥控制任务,按照作战仿真试验要求有以下工作过程:1)完成系统初始化㊁系统自检,完成分队指挥控制端与分队模拟训练系统㊁全局导调系统和作战指挥控制端的网络通信测试,初始化作战态势地图,等待作战任务的输入与生成㊂2)接收作战计划,获取已知的战场敌我态势信息(情报获取),指挥员制定作战任务,并结合辅助决策系统的打击方案下达战斗命令㊂3)待作战指挥控制端上报打击结果后,态势显示模块实时更新战场态势信息,指挥员继续下达新一轮火力打击命令㊂4)重复步骤2)㊁3)直至指挥员下达战斗结束命令㊂5)保存战斗数据,准备执行下一个任务㊂在战斗仿真进程中,态势显示及处理模块㊁军事地理信息模块实时与分队模拟训练系统和全局导调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获取模拟战场态势信息㊂文电处理模块一直处于等候状态,待分队指挥员完成文电编辑和确认下发后,及时进行分发处理㊂软件具体工作流程见图6㊂4 2㊀作战车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工作流程作战指挥控制仿真系统由作战仿真车辆中的车长席位使用操作,主要进行接收并显示打击命令㊁上报打击效果㊂车长通过分队模拟训练系统的模拟视景观察战场环境,发现目标及时通过指挥控制系统上报目标类别㊁状态等信息,同时,根据指挥控制仿真系统态势显示和电子地图模块,实时掌握本车位置并进行车辆的路径导航㊂作战车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㊂按照作战仿真试验要求有以下工作过程:1)启动指挥控制仿真软件,初始化各功能模块,与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连接通讯㊂102㊀王钦钊,等:装甲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设计第40卷图6㊀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图7㊀作战车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工作流程2)连接成功,与分队指挥控制端进行信息交互,获取基本战场态势信息,运行态势显示和电子地图模块功能㊂㊀㊀3)收到分队指挥控制端的作战命令,指挥坦克实施火力打击任务,同时通过模拟视景观察战场情况㊂4)判断打击结果,若摧毁,上报打击结果信息㊂5)搜寻敌方新目标,若发现目标,立刻上报目标类别㊁状态㊁位置等信息㊂6)重复步骤3)㊁4)㊁5),收到战斗结束命令,结束战斗㊂5㊀结束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武器装备研究和军事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将仿真技术应用于军事,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实装操作的危险性强㊁成本高的不足㊂本文在原有装甲分队模拟训练系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技术的试验需要,设计了一套能够满足试验㊁训练的分队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指控系统的功能需求㊁软件设计和系统软件工作流程,该系统在逻辑上能够满足装甲分队网络化作战仿真指控系统的需求,可为研究和评估装甲分队新技术㊁新战法提供仿真试验支持㊂参考文献:[1]㊀杨瑞平,张兆峰.指挥控制系统仿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㊀余建军,王海声.基于信息化联合作战的指控与火控一体化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31(4):1⁃6.[3]㊀路建伟,蔡献波,尹跃彬.防空兵网络化作战指挥控制方式[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38(04):114⁃117.[4]㊀曾艳阳,康凤举,等.一种基于SOA的指控仿真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J].系统仿真学报,2011,23(8):1714⁃1718.[5]㊀杨志宇.地面武装机器人指挥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6]㊀朱元武,卢志刚.陆军武器平台网络化火控系统发展思路[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38(10):114⁃118.[7]㊀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信息系统 构建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石[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8]㊀王钦钊,黄钊,李小龙.基于RV的装甲分队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5,34(2):194⁃195.[9]㊀王少杰,许建中.陆军合成营指挥模拟训练系统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08):187⁃190.[10]陈大雷,毕义明,等.基于HLA的导弹分队作战仿真系统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15,35(8):83⁃86+169.。
国防军事中的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研究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在国防军事中日益重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并且作战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因此,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国防军事的一个热门话题。
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可以理解为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辅助指挥决策和实时指挥的系统。
通过分析和应用海量的数据,这些系统可以提供更准确、更快速的战场情报分析,帮助指挥官做出科学的战术决策,并实时指挥作战单位行动。
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战场指挥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强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和作战结果。
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是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的基础。
在现代战争中,各类传感器和通信设备产生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
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是智能化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研究人员需要开发出高效的数据获取和处理算法,以应对数据量大、速度快的挑战。
其次,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优化能力。
传统的决策和指挥系统主要以规则为基础,往往存在刻板和僵化的问题。
而智能化系统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根据历史数据对战术决策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还需要具备辅助决策和实时指挥的能力。
在战场上,指挥官需要面对众多的战术选择和变化,需要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智能化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战场情报和模拟战斗情况,为指挥官提供多种可行的战术选择,并帮助评估每种战术的优劣。
同时,在指挥作战单位行动时,智能化系统可以利用实时数据和信息,做出实时指挥和调度,提高作战效率和战斗力。
最后,智能化战术决策与指挥系统的研究还需要考虑信息安全和保密等因素。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面向军队决策的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设计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其作战需要高度聚合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求制定战略和训练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面对这些挑战,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复杂的计算算法来忠实模拟现实情况,使军队领导者可以用于有效的方法进行战略制定和军队训练。
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军队部署的当前现实和预期目标需求,同时面向未来局势进行可能模拟,为军队领导者提供准确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预测。
为实现这些目标,一个成功的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一、真实感情境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有效性,一个好的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必须要有真实的情境。
这就意味着复杂的地形,真实的人员和设备部署,以及精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
因此,系统里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场景,不同的天气,感知信息和其他因素,就像一个真实环境中那样。
二、可控性和预测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不仅仅要复制现实情境,它还必须赋予用户可控的权限,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调整系统中的不同方面如人员、技术等。
另外,系统必须要集成了预测算法,这样用户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模拟可能的未来情境,让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预防和决策。
三、易用性和能力集成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需要保持易使用性,这样最大化地利用它的能力。
因此,它的组件和功能需要被设计成易使用的标准化形式,以便于用户可以快速学习使用。
同时,系统模块的设计应该遵循AWS架构体系,以便能够快速集成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员信息等。
四、高度可定制每个军队的需求不同,因此,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必须是高度可定制的。
这意味着不同军队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定需求来定制他们自己的系统。
这包括允许他们添加和删除功能,以及调整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置和费用。
五、实时演练高度真实的情境,运行到底级的性能以及支持追加新数据源的扩展性,还意味着综合作战模拟仿真系统是可以用于实时演练的。
• 73•基于某型坦克的特性,针对其火控系统的仿真进行了分析,重点通过分析坦克火控系统特点与坦克火炮运动特点,明确仿真思路,并通过RV引擎、LOD技术等构建实体坦克模型,赋予模型真实物理特性,进而通过设计相应的程序来实现仿真模拟。
装甲装备价格高昂,操作复杂程度高,电子化特征明显,从装备维护的角度来讲,实装训练的实施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
但装甲分队要形成战斗力,必须要使装甲兵上手操作才能提高军事技能。
因此模拟训练成为军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也研制了很多用于装甲部队训练的模拟仿真系统,各有特色,本文基于某坦克火控系统的仿真进行分析,以便为装甲部队仿真模拟训练方式的更新换代,提供一些参考。
1 坦克火控系统在上反稳瞄准系统的支持下,我国现有坦克火控系统,实现了瞄准线独立稳定,可拓展为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在上反稳像瞄准系统下,坦克车组成员中的炮长通过操作台上的陀螺仪操控装置直接控制瞄准线的空间位置,坦克炮由陀螺仪控制随瞄准线进行运动,利用测距按钮,坦克炮上加装的激光测距仪测算目标距离,同时风、耳轴、目标角速度等传感器同时运作,测算目标状态,并炮长利用控制面板设置弹种、药温等,计算机开始跟随测算目标数据变化,循环计算射击诸元,并控制火炮运动调整瞄准角度和提前量,当火炮与预定射击位置高低向与防卫相偏差同时小于射击门限,计算机给出允许射击信号,按下击发按钮,火炮击发。
显然目前坦克火控系统还相对复杂,要对其进行仿真,有一定难度,而为了降低装甲训练成本,提高军事能力,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因此对坦克火控系统进行仿真,设计仿真系统,便于模拟训练。
可考虑从两个层面去设计,一是实体建模,对坦克进行实体建模,并赋予实体火控系统操作对象,比如瞄准镜视场、火炮、弹药、击发系统等,其次对实体各部件进行运动和功能定义,使其具备与真实坦克火控系统操作的沉浸感。
二是要对目标进行随机处理,加载环境参数,目标运动状态参数等。
作战仿真典型案例作战仿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和仿真技术的训练工具,它能够模拟真实作战情境,帮助军队进行训练和决策。
作战仿真典型案例可以从不同军种、不同地域和不同环境中选取,以展示作战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作战仿真案例,以及它在军事训练和战场决策中的作用。
案例名称:联合作战实兵演习仿真案例背景:某国军队在进行联合作战实兵演习时,面临着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的复杂情境。
为了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及协同作战能力,军方决定采用作战仿真技术进行演习模拟,以检验各军兵种的实战能力和指挥系统的协同配合能力。
作战仿真过程:1. 场地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实际演习场地进行精确的三维建模,包括陆地、海域和空中环境。
模拟软件能够还原真实地形、天气、光照等变化,使得演习仿真更加真实可信。
2. 兵力展开:各军兵种根据实际作战编制与战术流程,对自身作战兵力进行展开并实时输入模拟软件中。
各兵种根据任务分工进行任务模拟,包括陆军的攻坚、海军的封锁和空军的制空。
3. 指挥决策:演习指挥官和作战指挥员根据仿真情境进行指挥决策,并通过作战仿真系统模拟操作实施,并观察实施效果。
指挥决策包括兵力调配、火力支援、侦察破袭等多种战术。
4. 实时反馈:作战仿真系统能够实时产生仿真战场情况,包括兵力损耗、敌我双方兵力动态、火力效果等。
指挥官和作战指挥员能够及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并调整指挥决策。
作战仿真效果:1. 增强实战能力:通过作战仿真演练,各军兵种能够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多次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和战术水平。
2. 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各军兵种在仿真环境下进行协同作战演练,增强了互相配合的能力,提高了协同作战效能。
3. 优化指挥系统:指挥官和作战指挥员在作战仿真中能够实际操作指挥系统,提高了决策和指挥效率,优化了指挥系统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结语:作战仿真在军事训练和战场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作战仿真技术在提升军队作战能力和决策水平方面的巨大潜力。
坦克综合训练模拟器的系统软件方案坦克单车及分队战术模拟训练系统由分队服务器、导演控制台、通信指挥控制台、坦克单车作业终端组成,坦克单车作业终端包括车长舱、射击舱和驾驶舱。
系统能够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坦克部(分)队训练需求,完成坦克单车专业、整车协同、单车战术和分队战术等训练科目,具有单车综合和分队战术两种训练模式,可以全面提高坦克指战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术能力,促进战斗力的快速形成,有效节约训练资源,军事效益显著。
产品软件开发可以来这里,这个首叽的开始是壹伍扒中间的是壹壹叁叁最后的是驷柒驷驷,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
功能坦克单车及分队战术模拟训练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系统检测、单车训练、分队训练、成绩管理等;其中单车训练功能包括车长训练、炮长训练、驾驶员训练、整车协同训练和单车战术训练5种训练类型,分队训练功能包括红蓝对抗战术训练、单方演练战术训练2种训练类型;每种训练类型均包含训练方案编辑、组织训练、训练评价和训练回放4个过程。
1、系统管理对全系统网络配置进行查看,对使用训练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对系统的各类训练记录数据进行管理。
2、系统检测对全系统的单车作业终端和红/蓝导演台的状态进行检测,还可以对每个单车作业终端的车、炮、驾训练舱位的硬件信号进行检测和调试。
3、单车训练可以编辑专业训练和战术训练的训练方案,可以组织车长训练、炮长训练、驾驶训练、整车协同训练和单车战术训练;专业训练时可以选择参加训练的单车终端模拟器,战术训练分为自由训练和监控考核2种训练模式,其中监控考核模式时需要指定训练监控的导演台(总、红、蓝);专业训练由计算机评判训练成绩,战术训练由组训者进行人工评判。
4、分队训练可以组织红蓝对抗战术训练或单方演练战术训练,进行编辑分队训练的想定方案(包括训练想定编辑和战场部署编辑)和组织训练;组织分队训练时,可以选择和查看不同的训练想定方案,可配置参训的单车终端模拟器;组织分队对抗训练或单方综合演练时,可以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各种导调干涉;可根据训练评分方案对训练过程进行打分,在训练结束后可以进行人工综合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