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与柳士英_徐苏斌
- 格式:pdf
- 大小:538.63 KB
- 文档页数:5
柳士英的建筑思想和日本近代建筑的关系柳肃[日]土田充义提要:柳士英是中国近代建筑吏上的重要人物。
他是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创始人。
他设计的建筑是当时中国少有的现代主义风榕的作品。
本文通过分析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状况,以厦柳士英留日时目本建筑学界的状况和他在日本所受教育和影响,论证了他的现代主叉建筑思想和日本近代建筑的关系。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部分情况厦其和日本近代建筑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柳士荚、建筑思想、现代主义思潮、日本近代建筑、)擎毒,、柳士英,字“飞雄”,】893年】1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2年跟随其兄去日本,】92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今东京工业大学的前身)建筑科,同年回国。
1921年人日本人冈野重久在上海开设的冈野建筑事务所工作。
1922年与留日同学王克生等人一道在上海开设华海建筑事务所。
1923年创造苏州E业专门学校建筑科,担任科主任。
此为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建筑科。
1927年任职于苏州市工部局,主持苏州市的城市规划。
1934年应留日同学刘敦桢之邀去长沙,任湖南大学土木系教授.主持建筑学科。
此后历任土木系主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副校长等职。
j973年逝世于长沙。
柳士英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事务完全被外国人所垄断的年代里,他和王克生等人创立的华海建筑事务所是最早的中国人自己开设的建筑事务所之一。
他于1923年创立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即后来的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高等院校建筑学科,标志着中国正规的建筑教育的开端。
而且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此外,在那个中国建筑人才极端匮乏的年代里,他在从事建筑教育培养人才的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建筑设计工作。
在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初的30余年时间内共设计建筑40多座。
他的设计风格以现代主义为主,在那个以西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和中国传统式样为主流的年代里,像他这样坚持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人也是为数不多的。
迫在眉睫的天津碱厂保护
闫觅;徐苏斌;青木信夫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2011()1
【摘要】2006年4月18日,无锡举办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会上通
过并发表了《无锡建议》。
2010年11月5日,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通过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倡议书——《北京倡议》。
中国正式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提上日程已经经过了近五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获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大量的工业遗产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仍然面临着危险。
位于天津市海河之滨的天津碱厂就是其中之一。
【总页数】3页(P67-69)
【关键词】建筑遗产保护;天津碱厂;中国工业;学术研讨会;城市化进程;清华大学;专
家学者;工业遗产
【作者】闫觅;徐苏斌;青木信夫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8.1
【相关文献】
1.从天津碱厂保护到工业遗产价值认知 [J], 季宏;徐苏斌;闫觅军
2.勇于改革勇于实践——记天津碱厂铸造厂厂长、高级工程师沈家骅 [J], 唐淑
娥
3.一次成功的国际技术合作——记天津碱厂与俄罗斯斯捷尔利塔马克制碱联合公司技术交流情况 [J], 柳中行
4.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碱厂 [J],
5.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碱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柳士英早期建筑思想研究陈思桦;柳肃;俞潮韵【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考证及实地调研,研究了柳士英先生早期在上海、杭州、安徽落地的7个建筑作品.结合柳士英早年职业生涯履历的同期发展,探讨了在当时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设计思想交替演变的社会背景下,柳士英建筑设计思想变化的形成过程,以期对中国近代第一批留日建筑师的人物研究补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资料.【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柳士英;早期思想;建筑设计【作者】陈思桦;柳肃;俞潮韵【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提及柳士英,国内学者对他的研究集中于他职业生涯中期在湖南大学的建筑作品,而对其早期与晚期的作品及设计思想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对柳先生早期的建筑与规划思想特点的变化做进一步的探究,更好地夯实下一步对中晚期作品的论述。
为了更好地探究柳士英先生早期设计理念及思想变化,正确划分柳先生职业生涯的各个发展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大致可以把他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1 至1934 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柳士英,归国后,从上海日华纱厂施工员到华海公司建筑部合伙人,后历任苏工专建筑科主任与苏州工务局局长,最后回到上海,设立华海公司及在高校授课。
第二阶段:1934 年到1953 年,柳士英前往长沙,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后任系主任。
第三阶段:1953 年以后,柳士英于武汉担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院长,并参与华中工学院总体规划和校舍设计。
1958 年以后,柳士英开始走上湖南大学领导岗位,鲜有作品出现。
1 认可日本建筑科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方针,重视施工技术的模仿与学习1920 年,柳士英毕业归国。
彼时,外来资本不断涌入中国,西方职业建筑师以各种经营方式垄断了大量的建筑市场,中国职业建筑师还没有出现。
柳士英也因出身寒门,求职受阻。
后经同校前辈朱士圭介绍,进入日华纱厂工作,任监造厂房的施工员。
魏芬?工业先导范旭东?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早年,范旭东被家人送到日本读书,一个日本校长对他说:“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
〞此言,刺激了他的一生。
从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毕业后,他随即回国,立志于复兴中国的盐业。
那时,中国人虽然守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食用的盐却仍是土法制作的粗盐,效率低,纯度低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
因此,有西方人嘲笑中国是“食土民族〞。
实际上,制作精盐并不难,本钱也不高,只是中国缺少这方面的化工人才,精盐市场长期被英商和日商垄断。
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盐砣遍地的海边,用5万元股本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
他在塘沽的渔村开始研制精盐,很快令纯度到达90%以上,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
它品质洁净、均匀、卫生,深受消费者欢送。
久大精盐公司业务也开展极快,各地经销分店只做批发,不做零售,随运随销,获利可观。
范旭东因此成为民族工商业界崭露头角的人物。
随着精盐厂的成功,范旭东将视线移向了被西方长期封锁的制碱工业。
当时,国人最常见的装束是粗布长袍,色彩单调,并且不耐磨。
印染的布料是一种奢侈品,因为印染需要用碱,而碱十分昂贵。
在制碱业,以氯化钠与石灰石为原料的“苏尔维法〞是最先进的技术,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专利垄断,对外绝不公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民族布业工厂陷于停顿。
范旭东决意雪耻制碱,一群跟他意气相投的青年科学家围拢在他的周围,其中有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硕士陈调甫、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专业毕业生李烛尘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侯德榜,这是企业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团队。
1918年,永利制碱公司在塘沽成立,在天津日租界太和里范旭东的家里,他们仿造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苏尔维制碱法做小型试验,居然成功试制出纯碱,这更增强了范旭东创办碱厂的决心。
工厂筹备过程中,垄断制碱技术的几大国际公司严格保密,几乎无法采购到成套的机器设备,一切都需重新设计、钻研自制。
日本的商业建筑发展小议
徐苏斌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1998(000)006
【摘要】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的商业建筑又有新的发展,“商业建筑”概念的模糊化发展,商业建筑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商环境”的创造,建筑设计和种引人注目之外,如大型复全商业设施的升级、历史建筑的活化、自然材料的应用。
中国的商业建筑近年有很大发展,今后应在“商环境”的创造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徐苏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7
【相关文献】
1.日本大型商业建筑的环境建筑观 [J], 王思远
2.城市商业建筑发展历程对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启示 [J], 黄鹭红;曹军满;周波
3.小议地铁沿线地产开发与商业建筑设计 [J], 王艺瑶
4.小议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J], 多巍巍
5.小议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特点、内涵及原则 [J], 于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日本好榜样
庄西真
【期刊名称】《职教论坛》
【年(卷),期】2010(000)016
【摘要】@@ 即使是在丰田汽车没完没了地召回的情况下,我也认为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依然是非常强大的,其精益的生产模式、企业精神、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等都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总页数】1页(P1)
【作者】庄西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学习好榜样树立好作风创造好业绩——浙江省掀起学习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高潮
2.学习姜松好榜样敬业奉献树形象爱洒沃土铸忠魂情系大地国土人——农垦绥化国土资源分局掀起向姜松同志学习热潮
3.解放军是学习的好榜样——读《向解放军学习》有感
4.学习雷锋好榜样
5.学习好榜样、树立好作风、创造好业绩——省档案局召开全省档案系统学习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IANG CHAO 风雨同舟旧梦探寻路漫漫 柳士英,祖籍江苏省苏州市。
1893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
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缫丝养家糊口。
8岁就读于苏州慈善堂附设小学,14岁离家投考南京陆军小学,后升入陆军中学。
辛亥革命爆发后,柳士英随兄柳伯英(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任齐鲁总司令)参加革命军苏州先锋营,光复苏州。
随后,柳士英任北伐先遣团先锋营营长,领兵参加攻打南京,驱逐张勋。
后调上海率学生军200余人北上青岛与山东实力派作斗争。
1912年随兄逃亡日本,改名飞雄,在预备学校学习一年后,考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
五四运动期间,柳士英参加留日学生代表团,回国请愿,在上海主办《救国日报》,组织学生罢课,后重返日本。
此时,他认为:从军救不了中——记爱国民主人士柳士英湖南建筑教育的先行者■张书志国,因为在军阀混战时期,军队是军阀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从此以后,他发誓“一不从军,二不革命,三不问政治”,更不参加党派活动,他决定专攻建筑学,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
1920年,柳士英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回上海任日华纱厂建厂监工员,一年后转东亚公司,任建筑技师,再转冈野建筑师事务所,任设计师。
为了突破帝国主义洋行势力的垄断控制,1922年,柳士英脱离冈野建筑师事务所,与留日同学刘敦桢、王克生、朱士杰等在上海创建华海建筑师事务所,自任主任建筑师,独立自营建筑设计业务。
该所成为第一所中国人经营的建筑师事务所,树起了中国建筑师的旗帜。
1923年,随着社会对建筑业的需要,柳士英意识到兴办建筑教育之重要性。
他说:“我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多少城市园林需要规划建设,工作复杂而又繁重,非培养自己的建筑人才不可。
”于是,他与留日同学刘敦桢、朱士杰、苏淼等发起并主持创办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自任建筑科主任,并担任建筑营造、建筑设计、建筑历史等课程的教学。
这是我国最早开办的建筑专科之一,成为著名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前身,在我国建筑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著名贪官名录
穆仁姆
【期刊名称】《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查处了一大批大贪官: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沈阳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海关原副署长王乐毅、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原光大董事长朱小华、原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穆仁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9
【相关文献】
1.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公布 [J], 本刊编辑部
2.历史上七大“著名”贪官 [J], 李世愉
3.声音设计的突破没有捷径——专访著名录音师陶经 [J], 孙琳
4.脱工匠之巢臼进艺术之殿堂——访著名录音师娄炜 [J], 孙琳
5.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民政部公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O riginal Japanese languag e edition Handybook M echa tronics(Kaitei2Han)Supervised by Hirofumi M iuraWrit ten by Kajirou Watanabe et al.Copyright槪2005by Kajirou Watanabe Publis hed by Oh msha,L td.T his Chinese versio n published by Science P ress,Beijing Under license from Oh ms ha,Ltd.Copyright槪2006All rights reserved机电一体化 〔日〕三浦宏文 主编 杨晓辉 译北 京 图字:01 2006 2188号内 容 简 介 本书为“O H M h a ndb o ok”系列之一。
该系列共4册,分别对电工、电子、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典型应用及最新发展动态进行介绍。
本系列特点是内容丰富但精练,重点突出,插图丰富,有重点名词提示,并在书末附有中文索引。
本书共10章126节,主要以机器人为主线来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机械零件与机构、传感器技术、执行装置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系统控制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实践和机器人竞赛等。
为便于读者理解,书中引用约640幅插图,内容循序渐进,叙述精练,易读易懂。
本书既可以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入门书,同时也是机器人竞赛参考书。
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或学习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读者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机电一体化实用手册/(日)三浦宏文主编;杨晓辉译.—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O H M handbook) ISB N978 7030179845 Ⅰ.机… Ⅱ.①三…②杨… Ⅲ.机电一体化 技术手册Ⅳ.T H 3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04065号责任编辑:刘红梅 崔炳哲/责任制作:魏 谨责任印制:刘士平/封面设计:李 力北京东方科龙图文有限公司 制作ht tp://w w w.o kb oo k.c om.c n 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ht tp://w w w.scie nce p.com源海印刷责任有限公司 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01年8月第一版 开本:A5(890×1240)2007年1月第二版 印张:181/22007年1月第七次印刷 字数:461000印数:21001—26000定 价:42.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枙环伟枛) 机电一体化是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控制、信息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
初探近代日本对华的侵略
王恩建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屡次遭到外国的侵略,其中以日本帝国主
义对中国的侵略尤为为严重,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也最深。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在中学教学中占有很重的份量,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总页数】2页(P306-307)
【作者】王恩建
【作者单位】河北霸州市第八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313.4
【相关文献】
1.试论近代日本的人口问题与对华移民侵略
2.近代日本侵略扩张中的"特殊地位"论r——《东方杂志》的日本观研究
3.试论日本对华的文教侵略与中共的反文教侵略
4.从军票到伪满央行货币看近代日本的金融侵略
5.近代日本对华经济调查初探——以日本外务省和东亚同文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70年日本赤军劫机内幕
张艳茹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20世纪60年代,日本一些激进的学生团体要求社会和政治革命。
1969年5月,盐见孝也、田宫高磨等激进派组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赤军派”。
田宫高唐等人认为,“应该改造社会主义各国,作为日本革命的基地,也作为世界革命的国际基地。
先在社会主义国家做好武装斗争的准备后,再重新登陆日本”。
他们认为,朝鲜是地理距离最近的“和帝国主义有敌对关系的国家”,是“最近的反美国家”。
所以他们决定劫机飞往朝鲜。
【总页数】1页(P57)
【作者】张艳茹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3.4
【相关文献】
1.劫机犯卓长仁命毙台北内幕 [J], 唐席平
2.北清事变中日本出兵内幕探析——以日本陆军大臣桂太郎的言论为中心 [J], 杨茜
3.内地被遣返劫机犯试图再劫机内幕 [J], 东;时闻成;
4.急报“九·一一”劫机内幕的邓月薇 [J], 朱国秋
5.日本赤军派头目获释内幕 [J], 魏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工业高中教改动向
陈英招
【期刊名称】《外国教育研究》
【年(卷),期】1988()2
【摘要】随着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其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东京工大工学部附属工业高中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进行的新的实践。
1、实施“类型选择”课程近几年,日本工业高中学生的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能力、个性、出路等也趋向多样化了,毕业生开始活跃在各个领域。
面对这种情况,工业高中这种基础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工业高中;类型选择;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中学生;课题研究;三次教育改革;课程;计算机;工业技术
【作者】陈英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发展综合高中加强专业教育:谈日本高中段的教改动向 [J], 苏真
2.日本汽车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工业设备投资动向 [J], 梁术
3.1992年日本芳烃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动向 [J], 谢兴衍
4.日本青少年高中阶段国语教育政策的新动向解读——以2018年日本高中国语教学大纲修订案为例 [J], 刘桂萍;朴银实
5.从日本钢管公司购买美国卢奇钢厂看日本钢铁工业的新动向 [J], 章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社团考察团到建设部进行考察交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1997(000)011
【摘要】应民政部的邀请,以日本阪神淡路基金会代表今日忠为团长的日本赴中国社团考察团,由民政部的同志陪同,3月5日下午专程来建设部进行考察交流。
王德楼、张树恩、邹时萌及部公司社团办的有关同志参加交流活动。
应客人的要求,王德楼同志介绍了建设部管理职能和概况,着重介绍了建设社团近几年的发展及【总页数】2页(P13-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2.2
【相关文献】
1.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考察团赴日本交流考察纪要 [J],
2.专家溯源河南行中日矿冶一脉承——日本矿冶遗址专业考察团来华考察与交流情况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 [J],
3.黑龙江省蔬菜育种及栽培技术交流考察团赴日本园艺科技考察报告 [J], 邓立平;于广建;时泽远;徐振生
4.走基层交朋友促交流——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考察团赴台交流考察侧记 [J], 黄洪旺
5.越南司局干部考察团到大理进行实地考察交流 [J], 徐靖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企业技术引进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刘书元
【期刊名称】《国外建材科技》
【年(卷),期】1996(017)004
【摘要】笔者根据技术引进的基本涵义,分析了国外有企业技术引进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效益的看法与建议。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刘书元
【作者单位】科研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1
【相关文献】
1.日本技术引进成功经验探析 [J], 阎莉
2.学习和借鉴日本山九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交通运输部第29期赴日物流研修班系列报道之一 [J], 河津修;郑小鹏;吴晓武;王瀚;王佳强;严季
3.学习和借鉴日本山九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交通运输部第29期赴日物流研修班系列报道之一 [J], 河津修;郑小鹏;吴晓武;王瀚;王佳强;严季
4.试论日本技术引进的成功经验 [J], 宋毅
5.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日本政府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J], 王学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势互补共求发展中日造船界进一步扩大合作
范斌
【期刊名称】《船舶物资与市场》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以世界造船大国著称的日本,首次转向中国订船。
去年底,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顺利向日本出口一艘5.2万吨储油轮和一艘破冰船之后,又新签署了包括两艘1.5万吨级散货船在内的共计5艘新船订单。
这不仅对于进一步打开和进入日本船舶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中日两国造船业之间的合作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范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4
【相关文献】
1.中俄合作进一步加强两河流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J], 李静
2.中日合作优势互补潜力巨大 [J], 孙尚清
3.校企合作共育人才优势互补同享发展——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掠影 [J], 李琴
4.王彩凤在中日稀土交流会上希望中日优势互补合作互利双赢会上双方各自通报
了日前稀土及有色金属的产销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J], 龙志奇
5.进一步扩大中日间技术转让和经济技术合作 [J], 马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