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012.50 KB
- 文档页数:49
高速铁路列车车体结构模态分析与优化高速铁路列车的运行速度日益增加,为确保列车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车体结构的模态分析和优化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列车车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车体结构来提高列车的运行性能。
首先,我们将进行高速铁路列车车体结构的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研究机械结构在固有频率下的振动特性的一种方法。
通过计算车体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可以了解列车在不同振动模态下的响应情况,并判断是否存在共振问题。
同时,模态分析还可用于检测车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并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在模态分析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列车的运行工况、车体结构的材料特性、连接方式等因素。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整个车体结构进行离散建模,并计算出结构的振动模态。
对于高速列车而言,模态分析的重点通常是低频振动模态,因为高频模态对列车运行影响较小。
针对模态分析结果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车体结构的优化。
优化车体结构旨在提高列车的运行性能,例如减小结构的重量、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降低共振风险等。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优化方法。
首先,材料选用是车体结构优化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轻量化效果,减小车体质量对列车的影响。
优化材料的选择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疲劳性等多方面因素,并使得整体材料成本不过高。
常用的思路是采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
其次,结构拓扑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重新设计和优化车体结构的拓扑形状,可以减小结构的重量和体积,提高结构的刚度。
例如,在车体结构的运动关节点上增加加强构件,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减小结构的应力集中。
另外,结构的缺陷和不规则特征都会影响模态分析的结果和车体的振动性能。
因此,进行几何形状的优化也是必要的。
几何形状优化可以通过对车体的涵义管线和曲线进行优化,以减小空气阻力和降低噪声。
此外,优化结构还应考虑列车的气动性能,以提高列车的稳定性和降低风险。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车身结构分析及轻量化优化设计姓名:孙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车辆工程指导教师:朱茂桃;陈上华20040601江苏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图2.3计算对象的实物照片2.2.1模型的简化以某军车作为研究对象,其外形如图2.3所示。
该车是—种采用焊接、铆接以及螺栓连接等方式建立起来的空间板壳结构。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前,用Pro/E建立军车的初步实体模型。
参考文献及以前的工作经验,确定模型的简化原则如下;①略去功能件和非承载构件嗍。
②将连接部位作用很小的圆弧过渡简化为直角过渡。
③在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对截面形状作一定的简化。
④对于一些结构上的孔、台肩、凹槽、翻边在截面形状特性等效的基础上尽量简化,对截面特性影响不大的特征予以忽略。
【111【121[13】⑤对于车身各大片间的连接部位,采用耦合约束。
按照简化原则,运用Pro/E得到整车实体模型,将其输出为IGES文件,运用ANSYS输入命令,转换为DB文件。
所建立整车实体简化模型如图2A所示:8江苏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图2.4研究对象实体模型2.2.2模型离散化图2.5整车离散化模型2.2.3整车模型工况选取和边界条件的处理2.2.3.1模型工况的选取及约束处理汽车车身通过前、后桥支撑在地面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悬架传给车体。
车身骨架与车架刚性相连,而车架通过悬架系统与车桥相连。
因此不同的悬架系统对车架以及车身骨架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较大。
若忽略悬架的约束作用,采用简单的两点支承方式,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若不考虑悬架的结构形式如何,仅用螺旋弹簧来模拟钢板弹簧悬架,也与实际结构不符,因为钢板弹簧除了作为弹性元件外,还起到导向作用,因此在各个方向上均9江苏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3.2整车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㈣嘲嘲1圈嘲剀嘲3.2.1整车强度分析1.弯曲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在满载,弯曲工况下,得到整车的应力分布,从应力分布彩图中可以知道,车身骨架以及车身蒙皮上的应力都比较小,最大应力为60.IMPa,位于钢板弹簧后吊耳与车架相连接的位置。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技术与方法3.4.1 车身结构设计断面的确定与定位-由断面设计硬点驱动的车身结构设计车身包括金属车身及内外饰件,金属车身又包括白车身和封闭件, 即车身包括CLOSURE封闭件(车门,前后罩板,前后盖(门),玻璃和前、后保险杠), 白车身BIW(BODY IN WHITE) , 内外饰件和车身附件。
白车身(BODY IN WHITE)是除车门、前后翼子板(罩板)、玻璃、前后盖(门)、前后保险杠和内外饰件外的其他金属车身件的统称. 详见如下各图及如下各项内容。
依照3.1,3.2,3.3章节的设计方法,进行车身结构设计如下:a)左/右前车门总成的设计〔包括前车门内板、外板、车门铰链、玻璃升降器等的设计〕b)左/右后车门总成的设计〔包括后车门内板、外板、车门铰链、玻璃升降器等的设计〕c)左/右侧围总成的设计d)驾驶舱前围总成的设计e)顶盖总成的设计f)地板总成的设计g)前舱盖板的设计h)后行李箱盖或后背门的设计i)前上下横梁及前灯架设计j)后围横梁及灯架设计k)发动机舱结构设计l)驾驶舱与行李舱隔板及梁的设计m)其他零部件系统设计图3.4.1 将车身设计断面的分类与编号图3.4.2 基于参考车型的BENCHMARK断面的断面设计图3.4.3 选定车身密封断面的设计方案车身结构设计的步骤与过程如下所述:图3.4.5 建立benchmark车型白车身数字化原型车设计建模造型面硬点3.4.2 开闭件设计开闭件(CLOSURE)一样包括4门2盖或5门1盖(两厢有后尾门汽车)。
1、车门设计车门外板设计是依照光顺好的整体造型面和车门轮廓线的切割面片基础上加上周边翻边和门锁等特点后的车身零件. 分缝线通过两种方法获得(a)一样先将汽车内外外观面整体造型面光顺到A级曲面(CLASS A), 同时将造型边界线投影到XZ铅垂平面后光顺到A级曲线, 然后采纳该投影的边界线投影到光顺好的A级大造型面上与造型面相交获得的边界线,该交线理论上确信也是A级曲面。
城市轨道车辆车体分析和结构说明首先,城市轨道车辆的车体通常由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构成,这些材料具有较轻的重量和高的强度,能够提供良好的结构支撑和碰撞吸能性能。
车体结构以箱型结构为主,具有强度高、刚性好的特点,能够抵抗外部冲击和扭曲变形。
此外,车体采用分割式结构设计,方便维修和更新车辆的各个组件,降低了维护成本。
其次,城市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包括车头、车体和车尾三个部分。
车头通常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和防撞装置,以保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运行,同时提供紧急制动功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车体部分由若干车厢组成,车厢之间通过连接节进行连接。
车厢内部设有座椅、扶手、垂直支撑杆等设施,以提供乘客的座位和站立空间,并通过各种装饰和灯光设计,提供舒适和宜人的乘坐环境。
车尾部分通常安装有备用能源设备和故障排除系统,以应对紧急情况和故障发生时的处理。
另外,为了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城市轨道车辆还采用了一系列的防振、减噪和减震设计。
例如,车轮和轨道之间安装了减震橡胶垫,用于减少车辆和轨道之间的冲击和振动。
车厢底部和车体的结构也采用了一些减震和吸震材料,以降低乘客的震动感和噪音。
车厢内的扶手和座位也采用了防滑和减振材料,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
此外,城市轨道车辆还配备了先进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以保持车厢内的舒适温度和空气流通。
车体上还安装了紧急开门装置和灭火设备,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火灾防控。
总之,城市轨道车辆的车体设计和结构旨在提供乘客的安全、舒适和便利性。
通过采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车体具有较轻的重量和高的强度,能够抵抗冲击和变形。
同时,车体还配备了各种防振、减噪和减震设计,以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轨道车辆的车体设计和结构将进一步满足乘客的需求,并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高效和智能的解决方案。
房车车架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发布时间:2023-06-20T01:07:16.879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1期作者:卜祥谦[导读] 车架是跨接在房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房车的基体。
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撑在车轮上。
山东奥斯登房车有限公司山东济宁 272000摘要:房车,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
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
随着自驾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房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升房车驾驶的安全系数,保证人们的安全出行,必须要提升房车的质量。
因此,本文将重点就房车车架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车;车架;结构;优化;设计1房车车架车架是跨接在房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房车的基体。
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撑在车轮上。
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房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
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房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房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车架的结构形式首先应满足房车总布置的要求。
房车在复杂的行驶过程中,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总成和部件之间不应该发生干涉。
房车在崎岖道路上行驶时,车架在载荷作用下可能产生扭转变形以及在纵向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当一边车轮遇到障碍时,还可能使整个车架扭曲成菱形。
这些变形将会改变安装在车架上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因此,车架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为了提高房车整车的轻量化水平,要求车架质量尽可能小。
车体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交通工具要求的日益提高,车体结构设计已经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程任务。
以下围绕车体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明确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车体结构设计的目标与原则车体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车辆在各种工况下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要关注轻量化、舒适性和美观性等要素。
为达成这些目标,设计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安全性:车体结构设计必须满足对乘员的保护要求,避免在碰撞过程中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
2.追求轻量化:通过优化材料和结构,降低车体重量,从而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3.保持舒适性:车体结构设计应尽量减少振动和噪音,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4.满足美观性:外观设计要符合大众审美,展现出品牌特色和个性风格。
二、车体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1.结构优化与材料选择结构优化是车体结构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合理的结构能使车体在承受各种载荷时保持稳定,同时减轻重量。
采用先进的有限元分析(FEA)和优化算法,可以对车体结构进行精细化分析,找出最优设计方案。
材料选择也是关键环节。
高强度钢、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轻量化特性,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用。
例如,高强度钢适合用于制造要求高强度和碰撞安全性能好的结构件;铝合金具有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适用于外观覆盖件和内装件;复合材料则因其强度高、成型性好而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跑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制造。
2.碰撞安全性设计碰撞安全性是评价车体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吸收与传递路径,以确保乘员舱的完整性及对乘员的保护。
主要措施包括:设计合理的碰撞吸能结构,以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优化乘员舱结构,使其在碰撞时保持稳定;采用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安全装置,降低乘员受伤风险。
3.动态特性与振动控制车体结构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车辆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高速列车车体结构模态分析与优化在现代高速列车的运行过程中,车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对列车的安全和乘坐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高速列车的车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优化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模态分析是指对车体结构进行振动特性分析的过程。
通过这一分析,可以得到车体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固有频率、振型及其特性等。
这为车辆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现代高速列车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车体结构往往相对较轻,因此其固有频率往往较高。
模态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确定车体各部分的固有频率,并对结构进行优化,以避免共振和其他不良的振动现象。
在进行模态分析时,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进行模拟计算。
在车体结构中,将结构划分为多个有限元,通过求解各个有限元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
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态分析得到车体结构在外部激励下的响应,如加速度、位移等信息。
这对于评估车体结构的抗震和耐久性能,以及优化车体结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模态分析得到车体结构的振动特性后,接下来可以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标通常是通过改变车体结构设计来使得固有频率尽可能远离列车运行频率,从而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
一种常用的优化方法是结构降阶。
通过改变车体结构的材料和截面尺寸等参数,使得车体的固有频率减小。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装振动吸附器等装置来实现优化。
在高速列车车体结构模态分析和优化的过程中,工程师们还需考虑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例如,车体结构的刚度和耐久性要求,以及结构的重量和成本等。
优化设计不仅要满足振动特性的要求,还要兼顾这些因素的影响。
总之,高速列车车体结构模态分析与优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任务。
通过对车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可以了解车体的振动特性,并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优化设计旨在降低车体的固有频率,从而避免共振和其他振动问题的发生。
同时,还需考虑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刚度要求、耐久性、重量和成本等。
这样的工作旨在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高速铁路交通的需求。
动车组的车体结构设计与优化分析一、引言动车组是现代高速铁路的核心车辆之一,其车体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对于列车的运行安全、乘坐舒适性以及运行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动车组的车体结构设计与优化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动车组的车体结构动车组的车体结构主要由车体壳体、车体内部设备(如座椅、厕所等)以及车体连接部分(如车头、车尾)组成。
其中,车体壳体是车体结构的主要承载部分。
1. 车体壳体设计车体壳体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强度要足够,在运行时能够承受外部载荷和冲击力;刚度要优良,能够保证列车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轻量化设计,减少整车重量,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可以采用复合材料、铝合金等轻量高强度材料作为车体壳体的主要材质。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优势,合理布置构件,以提高车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 内部设备设计动车组内部设备的设计要兼顾舒适性和安全性。
首先,座椅的设计应考虑乘客的舒适感受,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则,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空间。
同时,座椅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以确保列车的安全。
另外,厕所、餐车等设备的设计也需要考虑人机工程学原则,保证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同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滑地板、防撞装置等,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3. 车体连接部分设计车体连接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车头和车尾的连接方式。
为了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性,车头和车尾的连接部分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防震性能。
在车头和车尾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优化的连接方式,例如,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件,方便进行维护和修理;采用防震装置,减少外部冲击对乘客的影响。
三、车体结构的优化分析车体结构的优化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强度优化、材料优化、结构优化。
1. 强度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对车体结构进行强度分析,找出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载荷作用,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提高车体的整体强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姓名:、、、、编号:、、、、、、、、、、技术学院年月日、、、、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A·编制设计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系(部)主任、、、、、年月日、、、、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机械工程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专题(论文)题目: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指导老师:、、、、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委员:,,,,,,、、、、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页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融入全球的竞争之中,入世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大推动力量,使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水平,才能不断地发展自己,巩固自己,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如何在设计阶段提高车身制造质量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目前的汽车车身的发展现状,进行有关车身的探讨和研究,并从车身造型演变及发展现状,车身概述,车身外形的设计方法等方面对汽车车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设计与构思。
以期达到对汽车车身更好的探讨和理解。
关键词:车身概述,发展现状,车身设计,功能设计论文类型:毕业设计ABSTRACT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s auto industry began to integrate into the global competition among the WTO to become a huge driving force for China's auto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but also will face a severe test . In such a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f you want a place to be with excellent product quality, advance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ir own, to consolidate themselves in order to adapt to new forms of need,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refore, how the body manufacturer in the design phas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urr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ar body, and the relevant bod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evolution and status of body shape, body outlines, body shape design methods, are described on the car body and analysis, and the correlations The design and concept. To achieve a better body of the car and understanding.KEY WORDS:Body outlines, development status, body design, accessories design Dissertation Type:Graduation目录第1章绪论 (5)1.1 汽车造型的演变及发展现状 (5)1.1.1 马车型汽车 (5)1.1.2 箱型汽车 (6)1.1.3 甲壳虫型汽车 (6)1.1.4 船型汽车 (6)1.1.5 鱼型汽车 (6)1.1.6 楔形汽车 (7)第2章汽车车身概述 (9)第3章汽车车身外形设计方法综述 (12)3.1 传统手工设计方法简介 (12)3.2 现代车身设计方法简介 (13)第4章当代汽车车身设计浅析 (16)4.1 车身的内部设计 (16)4.2 车身的外部造型设计 (16)4.3 车身设计安全性很重要 (17)第5章车身设计流程与技术探索 (18)5.1 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 (18)5.2 白车身外观品质的研究方法 (19)5.2.1 外观公差的标定 (19)5.2.2 适用制造公差的程序 (21)5.3 容差分配理论 (21)5.3.1 概念 (21)5.3.2 理论基础 (22)5.3.3 容差分配的范围 (22)5.3.4 容差分配的计算方法 (23)5.3.5 容差分配的作用 (23)5.4 零件制造公差的设定 (23)5.4.1 宗旨 (23)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5.4.2 适用范围 (23)5.5 移动公差的设定 (23)5.5.1 宗旨 (23)5.5.2 移动公差的含义 (24)5.5.3 适用范围 (24)5.5.4 决定移动公差(设定移动公差范围) (24)5.6 制造基准的定位方案研究 (24)5.6.1 制造基准的含义 (24)5.6.2 适用范围 (24)5.6.3 对制造基准的分析方法 (24)5.6.4 所需资料 (25)第6章轻型车身的功能设计 (26)第7章结论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第1章绪论1.1汽车造型的演变及发展现状一部好的汽车特别是高档次的轿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即是它的外表汽车车身,因而其背后的汽车车身制造工程技术尤为重要。
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的研究与优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流选择。
而作为高铁的代表,动车组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因此,动车组的性能表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车体结构设计是影响动车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出发,探讨其研究与优化。
一、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动车组的车体结构设计对其性能和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车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动车组的运行效率和轨道通过能力;另一方面,合理的车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的防护能力和运行安全性。
例如,铝合金车体结构的运用可以提高车体的轻量化程度,减轻车重,从而提高动车组的运行效率和能耗表现;同时,车体的结构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车体的刚度和强度,进一步提高车体的防护能力和运行安全性。
二、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的研究内容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车体材料:车体材料的选择对动车组的性能和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车体材料包括金属、复合材料、铝合金等。
不同材料的特性不同,其对动车组的性能和表现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2.车身外形:车身外形是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不同的外形设计可以影响动车组的气动性能和轨道通过能力。
3.车体结构:车体结构是动车组性能和安全性的基础之一。
良好的车体结构可以提高动车组的刚度和强度,进一步提高车体的防护能力和运行安全性。
4.车体加工:车体加工是实现良好车体结构的必要步骤。
车体加工涉及到车体结构的精确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动车组的性能和安全性。
三、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的优化策略为了实现动车组车体结构设计的良好性能和安全性,需要通过优化策略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优化策略:1.材料优化:通过材料的优化可以实现动车组的轻量化。
例如,使用高强度铝合金可以减轻车重,提高动车组的运行效率。
此外,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组合也可以提高动车组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
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控制车车体钢结构设计与分析发布时间:2023-01-29T05:31:12.61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月16期作者:张国栋[]、马志会[]、石录红3[导读] 本文介绍了时速160 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控制车车体的钢结构张国栋[]、马志会[]、石录红3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河北唐山 063035摘要:本文介绍了时速160 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控制车车体的钢结构,针对设计难点即车体的强度、刚度问题提出了设计思路及解决措施,通过车体钢结构强度仿真分析,验证了车体钢结构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160公里动力集中车体1 概述时速160 公里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控制车位于列车端部,借鉴动力分散动车组头车布局,在车辆上集成司机室和客室,车辆不带动力,但能驾驶操纵列车运行。
控制车的全新配置及功能的增加,给车体钢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对控制车车体钢结构设计难点、解决措施及分析验证进行了阐述。
2 车体钢结构设计2.1 车体钢结构介绍车体钢结构材质主要是Q355NE和Q345NQR2,采用无中梁、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焊接结构,主要由底架、侧墙、车顶、端墙及司机室组成[1]。
2.2.2 车体增加防撞工况车体强度要求增加司机室防撞工况,车体需承受最大2250 kN的纵向碰撞力,几乎是传统客车所承受纵向载荷的两倍。
司机室采用内部骨架外部蒙皮的板梁结构,如图4所示。
考虑其需要承载的纵向载荷,主要承载框架采用Q460E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腰梁使用矩形截面,由腹板和上下盖板组焊而成;防撞柱使用矩形截面,由C型梁和封板组焊而成,且在加载区域的内部焊接补强筋板;侧柱采用C型断面。
侧墙板由上下两块组成,上墙板在窗口区域应力较高,采用Q460E低合金高强度钢板。
4 总结在控制车车体钢结构设计时,主要对中部侧门对车体强度、垂弯刚度的影响和增加司机室防撞载荷后对车体钢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难点问题开发了底架中部框架模块、多级过渡传力底架结构及司机室防撞模块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