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身结构与设计论文

车身结构与设计论文

车身结构与设计论文
车身结构与设计论文

车身结构与设计

基于理论分析汽车气动力及力矩

【摘要】汽车空气动力性是汽车的重要特性之一,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是它的主

要内容。通过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理论分析气动力及气动力矩的相关参数,进而与汽车的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找到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善汽车性能,合理的选择相关参数,为接下来的设计及模拟仿真做好铺垫。

【关键词】空气动力性气动力气动力矩气动阻力动力性燃油经济性

前言

汽车空气动力性是汽车的重要特性之一,它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性、舒适性及安全性,它是指汽车在流场中所受的以阻力为主的包括升力、侧向力的三个气动力及其相应的力矩的作用而产生的车身外部和内部的气流特性、侧风稳定性、气动噪声特性、泥土及灰尘的附着与上卷、刮水器上浮以及发动机冷却、驾驶室内通风、空气调节等特性。当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前进时,有60%的动力用于克服空气阻力。从世界上首款流线型汽车“气流”诞生开始,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一般采取试验法、试验与理论相结合法及数值模拟仿真研究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工具来建立空气运动规律及相应初始、边界条件的理论模型,以揭示气动力产生机理及作用关系。而试验及模拟仿真都是在理论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可见理论研究对于汽车空气动力学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气动力及气动力矩分析

1、气动力及力矩

汽车与空气相对运动并相互作用,会在汽车车身上产生一个气动力F,这个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的平方、汽车的迎风面积及取决于车身形状的无量纲气动系数成正比,可表示为

F = qSC F = 0.5ρvSC F (1)

式中,F为气动力,S为汽车迎风面积,C F为气动系数。

图1为汽车所受气动力及力矩坐标表示图

气动阻力F X=qSC D=1/2ρvSC D

气动侧力F Y = qSC L=1/2ρvSC L

气动升力F Z = qSC Z=1/2ρvSC Z

气动侧倾力矩M X=F Z*Y C-F Y*Z C=ρSlC q

气动横摆力矩M Y=F X*Z C-F Z*X C=ρSlC N

气动纵倾力矩M Z=F Y*X C-F X*Y C=ρSlC M

图1 汽车所受气动力及力矩坐标示意图

实际中上述力和力矩都应尽量降低,以保证汽车的机动性和燃油经济性。而从以上各式分析,车速、车身迎风面积是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现代高档汽车都力求把车身前端尽量做得扁平,减少稳流,进而减少行驶阻力。

2、气动阻力及侧倾力矩

汽车气动阻力由压差阻力F XA、摩擦阻力F XB、诱导阻力F XC、干涉阻力F XD 和内流阻力F XE五部分组成。气动阻力系数只与汽车外形形状有关,与大小无关。(1)压差阻力

因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尤其是物体的后部形状,故又称为形状阻力。对汽车而言,约占总气动阻力的50%-65%。

由流体力学及伯努利方程可得静压强系数

Cp=P-P∞/(0.5ρv∞)=1-(u/v∞) (2)

无粘流时,O点处由(2)式知Cp=1。当来流流至A时,流速由0增到最大值,Cp 由1降为负压最大值。当来流至B时,流速由最大值降为0,Cp由负压最大值增至1。不存在气动阻力。

考虑到粘流,O处Cp仍为1,流向A点时,

由于增加了表面粘性阻力的作用,使得流速

达到最大值的点提前,负压最大值出现在A

点之前。再流至B时,由于粘性阻力,气流

发生分离,增大并迅速扩散,从而在二元圆

柱后部产生湍流区,有压力差产生气动阻力

a 无粘流绕二元圆柱流动

b 有粘流绕二元圆柱流

c 无粘流流动力场

d 有粘流流动力场图2 汽车车身压强分布(阴影为正压)图3 粘流有无与气动阻力示意图

(2)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是由于空气的粘性作用使得空气与汽车车身表面产生摩擦所形成的阻力。对汽车而言,约占总气动阻力的6%-10%。

引入附面层定义,即将u=0.99v∞处距物面的距离定义为附面层厚度δ,在附面层内有较大的速度梯度。靠近

汽车车身表面前部的附面层内,各层

气流之间互不干涉、运动有序,称为

“层流附面层”;后部附面层内的流动

会变得杂乱无章,互相干扰,称为

“紊流附面层”。在进行汽车造型时,尽可

能使车身表面的气流为层流附面层,减少

紊流附面层和气流分离。

图4附面层

(3)诱导阻力

由尾涡诱导形成,是气动升力所产生的纵向水平分力,一般约占气动阻力的5%~7%。

CD i=βC L/(3.14λ) (3)

CD i为诱导阻力系数,λ为宽长比,β为修正系数,C L为升力系数。

由上式可知诱导阻力与升力直接相

关,因而要减小诱导阻力,就要设法

减小升力。

(4)干涉阻力

是由暴露在汽车外部的各种附件

引起气流相互干扰而形成的阻力,对

汽车而言,约占总气动阻力的

12%-16%。

这些附件包括后视镜、门把手、

雨刷、流水槽、前牌照、照明灯、前保险杠图5诱导阻力图示

以及天线和装饰物等。不仅本身存在气动阻力,而且当被装配到汽车车身时,会引起附近区域气流的状况,从而产生一个附加的气动阻力。这就是空气动力学干涉现象。

(5)内流阻力

又称内循环阻力,是由冷却发动机等的气流和车内通风气流而形成的阻力,约占气动阻力的12%~20%。

当气流流经等截面直管时,其粘性效应不仅发生在管壁附近,而且还会扩展至整个内部截面,从而产生阻力。当气流流经渐放变截面直管时,由于管截面的扩张,静压递增形成阻力,可能发生气流分离,进一步产生阻力。当气流流经突

变截面直管、弯管时气流分离现象更为严重,阻力也更大。

侧倾力矩主要有车身侧面形状决定,流线型好侧倾力矩相对较小;汽车的高度和宽度对侧倾力矩影响很大,一般低而宽的汽车侧倾力矩系数比高而窄的汽车侧倾力矩系数小。

3、气动升力及纵倾力矩

一辆汽车在行驶时,会对相对静止的空气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空气会因此向四周流动,而窜入车底的气流会被暂时困于车底的各个机械部件之中,空气会被行驶的汽车拉动,地面上的纸张或树叶会被卷起。由于汽车车身上下部气流的流速不同,使其上下部形成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

依据伯努利方程,作用在汽车上的升力将减小轮胎对地面的压力,使轮胎附着力和侧偏刚度降低,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无侧风时,升力系数C L在-0.4和+0.4之间,受到侧风影响时,升力系数可能增到3倍。

目前一些两厢车的后部都安装有扰流板,这是一个类似于飞机机翼的原理,只不过向上凹,上部面积小,流速低,下部大流速高,在压差作用下汽车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起阻碍升力的作用。此外还起到美观的作用。

4、侧向力及横摆力矩

侧向力及横摆力矩主要影响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由F Y = qSC L=0.5ρvSC L,M Y=F X*Z C-F Z*X C=ρSlC N 。分析,车身侧面积、车身长度对侧向力及横摆力矩

有很大影响,因而一般长度较小、宽度较大、车身低矮的汽车比较好。

有些汽车上在侧方加设侧翼,可以改变侧面气流的旋涡,降低C N,这样就能够在不增大侧向力和升力的条件下,减小横摆力矩。

汽车性能与气动力相关性分析

汽车性能主要包括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角度来分析。

动力性

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为其主要评价指标。

(1)最高车速

用直接档或超速档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汽车牵引力只需要克服气动阻力和滚动阻力。满足的关系式如下

F=(G-F Z)f+F X=(G-0.5C Lρv∞S)f+0.5C Dρv∞S (4)

式中,F为牵引力,G为汽车重量,F Z为气动升力,f为滚动摩擦系数,F X

为气动阻力。当汽车的牵引力达到最大,即F=F max时,最高车速

V max =[2(F max-Gf)/ ρS(C D-C L f) ] (5)

由上式可以看出,最高车速与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密切相关,F、G一定时,

减小气动阻力系数C D和提高气动升力系数C L均可以提高最高车速,但考虑到行

驶稳定性,一般不采用提高气动升力系数的办法。

(2)加速度

d v∞/dt=3600ηT [P e-(F X+Gf-F Z f) v∞/3600ηT]/(Gδv∞) (6)

由上式分析,减小气动阻力,提高气动升力可以提高汽车加速性能。目前高档汽车加速到100km/h只需不到10秒,有的如布加迪威龙甚至只需短短的3秒。对于普通汽车而言,改善加速性能,采用降低气动阻力的方式即可。

(3)最大爬坡度

最大爬坡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定义i=tanθ为爬坡度,其中θ为坡度角。Cosθ

近似等于1

汽车牵引力只需克服滚动阻力、气动阻力和爬坡阻力。

F=(Gcosθ-F Z)f +0.5C Dρv∞S+ Gsinθ(7)

由上式可得最大爬坡度

i max=[ F-(G -F Z)f -0.5C Dρv∞S]/ G (8)

由上式分析,减小气动阻力可以增加最大爬坡度。

通过以上汽车动力性分析可知,气动力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气动升力和气动阻力。减小气动阻力,适当增大气动升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汽车动力性,未来那些追求速度的汽车公司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做更多更深远的研究。

燃油经济性

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尽量节省耗油量,主要由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作为标准来衡量。

Q=g e(F f+F D)/(3672ηTγ)

=g e[(0.5C Dρv∞S)+(G-0.5C Lρv∞S)f]/( 3672ηTγ)(10)

式中,Q为百公里耗油量,g e为燃油消耗率,γ为燃油重度,ηT为效率。

由上式分析,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依然是汽车的百公里油耗的影响因素之一,气动阻力越大、升力越大,燃油经济性越好,同样考虑到行驶安全性,普通车辆只需尽量从减小气动阻力方面来完善即可。

为了减少气动力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现代汽车的设计理念是将汽车设计的更流线更平滑,车身附件更小巧更隐蔽;车轮不宜太宽,车轮室不宜过深;车身底部布局合理;车前部进气格栅设计也应合理。目前依据汽车空气动力学原理而应用于汽车上的器件主要有阻风板、扰流器、导流罩、底板、裙边、导流板、整流罩、轮辐盖、轮毂罩等,这些应用让汽车外形更美观、性能更优越。

结论

汽车理论分析,空气动力学是必不可少的,而气动力、气动力矩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数学工具建立的空气运动规律及相应的初始边界条件的理论模型,揭示了气动力产生的机理及相关参数,它与相对运动速度的平方、汽车的迎风面积、长宽高及车身形状的无量纲气动系数有关,根据相应的公式可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一辆汽车所受到的各个气动力及气动力矩,进而定性分析汽车的加速度、耗油量、最高车速等汽车性能参数,并优化它们,以便于进一步分析和设计。

参考文献

【1】傅立敏汽车空气动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傅立敏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计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谷正气汽车车身现代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4】辛喆汽车发动机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5】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1) 第1章设计资料 (2) 1.1工程概况 (2) 1.2设计标高 (2) 1.3气象资料 (2) 1.4工程地质资料 (2) 1.5抗震烈度 (2) 1.6墙身做法 (2) 1.7门窗做法 (2) 1.8所用材料 (2) 第2章荷载计算 (5) 3.1恒载计算 (5) 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6) 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6) 3.2活荷载计算 (7) 3.2.1 屋面活荷载 (7) 3.2.2 楼面活荷载 (8) 3.3风荷载计算 (8) 3.4地震作用计算 (9)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9) 3.4.2 框架刚度计算 (11) 3.4.3 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12) 3.4.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13) 3.4.5 横向框架弹性变形验算 (13) 第3章力计算 (15)

4.1恒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15) 4.2活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18) 4.3风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1) 4.4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力分析 (23) 第4章力组合 (27) 第5章截面设计 (28) 6.1梁的配筋计算 (28) 6.1.1 边跨梁配筋计算 (28) 6.1.2 中跨梁配筋计算 (29) 6.2框架柱配筋计算 (29) 6.2.1 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计算 (29) 6.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2) 第6章楼板设计与计算 (37) 7.1屋面板计算 (37) 7.1.1 荷载计算 (37) 7.1.2 按弹性理论计算 (37) 7.2楼面板计算 (38) 7.2.1 荷载计算 (38) 7.2.2 按弹性理论计算 (38) 7.2.3 截面设计 (39) 第7章楼梯设计 (41) 8.1梯段板计算 (41) 8.1.1 荷载计算 (41) 8.1.2 截面设计 (41) 8.2平台板计算 (42) 8.2.1 荷载计算 (42) 8.2.2 截面设计 (42) 8.3平台梁计算 (42) 8.3.1 荷载计算 (42) 8.3.2 力计算 (43) 8.3.3 截面计算 (43)

框架结构设计论文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浅谈建筑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论文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作为设计人员,要掌握结构设计的过程,保证设计结构的安全,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注意事项 0引言 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用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等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 1结构的设计过程结构设计的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方案阶段的内容为: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例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等以及由这些结构来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就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来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

和受力构件。 结构计算阶段的内容为:首先,荷载的计算。荷载包括外部荷载(例如,风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地下水的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等等)和内部荷载(例如,结构的自重荷载,使用荷载,装修荷载等等)上述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其次,构件的试算。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及各种计算手册上推荐的试算方法来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再次,内力的计算,根据确定的构件截面和荷载值来进行内力的计算,包括弯矩,剪力,扭矩,轴心压力及拉力等等。最后,构件的计算。根据计算出的结构内力及规范对构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轴压比,剪跨比,跨高比,裂缝和挠度等等)来复核结构试算的构件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和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要调整构件的截面或布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2.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2.1.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1.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

四辊热轧钢板初轧机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某六层框架结构学生宿舍楼设计毕业论文

某六层框架结构学生宿舍楼 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6) 第三章结构设计计算 (7) 第一节梁、柱截面及柱高的确定 (7) 第二节重力荷载计算 (9) 一、屋面荷载(不上人) (9) 二、楼面荷载 (10) 三、卫生间荷载 (10) 四、墙体重力荷载 (11) 五、梁柱重力荷载 (11) 六、女儿墙重力荷载 (11) 七、门重力荷载 (12) 八、窗重力荷载 (12) 九、墙体自重 (12) 第四章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和侧移计算 (18) 第一节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8) 一、梁的线刚度 (18) 二、柱的线刚度 (18) 三、柱的侧移刚度 (18) 第二节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 (19) 第三节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 (19) 第三节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力的计算 (20)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5) 第一节横向框架计算单元的确定 (25) 第二节竖向荷载计算 (25)

一、恒载计算 (25) 二、活载计算 (27) 三、力计算。 (28) 第六章横向框架力组合 (33) 第七章截面计算 (42) 第一节框架梁设计 (42) 第二节框架柱设计 (45) 一、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45) 二、A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6) 三、B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8) 第三节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51) 第四节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 (53) 一、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 (53) 二、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 (53) 第五节基础设计 (56) 一、已知条件 (56) 二、尺寸的确定 (56) 三、桩身配筋 (57) 四、桩基承载力 (58) 五、桩身承载力 (60) 第六节板的计算 (61) 一、AB跨间板的计算 (61) 二、屋面板的计算 (61) 三、楼面板的计算 (63) 结论 (64) 致谢 (66) 参考文献 (68) 附录:外文文献翻译 (69)

汽车车身设计总结报告

目录 1. 汽车车身的发展趋势及其学习的重要意义。 (2) 2.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6) 3. 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 (12) 4. 汽车车身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过程 (18) 5. 汽车车身的尺寸工程。 (22) 6. 汽车车身的冲压成形。 (23) 7. 汽车车身的焊接。 (27) 8. 汽车车身的同步工程。 (31)

1. 汽车车身的发展趋势及其学习的重要意义。 汽车车身是实现汽车功能的重要系统,车身的设计与制造水平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平顺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轿车车身很大程度影响汽车的质量和市场销售。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耐久性和造型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车身不同于一般的机械产品,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而实际上,轿车车身在发展过程中,外形的演变最直观,最富有特色,主要经历 个阶段,分别为马车形、箱型、甲壳虫形、船型、鱼形、楔形、子弹头形。 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而最初的汽车车身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被人们称为没有马的“马车”,由于当时汽油机功率较小,一般为木制框架加装结构简单的敞开式车棚,后来,由于人们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车身加上了挡风板,挡泥板等多种辅助构件,图1-1分别为戴姆勒 号和奔驰 号,而奔驰 号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 图1- 1马车形车身 由于绝大多数马车形车身都是敞篷的,因此如果遇上刮风下雨天气,乘坐舒适性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在 年,美国福特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型的 型车,如图车体类似于箱子,因此,人们将其称为“厢型车”,车身由一开始的简陋帆布篷发展到后来带有木制框架的厢型车身,这事车身外形设计的开端,厢型车车身高大,室内空间也比较大,然而其规则的外形也就决定了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空气阻力,一开始,公司决定通过加大发动机功率,即由原来的单缸发动机转化为 缸、 缸、 缸,一路纵队排开,实际上,这种布置方式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列式”,与此同时,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此外,“零件标准化”、“流水线装配工艺”,使得福特汽车成为“农民也能买得起的汽车”, 图1- 2福特 形车 由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汽车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厢型车空气阻力较大,妨碍

毕业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框架 摘要,要写五分之四页左右。分为三段。 *@@首先,用三行左右描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实现意义。 *@@接着,介绍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系统,有哪些功能,最后完成的系统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功能,是先后带来的好处。 *@@最后,用四五行介绍你这个系统是在什么框架结构下开发的,用到了什么技术,什么开发平台,用到了那些软件来实现的,不同软件完成那些部分的功能 关键字;四到五个 第一章绪论,用不低于五分之四页不多于一页去介绍你的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分两到三段。*@@首先介绍系统在什么背景下开发的 *@@开发的意义是什么 *@@你要开发出来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包含大致的功能。 *@@再用一到两页去介绍你的课题的开发目的,开发内容,技术路线 *@@用半页左右介绍你的论文结构安排和提纲。 第二章开发工具介绍,介绍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框架,技术,软件。 *@@先介绍框架,技术这类虚的,再介绍开发平台,所使用的软件这些具体的东西。第二顺序是先介绍重要的,宏观的东西,再介绍次要的,局部用的东西。 *@@开发过程中用到的主要软件都要进行介绍,每种软件介绍(除图表外)不超过一页,过于复杂的可以多一些。图表要清晰,有具体文字说明。 第三章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写这一章, *@@先介绍可行性分析,什么是可行性分析,有什么作用,你都进行了哪些可行性分析 *@@再写需求分析,什么事需求分析,为什么要进行需求分析,进行了哪些需求分析 第四章系统设计介绍你的系统是如何设计的, 首先是结构设计,然后是数据库设计 *@@结构设计时你的软件功能结构是什么样的,宏观的先描述一下,配上系统总的结构框图 *@@然后对每一部分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条描述,配上该部分的结构框图,注意介绍次序,按照一定规律介绍,不要混乱。在这部分介绍里可以通过用例图来说明用户功能。 *@@接着是数据库设计,先介绍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和你对数据库的需求。然后进行概念设计,先介绍系统中有哪些实体,用实体属性图配合介绍,要有文字说明,然后用ER图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要有文字说明,接着用带有文字说明的数据流图介绍系统数据处理过程。 *@@接着进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介绍你用什么软件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数据库,数据库中有哪些表,都存储什么东西,然后对每张表进行详细介绍,该表存储什么信息,有哪些字段,有什么约束。 第五章系统实现本章要详细介绍你的系统的每一个细节。 顺序是,先从主页开始介绍,然后再介绍每一个部分。 在介绍的时候,要以用户为主线,先介绍一个用户的所有功能,全部介绍完了再介绍另外一个用户的全部功能。 每个功能介绍的格式是首先四五行对这个功能进行文字描述,然后是截图,然后粘代码,代码要有注释,要粘贴功能代码而不是页面的格式代码。一些重复的功能操作可以不粘贴代码。第六章测试 *@@先用一页半左右介绍测试的原理,有哪些测试,测试的重要性等内容

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框架结构 特别说明:以下的框架只是普遍意义的写作思路,各位同学在写作时,可以按照此框架整理自己的思路,具体拟订写作提纲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和调整,不一定完全按照此框架写。 对于不同类型的选题,论文的框架各有不同,一般而言,电大论文选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研究企业现存问题为主,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的选题。重点写存在的问题接解决措施。 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有 300-600字左右的引言,引出所研究的内容, 对于问题型研究主题,主要内容的展开可以参考以下分析框架: 一、理论概述 (一 (二 ······ 二、提出问题(研究对象的特点、重要性、必要性 (一 (二 (三 ······· 三、现状描述(现状,现存主要问题

(一 (二 (三 ······· 四、问题分析(原因分析、成因分析 (一 (二 (三 五、解决问题(解决措施、改进建议、应注意的问题 (一 (二 (三 ······· 六、小结(结论 第二种类型:某一种管理方式在某企业中的应用, 如“电子商务在 XX 企业中应用研究” 。重点写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有 300-600字左右的引言,引出所研究的内容, 对于问题型研究主题,主要内容的展开可以参考以下分析框架: 一、理论概述

(一 (二 ······ 二、研究对象的必要性 (一 (二 (三 ······· 三、推行的主要措施 (一 (二 (三 ······· 四、推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二 ······· 五、解决措施、保障措施或进一步注意的问题(一

(二 (三 ······· 六、小结(结论 第三种类型:以总结企业现有的成功经验为主(相当于一个案例研究 ,该企业的成功经验对类似企业的借鉴意义,如“雅芳直销模式的研究” ,这类企业的一些做法比较成熟、成功,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重点要总结经验, 提出其借鉴意义。 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有 300-600字左右的引言,引出所研究的内容, 对于问题型研究主题,主要内容的展开可以参考以下分析框架: 一、理论概述 (一 (二 ······ 二、研究意义、重要性、必要性 (一 (二 (三 ······· 三、主要措施或举措

某医院门诊大楼框架结构设计

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和平医院门诊大楼设计 班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胡洁职称:助教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注:1.该任务书由院教务科下达,一式三份,院教务科、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 其中院教务科的一份待答辩完后作为附件装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 2.该任务书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双向选择后由指导教师填写完毕。 3.毕业设计进程安排中,设计(论文)初稿必须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末完成。

附:设计要求 2012届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1 设计题目 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设计 2 设计概况 2.1 项目名称:和平医院门诊大楼 2.2 设计资料: 2.2.1 地质水文资料: 自然地表1m 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3m 厚砂质粘土,再下为砾石层。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200~240kN/m 2,砾石层为300~400 kN/m 2。 2)地下水位:地表以下2.0m ,无侵蚀性。 2.3.2 气象资料: 1)温度:最热月平均29.8℃,最冷月平均3.8℃。 夏季极端最高41.8℃,冬季极端最低-9.5℃。 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为73%。 3)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20/5.0m kN w 4)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4kN/m 2。 2.3.3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2.3.4 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7.0m 。 2.4 建筑功能要求 占地面积:控制在30m ×55m 的矩形范围内(长方向为东西向)。 功能要求: 该医院为综合性医院,门诊大楼面积大约6000m 2左右,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具体如下: 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普内科等。 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等。 妇产科 眼科 口腔科

某中学学生宿舍楼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某中学学生宿舍楼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背景 本项目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454.45 m2,总建筑面积约为2272.25 m2;层高3.3m,平面尺寸为12.3m×36.0m。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室地坪为±0.000m,室外高差0.6m。 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 设计资料 气象资料:基本风荷载W。=0.45kN/ m2 基本雪荷载为0.4 kN/ m2。 地质条件:钻孔深度12米,未发现地下水。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室外天然地面以下200mm。 地震设防烈度:8度 设计地震分组:场地为П类一组Tg(s)=0.35s, a max=0.08 1.1.2 建筑材料 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2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五层,主体高度为16.5米,属多层建筑。 经过结构论证和设计任务书等实际情况,以及本宿舍楼有较单一的空间布置,和较高的抗震等级等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1.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概况、相关的设计资料以及综合本次设计所确定的结构体系类型。 第二章结构设计 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2.1.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454.45 m2,总建筑面积约为2272.25 m2;层高3.3m平面尺寸为12.3m×36.0m。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室地坪为±0.000m,室外高差0.6m。 框架平面同柱网布置如下图: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土木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常州市某培训中心实训大楼 指导教师: 2013-1-1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 析等) 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本教学环节,要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有关单位工程建设从方案制定到施工组织的全过程系统性的训练。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着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感性和理性知识去把握整个建筑的处理,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观和结构两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建筑设计的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学术动态,以及我们在以后的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积极、独立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也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的必要的准备。 一、研究现状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土木工程在我国可以分为: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给水和排水工程、环境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深知土木工程设计范围之广,以及和社会生活联系之密切。我们在校只是学习了土木工程这一个

车身结构与设计论文

车身结构与设计

基于理论分析汽车气动力及力矩 【摘要】汽车空气动力性是汽车的重要特性之一,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是它的主 要内容。通过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理论分析气动力及气动力矩的相关参数,进而与汽车的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找到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善汽车性能,合理的选择相关参数,为接下来的设计及模拟仿真做好铺垫。 【关键词】空气动力性气动力气动力矩气动阻力动力性燃油经济性 前言 汽车空气动力性是汽车的重要特性之一,它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性、舒适性及安全性,它是指汽车在流场中所受的以阻力为主的包括升力、侧向力的三个气动力及其相应的力矩的作用而产生的车身外部和内部的气流特性、侧风稳定性、气动噪声特性、泥土及灰尘的附着与上卷、刮水器上浮以及发动机冷却、驾驶室内通风、空气调节等特性。当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前进时,有60%的动力用于克服空气阻力。从世界上首款流线型汽车“气流”诞生开始,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一般采取试验法、试验与理论相结合法及数值模拟仿真研究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工具来建立空气运动规律及相应初始、边界条件的理论模型,以揭示气动力产生机理及作用关系。而试验及模拟仿真都是在理论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可见理论研究对于汽车空气动力学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气动力及气动力矩分析 1、气动力及力矩 汽车与空气相对运动并相互作用,会在汽车车身上产生一个气动力F,这个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的平方、汽车的迎风面积及取决于车身形状的无量纲气动系数成正比,可表示为 F = qSC F = 0.5ρvSC F (1) 式中,F为气动力,S为汽车迎风面积,C F为气动系数。

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框架结构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论文框架结构 特别说明:以下的框架只是普遍意义的写作思路,各位同学在写作时,可以按照此框架整理自己的思路,具体拟订写作提纲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和调整,不一定完全按照此框架写。 对于不同类型的选题,论文的框架各有不同,一般而言,电大论文选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研究企业现存问题为主,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的选题。重点写存在的问题接解决措施。 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有300-600字左右的引言,引出所研究的内容, 对于问题型研究主题,主要内容的展开可以参考以下分析框架: 一、理论概述 (一) (二) ······ 二、提出问题(研究对象的特点、重要性、必要性) (一) (二) (三) ······· 三、现状描述(现状,现存主要问题) (一) (二) (三) ······· 四、问题分析(原因分析、成因分析) (一) (二) (三) ·······

五、解决问题(解决措施、改进建议、应注意的问题) (一) (二) (三) ······· 六、小结(结论) 第二种类型:某一种管理方式在某企业中的应用,如“电子商务在XX企业中应用研究”。重点写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有300-600字左右的引言,引出所研究的内容, 对于问题型研究主题,主要内容的展开可以参考以下分析框架: 一、理论概述 (一) (二) ······ 二、研究对象的必要性 (一) (二) (三) ······· 三、推行的主要措施 (一) (二) (三) ······· 四、推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二) (三) ······· 五、解决措施、保障措施或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土木工程房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中学教学综合楼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罗章、邹洪波、王秀珍 2014年3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 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 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工程为某教学综合楼设计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约3000㎡,拟建位置另行给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根据城市城市规划.建筑规模和要求以及现有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主导风向.基本雪压).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 此次设计的某教学综合楼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成承重体系的房屋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结构可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一,梁、板、柱全部在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二,楼板预制,梁、柱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三,梁、板预制,柱现场浇筑的半装配式框架;四,梁、板、柱全部预制的全装配式框架等。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框架结构的组成简单,只有框架柱和框架梁两种基本构件组成,便于构件的标准化、定性化,可以采用装配式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浇式结构。 主要研究内容: 1、建筑设计: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现行建筑的各项规范要求,做出合理的建筑平面设计,立面,剖面设计,绘制门窗 表等。 2、结构设计:本设计选择的结构方案是框架结构,通过电算和手算来完成结构的计算书和图表的绘制。 3、施工组织设计:运用所学习的施工知识,结合建筑和结 构设计施工图,划分施工段,合理的布置施工平面,编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预期目标:预期目标:确定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建筑施工图;然后从建筑造型 和使用功能出发,以结构安全可靠为基础,兼顾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强调结构选型 和结构布置的合理性,结构分析计算的正确性和构造处理的可行性,进行建筑的结构 设计,完成结构施工图;最后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完成期限和预

多层商场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多层商场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符 号 c E -混凝土弹性模量; C20-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0N/2mm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N -轴向力设计值; M -弯矩设计值; V -剪力设计值; A -构件截面面积; I -截面惯性矩; k G -永久荷载标准值; K Q -可变荷载标准值; G γ-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Q γ-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ek F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E eq G G 、-地震时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T -结构自振周期; RE 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λ-构件长细比; ak f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0H -基础高度; d -基础埋置深度,桩身直径; γ-土的重力密度; k ω-风荷载标准值; n F ?-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u ?-楼层层间位移; e -偏心距; sv A -箍筋面积; B -结构迎风面宽度; 0h -截面有效高度; S A -受拉区、受压区纵筋面积。

目录 前言··························································第1章工程概况·············································。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1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2.1.1梁柱截面尺寸初选··································§2.1.2结构布置···········································§2.2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2.2.1确定框架计算简图··································§2.2.2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第3章荷载计算···············································

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 (4) Abstract (5) 绪言 (6) 计算书主体部分 (7) 1 设计任务书 (7) 1.1工程概况 (7) 1.2 设计的基本内容 (7) 1.3 设计资料 (8) 1.3.1气象条件 (8) 1.3.2地质条件与抗震设防 (8) 1.3.3屋面及楼面的做法 (9) 2 结构类型 (9) 3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11) 3.1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确定 (11) 3.1.1初估截面尺寸 (11) 3.1.2梁的计算跨度 (12) 3.1.3柱的高度 (12) 3.2荷载的均布恒载 (13) 3.2.1屋面的恒载 (14) 3.2.2屋面的活载 (15) 3.2.3楼面的均布恒载 (15) 3.2.4楼面均布活荷载 (15) 3.2.5梁柱的自重 (16) 3.2.6墙体、门窗自重的计算 (16) 3.2.7各层荷载组合 (17) 3.3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 (18) 3.3.1横梁的线刚度 (18) 3.3.2横向框架柱的线刚度及侧移刚度D值 (18) 3.3.3横向框架自震周期 (19) 3.3.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20)

3.3.5横向框架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 (21) 3.3.6纵向框架柱的线刚度及侧移刚度D值 (22) 3.3.7纵向框架自震周期 (23) 3.3.8纵向地震作用计算 (23) 3.3.9纵向框架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 (24) 3.4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25) 3.4.1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计算 (25) 3.4.2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27) 3.5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29) 3.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29) 3.5.2荷载计算 (30) 3.5.3用力距二次分配法计算框架弯距 (33) 3.5.4梁端剪力及柱轴力的计算 (39) 3.6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40) 3.7内力组合 (42) 3.7.1框架梁内力组合 (42) 3.7.2 框架柱内力组合 (46) 3.8截面设计 (48) 3.8.1承载力抗力调整系数 (48) 3.8.2横向框架梁截面设计 (49) 3.8.3柱截面设计 (59) 3.8.4框架梁柱节点核心节点设计 (67) 3.8.5构造要求 (67) 4 现浇板设计 (74) 4.1设计荷载 (74) 4.2四边支承板的内力及截面配筋计算(按弹性理论) (74) 4.2.1区格A (74) 4.2.2区格B (76) 4.2.3 区格C (76) 5 楼梯设计 (77) 5.1楼梯段板设计 (78)

毕业设计(论文)-车身造型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本科毕业论文 轿车车身设计 Car Body Design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1年5 月

目录 摘要 (01) Abstract (02) 引言 (03) 第一章轿车车身造型设计 (07) 1.1 美学的运用 (07) 1.2 空气动力学的应用 (08) 第二章车身总布置设计 (10) 2.1 车身总布置与整车总布置 (10) 2.2 人机工程学的运用 (11) 2.2.1 H点人体模型 (11) 2.2.2 眼椭圆及其定位 (12) 2.2.3 本次设计的人机工程部分 (12) 2.3 工程图的绘制 (13) 第三章三维模型的建立 (15) 3.1 建立方法及原则 (15) 3.2 车身建模分块 (16) 3.3 空间曲线的处理 (16) 3.4 空间曲面的构成和处理 (18) 3.4.1 空间曲面的处理 (18) 3.4.2 空间曲面的构成 (18) 3.5 曲面间的过渡 (19) 3.6 渲染 (21)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轿车车身设计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摘要概述了车身外形设计方法,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含义,阐述了应用逆向工程进行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工作流程及其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汽车车身,在ALIAS中进行车身造型设计,再通过CATIA进行数据整理。结果表明,逆向工程可以大大提高覆盖件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逆向工程;全车外形;造型设计

Car body design Abstract Outlines the body contour design,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reverse engineering to explain the application of reverse engineering for automotive panel die design workflow and key technologi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vehicle body, ALIAS of body modelling design, again through the CATIA carries on the data arrang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verse engineer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 development covering parts and quality. Keywords:Reverseengineering; All car shape; Modelling design

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框架结构 硬件设计类型 第 1 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2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相关技术基本理论 描述与论文题目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 第 3 章系统的方案设计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想、系统设计的原则等。 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 单片机或者主控制芯片的选型。 各个分系统的电路设计。 第5章系统软件设计 总系统的软件流程、各个主要功能块的软件设计流程等 第 6 章系统软硬件调试与测试 详细介绍实验的环境、实验系统结构、实验过程,以及记录实验结果。 结论 分析实验的结果,总结整个毕业设计的内容,归纳毕业设计

的特点,并展望后续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注:其中第3章的内容如果太少,可以并入第2章 软件或算法研究类型 第 1 章绪论 1.4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5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6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相关理论基本知识 描述与论文题目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 第 3 章所研究的算法详细设计 通过比较现有的一些算法的优缺点,提出拟采取的算法; 算法提出的理由,或者目的; 算法的详细原理 第4章算法软件设计 用MATLAB等软件仿真算法,可以简要描述仿真环境、仿真的条件,系统背景等,设计软件流程以实现所研究的算法。 第 6 章仿真结果分析

详细记录仿真过程与仿真结果,以图、表等方式详细描述。可以通过此章反映第3章中讲述的各种算法的优缺点的对比,从而体现本文所采取的算法的优点。 结论 分析实验的结果,总结整个毕业设计的内容,归纳毕业设计的特点,并展望后续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完整

一引言 1.1研究结构可靠度的必要性及发展史 在结构设计时,应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经济合理地满足下列要求:①能承受施工和使用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包括荷载及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②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③正常使用和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④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龙卷风等)发生及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这三者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用来度量可靠性的指标称为可靠度。结构可靠度( structural reliability )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换而言之,结构可靠度方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给定一个或多个材料特性或几何尺寸,而这些特性具有随机的或不完全知道的性质,以及在某些方面,结构上作用的荷载具有随机的或不完全知道的特性的情况下,结构按预定方式正常工作的概率[1]。 可靠度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当时主要是围绕飞机失效进行研究。可靠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大概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1946年,弗罗伊詹特(A.M.Freudenthal)发表题为《结构的安全度》的论文,开始较为集中地讨论这个问题;同期,苏联的尔然尼钦提出了一次二阶矩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结构失效概率的方法及对应的可靠指标公式;美国柯涅尔(C.A.Cornell)在尔然尼钦工作的基础上,于1969年提出了与结构失效概率相联系的可靠指标β作为衡量结构安全度的一种统一数量指标,并建立了结构安全度的二阶矩模式;1971年加拿大的林德(N.C.Lind)对这种模式采用分离函数方式,将可靠指标β表达成设计人员习惯采用的分项系数形式。这些进程都加速了结构可靠度方法的实用化。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洪华生(A.H.S.Ang)对各种结构不定性作了分析,提出了广义可靠度概率法。他同邓汉忠(W.H.Tang)合写的《工程规划和设计中的概率概念》一书在世界上已广为应用。1976年,国际“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JCSS),采用拉克维茨(Rackwitz)和菲斯莱(Fiessler)等人提出的通过“当量正态”的方法以考虑随机变量实际分布的二阶矩模式,这对提高二阶矩模式的精度意义极大。至此,二阶矩模式的结构可靠度表达式与设计方法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我国的结构可靠度研究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1970 年代,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港口工程等设计规范已经开始涉及所谓“可靠度”的概念; 1980 年代,在结构可靠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4 年,我国颁布了《建筑结构统一标准》( GBJ68-84 ), 这标志着我国建筑设计理论与设计规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阶段。全国结构可靠度委员会自 1987 年起,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实际上,在此后的若干年间,一直在酝酿着一部新规范的诞生。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2002 )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 - 2001 )

车辆工程汽车总布置设计论文之欧阳家百创编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汽车整车论文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车身设计的重要内容。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在整车总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汽车车身底版的布置、前围的布置、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车门布置、发动机舱、行李舱的布置以及其它装备的布置。其中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是主要的内容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可以说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车身设计和轿车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7161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主要是利用已给的数据和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对该车型的车身外形布置和内部布置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对某一轿车车身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这将为我们以后毕业从事汽车车身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设计人体工程学车身外形布置设计车身室内布置设计 Abstract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car body design. It is on the basement of car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ncludes car floor arrangement、front fender arrangement、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door arrangement、engine module and luggage compartment arrangement and other establishments arrangement. Among them, the 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s it relates to ergonomics. We can say that the quality of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body design and car design. During this time’s Ao Tuo mini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he mainly part of my work is to use data which is given by my guiding teacher and the infrastructural knowledge of ergonomics to design Ao Tuo car body external and interior arrangement, and to conduct some calculation about this car’s power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This calculation can check that whether the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reasonable or not. 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I fully know and master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o a specific car body, 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our car body design work after graduation. Key words: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ergonomics body external arrangement design interior body arrangement design 1.绪论 1.1汽车设计的规律,决策与设计过程 汽车设计尤其是新新车型的设计,是根据社会对该车型的使用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