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几种鱼类疾病
- 格式:pdf
- 大小:195.87 KB
- 文档页数:2
我对⽯斑鱼标苗的理解随着⽯斑鱼产业的发展,⽯斑鱼标苗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技术。
市场供应量的增加导致苗价下跌,这就意味着标苗要获利需要达到更⾼的成活率。
⼊⾏以来我的⼀个感受是,标苗越多拼的是管理⽽不是技术。
倒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只是⽬前还没有重⼤突破,如果说神经坏死病毒和虹彩病毒这两个难题能被解决,将有可能给整个⽯斑鱼市场带来⼀次巨⼤的改变。
现阶段要提⾼成活率,更多靠的是⽣产上的精细管理和团队协作。
标苗的重点不仅是⿊⾝、烂⾝等⼏⼤类疾病的防治,也需要⽇常⼯作中对于筛鱼、投喂、⽔质控制等⽅⾯细节的理解和把握。
写这篇贴⼦是想分享⼀些标苗相关的基础性知识,以及我认为⽐较重要的经验,⽬的在于交流学习。
先扯⼀些题外话,说说标苗技术的起源。
标苗⾏业的发源地应该是九江镇(⼴东佛⼭),九江处于西江(珠江⽔系中最长的河流)下游,是野⽣鱼苗的集中之地,早在明初九江⼈就开始以捕捞鱼苗为⽣。
从江⾥捞起来的鱼苗种类和⼤⼩⾃然各不相同,分选和筛鱼技术便顺应需求产⽣。
当时官府将西江捕捞鱼苗的任务交由九江⼈承担,授予九江⼈捕捞西江鱼苗的专利,之后鱼苗捕捞和养殖便形成⼀种产业在九江迅速发展。
在鱼类⼈⼯繁育技术成功之前,九江⼀直是珠三⾓地区的鱼苗养殖中⼼,⼀些⼯具和俗语⼀直被沿⽤⾄今,⽐如说“九江鱼筛”,还有就是以“朝”为单位来衡量鱼苗⼤⼩(现在基本都改⽤公分计量了)。
(参考:周晴. 传统时代南海九江的鱼苗养殖业与桑基鱼塘[J]. 古今农业, 2013 (4): 69-77.)早期的鱼筛多⽤⽵⼦编制,后来慢慢被不锈钢筛取代。
传统的九江筛按体宽来筛分鱼苗,筛孔呈长条形,在四⼤家鱼、罗⾮鱼等⽤得多。
⽯斑鱼标苗过程中则普通采⽤的是⽅孔鱼筛,按体⾼来筛苗。
⽯斑鱼苗的残杀现象⼗分严重,根据体⾼能细分出更多不同规格⼤⼩的鱼苗,因为体⾼与全长的相关性更⼤,⽽体宽代表的是肥瘦,容易受摄⾷量等其它因素影响。
根据孔径的⼤⼩,⽯斑鱼筛可分为0.3-3.0共28级普通型号。
海鲈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海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人群查看全部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准妈妈和生产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海鲈鱼有别于淡水鲈鱼,体型较大。
海鲈鱼体型粗而较长,鳞片十分粗糙,下颌长于上颌,鱼嘴较尖。
如果体内缺铜,则可以常吃海鲈鱼进行补充。
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伤口久不愈合;脾虚水肿;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胎动等。
所以海鲈鱼是值得一尝的,尤其是对女性来说,是非常好的。
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鲈鱼,体长侧扁,下颌长于上颌,肉坚实呈蒜瓣状,鱼鳔可制鱼肚,常清蒸食用。
有研究表明,食用鲈鱼可治疗小儿百日咳、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
吃鲈鱼时,若是结核病患者、痛风患者、肝硬化患者、皮肤病疮肿者等就不要食用了,避免身体不适。
海鲈的营养价值功效1.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准妈妈和生产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3.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海鲈鱼营养价值及功效海鲈鱼本身是很好吃的,而且肉也比较多,那么海鲈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是什么呢?海鲈鱼有别于淡水鲈鱼,体型较大。
海鲈鱼体型粗而较长,鳞片十分粗糙,下颌长于上颌,鱼嘴较尖。
海鲈鱼中含有丰富的铜元素,它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体内缺铜,则可以常吃海鲈鱼进行补充。
海鲈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
对于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等有着很好的食疗效果。
鱼生病了怎么办鱼疾病的治疗方法【常见问题】鱼生病了怎么办?【专家解答】在养殖水产的时候,如果没有即时的作出预防的话是很容易差生疾病的,特别是一些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但是万一鱼类发生了常见的疾病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本人就来说说鱼常见的疾病应食盐治疗的方法。
一、浸洗法。
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可以治疗鱼类水霉病;用1~3%的食盐水浸洗产卵鱼巢或鱼卵10~20分钟,可预防鱼卵水霉病;用2%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体10分钟,可防治竖鳞病;用3.5%食盐水和1.5%硫酸镁溶液浸洗鱼体15分钟,可防治小瓜虫病;用3~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5分钟,可以防治竖鳞病、烂鳃病、赤皮病、嗜子宫线虫病、鞭毛虫病及纤毛虫病等;用0.5~0.7%的食盐水浸洗鳗鱼苗种,可预防鳃腺炎。
二、全池泼洒法。
每亩一米水深用食盐0.65~0.75公斤兑适量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天,可防治气泡病;每亩用食盐10公斤加上黄泥10公斤后拌水全池遍洒或每亩一米水深用食盐2.5~5公斤溶水全池遍洒,抢救鱼类浮头;每亩一米水深用食盐10~15公斤溶水泼洒,可治疗白头白嘴病和车轮虫病;用浓度均为0.04%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竖鳞病、水霉病;鲮鱼发生细菌性败血症致使其大批死亡时,可用粗盐全塘泼洒,每亩一米水深用粗盐2.5~3.5公斤,一般泼后3天死鱼状况停止。
三、内服法。
常与大蒜合用,每100公斤鱼用食盐、大蒜各0.5公斤做成药饵,连喂7天为一疗程,可防治烂鳃病、肠炎病等;每100公斤草鱼用大蒜头2公斤,先剥去皮,捣烂,加入10公斤米糠、1公斤面粉、1公斤食盐,搅拌均匀后,每天投喂1次,连用5天,可防治草鱼“三病”(即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
【本人总结】以上就是用食盐治疗鱼常见的疾病了,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的方法和技术,注意水质的问题,及时的观察,就能够及时的处理鱼的疾病问题。
(二氧化氯、大白片)在养鱼中的作用、用量计算2020-06-29(二氧化氯、大白片)在养鱼中的作用、用量计算(一)二氧化氯消毒剂在养鱼中的消毒作用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说明:1、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是鱼缸消毒清洗必备用品,快速杀菌水中病毒和细菌,最安全无害,无残留,清洗后即可放鱼。
2、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治疗各种鱼类的有效药物,比黄粉等杀菌药效率强10倍以上,对鱼无刺激,可治疗烂肉、烂鳃、鳃菌、溃疡、掉鳞、立鳞、出血、肠炎、白毛、腹胀等疾病。
3、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杀灭水中各种藻类青苔,净化水质和鱼缸壁,除绿水。
4、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平时用于鱼缸的疾病预防,不破坏硝化系统,祛除水中腥臭味。
5、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降低水中阿摩尼亚,快速解除鱼类的氨中毒。
6、实验证明,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对龙鱼、魟鱼等各种高贵鱼类安全有效,无鳞片的鱼类酌情减少使用量。
7、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新鱼的检疫,用于新买回的鱼消毒,防止病菌带入。
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用法用量:1、鱼缸中加入适量二氧化氯消毒剂,直接投入到鱼缸或者鱼池中即可溶解,病情严重可加大一倍用量使用。
2、如果鱼缸水比较少,可以将鱼缸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先用小的容器装1升水左右,再放入到水中先溶解完毕,再根据鱼缸水的体积放入相应的量即可,剩余的消毒剂溶液可以用于家庭厨房厕所消毒。
3、一般治病,需要连续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3-5次,根据病情酌情增加减少使用次数。
4、新鱼的检疫,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需要增氧。
(二)二氧化氯泡腾片在观赏鱼养殖上的使用说明【主要成分及含量】二氧化氯10%【性状】本品为白色片剂,片重一克,溶解后为黄绿色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能够增加水环境的溶氧、降低化学耗氧量和氨氮值,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提供适宜的养殖水环境。
可有效杀灭存在于水体及鲜活饵料中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等),控制致病微生物和传播,预防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水中能起到去腥、去污、除臭、灭藻、降解毒素(重金属、砷、硫化物、酚类、氨类)、絮凝沉淀等改善水质的作用,不产生三致物质(致畸、致癌、致突变)。
虹鳟虹鳟鲑科(Salmonidae)鱼类,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 。
善于跳跃,上钩後激烈拚搏。
已从北美西部引殖到很多国家。
栖於湖泊和急流,体色鲜豔。
体上布有小黑斑,体侧有一红色带,如同彩虹,因此得名“虹鳟”。
中文学名:虹鳟 拉丁学名: Oncorhynchus mykiss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 亚门: 脊椎动物纲: 鱼 亚纲:硬骨鱼 目: 鲑形 科: 鲑 属: 鲑分布区域: 北美 综述出海型又名硬头鱒,体大、淡蓝色,也是游钓鱼。
虹鱒体重可达约2.8公斤(6磅),硬头鱒(大型湖泊中的类型)可从约4.5公斤到超过此重量的一倍以上。
另一虹鱒类型爱达荷州坎卢普斯虹鱒(Kamloops),可重13.6公斤以上。
虹鳟鱼(rainbowtrout ),誉为“水中人参”,属鲱形目、鲑科。
又于是 10毫克/升。
氨氮值低于0.5毫克/升,pH值6.5~8。
虹鳟有陆封型(终生在湖泊、河川中生活)和降海型(指入海生长的硬头鳟)两种。
两者的杂交子代可以入海。
(三)食性肉食性。
幼体阶段以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以鱼类、甲克类、贝类及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食水生植物叶子和种子。
(四)繁殖习性雌鱼3龄开始性成熟,雄鱼为2龄。
虹鳟鱼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虹鳟生长迅速、适应性强。
产卵场在有石砾的河川或支流中,雌鱼掘产卵坑,雄鱼保护,卵沉性。
每个产卵坑通常有受精卵800-1000粒,个体怀卵量10000-13000粒,分多次产出,已知同一个体有繁殖五次的例子。
其雌雄鱼的鉴别,外观主要依据鱼的头部,头大吻端尖者为雄鱼,吻钝而园者为雌鱼。
三倍体虹鳟鱼三倍体虹鳟鱼是四倍体虹鳟鱼和普通二倍体虹鳟鱼杂交产生的全雌性虹鳟鱼。
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
虹鳟鱼养殖采用的是一种高密度流水养鱼方式,科技含量高,从目前虹鳟鱼养殖技术水平上看,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商品鱼生产周期,生产周期较长,投入较高,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改良品种,提高虹鳟鱼生长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尽而降低成本。
鲟鱼养殖:鲟鱼常见的疾病以及治疗方法鲟鱼的味道极为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但是在养殖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是鲟鱼产生疾病,拉低经济效益,今天本人就来说说鲟鱼常见的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水霉病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仔幼鱼阶段,在幼鱼体表擦伤处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絮状物,病鱼开始焦躁不安,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生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甚至停食,鱼体逐渐消瘦,最后瘦弱而死。
病因:鱼体受伤或水质不良而引起体表感染,滋生水霉。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水对养殖池进行清池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在捕捞、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仔细,避免鱼体体表受伤;及时对养殖池进行排污、清污,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用1∶1配比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对操作后的鱼体进行消毒,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每立方米水体中用2克五倍子煮汁淋洒;将抗菌素拌在饲料中投喂,药饵比为1∶100,连喂3天,可以治疗此病。
另外可不使用药物治疗,用提高池水温度进行控制,效果很好。
气泡病症状:病鱼腹部膨胀,鱼体弯曲,常浮于水面,游动缓慢、无力、上浮、贴边,只能稍稍进入水面以下,不能正常潜入水底摄食,鱼体失去平衡,时游时停。
发病严重的肉眼就可以看到在口前两侧沟裂里面呈线型排列的许多气泡。
有的表现为整个头部都充血,口的四周红肿,不能闭合。
病因: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形成气泡,被吞入鱼体或通过鳃、皮肤而向血液扩散,使得鱼的肠、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再汇聚成大气泡。
鱼苗期多发,该病常伴有眼外突、皮下出血及鳃部血管栓塞等症。
防治方法:主要方法是先改善水质,以注排水的方式注水,解除水体中过多氮气或氧气。
采用循环水过滤装置养鱼时,应经常更换、清洗过滤器。
然后将病鱼放入浓度为1%的食盐水中浸泡,时间视鱼体耐受情况而定,然后将病鱼放入清水中暂养,投喂时水位尽可能放低,以保证病鱼能吃到饲料;加强生产管理,按时投喂,及时清除水体中的残饵。
肠炎病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行动缓慢,不摄食,肛门红肿、突出,粪便中带脓,严重者脓中有血,无食欲,行动迟缓,死亡较快。
锦鲤快要死了怎么回事-锦鲤在缸里翻筋斗怎么回事锦鲤在缸里翻筋斗怎么回事锦鲤一直是带来好运的一种鱼类,所以许多人们都会选择在家里面养殖锦鲤给家里带来好运。
但是有时候人们在养殖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例如锦鲤在缸里翻筋斗怎么回事?第一、锦鲤在水中翻滚可能是患上箭虫病;第二、锦鲤在水中翻滚可能是由于秋后的水体变化。
锦鲤在缸里翻筋斗可能是单纯水体变化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感染疾病。
第一、锦鲤在水中翻滚可能是由于箭虫病。
一般来说,在室外养殖时更容易患箭虫。
病原主要为箭虫。
在这种情况下,消毒水可用于病鱼药浴,每天两次,每次约10-20分钟。
第二、这也可能是因为秋后有太多的水分变化,锦鲤无法适应。
过多的水分变化或季节变化期间的温差过大,都会导致锦鲤的应激反应,如在水中翻滚、躲在池底、来回奔跑等。
这通常发生在秋天之后,天气较凉爽。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先把水温提高到25度,然后保持水质,让锦鲤自行恢复。
人们在养殖锦鲤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它们防止它们因为疾病而导致死亡。
锦鲤趴缸了怎么办我们在养锦鲤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防不胜防,又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我们不用太过担心。
锦鲤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有原因,也都有办法解决的。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锦鲤趴缸的原因及治疗办法。
新买锦鲤对环境的不适用引起的趴缸。
我们新买回来的锦鲤,如果没有正确过水,直接放入鱼池,会引起锦鲤的应激反应,容易造成锦鲤的趴缸。
所以我们买回下水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正确的过水,泡袋最少40分钟,然后缓慢填入等量的池水。
用高锰酸钾给锦鲤消毒,避免新鱼入池的交叉感染。
这些都做完以后再把锦鲤放入鱼池。
水温突变引起的趴缸,这个主要发生在季节交替的时候,这个时候气候反常多变,温差特别的大,锦鲤和人其实是一样的一冷一热就容易感冒。
锦鲤感冒了肯定就趴在池底,懒洋洋的一动不动。
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治疗呢?还是老三样,加盐,升温,停食。
加盐就是添加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粗盐,用来调剂渗透压,保持锦鲤的活力。
维生素类钓鱼小药使用方法来源:网络作者:秩名发表时间:2013-9-8 0:02:00在维生素中,水溶性B族类维生素,尤其是B1,B2,B6,B12可用于诱鱼,在我10多年的钓鱼生涯中,经常看到会用的钓友渔获丰厚,不会用的钓友却还以为他们是加了什么神药,其实,用维生素钓鱼,并不神秘——维生素的诱鱼原理维生素B1,B2都属于释放能量促生长型的维生素,其味微苦或苦,弱酸性,在酸性或弱酸性,中性环境下很稳定,其保险系数也达到5-10%和2-5%。
这两种维生素主要在动物机体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氧,维护神经,消化和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机体发育,也就是直接参与机体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他们都广泛存在于干酵母,青绿饲料,豆类,麸皮,米糠等里面。
这些可都是钓鱼人爱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原料,是维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用在钓鱼上,自然很受鱼类的喜爱。
B2中的核黄素也是很好的荧光剂,在水里面表现出的另类诱鱼效果与众不同,而鱼最敏感的颜色是黄,白,红,它几乎占齐了。
当然,配合其它的维生素就效果非凡了,同时,B2还与视觉有关,在眼睛的晶体,视网膜,角膜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如果缺乏,鱼类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生长缓慢,表皮和眼睛以及鱼鳍出血,眼球水晶体浑浊,死亡率高。
但在低温情况下,几乎所有动物对B2的需求量都需要增加,所以在许多时候用类似的维生素(含B2)颜色对鱼的诱惑力都不错。
鱼的嗅觉是人的500倍,自然在水中可以轻松的靠嗅觉来决定自己应该索食的方向,想想我最初钓鱼的时候,看见人家的钓饵是黄色的,中鱼率很不错,于是,自己就到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7元钱一两的黄色素或红色素加食品香精添加到自己用的面团里,还别说,效果是不错的,有时也直接加或煮熟或生的鸭蛋黄或鸡蛋黄到窝饵或钓饵中,同样效果不错,这应该是许多钓鱼人知道的。
B6与B2一样,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氨基酸及其其他物质的代谢,因天然的B6由3种形式:即A呲哆醇,来源于植物,在酵母小麦等种子的外皮和青绿饲料中含量丰富;B呲哆醛和C呲哆胺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在瘦肉和肝中含量较多,所以说在B6既可以说是与B12一样的造血维生素,也可以说是与B1、B2一样的释放能量维生素。
介绍鱼类,用数字说明法列举法的作文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生动物,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充满了神秘和奇妙。
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水中的精灵。
先来说说鱼的种类吧。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知的鱼类大约有32000 种。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一天认识一种鱼,那得花上将近 90年才能认全!从小小的热带观赏鱼孔雀鱼,到巨大的海洋霸主鲸鲨;从色彩斑斓的金鱼,到外形奇特的海马,每一种鱼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就拿金鱼来说,常见的品种就有十几种。
像草金鱼,身体修长,游动起来轻盈飘逸;狮子头金鱼,头上顶着大大的肉瘤,就像狮子的鬃毛一样威风;还有龙睛金鱼,那突出的大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
它们的颜色也是五花八门,红的、黄的、白的、黑的,甚至还有双色、三色相间的,简直就是水中的调色盘。
再说说鱼的体型大小。
世界上最小的鱼是胖婴鱼,平均体长仅有 7毫米左右,还没有我们的手指甲大。
想象一下,这么小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呢!而世界上最大的鱼则是鲸鲨,它可以长到 20 米左右,体重能达到 12 吨以上。
当它在海洋中畅游时,那庞大的身躯就像一艘移动的潜艇,让人惊叹不已。
鱼类的生活环境也各不相同。
有的鱼喜欢生活在淡水的河流、湖泊中,比如我们常见的鲤鱼、鲫鱼;有的则生活在广阔的海洋里,如金枪鱼、鳕鱼;还有一些特殊的鱼,能在淡水和海水之间穿梭,被称为洄游鱼类,鲑鱼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年,鲑鱼都会从海洋洄游到它们出生的淡水河流中产卵,这一路上要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
它们要逆流而上,跳过一道道瀑布和水坝,还要躲避天敌的追捕。
据统计,在这场漫长的旅程中,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鲑鱼能够成功到达目的地。
鱼的繁殖方式也很有趣。
有些鱼是卵生的,比如金鱼、孔雀鱼,它们一次能产下成百上千颗卵。
这些卵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漂浮在水中。
而有些鱼则是卵胎生的,像孔雀鱼,小鱼在母鱼的体内发育成熟后才出生。
还有一些鱼是胎生的,比如某些鲨鱼,这在鱼类中可是比较罕见的。
魟鱼的基本知识大全魟鱼/繁殖/基因/—相关问题出自龙鱼之巅根据这几天大家的反映,这个话题大家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也有朋友说不实用,都是一些理论/看不懂/理解不了/高中化学...自己也琢磨了是不是我的表达能力有问题/也许也这方面也有关系,也有关乎这个主题的原因,这个主题是个比较大的主题,涉及的也比较多,单方面去解释论证会比较困难,为了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让大家了解这个主题,只能先从理论开始才能去研究和探讨,虽然每个好的/实用的技术或者方法,都是通过无次数的论证/假使/求证得出来的,但真正告诉我们实用的方法基本就能成功运用上吗?特别是涉及多种学科的问题上,往往我们不去了解某些基本的概念前,就算用好的方法,也许也不一定成功!个人觉得:我们有必要大概去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最近一直不敢更新,主要是在纠结这个问题,个人的观点一直都是觉得,相关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去实践和探讨前必须掌握的!虽然比较枯燥,或者有些是曾经课堂的内容,还是系统说说吧!纯粹是个人观点,希望大家海涵,如果有那些不对的地方,请来信告之,我把其删除!上篇介绍了:某些个体的由来,超级鱼或/顶级鱼或者普通鱼繁殖的基本条件和他们的种群普遍情况,根据比较科学的方法,更加准确的辨别鱼的血统,也初步认识基因稳定的重要性。
不能只根据表面的体现来判断或决定鱼的血统和其他问题。
饲养好魟鱼,基本的相关科学理论我们是有必要掌握的。
超级鱼或顶级鱼的繁殖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这都是我们出自对它的喜爱,所以个人觉得:对于外表的表现,血统等问题,大家也没有必要太过执着,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健康稳定的魟鱼,不要盲目追求某些表现!谈水魟鱼的人工饲养时间并不长,对它的记录/研究也并不多,现在国内引进的品种也不多,其中黑白系列的魟鱼是所有魟鱼中最广为人知,最受大家喜欢,人工繁殖最想突破的品种.也是最鱼龙混杂的品种。
那今天就拿它来说说,它的超级或者顶级鱼的繁殖,黑白系列有多少个品种呢?大家比较熟悉的:黑白魟/皇冠黑白魟/太空魟等等,那么想要了解黑白系列的超级鱼或顶级鱼的繁殖,那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它,当然今天不是教大家怎么样繁殖超级鱼或顶级鱼,是分享一下繁殖超级鱼或顶级鱼的方法,每个生物个体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差异,只有我们掌握了方法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介绍鱼类,用数字说明法列举法的作文鱼,这水中的精灵,可是大自然中相当迷人的存在。
今天,就让我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这些奇妙的生物。
咱先来说说鱼的种类,那可真是多得让人咋舌。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知的鱼类就超过了 32000 种!这是个啥概念呢?打个比方,如果您每天认识一种新的鱼,那得花上将近 90 年才能认全!从热带的五彩斑斓的珊瑚鱼,到寒冷深海里奇形怪状的家伙,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就拿常见的金鱼来说吧,那也是种类繁多。
有龙睛金鱼,它们的眼睛鼓鼓的,就像两颗大大的龙眼,特别有神;还有蝶尾金鱼,尾巴大大的、飘飘的,像蝴蝶翅膀一样美丽,展开的时候简直能让人看呆。
再说锦鲤,那更是品种丰富。
比如红白锦鲤,身上红一块白一块,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就像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还有大正三色锦鲤,白底上有着红黑两色的斑纹,整齐又漂亮。
咱们再聊聊鱼的体型。
小的鱼,像一些鳉鱼,可能就几厘米长,还没您的小指头粗呢。
而大的鱼,比如鲸鲨,那可是能长到十几米长,体重能超过十几吨!想象一下,十几米长的大家伙在海里游来游去,那场面得多壮观。
鱼的速度也各有不同。
像飞鱼,为了躲避敌人,能一下子冲出水面,在空中滑翔几十米,速度快得惊人。
而有些慢悠悠的鱼,比如海马,它们游起来那叫一个悠闲,就好像在水中散步一样。
再看看鱼的繁殖能力。
一条普通的鲫鱼,一次就能产下成千上万颗卵。
要是环境合适,这些卵大部分都能孵化成小鱼,这强大的繁殖能力可真是保证了鱼类家族的繁荣昌盛。
我曾经有过一次特别难忘的观鱼经历。
那是在一个海洋馆里,我站在巨大的水族箱前,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水下世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它们就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水中欢快地嬉戏。
其中有一种叫“小丑鱼”的,身上有着鲜明的黑白条纹,配上那橙色的身体,别提多可爱了。
它们一群大概有二十来只,一会儿排成整齐的队伍,一会儿又四散开来,在珊瑚礁之间穿梭。
我仔细数了数,光是不同种类的珊瑚礁就有十几种。
海洋牧场病虫害事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海洋牧场是指在海洋中养殖海洋生物的场所,通常包括海水养殖、海水陆两用养殖和陆上设施养殖等形式。
海洋牧场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海洋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
随着海洋牧场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提升,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
海洋牧场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它们会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病虫害不仅直接影响养殖海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可能引发传染病传播,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
如何有效地控制海洋牧场的病虫害,成为海洋养殖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海洋牧场的病虫害问题,各国在技术创新、管理规范和科学监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和监测,保持养殖水域水质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繁殖。
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海产品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疫情风险,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兽药使用管理,合理使用抗病药物,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保持海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在海洋牧场病虫害控制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生物防治技术、遗传改良技术、兽药检测技术等手段,提高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等生物资源来降低海洋牧场的病虫害危害,降低环境污染和养殖成本。
遗传改良技术则是通过人为干预动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改良海产品的遗传背景,增强海产品的耐病抗性,提高海产品的产值和市场竞争力。
兽药检测技术则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兽药残留和抗药性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保证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尽管海洋牧场病虫害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难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之道。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开展联合科研,共享科技成果,共同推动海洋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支持农民、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海洋牧场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完善监测体系和保障体系,打造健康、安全、高效的海洋养殖产业链。
魟鱼养殖繁殖技术一、魟鱼的繁殖母魟会散发的味道称为“费洛蒙”,费洛蒙是身体自然发出的味道,称为外激素。
基本上费洛蒙是一种化学分子,在睾丸及卵巢中皆会制造,经肾上腺分解类固醇性贺尔蒙后,借由特定区域的汗腺排出体外成为性费洛蒙。
基本上若是只有公魟发情而母魟尚未成熟,公魟会追咬母魟,但是母魟因为还没成熟所以不会配合公魟飞起来让公魟顺利完成交配,最后可能演变成母魟被咬到怕了会贴在缸壁不敢乱动。
如严重者会导致拒食后身亡。
另若是母魟成熟发情了公魟也成熟了,但是很多公魟没经验不知道该如何追咬才会让母魟飞起来或是母魟飞起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将生殖器放入母魟洩殖孔,这也会造成交配不成功。
母魟被咬后,轻则皮肉之伤,重则会细菌感染。
因此选择一只会交配的公魟会比选择母魟重要。
二、魟鱼的怀孕时间母魟生产前一天会停止进食,黑白魟的怀孕期大约为3个月-4个多月,珍珠魟则日期短些。
魟鱼要生产前通常会吃很少甚至禁食,尾巴会微翘,也会有爬缸的动作出现。
如果还不确定是吃太撑还是怀孕,可以试著先禁食2-3天,如肚子没有消下去,机会就大一些。
1个多月后则会看到胎动,这是最准的方式,一般怀孕45天起,仔细观察就能看到胎动。
三、刚生下的小魟鱼如何处理小魟生下后要马上捞出,否则大魟有可能会咬死小魟或压迫窒息,因此看到后建议要马上抓出。
处理方法:1. 用隔离箱隔离小魟,可把隔离箱放在原缸中。
2. 用另一水族箱养好水。
3. 把待产母魟用隔板隔开即可。
喂它吃冷冻红虫,还没遇过不吃的,冷冻红虫拿一小块丢到水里就会吃ㄌ,最好小魟用小缸,比较好喂食。
另红虫的体内虫比较多,建议可以用黑壳虾来喂食。
一般刚出生的小魟月7-10天才会开口开始进食,所以刚初生时没吃不要太紧张,喂食完后记得要把残饵捞出,避免水质恶化。
四、魟鱼的养殖方法:1.水槽:水槽的大小要视乎魟鱼体型而定,一般人都认为魟鱼喜欢稳定的水质所以水槽越大越好,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是错误的,因为小型魟鱼或幼体通常捕食能力十分差,所以用大缸养常吃不到东西导致越来越虚弱,所以先用小缸来养可以帮助它们捕猎食物,藉此慢慢茁壮。
海水鱼的常见病症(上)拟指环虫症病状:鱼只鳃部受到感染而呼吸困难、嘴巴持续张开。
鱼只无精打采、厌食、眼珠浑浊,并且鱼体有三角形的斑点(顶点朝向后面)。
病因: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一种类似指环虫(Dactylogyrus)的吸虫纲寄生虫)。
治疗方法:使用抗寄生虫药剂治疗,但必须注意使用剂量以及是否适用于无脊椎生物。
另外,也可考虑让感染鱼只洗个淡水浴,但要特别小心。
指环虫症病状:鱼只呼吸急促、鳃持续地张开,但并无卵圆鞭毛虫(Oodiniumocellatum)或白点虫(Cryptocaryonirritans)等的外部症状。
病因:由指环虫(Dactylogyrus)或其他种类的吸虫纲寄生虫所引起的。
它们可利用钩盘吸附在鱼体上,是大约为1mm的小虫。
治疗方法:使用福尔马林(每4.5公斤/1加仑,加3cc37%的甲醛溶液)浸泡治疗15-30分钟,再用治疗卵圆鞭毛虫(Oodiniumocellatum)和白点虫(Cryptocaryonirritans)的方法进行药物处理。
卵圆鞭毛虫症病状:在鱼体、鱼鳍上出现微细、灰尘般的斑点,病鱼会在礁石或珊瑚等物体上摩擦患部。
鳃组织同时可能出现红肿现象,病鱼的鳃部闭合较快,呼吸也会受到影响。
病因: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卵圆鞭毛虫(Oodiniumocellatum)引起的寄生虫感染,又称为“珊瑚礁鱼病”。
感染的情形是寄生虫先在水族箱底形成孢囊,再由孢囊释出新生虫体。
治疗方法:使用抗寄生虫药剂或含铜的药物治疗,有极高的治愈率。
细菌感染病状:鱼体局部或大范围肿胀。
如果肿胀开始胀裂,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如果鳞片突起,就要一并参考水肿的处理方法)。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使用含铜的药物,并用含药物成份的饲料喂食。
斜管虫病状:鱼体出现不透明部份,尤其在背面最为常见。
病因:斜管虫(Chilodonella,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经常会侵袭伤口或溃疡附近的皮肤,并可能蔓延到鳃上,使鱼窒息。
鱼苗鱼种的常见病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鱼苗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差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常受到一些病害与敌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现介绍几种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和敌害的防治方法。
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放养一周后的夏花鱼种,病鱼的吻部及头部呈乳白色,该病属急性病,发病迅速,易致鱼苗大批量死亡。
其防治可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全池泼洒1-2次,浓度为1ppm。
小瓜虫病:在病鱼的鳃部及体表形成“小白点”,虫体多时易致鱼死亡。
此病可用0.1-0.2ppm的硝酸亚汞或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来防治或采用辣素疗法,即用1.5ppm干辣椒粉和1ppm的生姜合剂加水煮沸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续2-3次,疗效好又经济。
切勿用硫酸铜来治疗,否则,不但不能治好,而且会加重鱼的病情。
车轮虫病:该虫体寄生于鱼体表与鳃部,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出现“红头白嘴”现象,对夏花鱼种危害较大。
可用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来防治,也可用苦楝树枝叶按每亩池塘每米水深用60斤煮汁全池泼洒来治疗。
剑水蚤:这是鱼菌生长期的主要敌害之一,当水温在18℃以上时,水质较肥的鱼池中剑水蚤较易繁殖,既会咬死鱼苗,又消耗池中溶氧,影响鱼苗生长。
直接而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每亩池塘每米水深用90%的晶体敌百虫0.3-0.4公斤兑水溶解后全塘泼洒。
水蜈蚣:该敌害对鱼苗危害很大,一只水蜈蚣一昼夜大约可夹死鱼苗30尾。
其防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点灯诱杀,即在无风夜晚用木框架浮于池塘水面上,并用小竹杆固定,在框内撒一些柴油或煤油,同时点一盏灯,利用水蜈蚣的趋光性将水蜈蚣诱集于框架下,使之触油后窒息死亡。
另一种方法是用花椒果和菜油来杀灭。
将花椒果放入锅中烧枯研碎,再将菜油烧开,趁热倒入油内拌匀,冷却后在傍晚时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池塘用花椒果和菜油各1-1.5公斤。
青泥苔和水网藻:当鱼苗游入布满青泥苔和水网藻内时常被缠死,且这些藻类还会消耗水中养分,使池水变瘦,影响鱼苗正常生长。
鱼塘如何杀寄⽣⾍安全、效果好?近⼏年来,各种⽔产养殖鱼类疾病越来越多,其中以寄⽣⾍疾病和鱼类暴发性出⾎病的发病率最⾼,暴发性出⾎病多为寄⽣⾍疾病的继发症,因此,防治好寄⽣⾍是防病的关键。
寄⽣⾍⼤量繁殖、吸附在鱼⾝上,吸收鱼体内的营养,会使鱼躁动不安,摄⾷不正常,导致病鱼消瘦甚⾄死亡。
另外,鱼的伤⼝处被细菌、病毒侵袭,也可造成多种鱼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带来很⼤的经济损失。
常见的寄⽣⾍种类⽐较多,今天主要说说锚头鳋、中华鳋和指环⾍的防治。
锚头鳋、中华鳋、⼀般⽤混杀先锋防治,指环⾍病⽤克指环。
我⼚家专业的⽔产药⼚家,主要⽣产⽔产养殖专⽤药剂(包含鱼药、虾药、蟹药、特种⽔产养殖药),品种齐全,主要有抗病毒类、抗菌类中草药制剂、杀⾍剂、消毒类、净⽔剂、调⽔剂、各种改底⽚/颗粒/粉剂(化学或⽣物改底)、增氧⽚/粒/粉、清苔灭藻类、微⽣物菌类、内服类等,品种齐全,质优价廉,⼚家直销,欢迎您来电咨询订购。
电话:180********施药注意事项为:1、计算出⽤药⽔体溶量、⽔深⼩于2.5⽶的湖泊,⽤药量为“⽔⾯x实际⽔深x单位⽤药量”:⽔位较深的⽔库计算⽔体容量时要参照⼀些资料:当前⽔位和当前⽔位所对应的库容量、⽅法为:[当前⽔位所对应的库容量-(当前⽔位-2.5⽶⽔位)所对应的库容量]x单位⽤药量。
采⽤上述⽅法所计算的⽤药量还必须考虑⽔体pH值和透明度的⼤⼩⽽进⾏必要的调整。
2、选择晴天上午8⼀10时、鱼不浮头的情况下施药:三天之内⽆⾬的情况下施⽤最好。
3、施药要尽量做到均匀,越均匀效果越佳,施药时多⽤渔船、多派⼈⼿,在短时间内将药物施⽤完毕。
4、选择在⽆风或微风的时候施药,在有风的时候施药时,在⽔域下风处离岸边10~15⽶的距离内少施药或不施药,特别是在下风处的浅⽔滩、汊湾处酌情减⼩⽤药剂量。
5、根据⽔域的深浅和⾃然形态,采⽤合理分块的⽅式分配⽤药量,做到全部⽔域施药均匀,避免有的⽔域⽤药不到位,有的⽔域过量⽤药⽽降低了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