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裴斯泰洛奇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演示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47
第11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在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实践的教育家是( )。
A.卢梭B.裴斯泰洛奇C.夸美纽斯D.杜威【答案】B【解析】1774年,裴斯泰洛奇创建“贫儿之家”,先后收容6~18岁的穷孩子五十余人。
为了使这些儿童能获得初步知识。
习得谋生能力,懂得做人的道理,裴斯泰洛齐一方面亲自教他们读、写、算的知识,并施以道德教育,同时让他们学习农耕、纺纱等生产技艺,参加生产劳动,从而在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实践。
他企图通过这样的教育将儿童培养为能独立生活的人,又能通过出售儿童的劳动产品来解决“贫儿之家”的部分经费。
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
A.卢梭B.裴斯泰洛奇C.夸美纽斯D.杜威【答案】B【解析】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他首次明确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
在他看来,“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具体要求有:①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②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③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④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他的思想对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产生的教学心理学化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3.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是( )。
A.要素教育论B.体育C.德育D.智育【答案】A【解析】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基于教育心理化理论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也是他为初等教育革新所做的开创性实践的结晶。
要素教育论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也包含依据人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含义。
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并对儿童身体的养护和体育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
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教育主张被视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
《斯坦斯通信》
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中的教育家。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使外部的东西内化。
这样不仅能对儿童实施社会的公共教育,
主要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特征。
第十一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裴斯泰洛齐教育革新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其意义。
(1)教育革新实验的指导思想裴斯泰洛齐教育革新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早期,裴斯泰洛齐主要重视生产劳动的经济价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只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外部结合,教学与劳动之间并无内在意义的联系。
后来,裴斯泰洛齐关注生产劳动的教育价值,将两者在人的内部结合起来。
他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人有重大教育意义,并认为这是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途径。
因此,他不仅把学习与劳动相结合视为帮助贫苦人民掌握劳动技能,从而改变贫困状况的手段,而且将其和体育、智育、德育联系起来,肯定其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2)教育革新实验的意义①裴斯泰洛齐在教育革新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化理论。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部符合科学。
但他从改革脱离实际、呆读死记的旧教学的强烈愿望出发,在长期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教育教学新方法,对促进教育教学心理学化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裴斯泰洛齐在实验中创建的小学各科教法,是初等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它改变了一直盛行于小学中的那种以脚本为中心,教师强迫注入,学生呆读硬背,单纯文字重复的教学方式。
他重视直观,强调儿童在实际观察事物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思考、推理和判断,得到清晰的观念。
2、“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重要含义及其影响。
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是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中引申出来的。
进一步使卢梭提出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有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化”波动。
(1)“教育心理学化”的主要含义①教育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
裴斯泰洛齐主张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认为只有认真探索和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