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投入产出分析表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
投⼊产出分析⽅法简介以及投⼊产出表⼀、投⼊产出分析⽅法(⼀)投⼊产出分析⽅法的产⽣与发展P76-771、产⽣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经济现象原有的经济理论解释不了。
美国经济学家沃西⾥•列昂节夫在前⼈(主要是弗朗索⽡•魁奈)的启发和⼯作基础上,提出了投⼊产出分析⽅法。
2、产⽣及发展该⽅法产⽣于20世纪30年,是美国经济学家沃西⾥•列昂节夫提出来的。
他从1931年开始研究投⼊产出分析⽅法,并⽤此⽅法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
1936年8⽉,第⼀篇论⽂——美国经济体系中的定量的投⼊产出关系(《经济与统计评论》发表;1941年,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1953年,与他⼈合作出版——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在这些著作中,利⽤美国公布的经济统计资料,编制了美国经济的1919、1929、1939年的投⼊产出表。
1968年,在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等⼈的⼯作之后,被有机结合到严密的SNA体系,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和运⽤。
(⼆)投⼊产出分析⽅法的基本思路P78⾸先,把各部门的投⼊来源和产出去向纵横交叉地编制成投⼊产出表;然后,根据投⼊产出表的饿平衡关系,建⽴投⼊产出模型;最后,借助于投⼊产出表和投⼊产出模型进⾏各种经济分析。
(三)投⼊产出分析⽅法的特点P781、投⼊产出表是投⼊产出分析的基本形式;2、投⼊产出分析能够深⼊分析各部门之间(或各种产品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以及主要⽐例关系,揭⽰国民经济各种活动间的连锁反应,分析国民经济复杂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3、投⼊产出分析是在投⼊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线性代数等数学⽅法建⽴数学模型,据此进⾏各种经济数量分析;4、投⼊产出分析的应⽤有很⼤的灵活性。
既可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也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国际贸易问题、⼈⼝问题、教育问题;5、投⼊产出分析的局限性。
如编表的技术性很强;同质性假定的满⾜;⽐例性假定等。
⼆、投⼊产出核算(⼀)涵义P88(钱书)1968年被有机结合到严密的SNA体系,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和运⽤后,投⼊产出分析⽅法就成为了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投⼊产出分析⽅法称为投⼊产出核算,是在GDP核算基础上的扩展。
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表格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表格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扩展。
说明:
1."序号":资产的序号标识。
2."资产名称":资产的名称或标识。
3."资产类型":资产的类别,如机器设备、办公家具、电子设备等。
4."投入资金":资产的购买或建设投入资金。
5."产出效益":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效益或收入。
6."折旧年限":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
7."已使用年限":资产从购买或建设到现在已经使用的年限。
8."剩余年限":资产预计剩余的使用年限。
表2 中国1997年、2000年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表3 中国传统消费资料产业与生产资料产业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注:传统消费资料产业:食品业、缝纫及皮革制品;传统生产资料产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工业;表1 中国1987、1990、1992、1995年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表2 中国1997年、2000年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对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部分上游产业中间需求率大于1。
从1987、1990、1992和1995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结果表明我国冶金工业中间需求率均大于1。
中间需求率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中间需求大于总需求,即产业的最终需求为负值,这表现为中国冶金工业产出量无法满足国内对冶金产业的中间需求,其缺口只能由进口补足,即进出口(NX)为负值。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到我国石油及天然气加工业的中间需求率大体呈上升趋势,1992年以后石油及天然气加工业的中间需求率大于1,这与中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且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一情况相一致。
中国采掘业的中间需求率在1997年为1.055726,大于1,并在2000年上升为1.0927402,即采掘业的产出无法满足国内的中间需求。
因此,石油产业和采掘业成为新一轮工业化的瓶颈产业。
按照钱纳里的分类,根据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的大小可将全部产业分为4种类型,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大小的判定以0.5为分割点。
表3 各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比较及产业分类第Ⅰ类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中间需求率大且中间投入率小的产业;第Ⅱ类中间投入型制造业:中间需求率大且中间投入率大的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以上产业对各产业的带动性强,说明在我国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种具有重要作用;第Ⅲ类中间需求型制造业:中间需求率小且中间投入率大的特征,这部分产业为社会提供最终需求;第Ⅳ类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间需求率小且中间投入率小的特征。
§1.2 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是投入产出表。
在任何一个层次上、为了任何一个目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表的原理以表1-2-1所示的假想的某年某国封闭经济的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例,介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该表将国民经济系统分为4个部门,并且假定不存在进出口。
⒈行与列的含义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行表示“产出”,即该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的分配与使用。
有多少作为中间使用?被哪些部门使用?有多少作为最终使用?其中作为用于消费和用于投资的高为多少?例如第一行表示部门1的总产出为1600亿元;其中659亿元作为中间使用,被部门1自己使用96亿元,被部门2使用224亿元,被部门3使用179亿元,被部门4使用160亿元;941亿元作为最终使用,894亿元用于消费,47亿元用于资本形成。
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列表示“投入”,即该部门生产(或者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要素的数量。
有多少属于中间投入?分别由哪些部门提供?有多少属于最初投入?其中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各为多少?例如第一列表示部门1的总投入为1600亿元;其中480亿元属于中间投入,由部门1自己提供96亿元,部门2提供16亿元,部门3提供320亿元,部门4提供48亿元;1120亿元属于最初投入,劳动投入为952亿元,资本投入为168亿元。
⒉各个象限的含义如果按照双线将表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称为象限。
左上为第一象限,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是投入产出表最重要的一部分。
右上为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用于最终使用的情况。
左下为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所“消耗”的最初投入的情况。
右下为第四象限,主要反映转移支付,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一般不收集这部分数据。
⒊ 几个平衡关系将表1-2-1中的数字用符号表示,并将部门数量扩充到n ,见表1-2-2。
历年投入产出比较品味人生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想象力是翅膀,客观实际是空气,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显着成绩。
2、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
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3、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
4、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5、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
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
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
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6、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7、淡淡素笺,浓浓墨韵,典雅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悠悠岁月,袅袅茶香,别致的杯盏,盛满诗样芳华;云淡风轻,捧茗品文,灵动的音符,吟唱温馨暖语;春花秋月,红尘阡陌,放飞的思绪,漫过四季如歌。
读一段美文,品一盏香茗,听一曲琴音,拾一抹心情。
8、尘缘飞花,人去楼空,梦里花落为谁痛?顾眸流盼,几许痴缠。
把自己揉入了轮回里,忆起,在曾相逢的梦里;别离,在泪眼迷朦的花落间;心碎,在指尖的苍白中;淡落,在亘古的残梦中。
在夜莺凄凉的叹息里,让片片细腻的柔情,哽咽失语在暗夜的诗句里。
9、用不朽的“人”字支撑起来的美好风景,既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执着吟哦,也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跌宕胸怀;既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追求,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放气魄。
33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制甘甜的蜂蜜;我是一只紫燕,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向祖国向人民报告春的信息;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一、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一)基本表式和结构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三部分组成,称为第Ⅰ、Ⅱ、Ⅲ象限。
基本表式如下: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计量单位:万元1.第Ⅰ象限第Ⅰ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
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意义: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
第Ⅰ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
2.第Ⅱ象限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
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反映各项最终使用的规模及其构成。
第Ⅰ象限和第Ⅱ象限连接组成的横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使用去向,即各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数量。
3.第Ⅲ象限第Ⅲ象限是第Ⅰ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
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
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连接组成的竖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来源及产品价值构成,即各产品部门总投入及其所包含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数量。
附:投入产出表表式:投入产出表二、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同时,它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基本结构投入产出表由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组成。
供给表又称产出表,主栏为n个产品部门,宾栏为m个产业部门,沿行方向看,反映属于某一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是由哪些产业部门生产的,合计为属于该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总产出;沿列方向看,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生产各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合计为该产业部门总产出。
全部产业部门总产出等于全部产品部门总产出。
通常产品部门个数多于产业部门个数。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等于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总产出与进口之和;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等于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与商业和运输费用之和。
使用表又称投入表,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主栏包括n个产品部门,宾栏包括m个产业部门。
沿行方向看,表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业部门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表明各产业部门从事生产活动所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与第一部分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其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组成,它反映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最终使用的价值量及其构成;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增加值项组成,宾栏与第一部分的宾栏一致,也是m个产业部门,它反映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构成情况。
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形式上与使用表相似,也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n个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